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一談就贏談判課》帶給我的學習啟發


身爲一位專業的講師跟學生(超級愛上課),在2022年下半年上了「Color出色溝通講師培訓班」、「決策思考力引導師培訓班」及「一談就贏談判課」,歷經了水深火熱的過程,雖然課程數量少,但收穫真的超級多,也因此對於課程的學習開始有很不一樣的想法。

什麼是有效的學習課程
首先在課程之前,如果在上這堂課之前,沒有讓你感受到超痛苦的知識輸入及輸出作業,那這堂課的效果就有限。為什麼呢?因為在你上課的時候,僅是知識上的了解跟討論,那就太可惜了,因為知識上的學習,其實聽線上影音課程、書本及文章就好,特別現在網路上真的超級多。

學習某種能力,從知道到運用出來是一條很長的路,不僅要知道怎麼運用,到知道什麼時候運用及有效運用出來,如果沒有刻意練習十幾二十次、回饋修正調整,再運用出來,根本別想真正的學會,所以課程上到底要做什麼?
我認爲課堂上要做的事,就是在上實際課程之前,把課前大量學習的知識,與自己過往經驗進行梳理,進行深度運作與連結已知,在課堂上再把這些能力,跟同學進行大量練習,在練習當中不斷地被指導調整,及觀察老師及同學運作,修正調整再運用,深化自己這項能力的神經元,讓它被打開及深化連結,不斷的提取出來。在正確的時間做無可取代的事情,這才是這堂課的價值,而「一談就贏談判課」就是這樣的課程,因此我想要用學習角度,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堂課的觀察學習與反思。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非常律師禹英禑》教會我們的職場帶領之道 (下)

 
接續上篇文章中所說,《非常律師禹英禑》出現一位大家最愛的「父系上司-鄭明錫」,能被大家選為職場主管理想榜樣,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從鄭明錫身上,學到的帶領團隊要做的事。
 
. 在適當的時間,扮演適應的角色
 
在管理學當中,常說到做為主管必須扮演的三種角色:主管、老師、教練
 
當戴上主管的帽子時,本質是紀律,做的是定規矩、下決定、聘用開除等工作。有一次他們替委託人公司辯護,是一個利用公司規定,而導致有歧視女性的公司。在蒐集證據的過程中,英禑認為該公司真的有歧視女性的現象。禹英禑就跑去跟鄭明錫表示,她認為律師就是要執行正義公平,但卻被鄭明錫大罵一番,因為他認為律師的專業就是要維護委託人的權利,保障委託人減少損失,這是無法妥協。這就是鄭明錫面對要堅持的事情,一定要擺在第一位。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非常律師禹英禑》教會我們的職場帶領之道 (上)

 
去年有一部很火紅的劇就是《非常律師禹英禑》,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在討論為什麼這部劇會火紅的原因。除了幾個大家喜歡的幾個角色的個性與行爲之外,我自己很喜歡這部片是可以感覺到「沒有反派的電視劇」,不論是在事務所裡每個人的不同想法與觀點,及法庭內兩邊案主的不同觀點,都讓我轉化不同的思維角度。
 
另外劇裡所處理的案件,與其他律政劇不同,多數皆是小人物們日常糾紛的延伸,讓我們可以從看似細瑣微小的案件來正視社會許多被忽視的議題。譬如一對老夫婦有關的傷害案件,談的是年老疾病或失智等等的問題,用這樣的方式來探討,會比直接討論來得緩和,也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但這篇文章沒有想把主軸放在這裡,而是想放在我們很常經歷的事情,那就是職場。對上班族來說,最不想要遇到的哪些狀態 ? 相信排行前三名一定有,害怕擁有一個討厭的主管,而這部劇卻出現一位大家最愛的「父系上司-鄭明錫」,甚至有人影評有說到:「沒有鄭明錫,就沒有禹英禑」。能被大家選為職場主管理想榜樣,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從鄭明錫身上,學到的帶領團隊要做的事。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提升銷售能力

 

這幾年常常會說到,對於每間公司都是服務業,也沒有專門科技公司,因為每間公司都要懂的利用科技,來幫助自己的公司。對於業務其實也是,不是只有銷售產品才叫業務,我們每天要說服上司與同事的想法,要說服另一半跟小孩的行為,靠行動獲得比較好的服務,這不就是業務的工作嗎?

所以在《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這本書中,其實不單單只是說道業務這個工作,而是銷售自己的這個概念,書中大致分享兩個面向就是,對內要提升自己,對外要銷售自己,而銷售自己也分為線上與線下。

#銷售自己

在銷售自己的部分,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我們其實賣的不是商品或服務,而是賣自己這個品牌,而客戶想要買的是更好的自己,譬如當一個人換到一間公司去,而客戶也願意轉過去。其他公司知道自己離職,趕快來邀約工作,又或是朋友願意結你這個朋友,這就是一種成功銷售自己這個品牌的概念。當知道這個核心概念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奇異博士》教會我們的成功公式 (下)

 

「修行境界取決於勤奮程度」

奇異博士在驚嘆古一大師法術的同時也非常氣餒,自己到底該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古一大師反問他:「你是如何擁有精湛的手術技術的?」他回答說:「努力的學習加精勤的實踐。」古一大師用反問回答了他的問題。其實修行和世俗一樣,都沒有捷徑可走,想要成功只有努力的付出。

這讓我想起《恆毅力》這本書,書裡提到成功的公式:

天分 x 努力=技能     技能 x 努力=成就   成就 x 機運=非凡的成功

其實這也跟奇異博士成為一個厲害的神經科醫師一樣,雖然我們都知道堅持的練習非常重要,但最困難的,就是要如何保持熱情,不斷地努力。該如何堅持下去呢,在此提出三種方式,給大家參考

第一,讀偉人或你心中模範人物的傳記,就會發現沒有累積三五年,是不可能有什麼樣的成就,就像電影中奇異博士在最開始的時候,怎麼練感覺就像是練太極,什麼都沒看到,甚至質疑,但這就是如此。如同一句名言(已經不可考是誰說的):「你得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奇異博士》一場科幻與佛學的激戰 (上)

記得沒多久之前,《奇異博士》電影的第二集上映,很多朋友去看,但聽到的回響也很兩極化,當然在這裡沒有想要解析第二集,因為我也沒去看,但忽然很想來跟大家談談《奇異博士》第一集這部電影,因為我真的覺得,這是一部有許多哲學與佛學的電影,也帶給我很多的反思與啟發。



「所知障」是無明最大的幫凶

第一個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外科手術專家史蒂芬·斯特蘭奇本來事業有成,但在遭遇一次車禍悲劇後,雙手再也無法握住手術刀,不能繼續他的醫生職業,為了恢復雙手機能,他遠赴尼泊爾尋求幫助,遇到了古一法師。但是他極度自負,用所謂的「科學思維」去質疑脈輪、能量、信仰等古老傳承的智慧,直到古一大師運用自己的法力,讓他進入了不可思議的多元次空間才被折服。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轉念的力量》(下)- 關於轉念的提問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五個轉念的提問,其實在書的後半部分提到幾個作者分享的問題,覺得很棒想跟大家分享,想利用這一篇與大家分享。




書中介紹了批評鄰人作業單,內容是什麼,做法如何

先找一個討厭或是失望的對象或者任何讓你煩心的人事,回想當時的衝突場景,感受一下你的憤怒、痛苦、挫折、擔心、不安、迷惑、傷心、害怕、失望等等情緒,在寫的過程當中,不用反省自己,只需誠實地寫下表達出來就好。

開始填入以下的問題

1、我對誰感到失望或討厭,為什麼?
我對(人名)_______感到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要他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我要(人名)_______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要給他什麼樣明確的建議?
     (人名)_______應該(或不應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需要他(們)做什麼,來讓我開心?
       我需要(人名)______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列舉他種種令我不滿的行為
          (人名) 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再也不要在他身上經歷什麼?
          我再也不要(經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寫完這些問題之後,作者會在針對每一個問題,進行一連串四問與反轉的參問,每次做她就會覺得這是一段很有趣的覺察,因為就會發現自己一句句的背後的荒謬與念頭,每次看完會會心一笑,有時候反而就沒有這麼生氣了。

那這個練習有什麼樣的好處呢?首先第一個當我們寫下來之後,就會一句句看著這個文字,就可以覺察自己的念頭,怎麼想的?自己的念頭是如何任意竄流的,下一次是可以如何修改的。其實這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這個方式也讓我想到了《好好學習》這本書裡頭所說到的,應該要如何紀錄覆盤,其實是要把自己的所有的思慮寫下來,我們才觀察得到真實的自己,也才可以告訴自己,下一次可以怎麼做,這才是有意義的記錄下來。

第二個好處,當你看到這些文字後,再配上這些文字,就會發現自己的念頭很有趣,有時候就不會覺得生氣了,記得NLP其實也有一種,就是當你把這些出現的畫面在腦中想像,放上有趣好笑的音樂 其實你也就會發現,根本就不會生氣覺得好笑了 。

第三個好處是幫助自己練習,因為剛開始面對生氣的事情,事實上是無法對焦的,但利用這個方式可以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聲音或念頭,當多次練習之後,就自然而然的使用出來,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就可以運用出來,讓自己醒過來。

第四個好處其實是,當你在寫的時候,你可能會認為我怎麼可能會這樣對待別人,我怎麼可能是這麼愛計較,小氣的人。但真的強迫自己寫出來時,才會發現看到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放下自尊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在,這是轉念開始最困難的部分。



為什麼轉念需要這麼多的練習時間

因為大腦的運作其實就是一種習慣,當我們在一種相同的狀態模式下運作,就會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所以更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就是一種正確的方式。這是一種若A則B的自動化思考行為模式。對於身體來說,才是一種省力的方式,如果每次都要思考,則每次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量。

然而真正的想要改變,來自於一種覺察到思辨的過程,當真的想要改變時,才有可能改變,所以轉念功課就是一種幫自己種下一個不斷質疑自己念都的種子,他是需要不斷地澆水施肥才可能讓自己的種子發芽。

所以要培養醒悟的思維,就是要把自己的神經網路打通,且不斷地練習,讓它成為自動化,才有可能成為我們可用的方式。對於科學來說,我們的壞習慣並不會因為吃素唸佛可以解脫,並需從覺察當中,去觀察到自己的念頭,進而改變調整,才可能改變,進而離苦得樂,所以得要把握每一次可以覺醒的機會。

所以轉念的功課,就是讓我們撇見念頭與無意識之間的空隙,靠著一次次的練習,把念頭鬆開,看見事實的真相,才能享受接納如是的輕鬆與圓滿。


轉念需要按照四個提問反轉的順序練習嗎?

依照作者的經驗,作者認為最好依序作答,當運用到某個時間點施厚,很自然提問就好像推倒骨牌一樣,不斷地出現,當練習到很純熟時,就會發現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念頭在作祟。而會希望運用這樣的提問,也是因為這些提問的設計,有它的環環相扣前後呼應。

第一個是讓我們看見事實,但有時這個事實其實不是,而是我所認為的,它不是真的,當你越能夠接受這不是真實的,就會臣服於如是,接下來才有可能看清自己的幻想念頭,當越多的破除,才能越心平氣和接受事實本來的樣貌,放下外在無法改變的直念走出來,這才是一種真的無有罣礙。


如何分清楚什麼是念頭? 什麼是情緒?

情緒和念頭不同,轉念的是念頭,而不是情緒,因為事情本身是中性的,是我們的解讀方式,決定了我們的情緒。但許多時候,我們會先從過往的經驗中,來判讀這一件事情,進而就產生了情緒,所以其實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念頭。故作者在練習時,都會想要先釋放掉一些情緒,當紓解過後的情緒,必較能夠接受更多的看法。

其實念頭觀看第三與第四個提問就會發現出差異,而其實根據經驗,大家也比較喜歡沒有那個念頭的自己,是比較自在無礙的,所以都是因為這個念頭,讓我們緊抱著不放,而成為這個念頭的受害者。所以一切不舒服的根源,就是這個念頭,若沒有經過參問,無意識當中,我們就會被帶著走,所以當有意識的提煉,才能夠清醒,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

重點不是別人應不應該做什麼,而是我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

如果我們因為轉念而不在痛苦,不就便宜那個讓我們痛苦的人

其實在很多時後,你會發現真相其實比自己想像的簡單,有的人說了一句話之後,我們不斷地生氣難過,但其實這個人早就不知道跑去哪裡,幾天後你問他他可能就說,我有說過這句話嗎?別人快活愉快,只有我們自己懊惱的半死。

所以我們前面有說過就是要善待自己,既然都離開了,幹嘛我們自己要一直把他請到自己的念頭來,花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比較重要嗎?讓自己輕鬆快樂不是比較重要嗎?

天底下只有三種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的事。所以當發生事情時,要問問自己自己兩件事情:

1. 這是誰的事
2 如果是我的事,我能做什麼來改善現況   才能夠用理性來看待這個事情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把時間跟精力耗在讓兩方精疲力盡,當你花時間讓對方痛苦時,其實我們自己也是不斷地在經歷這些痛苦。

總結這個轉念的功課,其實是要讓我們面對現實,自己的不開心,要自己解決,不是要一直給對方開藥方。我們要先承認我們真的有情緒,當寫下來覺察之後,再來幫自己找到解套的方式。利用反轉的練習,幫助自己迎接下一次的遇到,其實這都是很合理的生命成長歷程,也不需要苛責自己。

所以轉念的功課,除了幫助自己覺醒外,也利用轉念去支持別人,支持別人真的才是一種放過自己的方式,我們要解開緊緊抓在自己手上的標籤。我們要能承認,人性所謂的錯惡,其實自己也會有,那對方當然也會有,試著去接納人性的全貌,提醒自己留意,轉換自己能做的,這才是真正的接受本來面貌,接受如是。

真心懂得感受與接受,接納如是的輕鬆與因緣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轉念的力量》(上)轉念五步驟

 

在好久之前,曾經在網路上討論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博愛座上看到坐在上面的是年輕人你會怎麼想,他就是沒禮貌,現在的年輕人就是不敬老尊賢,好多的念頭跑出來,但這些都是真的嗎?會不會他其實是不舒服,只是你沒有看出來.

其實在我們身上有好多應該的念頭,你應該怎麼樣對我,我已經這樣了,你不應該如此等等,但有時候你選擇說或不說,不論你用哪一種方式,這些念頭無形之間其實影響我們很多,讓我們不開心,可能還會在意很久,因此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這本書在說什麼

《轉念的力量》的作者是賴佩霞女士,她曾經當過歌手、演員和主持人,但在經歷婚變之後,領悟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所以開始去學習很多的心靈課程,投入修煉身心靈的領域,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心靈導師,而「轉念」是她到美國,向導師拜倫.凱蒂所學習的一套方式,對她獲益良多,所以才有這本書的產生及推廣課程。

拜倫.凱蒂曾經受十餘年的憂鬱症所苦,從沮喪、憤怒、絕望,最後陷入自殺傾向。但1986年的某天清晨,她突然明澈地清醒過來,了知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結束的,從此她開始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因此她整理了這些方法,進而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讓大家都能藉由這個「轉念作業」(The Work)
這個方式,找回每個人內在原有的自由。



為什麼我們需要轉念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其實很多人就想要學習轉念,但其實我們應該思考一下,什麼樣的念頭需要轉 ?我喜歡作者所說的:「凡事傷害我們,帶給我們痛苦的念頭,任何一個傷害自己的念頭,都值得被參破,都值得轉。

每一個負面情緒其實都是,不斷地在傷害著我們,當我們產生負面情緒時,我們通常的處理方式,不是怪罪他人,責備他人活該 ; 要不就是怪罪自己,苛責自己的無能。

但其實我們第一步應該要做的事,是去分辨念頭vs 事實,只有當我們看清楚念頭本質的虛幻與無意義時,內在的清明自然會讓那些損人不利己的念頭,才會回到它該去的地方,也就是佛教所謂的「空無」,因此所有的負面念頭都值得一一參破。負面情緒帶給我的智慧與契機,讓我們有機會讓心胸更寬大。

第二個為什麼我們需要轉念的原因是信念控制生命,其實我們的世界是從慣性思維
 和不假思索的答案所造就出來的,這些信念長久以來會讓我們深信不疑(我執),像是一種濾鏡,利用濾鏡所編織出來的偽世界,讓我們以為生命都是如此,會侷限了我們的思維世界。

這個讓我想起了《華燈初上》的由楊謹華飾演的蘇慶儀蘇媽媽,在戲中當蘇慶儀不想要有這個肚子里的小孩時,由林心如飾演的羅雨儂二話不說就當了這個小孩的親身媽媽,當自己的小孩照顧,有這麼好的閨蜜,怎麼蘇慶儀還這麼恨她。因為蘇慶儀認為這就是一種施捨,一種可憐自己而做的行為。因為從高中時期,她就覺得羅雨儂照顧她,就是一種施捨,導致長大之後,什麼事情看起來都像,所以她永遠都活在這個念頭之下,無法跳脫出去。

我們不可能對世界或別人沒有任何意見,但要學會如何善待自己


轉念的基本觀念

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轉念」就是要我們「放下」,叫我們不要管,書中其實一直說到轉念不是放下,而是幫助我們探究真相,是要看清楚我們的憤怒、困惑、焦慮或害怕等等,阻礙我們自在情緒背後的真相,不要成為被負面念頭綁架的「受害者」,而是轉化念頭的「自由者」。

作者用一個佛教用語「參話頭」來說明何謂「轉念」。所謂「話」指的是語言,而「頭」是指根源,所以就是一種說這句話的源頭,也就是一種對生命問題的追根究底。

「參話頭」就是從疑惑開始,因為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念頭不斷地冒出一堆想法,無法平靜下來,所以藉由對話與探索,進而觀察念頭的根源,是誰在起念頭?為何是這些念頭?等等提問,來跳出當下混亂的思緒,去看清楚念頭的起落,進而從第三方去觀察,進而不被念頭左右,從解惑的過程當中.去如實觀照我們的念頭。

用更簡單的話語,就是利用不要急著相信自己的念頭,透過一些問題去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後,才最出明智的選擇與行動。轉念讓我們放下卻不止於放下,有著完整的邏輯與具體執行的步驟,是一種當頭棒喝的頓悟,而不是不理他。

所以作者對於轉念的定義是:「轉念的本意不是要我們把頭撇開,漠視過往曾經發生的事件,而是提供一個明確的方法,幫助我們看清阻礙內心釋懷的主因,藉此找到面對現實的力量。」

放下那些困擾你的「應該」,才能對未來感到「期待」


轉念的五個步驟

作者在書中提出的轉念方法是利用四道提問及提出反轉共五個步驟來進行,前面就是藉由四個提問來切斷你的自然想法,讓你思考你的以爲是念頭還是事實:

問題1 : 真的嗎?

問題2 : 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問題3 : 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問題4 : 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麼樣的人
反轉思考 : 找到反例 

以下我也用《華燈初上》的一幕來說明。原本羅雨儂與江瀚是一對情人,而後江瀚跟羅雨儂說不愛她了,而後跑去勾搭羅雨儂的摯友蘇慶儀,但蘇慶儀因為怕被羅雨儂誤會,所以不跟她說。但後來被人設計之下,蘇慶儀與江翰在一起的照片,寄給了羅雨儂,當羅雨儂看到之後大怒,跑去狂罵了蘇慶儀,認為不是因為江瀚不喜歡她,而是蘇慶儀搶了江瀚,兩個人也因爲這個原因,開始後續互鬥的狀況。那如果羅雨儂當初學會了這個轉念的方法,他該怎麼運用呢?


提問一:真的嗎?

這個提問目的就是為
 按下暫停鍵 ,不再任由情緒膨脹,也希望能夠跳出慣性的思考模式,開始跟自己的內心對話。

「真的是蘇慶儀搶了江瀚」「當然,都有照片了」?羅雨儂不斷地問著自己,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很氣憤,但是最少開始了與自我的對話


提問二:我能夠確定這是真的嗎?

這個提問目的就是幫自己重新錨定,幫自己釐清真相
 ,再次檢視一下這是念頭還是事實,這之間的差距在那裡?讓自己在「念頭」和「事實」之間騰出一些空間,保留給「成長」的可能性。

真的是蘇慶儀搶了江瀚嗎?這張照片可以證明蘇慶儀搶了江瀚?我有任何證實的事情嗎?有任何證據嗎?一定是蘇慶儀搶江瀚嗎?
這個時候,羅雨儂會開始會感到沒有那麼確定,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想法了


提問三: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讓我們看見,不悅的念頭是如何影響我們自己,不僅影響我們我們的抉擇判斷,也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要先讓自己看見這個無意識的念頭,是如何造成我們的身心負面影響。

第二的是讓我們自己知道,當別人不懂的好好說話時,我們更需要懂得轉念,因為有時候是別人一句負面語言,不小心我們就全攬上了,但那是別人,我無法改變的。又或是像是主管謾罵下屬的部分,也是最不明智的,因為我們期望的是讓他們進步,但這樣的態度不但無法讓下屬進步,還會讓關係更不好。所以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夠好好說話,與人為善,其實也是溫暖自己。

羅雨儂開始意識到,當我一直出現這個想法時,我只會一直對他們兩個生氣,但其實我已經無法阻止這件事情,但這件事情會讓我去質疑蘇慶儀,而我也可能會動手,我們倆個的關係一定會糟,然後在公司裡我們無法工作,兒子也面對我們兩個的爭吵不知道該怎麼辦來面對,吵架誰贏誰輸那又如何。當思考完之後,羅雨儂可能也在想,如果不用正面的衝突,還有什麼樣的方法。

提問四: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目的是要把停滯能量解開,回歸輕鬆自在的狀態,其實要放掉習以為常的念頭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當念頭愈大,愈難想像「沒有念頭」的心情。譬如書中提到有些人在電影院不小心大聲講話,我們非常的生氣,但如果我們沒有告之會越來越氣,但有時我們小聲地提醒他一下,你會發現他們可能真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影響到他人,你也不需要這麼氣了。靠著一點一點的探索和移動,駕馭自己的心智成長。

羅雨儂思考著,有沒有可能蘇慶儀是在他們倆分手之後才再一起的,有沒有可能她以為是我先說分手後,有沒有可能其實如果當初我喜歡江瀚時,其實蘇慶儀早就跟他再一起了。其實事實的真相是當初蘇慶儀比羅雨儂更早喜歡江翰,其實當我們沒有這個念頭,會不會其實有很多更多的可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又或是別人的無心之作。


提問五 : 反轉,並找到三個實例 

這個步驟是希望自己能把思緒集中在有意義的地方,帶來新的領悟與自由;也把批判和對抗的心力反轉回自己可以掌控的事物上,開啟轉變的契機,重點不是別人應不應該做什麼,而是我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可以把很多的
「應該」轉換 「其實我可以」

蘇慶儀可以跟江翰在一起,因為我們已經分手了
江翰已經沒有跟我在一起了,我其實可以找到更好的人
我其實真的不需要跟一個跟我沒有關係的人,因為他而影響我的心情
不再受毫無益處的念頭折騰,不再被層層堆疊的負面情緒綁架

實際的感受

不知道你對這個方法有什麼樣的看法,對於作者來說,他覺得第一個問題最難也最關鍵,因為我們幾乎不會質疑自己的想法與念頭,我們怎麼可能會有問題?當問了這個問題?其實你機會直接就想回答,當然是真的?但其實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很多的執念其實都是假的。

對於作者來說學過轉念最大的斬獲是,當情緒上來時,選擇不做情緒反應,先找到腦子裡的關鍵聲音,等念頭轉好,腦袋清楚 心情平復後,沒嫌隙時再開口,不論是什麼樣的回應都行。不僅僅提升了自己的醒覺能力,也改善了與世界的關係。

我很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因為書中除了講這些方法外,其實還有很多很生活當中的例子,都會讓大家很有感覺。雖然說是轉念,但我覺得其實是一種選擇,選擇自己如何去思考與面對,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等等。

就像作者說的我們因轉念而擁有選擇,因為選擇而心靈自由,因為自由而感到幸福,而轉念只是方法,幸福才是目標。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ATD人員績效改善證書課程心得

 

讀書有什麼目的?這應該是一個見人見智的問題,有人說讀書幹嘛一定要有目的?就娛樂消遣不行嗎?但作家唐諾說:閱讀如果只是要娛樂,那我們不需要閱讀,因為比閱讀好玩的事情太多了。所以閱讀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的內心疑問找到答案。

為什麼組織的績效不彰 ? 我們應該上什麼樣的培訓課程來提升能力?為什麼上完課程後,學員感覺收穫很多,但怎麼回去之後,組織也沒什麼變化?

為什麼類似的課程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課,但還老是在用一樣的思維在做事情?所以提昇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什麼?提升這些能力真的可以解決組織的問題嗎?

就如何愛麗絲夢遊仙境所說「如果不知道你要去哪裡,那麼其實你走哪裡都可以的。」這也是為什麼自己很喜歡ATD認證系列課程,因為都有很明確定義的要去哪裡,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帶著我們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這次趁週末兩天的時間,上了ATD人員績效改善課程,這不是一堂只是設計個人績效與改善的課程,而是從系統化的思維,來看整個組織的狀態。當組織績效出現狀況時,知道該如何來做解決。






這堂課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有三個

第一個 系統化模型思維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認知盲區,當組織出現問題時,我們很容易陷入過去的經驗來判斷該怎麼做。所以課程當中,教會我們使用幾種全面性的模型,從多維度的角度來看,組織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而調整改善。

第二個 完整的工具清單

在課程當中,提供了非常完整系統流程,清楚的說明的說明為什麼,怎麼做跟產出有哪些,這是許多西方有多年經驗的專家的精華提煉與設計,從他們的手中有如獲珍寶的感受。甚至課堂最後還有一個完整的實案演練,讓我們更整體化的理解且實際運作一次。

第三個 正確的思維與原則

Wally老師在課程當中,不斷的講授與大量小組活動,告訴我們許多正確的觀念與分析,不僅讓我們超級認真吸收知識外,還要把自己目前遇到的問題相互搭配,不僅只是知識,也不斷地讓我思考工作改善。

這是一堂很適合人資與顧問的課程,也很適合主管從更全面的角度來設定組織績效
,當然更感謝所有的夥伴分享交流及師母的零食大禮包與陪伴。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華嚴經第八週心得 - 再次與普賢十大願相遇

 

最後一份作業,我想幫自己重整一下,這次上完普賢十大願八堂課的學習與收穫。


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要讀佛經,是因為遇上困難才需要藉由佛經來找到生命的答案?這與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學佛,是不是因為遇到生命的困難才需要嗎?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人接觸佛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家人的生病或過世,又或是自己在生命困頓時,需要一些依靠時,才會想到要接觸佛教。


所以反過來思考,為什麽生命順遂快樂時,不會想到要接觸佛法。我想很多人可能會想,我現在很快樂,所以為什麼需要佛法告訴我「空性」「無常」,又或是我開心的與朋友去唱KTV,怎麼可能因為我很開心所以找朋友一起去學佛,可能因為學多人認為,學佛並不是一件快樂幸福時,要選擇做的事情?這時我更覺得身為一國的王子 有無限的財富與權力時,怎麼會想要放棄這些所謂的美好,這讓我體悟到佛陀為何要現富貴相,真的是佛陀的智慧所在。


前一陣子認識一位不快樂的朋友,常常跟她聊天後,幫她解開了一些對於人生的疑惑,她那天跟我說,她覺得讀佛經好像很不錯,自己因為家裡是信道教,所以很不喜歡燒香拜佛的感覺,對於佛教也沒有特別的感受。




當下我聽完其實蠻開心的,這表示她可以感受到,我因為學佛所以讓自己更快樂或更知道人生方向,當遇到了問題也知道該如何轉念,我想這也是我在這八堂課當中一個很深的感觸。因為在這八週的平常的時間,總會遇到一些上班時沒有處理好的狀況,讓我一直掛在心頭。


但每當在上課的時候,師父總是會提出一些說法,讓我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這些處境與念頭,所以每次在上完課之後,都可以感受到心靈上被充電,雖然每週都在懺悔好像也都表示自己努力還有很大的空間,但這就是佛經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去改變我們日常生當中,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看待每一個人事物。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讀佛經,有可能是我們在人生茫然時,因聽聞到佛經的一句佛法而心開意解,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也讓自己的生活找到皈依處。但也可能是因為一個佛法故事,一句經文之美所感動,因而走入佛法的殿堂!所以其實不論是否有什麼原因和機緣,就這在那一刻,自己的生命已經被這一因緣而改變當下的自己,這不就是讀佛經最好的一個理由。


如何讀佛經


第二個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關於如何讀佛經的方法。過去我們常常聽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所以我們要好好的閱讀。把經典打開,一字一句的讀,理解每一句的意思,體會佛陀想說的話,甚至還要知道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等等架構,或是作讀解表等等,這也就是我們常聽到「廣讀」「熟讀」或「精讀」才能真正的「深入經藏」。


所謂「精讀」,是清楚明白經典裡的每一句經義,「熟讀」則是把經文背熟,這些讀法都能讓人增長智慧。如果能精讀一部經,或是熟悉某幾部經,則對整個佛法也就能夠貫通,但有沒有可能是這個原因,讓更多人更不敢接觸浩瀚的佛學,因此對我還說第二個收穫便是經典可以怎麼讀。




最近我在閱讀羅振宇的《閱讀的方法》,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讀書需要方法嗎?

過往我們學了很多的讀書方法,其實很多本質上都是要應付考試,但有可能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很多人喪失了對於讀書的興趣與熱情,所以讀書是一件很難的事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好像讀書真的就是一個苦差事,所以我們觀察人不讀書,其實好像也不會怎麼樣。


但作者羅振宇提出一個觀點,就是書籍世界應該不是一座浩瀚的寶山,而是應該像一處繁華的鬧市,因為讀書人是在街上逛街,而作者就像是店舖的主人,想辦法吸引這些逛街的人走進來買單成交,所以作者一定要想辦法讓我們有收穫,這不就是「開卷有益」。


所以站在讀書人的角度當中,所謂閱讀的方法,其實就是「讓自己愛上閱讀」的方法,讓自己想辦法把書中對自己有益的部分搬走,這才是真的喜歡讀書。喜歡閱讀這個過程,它是有樂趣的,讓我們一直點燃心中的那一個燈火,所以能持續覺察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和對自我心性的增進,凡是達成這個目標的,就是好的閱讀方法,也就是要為自己負責的閱讀方法。


所以羅振宇便在書中介紹二十四種閱讀方法,可以有推理、有抽象,也可以從鳥瞰的角度或一字一世界當中,更可以從意義行動到知識影響。我也認為佛教經典其實也可以用這樣的閱讀方法,可以從一句話去深讀,也可以從抄經的一句話去,可以只讀一個章節中去體悟,甚至可以去同理佛教故事中的某一位角色。


就如同上述書中所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並不一定要把經典背熟,或是非得要全部看完,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去找到與自己相應的方法,讓自己喜歡讀佛經,再了解、思惟,並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的同一句話,每個聽聞者會因為各自的遭遇、理解層次的不同而各自有不同的體會。所以我們閱讀經典無需與別人比較誰對於佛法的義理誰高誰低,而是與佛相遇之後,放下過去,建立起佛法的思維,並在生活之中體證佛所說之法。


重新認識「普賢十大願」


第三個收穫當然就是重新認識「普賢十大願」,以前總是很天真的想著,「普賢十大願」就短短的四十個字,應該兩、三堂課就可以解釋結束,但果然像是斷氣三過一樣,學習經典得先放下我慢,才能真正的學習,不然即使有因緣聽聞佛法,也是徒然無用的!


在最開始,師父讓我認識了華嚴世界、善財童子求法的故事,也終於有機會認識華嚴經,在講經說法當中,又從每一大願中,找到其含義或是更深的意義,也跟師父學習到如何拿別的經典來交叉學習,從資料庫中找尋到不同經典的說法,也可以從經典中查到對我們有什麼益處,如何做到方法,甚至未來我們可以怎麼樣從佛說的,去累積說法的素材。


而在這十大願當中,也讓我真正去認識到普賢十大願的真義,也開始從許多的提問當中去觀察體悟。記得在在學習「常隨佛學」時,我忽然有一個提問,到底「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及「常隨佛學」的差別為何?


這三個法義不都是要我們學會精進,從佛法僧三者當中成為的我們的學習對象,再轉回到我們自身,如何實踐,如何從自身做起,讓佛法傳遞下去,能不斷地為大眾服務,傳遞佛法真義,讓燈燈相續。


所以上完這八堂課之後,我回去重新思考師父在前二堂課想告訴我們的,對於《華嚴經》這部經典,其實就是從佛告訴我們成佛的方法是什麼,我們該要怎麼做,但知道了並沒有用處,而是我們得要實踐出來,但我們可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只好用善財童子的故事,如何實踐的故事告訴我們他是怎麼做的,這就是一堂佛陀的一場理事圓融的培訓課程。


對於學習佛法來說,「聞」永遠都只是第一階段,能不能在生活當中運用出來,改變自已的生活,甚至到養成習慣,才是最難的地方,也是無法假借他人之手之處。這也就是為什麼師父當初所告訴我們,為何得要寫自己的大藏經,也體悟到澄觀大師提出將《華嚴經》從信、解、行、證方面將全經分成四分,終究「證」還是要回到我們自身,所以從現在流行的話語來說,《華嚴經》其實是一本《如何從發心立願當中,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未來或許有可能知道佛法的美好,但卻有退道心的可能,無法心無疲厭,所以留下這些學習心得體悟,在將來的路上,不時回首自己在佛經裡與佛相遇的因緣,是怎樣讓自己感動,回到初發心,再為學佛道路注入動力。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華嚴經第七週心得 - 當普賢十大願遇到了原子習慣

 

本週來到了普賢十大願的最後一堂課,最後師父出了一道題目「如果修行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我發願每天要做什麼樣的事情」。看到師父這到題目,馬上讓我聯想到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康納曼博士,在他非常著名的一本書《快思慢想》中提到,把人的大腦分為:反射腦,思考腦,存儲腦。


反射腦的直覺依賴習慣,用習慣做出反應,快速「省電」,但是未必正確。

思考腦的理性依賴邏輯,用邏輯做出反應,更正確但緩慢,並且「費電」。




那麼,直覺和理性,也就是習慣和邏輯,哪一個對我們更重要?行為科學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15%是非習慣性的,而其它的85%的行為都是源自於習慣。 這幾乎也就是說,是「習慣」而不是邏輯,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譬如說當我們聽到一件不好的事情,聽完後下一秒馬上有好多的想法與起心動念昇起,而這些想法源自於我們過往的經驗後,所產生的習慣念頭,這就是在唯識學我們常說的,我們過往的經驗在「阿賴耶識」所種下的是什麼樣的善惡種子,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種的越多越熟悉的習慣就會產生出來,所以我們應該要怎麼改變呢?


其實最佳的策略,並不是在做的每一個當下來讓好的想法出現,而是把你邏輯上認同的東西,訓練成習慣。 然後用習慣,指導你的一生。比如普賢十大願的「稱讚如來」轉換成每次在做完事情之後,先稱讚他人做得好的地方,再藉由反復練習,把「稱讚如來」寫入反射腦,讓自己能在沒有的意識之下,形成一種習慣行為,這才是比較好的執行方式。


規劃我的習慣計畫


第一步,我開始試圖在普賢十大願當中,寫下一些我想要建立習慣的部分:

1. 稱讚如來 每天要稱讚三個人 (面對面或社群媒體皆可)

2. 隨喜功德+廣修供養 在社群媒體中發一則文,可以是學習心得或看到行為、感想等等

3. 懺悔業障 在日記本中寫出一件今日可以改善之處

4. 禮敬諸佛+ 常隨佛學 每天進行抄經十分鐘

5. 廣修供養   每天做兩件利他的行爲

6. 常隨佛學   每天閱讀學習20分鐘

7. 請轉法輪   每天進行重整紀錄日記本,並計劃明天執行之事

8. 普皆回向   每晚入睡前五分鐘,進行迴向


雖然我們知道如何計畫,但有這麼容易養成嗎?其實也不容易,因為我們現在的思維與行為不也是我們多年累積出來的習慣嗎?所以我們可以如何下手呢?這就讓我想把這本在銷售排行榜上超過兩年的這本書翻出來利用,這就是《原子習慣》


書中作者提提煉出建立習慣的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作者稱為「行為改變四法」。提供了一組簡單的規則,讓我們創造好習慣,將其分解為這些基本部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習慣是什麼、習慣如何運作,以及怎麼改善習慣。


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獎賞:讓獎賞令人滿意 


讓提示顯而易見


在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頗有挑戰性,因為習慣一旦在生活中扎根,多半會變得自動化、無意識。如果習慣一直是不需要動腦筋的,我們就不能期待有所改善。如同心理學家榮格所言:「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所以開始建立習慣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去建立一個執行意圖,就是啟動一個通知習慣。就很想餅乾,有時候餅乾就是一個觸發按鈕,提醒你要做這一件事情,既使其實我們沒有很餓,但就會想要去吃。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培養一個習慣,譬如運動,我不能說我想要運動,那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建立一個執行意圖。


「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

「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當我早上起來看到水瓶時, 記得喝下水瓶裡的水

我會於傍晚五點,在健身房運動一小時。

執行意圖有兩個好處,第一是當行動的時刻到來,不需要做決定,只要照預定計畫執行即可。第二是確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達成目標,可以幫助你拒絕干擾你前進、令你分心、讓你脫離軌道的事物。


所以當列出這些這項之後,我們要來進行規劃,如何讓習慣顯而易見。


1. 首先列出一個九宮格之後,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放在上面,並且依照時間安排。

2. 再將習慣進行執行意圖規劃



以上就是我利用《原子習慣》來進行提到的「習慣堆疊」進行的規劃。習慣堆疊就是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並不是將新習慣與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配對,而是讓新習慣與目前的舊習慣配對。最後記得不要高估我們的能力,我們要讓它容易被提醒要去執行,


讓行動輕而易舉


為什麼我想要弄成九宮格的方法呢?因為雖然計畫出來了,但與行動是很不一樣的,是一種「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行動則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為了想寫的文章構思了二十個想法,那是啟動;實際坐下來寫一篇文章,那是行動。搜尋更棒的飲食計畫且閱讀數本相關書籍,那是啟動;實際吃了健康的一餐,那是行動。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透過不斷重複,一個行為漸漸變得自動化。重複一個行為愈多次,大腦的結構愈會為了更有效率地執行那個行為而改變。神經學家將此稱為「長期增強作用」,意指大腦裡的神經元因為近期的行為模式而增強連結。每一次重複都強化了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神經連結變得緊密。神經心理學家唐諾.海伯於一九四九年首次提出這個現象,所以它通常被稱作海伯定律:「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


所以書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執行關鍵,那就是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習慣打造的關鍵多半歸結到設法減少與好習慣相關的阻力,增加與壞習慣相關的麻煩。



所以我利用確認方格的方式,讓自己寫完就可以打勾,並且設計在自己使用的APP方便記錄,且利用微習慣的方式,設定自己的執行門檻不要太高,讓自己更有意願的執行。


這樣的紀錄有什麼好處呢?書中有提到習慣追蹤有三個效果:

一,創造提醒你去行動的視覺提示

二,本質上有激勵效果,因為看見自己的進步之後,你就會努力延續紀錄

三,在你每次記下執行習慣的成功例子時帶來滿足感。


此外,習慣追蹤也提供視覺證據,讓你知道你投票給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立即內在滿足。但書中也提醒我們一個古德哈特教授提醒我們的一句話:測量只有在引導你、助你看清全局,而不是消耗你心神的時候,才對你有用,每個數字都只是整體系統中的一個回饋而已。


為什麼我想要上述的這樣的方法來替自己養成習慣呢?因為我覺得如果在往更高的視野來看,在學完之後,我覺得普賢十大願的核心,就是要我們從發心立願當中,去看見自己不足要改變的地方,進而精進自己,轉換自己的身口意,而成就出一個更好的自己。其實佛及法永恆存在的,並不會因為我們而有所改變,要改變的當然是自己,而改變自己其實應該是從改變微小習慣做起,才有可能成為我們心中想要成為的那個最好的自己。


我很喜歡《原子習慣》作者所說的這一段話,我們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讓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所以要成為一個改變的人,在心態上要做兩件事:


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


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可以讓你得到更好的成果,而是因為可以讓你改變對自身的信念。


這不就如同星雲大師所說,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佛菩薩發了願,正如學生訂了功課表,有了目標、動力,才能循序漸進的逐步實現理想。因此,做人必須要立志發願,立志才有目標,發願才有持續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