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華嚴經第三週心得 - 我可以不想要成佛嗎


在第三堂課的開始,師父問了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告訴自己想要成佛嗎?這個問題便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設定目標重要嗎?發願重要嗎?我們怎麼可能成佛,那我們能擁有這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嗎?而這個問題剛好讓我想到前幾天看的一部電影《王者理》。

挑戰夢想

《王者理查》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變的電影,電影內容敘述的是故事聚焦在網壇女將大小威廉絲的父親兼教練查理,描述他從小如何栽培並指導他的兩個女兒在女網上獲得空前的巨大成功,如何跌破眾人的眼鏡,打破種族上的歧視,成為女網上的一代傳奇故事!


這個電影有別於過往常見的運動傳記電影,總是將故事的焦點放在運動員身上,讚頌他們在場上的豐功偉業,但片卻將重點放在兩個小女孩的父親身上,敘述他如何教育這兩位女兒。

當時候的背景是在加州某一個城市,這個城市裡頭大部分的人種都是黑人,所以街上到處都是幫派或吸毒的孩子。但她們的父親查理卻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的家庭中發生,他知道黑人要出頭天,不僅僅要有嚴格的家教之外,也要有好的教育,這樣才有機會搬離這個城市,未來有好的前途,才有可能突破種族與貧窮這個限制。

為了要幫助她們倆走進網球這個領域,可以想像這有多困難,當時網球完全就是一個白人運動,網球的花費與技術的門檻相當高,所以當時網壇連一位黑人球員都沒有。然而理查卻從小為他們規劃一個超過80頁的完整計畫,不僅替他們未來人生計畫及如何實踐方式與步驟,居然還包括她們吃飯、睡覺、練習和做功課的時間。



理查不僅對這些女孩的管教非常嚴格,甚至對自己也要求很高,當他不訓練孩子們的時候,他就忙著上夜班,為了要能夠訓練自己的女兒網球能力,自己去找尋所有可以獲得的資源,不斷地提升自己與女兒的網球能力。

而我覺得裡頭最偉大的地方,是理查對於女兒的教育,記得大女兒在第一次比賽結束之後,他的眾女兒們在車上嘲諷對手,理查不僅怒斥把他們丟包在商店門口要他們自己走回家,還再被罰看《灰姑娘》學習「謙遜」。還有一次她們的老師允許她們直呼自己的名字,但理查禁止女兒這麼做,告訴她們尊師重道的精神。

所以他也不僅要求女兒們的技術,還包括要求他們功課品德一定要好,也要他們上教堂有信仰的力量,當每一次遇到困難時,不斷地鼓勵給他們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所有黑人女孩的模範榜樣,後來她們兩位真的現今史上最優秀的兩位網球球后之一,這一家人努力實踐夢想,更證明了人性的堅韌,以及世界上沒有不可能。





為什麼要提到這部電影,拉回到師父問的這個問題,我們學佛要發願嗎?我們能說我們想要成佛嗎?我們可以擁有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嗎?

有夢想才知道方向

首先從這部電影當中,我看到了當有目標,我們才知道實踐的方向為何?想當世界的網球高手,有哪些功夫要練習,那些能力要培養,所以要設定一個個可以執行的方案,就像商學院所說的SMART目標規劃,設定之後沒錢有沒有錢的方式,當有了這些一個個不同階級時,才知道要如何去衡量目前的狀況,規劃下一個步驟,這不就是般若攝導萬行的方式。

這讓我想到佛陀的故事,佛陀為什麼要出家?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也承擔著未來濟國安邦的重任,但是他仍然感覺煩惱痛苦,尤其是對生老病死之苦不能解脫,因此出家修行,以尋求解脫之道,即是離苦得樂之道,所以悉達多太子最開始選擇了苦行。但苦行真的一點

根據《方廣大莊嚴經·苦行品》記載,苦行真的是一種很痛苦的修行,就說到吃好了,有的人一天吃一頓兩天一頓甚至半月一頓一月吃一頓,有的人一天吃一小撮,有的人日食一麻一麥一米,甚至有的人乾脆只喝水,最後許多人在修行中被活活餓死仍無法得到解脫。我們不談方法的對錯,但願意這樣生活只為了求解脫,這是一種多麽大的願力,讓自己有力量走下去。




後來當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便常常宣講苦集滅道四聖諦,讓我們認識了苦,也知道原因(集),而後佛陀也通過自己的實踐,熄滅自身的煩惱痛苦,實證了何謂真正的離苦涅槃(滅),並且給出了離苦得樂的方法(道)方法。而我們也因為知道了這個涅槃這個目標之後,所以種種的佛門修行方法,無論是誦經、念佛、拜懺、行善、禪坐、發菩提心、弘法利生、慈悲發願等等都必然要導向這個目標,如果不是朝向這個目標,那這個方法可能便有誤,就像是三法印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

所以目標給我們一個指北針,告訴我們該往哪裡走,就像是師父在第一堂課當中告訴我們,學習哪一部經典都沒有關係,哪一個法門也都可以,但要先清楚知道這本經典,想要帶我們去哪裡,告訴我們實踐的方法,這樣我們才不會走錯路,才有一個好的GPS能夠帶領我們,也才有正確的執行方法。


你的信念有多強大

第二個當有了目標,才有持續的動力,不斷擁有實踐的力量,因為這是一場耗時非常久的持久戰,中間會有無數的困難與挑戰,就像他們身為黑人,多少白人瞧不起,多少的困難要克服,如果沒有毅力,敢向困難挑戰的決心,那很快會放棄的,所以還要擁有相信自己的信念。

在積極心理學裡有一個理論:ABC理論,A是指adversity——外在發生的事情。在世界上時時刻刻可能碰到各種事件或考驗,逆境是一樣的,但在不同的人身上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C(consequence)就是結果,中間一個關鍵點就是B(Belief),信念。這個信念是什麽呢?就是對事件的解釋。




所以如果沒有目標,我們的行為就容易趨於混沌,不知道方向。而當有了目標之後,我們內心會產生出一套認知體系,重新定義這個目標或是評估這個目標,譬如邀請青年參與活動,被拒絕幾次之後,就會認為青年很難邀約,而很難邀約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活動不好玩,幾次經驗之後,當師父提出建議要邀約時,腦中會出現拒絕的畫面,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要邀約。這就是一種認知的建立,一種信念的建立,重複久了之後,它就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認知思維模式。

但ABC理論告訴我們,比目標更重要的是面對目標,由於解釋體系的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結果會反過來餵養自己的解釋體系,這也是心理學說到的自證理論。

像是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一位祖父跟他的孫子說到:「每個人的身體養著兩隻狼,一隻狼是憤怒、嫉妒、悲傷、貪婪及傲慢,另一隻則代表喜悅、愛、希望、謙虛、仁慈、信仰和真理。這兩隻狼總是在互相鬥爭。孫兒們沉思了一會兒,便問了祖父:「那一隻狼會贏得這場鬥爭?」祖父回答:「你們餵養的那一隻。」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需要專注於當下,當兩隻狼出現時,你要有意識的去引導那隻善的狼,久了之後就像是神經元一樣,會自動地跑出來,控制自己的心識,那這個是什麼呢?

習慣的意義

就是課程當中,師父不斷提醒我們那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再用簡單一點來說這個是什麼,那就是不用思考,那個自然會做的「習慣」,當習慣了就「心無疲厭」。當我們不介意外在發生的事情,或是產生的結果,而只專注於自己的信念時,那就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禪定。

所以雖然成佛是我們的目標,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其實成佛不也是一個「果」,所以更重要的應該是「因」,就是我們如何實踐的方法,或許重點不是放在那個「彼岸」,而是怎麼走過去的「渡」,那這個方法是什麼,其實我覺得就是「普賢十大願」。「普賢十大願」其實不是佛陀菩薩所需要,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讓我們從這些行動中去養成習慣,養成那個能夠當佛的「習慣行為」,這不就是普賢菩薩要我們從實踐中去莊嚴般若。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查理・蒙格說的一句話:「想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想要成為一位偉大的球員,那就列出偉大的球員應該有的能力與思維,不斷地鍛鍊培養,結果只是一個附屬品。

所以師父在課堂上寫出「成佛,是一種極限運動」,而我想寫上「成佛,是一種養成運動」,自己的習慣得要自己來,不習慣只是一個過程,習慣就成自然了。所以華嚴經來說,就是把佛的能力列出來,然後利用四正勤的方式: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把自己的身語意培養的像一尊佛,那就真的能成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