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上)

 

我們在雙十節的假期,特別南下高雄一趟,最初會吸引我們的地方,就是因為佛陀紀念館的一個展覽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會讓我們有興趣除了因為當時後的我們正在學習閱讀玄奘大師傳記,讓我們對於取經之路有興趣。


再者讓我們很有興趣的,便是新媒體藝術特展,在閱讀相關資訊時,看到了這是一個結合跨國學術研究、考古、數位影像、數位媒體等組成的策展團隊首次的成果展現,且是全球跨時空的佛教新媒體藝術首展,以嶄新的媒體科技,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傳播歷史進程,呈現360度環形互動劇場,以裸視3D引領觀眾身歷其境。從這段的介紹當中,便非常的吸引我想去參觀,故有了這一趟高雄之行。


佛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與時俱進」的理念,致力於讓藝術、文化與歷史活起來,以嶄新媒體科技,環形互動劇場、沉浸式可視化環境、數位地圖集等新媒體技術,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水路傳播的歷史文化進程,從不同角度思考法水流傳五大洲的起源。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


關於佛陀紀念館的部分,就不在這篇文章論述,但想跟大家保證,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觀的博物館,那就之後有空在特別的寫一篇文章,一般我們若說到「絲綢之路」,大家腦中便出現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走的那條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到中西亞再到歐洲。然後這次是我第一次得知,原來也有海上的絲綢之路,且說到五千歷史來說,中國其實很少談到海洋的部分,通常我們比較得知就是鄭和下西洋,因此也讓我開始產生好奇。


這次的特展是佛陀紀念館為了慶祝十週年,籌劃了四年的時間而準備的展覽。這次的展期達五年之久,因此我們可以不用趕在一時,又機會就去參觀,且聽師父說,似乎裡頭的內容也會有變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曾經說明這個展覽有四大特色:


1.全球首次呈現完整佛教海線思路

2.完整學術研究文本

3.以新媒體技術呈現

4.以展覽的形式保存與弘揚佛教文化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看這個海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海報是用藍色的基底,就是表示著海上絲綢之路。另外我們還看到兩尊觀世音菩薩像,其中一尊白玉觀音,目前位在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裡供奉,另一尊則是在斯里蘭卡的博物館,也是一個國寶,是在唐代約西元八世紀被挖掘出來了。其實這個海報可以讓大家有兩個提問,首先觀世音菩薩在海上絲綢之路所代表的意義,再者台灣是海線絲綢之路之一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後面來思考。


而這次的策展內容,就是依照這條海上絲綢道路,分為三大單元「佛教海線絲路」、「起源與弘揚」、「海上佛教地圖」三大單元將早期僧侶由海上貿易路線,搭船到各地傳播佛教教義,受當地文化影響,以廣泛多樣畫像、雕像及建築型態,讓觀眾看見海線佛教的脈絡,具有文化、教育、歷史、藝術與學術性的意義。


其中「海上佛教地圖」經過數年考察,足跡遍及7個國家14處佛教古蹟,紀錄沿海佛教聖地遺址,讓觀眾至展覽現場,可以親身感受宛如穿越時空,身臨其境,進行一趟海上新科技的朝聖之旅





佛教大圓環


其實在展覽一進去的第一個單元「佛教海線絲路」,就可以被震撼到,因為投影的部分太過於真實,讓我一開始就對於這個新媒體的科技技術感到新奇。接下來會看到三個資訊,這些資訊其實貫穿整個展覽的中心,就是「佛教大圓環」及貿易。


「佛教大圓環」指的是佛教修行、哲學、藝術及建築發源於恆河流域,然最終橫跨歐亞東部、中部及東南部地區,覆蓋範圍統稱為「大圓環」。也就是絲綢之路的陸路與海陸的結合,這也是佛教從印度傳播到各地的路線。陸路就是我們一般得知,從印度西岸經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抵達中國;海線就是指從印度及斯里蘭卡的海岸線為起點,循海路經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再往北抵達中國沿海城市,再前赴韓國及日本。透過陸路商隊及海上船旅,頻繁的經商活動沿著大圓環的「外緣」發展起來。


為什麼會有海線的部分,其實海岸線長約兩萬英哩,其實是陸線的五倍,從貿易的角度來看,海路作為另一種運輸模式,具較大的運載量更符合經濟效益,比方一頭駱駝只能載運約四百磅貨物,而一艘船運送的貨物數以百噸計,因此陶瓷之類的沉重貨物經由海路運輸獲得的利潤將更高。向地中海出發沿著海上路線運載的貨物種類多樣,涵蓋人工製品或天然原料,包括中國的絲綢、南印度的黑胡椒、斯里蘭卡及印尼的肉豆蔻和肉桂,還有棉花、香木、寶石、象牙、玻璃、翠鳥羽毛及貝殼等。東西方各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交往,豐富彼此間的經濟生活,分享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


而這一條貫通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僅把世界文明古國聯結在一起,也打造出許多貿易港口,如馬來半島的吉打、蘇門答臘的巨港、湄公河三角洲的俄厄港以及中國的廣州。也因此沿線各國使節、商人、僧侶、旅行家,也因為這條海路開始有了更多的文化宗教上的交流,僧人及朝聖者得以向外弘揚教法,成為一條佛教傳播的重要「佛道」。




大家可以從這次的展覽中發現到,其實部分的石窟跟寺廟都建築在海港跟海口驛站,除了人為了求取佛法的經典是這樣走的路線之外,也因為在海洋航行時,有所謂的季風變化,所以很多的商人、旅行家為了等待季風的轉化,會在沿海中跟僧人生活,尋求信仰找到一個內心的依靠。此外也因為在海上會有比較多的變化與危險,所以需要獲得到保佑,故此更促進佛教的傳播與興盛。


一群最早的背包客


走到第二區「起源與弘揚」,在這個部份是分享在海線絲路上如何將佛教進行傳播與弘揚,在展區中分為四個部分,其實也就是佛法僧加上建築,來進行說明讓我們理解。


最開始我們看到的介紹取經的僧人,說到西域取經,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西遊記的主角之一玄奘大師,但其實比玄奘大師更早兩百年,就有一位東晉的法顯大師,也是世界非常早期的背包客,也是第一位去先從陸路再走到海陸取經的僧人。


為什麼想要取經呢,是因為法顯大師常嘆漢地經律短缺不全。那時戒律鬆弛,僧人無法可循,沒有經律來規範他們的行為。法顯認為只有取得真經、譯成漢文,才能矯正時弊,讓眾僧了解真正的佛法大義。


因此法顯大師在六十歲時,真的很難想像,這樣的年齡就從長安、甘肅新疆走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他再沿商隊陸路前往印度,期間停駐斯里蘭卡及爪哇,最後搭乘商船返回中國。再將在印度及斯里蘭卡求得的經典翻譯成中文,當中涵蓋比丘和比丘尼的律儀規範。大師也見證了佛教從佛教發源地恆河流域弘揚到海外的盛況,參與的同時,更留下《佛國記》他的珍貴記錄,讓世人得以窺探公元五世紀佛教弘傳各地的規模和意義。這就是法顯大師的九死一生求律法,正本清源續慧命的精神,值得我們思考。





這個故事也讓我思考,有人常說六十歲了,棺材都進一半了,為什麼還願意還有這樣的冒死的精神,就為了自己覺得值得的事情,而勇敢走出這一步,才會有後來重大的律點。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結果論,如果失敗了也就沒有了,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沒有什麼目標或夢想,是自己不論到幾歲都願意努力。


在展覽中,除了法顯大師的故事外,也還有達摩大師 義淨大師 及 阿底峽大師大家有興趣都可以去尋找他們的故事。



貝葉經與觀世音菩薩


關於法的部分是展示出貝葉經,佛經的弘傳在紙張尚未發明前,是用貝多羅樹的葉子作為文字的載體,因此最初的佛經是刻寫在貝多羅葉上,稱為「貝葉經」,由於此種材質特殊且是佛教弘傳上最原始的記錄媒體,因此當今很多學者為了探討佛教原始佛典的真義,都特別到印度、西藏等地蒐集貝葉經,使得國內貝葉經的流通日益增多,不再只是古文物的珍藏品,也逐漸成為佛教圖書館典藏上極特殊的資料類型。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各國的貝葉經。


至於佛的部分,海線中談到了影響非常大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影響了整個半個亞洲,也包括了日本韓國 ,在七世紀的時候禮拜觀世音的風氣非常的盛行,此外觀世音菩薩的像都容易面對大海,當然就是因為希望觀世音菩薩能保佑守護的出海的人,但這樣是從印度就開始了嗎?


南印度把觀世音菩薩看成海上的守護神,在印度東南亞有一座普陀洛迦山侍奉觀音,我們也可以在印度的阿旃陀石窟的觀音壁畫,但到了第十二世紀,隨著印度佛教的滅亡,印度道場也結束轉到中國去,形象也從印度的中性轉為女性。在印度西藏斯里蘭卡或東南亞都是男像,女像是中國特有的形象,從唐朝開始,因為商業的興盛加上觀世音普門品的思想深化,就影響到了民間,所以大家如果到了現場,可以稍微比較就可以知道了。後續的部分就待到下集 ~~









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不是要你不生氣,而是學會好好生氣

 

本週來到第四堂課中,慧中法師在課程當中介紹了八識心王,介紹了八識的功能與作用,及對於我們內心的影響。在《大乘百法明門論》當中,稱之為心王,當然被稱為王,就知道它們的地位有多重要。

八識的分工合作

八識當中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功能是用於傳達,第一步開始能接觸到外境,對於外境的接觸,我們是無法控制的。接下來前五識,再將材料交給第六意識,由第六意識指揮下達指令給前五識,讓第六識去分別認識。

譬如我們在街上無意間看到了一個遊民,當你在忙碌的時候,可能有看到但是根本沒有什樣的感覺,所以前五識只能感受到事物,但卻無法領納外境。但當你看見時,開始想著這個遊民好髒好臭時,這個時候心識便開始起了作用,開始去產生了別、認識、分辨的作用。所以我們的心識會去鼓勵我們去看我們喜歡的,聽我們喜歡聽的,都是第六識與前五識的合作,又稱之為「五俱意識」。

但我們的心是又很厲害,有時候不需要前五識得幫忙也可以起作用,譬如打妄想、做白日夢、打坐中心中亂想,都是第六識自己在發揮作用,就稱之為「獨頭意識」。這就讓我想到電影《刺激1995》當中主角的一幕,主角雖然被關在牢裡頭,但心裡卻想著自己喜歡的古典音樂,腦中出現了古典音樂的曲子,主角便說到:「在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完完全全屬於你,囚籠關不住它,別人也奪不走。」不好的想法在心識中,但希望與信念一樣,也都住在我們的心識中。

慧中法師講義


而心識雖然很重要,但也有沒有工作的時候,譬如昏睡、昏迷或真的有定力的時刻。第六識雖有我執,但有間斷,且與外境相連,因此前五識「不恆不審」,第六識「審而不恆」,而第七識則「恆審思量」,只緣賴耶,且有著強烈的我,不斷強化我執的力量,但第七意識被我貪、我癡、我見和我慢所包覆著,所以整天滿腦子就是「我想我要我覺得」,去抓取第八的過去累積經驗的阿賴耶識,在將這個「我以前如何」傳回第六意識,決定應對的行爲。

譬如剛剛說到遊民,前五識讓我們看到他,而心識讓我覺得他很髒好臭,而第七識傳達這個想法之後,從第八的阿賴耶識中傳回,原來過去的我對於遊民都是不好的印象,這個「我跟他們不太一樣的想法」再傳回到心識,心識便告訴前五識趕快移動我的腳,趕快遠離他們,這就是八識的分工合作。


慧中法師講義


情緒,是用來認識自我的訊息

在上完這堂課程之後,便讓我想起因為最近升為更多的管理職,太多的事情讓我感受到煩躁,且容易產生生氣地狀況,因此閱讀一些關於情緒憤怒的書,課後便讓我升起,是否有可能再做一些互相比對,來思考自己的學習與體悟。

在《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這本書中提到,其實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不會平白無故出現,都基於某些理由才會出現。而出現憤怒的原因,有時候不單只是不爽,而是有深層的目的,譬如想要他人改變行為而迎合自己的想法,在潛意識當中,就是希望獲得到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進而要求對方改變行為。

這在唯識中也不斷地提醒我們,心所法中的「根本煩惱心所」我貪、我癡、我見和我慢,不斷地讓我對於外境所發生的事情,製造出這些「非我所願」的想法,讓我感受到不開心不滿意,而非我用前五識所聽聞到,因此面對自己經常產生的憤怒,更應該修的是自己的這個「我執」,這也是心理學中說到,是潛意識在影響著我們,與這個第八識有著類似的觀點。因此面對憤怒這件事情,解決的方式,是要創造出好的種子種入,而好種子的獲得,就在於一次次好的解決這些狀況。

然而這也提醒著自己,當看到別人所發言所說,或許有時重點也非口中所說出來的話或,而是內心的心識又或其實是過去阿賴耶識的經驗回薰,因此不要只聽到說出來的話,而是要聽懂文字背後的意涵,才是知道唯識很重要的想法,這也是心理學當中的冰山理論。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

心理學專家Albert Ellis 便在《讓自己快樂: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提出了理情行為方法ABC,A指的是誘發事件或逆境,C是情緒或行為結果,譬如說我們從別人的嘴中聽到一個好朋友說自己的壞話,當然我就會憤怒生氣,想要找這一位好朋友理論。

等等,你可能得要想一下,那B是什麼?這時候起決定性的B就要出場了,B在書裡頭稱為「信念」,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信念體系,並依靠這套體系來做判斷以及評價。也就是說當發生狀況時,我們會瞬間出現習慣的反應模式,而這種模式就是過往不斷種下的種子起現行。就像剛剛的例子,如果我相信這個朋友,又或是過去都發現常常有這種誤會,可以根本就不會生氣,而是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可能的狀況。

所以根據這個理論,不是事件A必然導致情緒C,起關鍵作用的其實是B,如果用簡單公式,就像是A×B=C。在公式當中,A是已經發生的事實,無法改變,也像是前五識所觀察到,A是一個定量,但B是一個變量,所以B的大小決定C,也就是憤怒值的大小。

所以B就是決定C的大小,而B指的就是一種對於事情的心念或看法,越是在意或越往不好的地方走,則C的反應越大,反之若能理性的思考去觀察或體會,也就不會馬上把自己陷入憤怒的不良情緒,所以常有人說生氣的時候暫停一下或先先忍辱並非心靈雞湯,而從唯識的角度,就是從第六意識到第八意識之後,再迴轉到第六意識。




心理學專家Albert Ellis在B這個部分,分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所謂理性信念並不是指,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都保持正面情緒,遇到不好的事還高興,那就不是正常了。而是當不好的情緒,比如悲哀、遺憾、煩悶都是「健康的負面情緒」,超過這個限度,產生抑郁、憤怒、焦慮,就是不健康的負面情緒,也是非理性信念,也叫毀滅性情緒。

認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是否為適度或適當的反應,而會讓自己陷入到這個非理性的信念,作者認為有這幾個原因,1.要求絕對化:譬如別人要對我好,要注意到我;2. 過度偏見:當某人的行為,我們馬上幫他定義為,他就是這樣的人;3. 過度放大:習慣地把事情看成很嚴重,放大不利事件的程度和影響。

而這個部分,我深深感受到唯識用更好的方式來深入詮釋,就是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就是六個根本煩惱心所裡頭的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所以我們常常說到要修行,就是有意識地選擇你的信念體系,你應該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想法、態度、行為,你應該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安排生活。





控制憤怒的實踐方法

Albert Ellis 在書中提出一些“控制憤怒” 的一些具體方法,他把這些方法歸納為三大類:思維方法、控制情緒、行為方法,值得來參考與學習。也就是開始學會如何好好生氣。

1. 思維方法:在感受的憤怒時,就要問一下自己,我怎麼想,是用什麼樣的心念,這裡作者稱之為Dispute - 質疑,進而將非理性轉化成理性信念,藉由質疑自己三個過程,查明、辨明及辨明來察覺自己的心念為何,辨別是否為理性或否裡性,再從非理性中進行積極的辯論。從而改變自己想法。所以不是沒有情緒,而是產生適當的情緒。

有那一些問題呢?像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有那些證據我所想的事情是正確的?為什麽我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自己到底在意的是什麼?從這個部分我所看到的,是學去挑戰自己的「我執」,是什麼樣的我所生氣,我是否太過於自大認為,這是提醒自己並非一個完美的人,而是接受自己的情緒,但從一次次的過程中,調整一個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2. 控制情緒:理性情緒想像方式,也就是我們常常發生很多想像,但可以是不好也可以是好的,迫使讓自己想像,進而改變情緒。譬如像是令你生氣的那個人,曾有過的非常快樂的經歷,讓你對這個人產生好的感覺,使這種感覺最終勝過敵意。之後再回想,做什麽才產生了這種情緒變化,之後重複練習,到很熟悉為止,這也就是練習讓適當的種子起現行。

同時間其實也鼓勵鍛煉自信心,因為一些不安或嫉妒,來自於自己的不自信。另外還有像是全面考慮憤怒的實際後果、意識到憤怒和暴力的危害、克服自卑感、認識到人都會犯錯、理解對方的痛苦、是對方的行為不對而不是這個人等等方式。

在這個部分則讓我看到,佛法要我們學會去練習「接受」、「慈悲」或看懂因緣和合的道理,就是在練習去鍛鍊一些好的想法,「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念動可以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3. 行為方法:利用行為來改變自己的思維,譬如像是學會放鬆、改善人際關系、學會與人合作、閱讀精進自己改變觀點與思維、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抒發情緒等等,這也是佛法一直不斷推動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的概念,可以學會正念、正見、正精進等等八種方法。

雖然說了這麽多控制憤怒的方法,但這些不論行為還是思維,都需要不斷練習,才能讓理性的種子起現行,甚至可以影響到下一輩子。你要接受一個“有著憤怒情緒的自己”雖然我們知道憤怒本身是錯誤的,但不是完全的否認自己。認為自己不好。

每當回想自己有一些不如法的想法與行動,而讓我有憤怒及責怪的念頭及行為出現,一直很想讓自己更有智慧,採取更適當的行爲,但特別有感受到,第八意識的深層影響,會讓我不由自主將過去習慣的念頭與行為瞬間提取出來,而做出不適切的語言與行動,這都讓我不斷地想起唯識所說的「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更讓我下定決心想要去做改變。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如蝶翩翩》帶我們看到生命影響生命的價值 (下)

在觀賞這部片時,讓人最感動的莫於許多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也讓我重新思考其實人人都可以成為菩薩。爺爺在參加完朋友的一場葬禮之後,表示自己為什麼參加沒有流淚,因為人老了會習慣生離死別,但卻在朋友一封信當中,才體悟到賣船這麼久,卻從來沒有完成過自己人生的夢想,搭著船去冒險,就離世了。

這段話給爺爺很大的震撼,也因此在得知自己得還阿茲海默症之後,開始跑去學芭雷舞,既使被大家看不起也無所謂,因為爺爺對采祿說:

我活了這麼久才明白,人生只有一次不是兩次,老實說我不怕被反對,我真正害怕的是,我某天想做卻做不了,或是記不起自己想要做什麼,所以我很珍惜現在這一刻。

人人擔心無常,但生命的不可知,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無常才是正常,如果接受了才能夠面對生命不會恐懼,而開始懂得珍惜當下能做的。這也是我們也常看到人生遇到了無常,開始學會的轉念之後,生命開始有了意義,開始為社會或為人類而服務。





在劇中,三兒子聖官因為是一名外科的醫生,卻在一次病人喪命手術中,體會到人生面對生命的無奈,而不願意回到手術台,只想替這位病人拍紀錄片。但在得知父親得到阿茲海默症之後,藉由替父親拍攝學芭雷紀錄片時,才體會到死亡是無法避免的,而醫生的價值是能幫助別人延續時間,讓病人有時間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便開始重新找回人生方向。

佛法,並不是用來印證生死輪迴的真假,而是要你相信,並且珍惜每一刻的時光。也學會開始放下自己的恐懼或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別人需要幫助的地方,學會知足感恩,沒有恐懼慾望,才會開始學會心無罣礙,邁向自在的人生。




相差五十年的三角關係

當采祿開始教導爺爺芭雷時,爺爺常常不斷讓采祿知道,可以輕視他,覺得跳不好跳不來,但不能輕視他對芭蕾的真心與認真,也開始讓采祿學會要非常認真的面對自己的芭蕾人生夢想,但也因為過於認真,面對受傷還是強迫自己練習。

這時老師奇昇主,便勇敢地告訴采祿自己的因受傷而被強迫放棄跳舞的人生故事,讓采祿學會到其實懂的放下就是一種勇敢,堅持其實是用理性去評估,而不是用意氣或情緒,當你懂得放下這次這次失敗的因緣,去累積下一次的成功,懂的調整才是一種智慧,也才能煩惱中解脫,發願心也是要懂得量力而為,才不會力不從心。

也因為爺爺不斷悉心的照顧采祿,讓他感受到家庭溫暖時,他也勇敢去面對自己內心的害怕,那就是父親的那一塊親情隔閡,開始願意主動打電話或主動的提問或邀約父親,才開始讓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因為面對於人與人之間,若要更近一步,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化被動為主動,利用四攝法的「同事」、「愛語」「利行」等等行為來化解彼此之間的孤獨,千萬別用為什麼他不動而要我先動的想法來要求他人,只會造成彼此的傷害而已。

勇氣,並非外在的剛強,而是內在的強韌與堅毅,懂得懺悔懂得放下自我就是一種最大的勇氣,也能夠讓自己走出來,就像是采祿、爸爸與好友三者的彼此關係相同,別認自己活在怨恨或懊悔當中,就是懂得妥協




奇昇主的再次人生

老師奇昇主其實一直被過去的包袱所束縛著,不願放下過去,走入教學這一個方向,雖然看似瀟灑,但其實是這一種束縛,一種不願意接受事實的逃避。但花雖美,總有凋零的一天,但也會有再生的一天,現在的美戰時的美,不要執著於想要永久保存,當懂的這個道理時,就會發現原來凋謝不也是一種美,不然陷入無限貪愛,也跌入無限苦惱。

幸好奇昇主開始懂得幫助別人在舞蹈當中找到人生,不論是學生或是爺爺,一次次幫助他們在舞蹈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去發揮表現,也開始從一次次的幫助他人當中去找到成就,找到人生未來的方向。

人究竟常常煩惱的是什麼,不是自己的恐懼就是自己的慾望,但當人開始懂得付出,懂得把注意力幫在協助他人身上,就會懂得知足與惜福,少了慾望,從內心升起的願心與願力,會引領自己從此煩惱解脫,心無罣礙。



你相信自利利他嗎

爺爺在生命當中,總是這麼樣溫暖的對待每一個人,但這樣的付出從來就不賄白費,當爺爺的失智症開始發作後,全家及身旁的每一個人都不段用自己的方式在陪伴與協助,甚至不斷地去鼓勵爺爺完夢,讓爺爺最後完成了自己人生的夢想。

可以看得的,爺爺在生命當中,不斷地用四攝法去對待每一個人,用布施的方式與人對談與關心。從愛語當中讓人生起信心。說好話,以鼓勵代替責備,使他改過;以柔和安慰語,使他有力量;以慈悲讚歎語,使他有信心;以增進善法語,使他的心境更加的提升。

「利行」中去幫助他人成就諸事,以誠懇、歡喜的心去做利益他人的行為,就能夠成就許多好因好緣。「同事」是指以對方熟悉的立場來與他共事、相處對他的需要,設身處地為他設想,以此隨順的善行,會讓人在黑暗裡見到光明,在無助中得到幫助,在徬徨時得到依靠,在苦難時得到救濟。



為什麼要廣結善緣,和光同塵,與人為善,待人接物,皆為福田。是故諸菩薩為利樂眾生,以精進行,披大功德鎧,利他自利,同一切有情,共證菩提!從爺爺身上可以看到當我們懂得積極的面對死亡的態度當中,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也只有當承認生命很脆弱時,才能學會珍惜與尊重。



讓《如蝶翩翩》帶我們看到夢想與愛(上)

記得會接觸到《如蝶翩翩》這部影視劇,是因為在看完遺物整理師時,無意間連結到的,也是被許多觀賞者譽為人生必看的漫畫,藉芭蕾舞這個題材,從兩位差異很多的主角,分別為迎接挑戰的70歲爺爺及徬徨不安的23歲青年,兩人在名為「芭蕾」的夢想中相遇,歷經掙扎、挫敗,到自我重生,讓我們重新正視深藏內心的嚮往、勇敢踏上追夢之旅。

這部影集是改編自同名的漫畫,在看的時候感受到並不是一個很大的題材,卻從幾個人物當中,將親情、友情及師生情刻畫的細緻,從幫助身旁的人當中,看到自己。,據說看完的人99%都會哭泣,許多人也說是在人生迷惘時必看的一部劇。

內容描述了將一生奉獻給家庭、從沒嘗試過自己想做的事的70 歲退休老人的沈德出,因參加完友人的葬禮後,深刻體會人生已開始邁向盡頭。想起了深埋在心中小時候的夢想芭蕾。而因緣際會之下,遇到才華洋溢,卻因負傷而陷入挫折的青年李采祿,看似毫無共通點的兩人,因許多小事件而激起意想不到的火花,讓兩個人在互相成長與圓夢。




「夢想」究竟是什麼?「我」又是什麼?

夢想在這部影集中是最大的主軸,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夢想,但卻又非常的不同,有一位對於芭蕾雖有天賦,但太晚學習且對自己沒有自己的23歲青年李采祿,另一位是退休郵差沈德出,沒有條件但是非常努力,」對於夢想都是藏在內心當中。

除了兩位男主角外,還有不知道自己夢想為何的孫女沈恩浩,把因傷而把夢想寄託在學生的明星老師奇昇主,有夢卻不敢追夢的李采祿好友金世宗,對於喜歡運動但卻為了家庭而犧牲的大兒子沈聖山,及渴望走出家庭走入執掌的大媳婦,又或是二女兒聖淑有著一個體貼的老公,但卻一直在堅持選上選舉夢想的路上不段前進。還有一位放棄人人羨慕外科醫生跑去拍紀錄片的三兒子。看到這麼多的茫然,那究竟什麼是夢想的「我」?

在這些人的身上你會看到西方心理學常說到的佛洛伊德的理論三個我的理論,有滿足基本需求的「本我」,有依照需求及遷就社會的「自我」最後是接受規範,而遵循道德與良知的「超我」,看似每個人都用不同的型態在適應與對應調整出來的我。但在佛法當中,卻讓我想到了「無我」,也就是不論什麼樣的形態出現,但其實都一直在變化著,也就是一種無可限量與發展的我。




生命的開始或許就從找到目標開始

所以找到自己其實是一段往內探索自己的連續過程,對於自己的內心真心的渴望當中,去找到自己喜歡及有意義的事情,並沒有誰是完全相同的。但在追求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挑戰,及天生限制及後天的障礙,那是無法改變的,但就是知道自己的條件,卻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譬如戲中知道自己沒有跳舞才華的沈德出,雖然知道自己無法但卻不斷地努力鍛鍊讓自己有機會站立一分鐘,及從輪椅舞者體悟到的美找到最有自信最美的自己,讓老師們對於他們的演出稱之為永生難忘。

又或是因受傷而無法再次站上舞台的老師奇昇主,受傷已是事實,自怨自哀可以是一條路,但投入教學幫助他人也幫助自己,不也是一個選擇。佛法常告訴我們有很多境況是無法改變,但是要「放開」而不是「放棄」,持續走下去,都會有一個不同的道路。

面對於夢想,如果很幸運的擁有上天給予的天賦或找到自己的路之後,但其實下一步伴隨而來的一定就是苦,因為這又是一條從發現自我到堅持完成,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就像是劇中的男主角。如何去面對「苦」還是「補」,端看自己的想法,所以心經才會說到「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面對困難,你可以看成是考驗,也可以看成是找麻煩,當然也可以看成是成長的助緣。


恐懼是因為對於自己的信心不夠,對於現實不明瞭,弱勢對自己有信心就能從容面對。所以劇中才說到:「當你很熱切地去做某件事時,就會散發出耀眼光芒,我是透過爺爺才得知這個道理。」這也是一種自信。

那如果不知道夢想為何怎麼辦,就像是劇中的孫女,從小到大都被父親指揮者往那裡走,進大公司才是唯一的道理,我想從李采祿跟她的一段段話當中就找到的方式

「妳做什麼事時感到最幸福?只要找出那個就行了,我沒辦法告訴妳那是什麼,因為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最幸福的人,只有你自己。」

「要找到什麼時候最幸福,比我想中困難很多,但有一點我能確定,回家的路上我抬頭看了天空,天空既清澈又蔚藍,光看也覺得心情很好,有種時間往天上流逝的感覺,我想幸福或許就是,這麼微小又具體的事也不一定,而不是去追求不切實際的夢」

不斷地走著走著,慢慢你就會找到,最怕的是你連走的勇氣都沒有


愛是一種慈悲,也是一種減法

在觀賞這部片時,你會在裡頭看到許多的愛,有親子有夫妻也有師生之間的情誼,但一樣的愛與付出,卻有天壤之別的差異。

佛法中說到其實愛其實就是一種慈悲,而「慈悲」指的是當對方需要愛時,我能力所及而樂意付出,而不是決定於我喜不喜歡,若不能做真正的慈悲,會因為控制的慾望,而導致讓彼此的傷害更深,在劇中你就會發現祖孫三代給予的愛就是最好的案例。

爺爺在劇中是一位最溫暖的人,因為不論是對於三兒子放棄自己的事業整天無所事事,卻始終相信從沒有質問過,既使是自己的老婆常常要求他去盯著三兒子時,也只是把食物給他而已。而對於孫女沈恩浩,成長的過程當中,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每一段的追求其實都是自己父親的要求,但爺爺卻是從頭到尾都是給予放手且支持的角度面對每一個人。

記得孫女沈恩浩再一次面試考核當中,被主管利用而被羞辱,爺爺只有站在支持的角度去安慰自己的孫女,且說了這一段話:

「在人生路途上跌倒不是很好,走康莊大道多棒啊,不過,跌倒也沒關係,膝蓋破皮了又不會怎樣,這不是妳的錯,妳撐過去了,也大聲頂撞的很好,你昨天真的很棒」



而後孫女在新電台工作時,還默默地打電話去電台點歌,用這樣的方式去鼓勵她。還有一次大兒子也是因為成為公司的代罪羔羊時,而買了一個棒球手套送到公司去給他,說了這一句話就離開了:「我依然是你的野手,秉持你的信念,盡情的投球吧!」

相較於其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那就是當全家人知道爺爺去學芭雷舞時,老婆大兒子及二女兒的反對意見,也讓感到訝異。反倒支持的都是媳婦女婿或孫女,這其實並不是一種愛,而是一種自我以爲的愛。

「別給孩子們添麻煩,你就在家裡看電視,在家附近散步,優雅地老去就好。」這一段話帶給老爺爺多大的壓力與失落。

愛其實是減法,是一種付出,是減除一切給對方的煩惱、壓力、期望和佔有,而不是想給對方大多感情或物質,反而讓人有更深的牽掛,所以善用愛的減法,讓關係更加歡喜自在。

就像是最後爺爺的妻子在得知爺爺的狀況之後,說的一段話:

當你說工作40年,有一半是我的功勞的時候,我真的好欣慰,我們在一起這麼長一段歲月,你現在跳的芭蕾,其中有一半也算我的我夢想,不要變軟弱,不要離開我,待在我身邊,一定要完成你想做的事,

愛不是一種索取,而是一種付出。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魷魚遊戲》可以成為修行道場嗎

本週來到第二堂課中,慧中法師提到關於「百法」的部分,關於百法我們可以如何學習,因此就聽了滿紀法師的《大乘百法明門論》的十門課。不聽則以,一聽真的就會上癮,在裡頭是一部非常豐富的人類心理學,把我們的心與境之間的關係說的很透徹,我們為何會這樣想的方式,對於善或惡的念頭,是因為什麼樣的境界,對我們的影響與決定,都很清楚的說明。


但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要知道這一些,不是只要修好每一個當下自己的心就好了嗎?就如同唯識所說的唯有當下這一念,我覺得是但也不是。是的原因「心」是造業的主體、根本,就是分別及認識的根本,故佛法說到:「識者心也,由心集起綵畫,為主之根本,故唯心有分別了達之根本,故論稱唯識。」 

但也因為我們沒有這麼厲害的能力,對於心可能不了解,也有可以根本察覺不出來,所以我們可以反過來從境中,去思考這個境對我的影響,讓我的心變成什麼,而反過來修我自己這顆心,這也就是「轉識成智」。所以唯識就是智、識、境三者之間關係的修行,不要讓自己被境所困住,而是從識中修行自己,讓自己依照智慧來行事。 

因此唯識中有兩本書來告訴我們如何修行,從《八識規矩頌》來知道自己的心運作方式,進而檢討自己的心,又或是從《大乘百法明門論》來看到自己所運到的境候,再轉過來修自己的心。因此唯識花了很多時間對於心與境之間的研究,才能夠讓自己看到進而對的選擇,成為一個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摘錄自慧中法師上課簡報


認識大乘百法明門論 

有人會說修行那可以把自己關在深山裡頭,利用禪定來讓自己心定下來就好,但其實那有一點像是一個杯子裡有雜質,但你不動時雜質會沈澱在下面,那杯子雖然看起來乾淨,但其實只在因為在杯底,雜質依然沒有清除。

因此要去除的方法,可以用筷子去攪動杯子裡面的水,讓雜質出現之後,看清楚再把它撈起來除掉,這才是真正讓杯子乾淨的方式。而筷子其實就是大乘所說的,萬種人、事、緣及境,當我們遇到了不同的人事物碰撞當中,來反觀自己內心有那些習氣、煩惱、執著,進而知道自己那些好的優點缺點需要修改或持續,進而利用外觀諸緣來永斷煩惱。

這就像是影劇《魷魚遊戲》中,你以為自己是一個顧好兄弟之情的人,但當兩個人當中只能存活一人時,任何欺騙陷害的心就湧現,不擇手段讓自己活下,而看到自己的內心。又或是一個以爲自己是一無事處,生活沒有意義的人,但當朋友有難時,卻像一個菩薩一樣,犧牲自己成全他人讓別人存活。

所以利用外境來看自己的真實的內心進而修行,便是唯識當中利用「境」來讓自己修行的方法。但是你想想這個外境可能有千萬種之多,數也數不完,所以古代的高僧大德,便從自己所領悟歸納中,去找出一百個我們最常遇到的狀況,也就是百法,這便是《大乘百法明門論》的基本道義 

因此這個部分,並不是先有理之後才有事,而是先有了事才整理成理,就像是從經驗中進行學習修改。但也不是說就是這百種方式,因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就是提醒我們,歸納出來只是方便我們學習,更重要的是將虛妄的心識,轉為如實的智慧,以泯除二執,達到真如無為的境界。 



《魷魚遊戲》能成為修行道場嗎?

最近《魷魚遊戲》非常的火紅,常在想為什麼像這一類的生存遊戲總是非常的熱門,或許原因就是從反面的遊戲設計來,激化人性對立,突顯出社會現象,如果是一部不斷告訴你要善良做好事的戲劇,反而是減少話題性,較無法被人關注或炒作。 

戲劇對人的影響一直有一種投射心理,也就是藉由劇情或是角色,來反映了人們在現實生活的壓抑和憋屈,對於世間的不滿足或是抱怨,因為自己無法改變,所以便渴望在戲劇當中被滿足。 

而《魷魚遊戲》其實也像把主辦方看成是一個社會巨獸,把每一個遊戲想成是人生中的一道道關卡,把參賽者看成人生遇到的各種類型隊友,來隱喻出工作或是生命中許許多多我們無法改變的事件,又或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但這樣的環境可以改變我們,成為一個修行的道場嗎?

從《大乘百法明門論》當中來看,我們可以從每一個思考來,來觀察自己的想法,進而來找到自己的改善提升自己。除了這本書之外,其實在心理學家阿德勒《瞭解他人就能認識自己》當中,提出了個體心理學的書籍,也是提出相同的觀點。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訴求分為表面和根本的訴求,表面的訴求只是停留在對於行為的簡單解釋,但行爲背後的根本訴求才是所謂的人性,就像是《魷魚遊戲》的韓美女一樣,她看似到處展現出很多想找人愛或依靠的行為,用利益價值來評斷他人,但其實內心是滿滿的孤寂,想要滿足害怕。

阿德勒認為人成長過程中透過感知、回憶、感受和思考,群居生活法則的約束和個人價值實現的渴望,相應形成了性格和情感的特徵,主導了個體行為,所以性格並不是天生的。這也就是人性很複雜且會不斷地改變,是因為這是人自己的價值觀在對自己、家庭、社會交織的關係事件中的各種反應。 

我們對於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造成結論或學習觀點,再影響到自己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到自己下一次的行為,所以每個人的人性其實是個體成長的學習和實踐的動態演化。因此我們可以藉由觀察別人的行為習慣當中,來看見自己的習氣,進而對己做一些可以的改變行為來提升自己。 

這也就是佛教裡常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人世間萬事萬緣萬境其實處處都是我們可以修行的道場 。所以下一次,想利用《魷魚遊戲》的事件,來寫出一些《大乘百法明門論》的心所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