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上)

 

我們在雙十節的假期,特別南下高雄一趟,最初會吸引我們的地方,就是因為佛陀紀念館的一個展覽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會讓我們有興趣除了因為當時後的我們正在學習閱讀玄奘大師傳記,讓我們對於取經之路有興趣。


再者讓我們很有興趣的,便是新媒體藝術特展,在閱讀相關資訊時,看到了這是一個結合跨國學術研究、考古、數位影像、數位媒體等組成的策展團隊首次的成果展現,且是全球跨時空的佛教新媒體藝術首展,以嶄新的媒體科技,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傳播歷史進程,呈現360度環形互動劇場,以裸視3D引領觀眾身歷其境。從這段的介紹當中,便非常的吸引我想去參觀,故有了這一趟高雄之行。


佛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與時俱進」的理念,致力於讓藝術、文化與歷史活起來,以嶄新媒體科技,環形互動劇場、沉浸式可視化環境、數位地圖集等新媒體技術,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水路傳播的歷史文化進程,從不同角度思考法水流傳五大洲的起源。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


關於佛陀紀念館的部分,就不在這篇文章論述,但想跟大家保證,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觀的博物館,那就之後有空在特別的寫一篇文章,一般我們若說到「絲綢之路」,大家腦中便出現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走的那條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到中西亞再到歐洲。然後這次是我第一次得知,原來也有海上的絲綢之路,且說到五千歷史來說,中國其實很少談到海洋的部分,通常我們比較得知就是鄭和下西洋,因此也讓我開始產生好奇。


這次的特展是佛陀紀念館為了慶祝十週年,籌劃了四年的時間而準備的展覽。這次的展期達五年之久,因此我們可以不用趕在一時,又機會就去參觀,且聽師父說,似乎裡頭的內容也會有變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曾經說明這個展覽有四大特色:


1.全球首次呈現完整佛教海線思路

2.完整學術研究文本

3.以新媒體技術呈現

4.以展覽的形式保存與弘揚佛教文化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看這個海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海報是用藍色的基底,就是表示著海上絲綢之路。另外我們還看到兩尊觀世音菩薩像,其中一尊白玉觀音,目前位在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裡供奉,另一尊則是在斯里蘭卡的博物館,也是一個國寶,是在唐代約西元八世紀被挖掘出來了。其實這個海報可以讓大家有兩個提問,首先觀世音菩薩在海上絲綢之路所代表的意義,再者台灣是海線絲綢之路之一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後面來思考。


而這次的策展內容,就是依照這條海上絲綢道路,分為三大單元「佛教海線絲路」、「起源與弘揚」、「海上佛教地圖」三大單元將早期僧侶由海上貿易路線,搭船到各地傳播佛教教義,受當地文化影響,以廣泛多樣畫像、雕像及建築型態,讓觀眾看見海線佛教的脈絡,具有文化、教育、歷史、藝術與學術性的意義。


其中「海上佛教地圖」經過數年考察,足跡遍及7個國家14處佛教古蹟,紀錄沿海佛教聖地遺址,讓觀眾至展覽現場,可以親身感受宛如穿越時空,身臨其境,進行一趟海上新科技的朝聖之旅





佛教大圓環


其實在展覽一進去的第一個單元「佛教海線絲路」,就可以被震撼到,因為投影的部分太過於真實,讓我一開始就對於這個新媒體的科技技術感到新奇。接下來會看到三個資訊,這些資訊其實貫穿整個展覽的中心,就是「佛教大圓環」及貿易。


「佛教大圓環」指的是佛教修行、哲學、藝術及建築發源於恆河流域,然最終橫跨歐亞東部、中部及東南部地區,覆蓋範圍統稱為「大圓環」。也就是絲綢之路的陸路與海陸的結合,這也是佛教從印度傳播到各地的路線。陸路就是我們一般得知,從印度西岸經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抵達中國;海線就是指從印度及斯里蘭卡的海岸線為起點,循海路經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再往北抵達中國沿海城市,再前赴韓國及日本。透過陸路商隊及海上船旅,頻繁的經商活動沿著大圓環的「外緣」發展起來。


為什麼會有海線的部分,其實海岸線長約兩萬英哩,其實是陸線的五倍,從貿易的角度來看,海路作為另一種運輸模式,具較大的運載量更符合經濟效益,比方一頭駱駝只能載運約四百磅貨物,而一艘船運送的貨物數以百噸計,因此陶瓷之類的沉重貨物經由海路運輸獲得的利潤將更高。向地中海出發沿著海上路線運載的貨物種類多樣,涵蓋人工製品或天然原料,包括中國的絲綢、南印度的黑胡椒、斯里蘭卡及印尼的肉豆蔻和肉桂,還有棉花、香木、寶石、象牙、玻璃、翠鳥羽毛及貝殼等。東西方各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交往,豐富彼此間的經濟生活,分享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


而這一條貫通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僅把世界文明古國聯結在一起,也打造出許多貿易港口,如馬來半島的吉打、蘇門答臘的巨港、湄公河三角洲的俄厄港以及中國的廣州。也因此沿線各國使節、商人、僧侶、旅行家,也因為這條海路開始有了更多的文化宗教上的交流,僧人及朝聖者得以向外弘揚教法,成為一條佛教傳播的重要「佛道」。




大家可以從這次的展覽中發現到,其實部分的石窟跟寺廟都建築在海港跟海口驛站,除了人為了求取佛法的經典是這樣走的路線之外,也因為在海洋航行時,有所謂的季風變化,所以很多的商人、旅行家為了等待季風的轉化,會在沿海中跟僧人生活,尋求信仰找到一個內心的依靠。此外也因為在海上會有比較多的變化與危險,所以需要獲得到保佑,故此更促進佛教的傳播與興盛。


一群最早的背包客


走到第二區「起源與弘揚」,在這個部份是分享在海線絲路上如何將佛教進行傳播與弘揚,在展區中分為四個部分,其實也就是佛法僧加上建築,來進行說明讓我們理解。


最開始我們看到的介紹取經的僧人,說到西域取經,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西遊記的主角之一玄奘大師,但其實比玄奘大師更早兩百年,就有一位東晉的法顯大師,也是世界非常早期的背包客,也是第一位去先從陸路再走到海陸取經的僧人。


為什麼想要取經呢,是因為法顯大師常嘆漢地經律短缺不全。那時戒律鬆弛,僧人無法可循,沒有經律來規範他們的行為。法顯認為只有取得真經、譯成漢文,才能矯正時弊,讓眾僧了解真正的佛法大義。


因此法顯大師在六十歲時,真的很難想像,這樣的年齡就從長安、甘肅新疆走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他再沿商隊陸路前往印度,期間停駐斯里蘭卡及爪哇,最後搭乘商船返回中國。再將在印度及斯里蘭卡求得的經典翻譯成中文,當中涵蓋比丘和比丘尼的律儀規範。大師也見證了佛教從佛教發源地恆河流域弘揚到海外的盛況,參與的同時,更留下《佛國記》他的珍貴記錄,讓世人得以窺探公元五世紀佛教弘傳各地的規模和意義。這就是法顯大師的九死一生求律法,正本清源續慧命的精神,值得我們思考。





這個故事也讓我思考,有人常說六十歲了,棺材都進一半了,為什麼還願意還有這樣的冒死的精神,就為了自己覺得值得的事情,而勇敢走出這一步,才會有後來重大的律點。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結果論,如果失敗了也就沒有了,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沒有什麼目標或夢想,是自己不論到幾歲都願意努力。


在展覽中,除了法顯大師的故事外,也還有達摩大師 義淨大師 及 阿底峽大師大家有興趣都可以去尋找他們的故事。



貝葉經與觀世音菩薩


關於法的部分是展示出貝葉經,佛經的弘傳在紙張尚未發明前,是用貝多羅樹的葉子作為文字的載體,因此最初的佛經是刻寫在貝多羅葉上,稱為「貝葉經」,由於此種材質特殊且是佛教弘傳上最原始的記錄媒體,因此當今很多學者為了探討佛教原始佛典的真義,都特別到印度、西藏等地蒐集貝葉經,使得國內貝葉經的流通日益增多,不再只是古文物的珍藏品,也逐漸成為佛教圖書館典藏上極特殊的資料類型。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各國的貝葉經。


至於佛的部分,海線中談到了影響非常大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影響了整個半個亞洲,也包括了日本韓國 ,在七世紀的時候禮拜觀世音的風氣非常的盛行,此外觀世音菩薩的像都容易面對大海,當然就是因為希望觀世音菩薩能保佑守護的出海的人,但這樣是從印度就開始了嗎?


南印度把觀世音菩薩看成海上的守護神,在印度東南亞有一座普陀洛迦山侍奉觀音,我們也可以在印度的阿旃陀石窟的觀音壁畫,但到了第十二世紀,隨著印度佛教的滅亡,印度道場也結束轉到中國去,形象也從印度的中性轉為女性。在印度西藏斯里蘭卡或東南亞都是男像,女像是中國特有的形象,從唐朝開始,因為商業的興盛加上觀世音普門品的思想深化,就影響到了民間,所以大家如果到了現場,可以稍微比較就可以知道了。後續的部分就待到下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