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 星期日

《社交零壓力》- 你有社交焦慮嗎

 

最近在閱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想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學習


說到了蘇東坡,一般給人的印象就是「大文豪」、「貶官王」,蘇軾寫了很多好的詩詞,反正就不知道被貶去哪時所寫出來的,像《赤壁賦》就鼎鼎有名。但思考一下,如果我是蘇東坡,這麼有才氣但老是被貶官,應該心情會感受鬱卒,甚至可能還有憂鬱症或殺的念頭。但怎麼蘇東坡不僅僅沒有,還很享受生活,所以才有許多千古名菜-「東坡肉」、「東坡豆腐」的出現,這不就是讓我們很直得學習。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裏頭看出,蘇東坡能夠有如此豁達人生、隨遇而安的個性,應該有兩個能力,一個是很強的社交能力,一個是理性反思的人生態度。先來跟大家談談社交能力。




社交重要嗎 

蘇東坡很愛聊天,有多愛聊天,傳說蘇軾對蘇轍講過一句話:「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雖然有點誇張,但就是跟誰都聊得來,且不只“可以”,而且樂此不疲,每天都要找人聊天,什麼話題都行,所以有人說到物質的匱乏和希望渺茫會比精深的孤獨更容易忍耐。


所以有研究指出,不論是憂鬱症或自殺,和貧窮並沒有直接關係,而和集體生活的參與度有明確的反比,所以現在許多青少年出現更多的憂鬱症或自殺,或許就是與我們現在網路時代習慣在網路上,而忽略了人際間的交流而有所關聯。


從上述的狀況讓我們來思考一下,多一點好的社交是否提升我們的正向思維,英國作家Ruth Whippman花了好幾年時間研究與幸福和焦慮有關的問題。她在紐約時報專欄中,提到目前千禧一代的年輕朋友和朋友聊天的時間,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少,手機取代了真實世界中的互動。


她提出很多相關的研究都表明人們的幸福其實有賴於他人,良好的社會關係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沒有良好的社會關係,一個人就無法真正感到幸福。想一想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許多人無法出門參與,就是會讓心情感到沮喪,記得當時聽到歐洲地區的政府,禁止民眾到酒吧地區聚眾喝酒,還引起相當大的反彈。所以亞里斯多德就曾說過:「脫離城邦生活的人,不是神靈就是野獸」


「我們為自身的健康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不僅是發現自我或探尋內心,也需要在生活中投入時間和精力,培育我們和其他人的關係。」




克服社交焦慮


但現在的時代,許多人對於社交就是有壓力,所以Gillian Butler在《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教我們三種方法來克服社交焦慮,讓我們更享受過程,而不要害怕社交行為:


一、減少自我關注:我們會感覺到社交不自在,有可能是我們覺得別人對我們內心不自然這件事情,很容易被看出來,對我很有很不好的印象。因此把注意力從自己的身上,轉換到周圍發生的事上,當我們對人或對事物越好奇感興趣,就會越關注他人看自己談論的事情,就比較能減少恐懼的念頭。


二、改變思維模式:社交焦慮的恐懼主要源自於對於別人的看法,覺得會回答得不好,別人會批評自己,而這樣的想法會影響我們的感覺。所以倒過來,我們也可以改變想法,讓我們的感覺更好。作者教我們學會識別中的想法,讓我們感到焦慮時,腦中出現什麼。譬如別人的離開,就自己想可能我說的不好,所以才離開,但其實有可能是對方真的有別的事情。我們內心會習慣性地承擔一些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所以主動改變想法,用平衡和靈活的方式來看待事物,會讓自己輕鬆一點。


三、改變行為模式:採用新的行為模式有利用進行更好的社交,安全行為就是社交中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行為,譬如我們在社交中,常常會採用一些安全行為,譬如談話中眼睛向下看躲避別人的視線。作者要我們摒棄安全行為,因為安全行為會降低我們的信心,所以要「直面恐懼而非躲避」。可以把我們自己習慣安全模式列出來,慢慢練習逐漸改變。



最後有人會說,現在有很多無效社交,浪費時間,不如好好過自己的生活,我喜歡和菜頭用的一段話來說:「社交就是人類社會的鹽。沒有鹽,就會痙攣抽搐,危及生命;太多鹽,就會無法忍受,無福消受。我們得找到最合適的鹹度,不再為了加鹽還是加水而煩惱。和值得的人建立牢固的關係,你的社交也將變成你人生的安全網。」



2021年3月21日 星期日

正確的心態面對職場人際關係 - 《僧人心態》下

 

星期六的下午,參與好友莊舒涵-卡姊的五項新作品發表會,真心覺得如果她的努力是一百分的話,我應該只有五十分。在五項新作品當中,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這一堂一場人際關係電影院,不是因為其他課程不好,而是因為其他課程的舊版,好像多多少少都有接觸過,而剛好利用電影來學習,也是我最近特別感興趣的方式,因此就特別的從台北開車到新竹來學習。





這部電影不是一部新片,而是五六年前一部之名電影《高年級實習生》,老實說當初在看這部片,內心沒有這麼大的感觸,但這次再看卻非常的有感觸,當然除了自己這些年的成長外,也真心佩服卡姊在這部電影上的安排與鋪陳設計。不僅只是讓我們看一部職場電影,還將人際間影響的四大原理解說的很清楚,且解析電影中的一些情節對話,讓我們更看懂對話中的奧妙與影響,進而思考自己在職場中有哪一些盲點與方向,及如何增進自己的人際關係。最後電影的一個片段情節也觸動自己的內心,讓我有一個非常美好的學習與收穫,不枉特別開車快兩個鐘頭,真心覺得實在是太值回票價了。但實際上的內容是什麼,我當然就不破梗了,應該要問卡姊,到底有什麼機會能上到她的課,所以在這篇文章,我想要從《僧人心態》這本書的角度,來談談我看到這部電影的關聯。


《高年級實習生》內容是七十歲的Ben (勞勃狄尼洛飾演)嘗試走出喪妻之痛,嘗試很多方法都無效之後,意外被網路服飾公司錄取為高年級實習生,並被指派為創辦人Jules (安海瑟薇飾演) 的私人助理。Ben 和老闆 Jules 之間有四十歲的代溝,除了要如何獲得她的信任外,也因為不熟悉 email和筆記型電腦等科技運用方式,讓他有許多障礙要克服。而他不僅僅態度積極主動謙遜外,也與公司每個人建立非常好的關係,最後發揮所長替 Jules 解決工作和家庭上面對的難關。而其中讓我學習最多的,就是Ben他在劇中成熟的思維、敏銳的覺察力及超適宜的對談,在面臨職場各種問題是,是如何應對與解決。


在《僧人心態》這本書中,提出僧心(monk mind)與猴心(monkey mind)做一番對照(見下圖),告訴我們兩者之間的不同點,就是在遇到相同的事情時,會用什麼樣的念頭來面對問題,在遇到挑戰時,能不能擺脫混亂的雜念,找到意義和方向,創造可行的成長步驟。而我在七十歲的Ben中看到了這一點,面對主管Jules的冷凍,而他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滿,而反而是找尋更多的機會在公司亮相的機會。譬如主動向年輕人討教電腦知識,適時地幫助其他人解決問題,不讓自己看起來無所事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以及幽默不失禮的談話方式,使他很快就與人打成一片,也讓原本不在乎他的主管漸漸開始注意他。




除了正確的心態之外,我覺得Ben最厲害的功夫就是佛法當中說的「覺察」,他與Jules的應對當中,從來不要求該怎麼做比較好,反而是先靜靜地觀察,「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為什麼他可以做得到呢,就是從豐富的人生經驗當中學習到這些專業。


在《僧人心態》提到,我們平時是如何做回應的,我們心智應該會做出對我們最有利的事,但問題是我們會用自己的感受來衡量不同來源的資訊,而我們的五感又會選出在我們過去的經驗之中,那個對於我們是最有感覺得,再從這些有感的資訊中,從理性來進行綜合評估。所以我們無法消除人的感官與觸因,而是要先意識這個念頭的來源與意義,將有助於我們放下,甚至進而去控制自己所看所聽,就很像網路上廣告的概念,也就是反正你無法消除廣告,不妨反過來利用網路廣告來幫助我們搜尋我們想找的東西,是我們利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利用。


所以書中告訴我們一個觀念「抽離」,也就是當與人有應對甚至有衝突時,能先退出情境,讓自己變成不太情緒的客觀者,選擇出正確的事情。這也是Jules 曾經問過 Ben:「為何你總是能在對的時刻,做對的人、說對的話、做對的事?」Ben 回答:「You're never wrong to do the right thing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就不會做錯!」因此我們要學會有意識的去觀察及分辨到一些感覺,有意識地與這些想法展開新的對話,不以直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評估後,再做對的事。


在這個故事當中,你也會對於Ben的謙遜感受印象深刻,比如他遇到科技上的問題就主動提問,虛心求教,不需要發言時就靜靜觀察,遇到同事需要幫忙就伸出援手,上司交代的事務優先處理,在工作的場合不偷懶摸魚......等等。這也是《僧人心態》在書中提醒我們的事情,在職場中忘記兩件事情,我們做得好事,以及他人對我們做的壞事,會讓我執記住自己的不完美,讓我們懂得用謙卑之心來面對自己其實是需要別人來實質幫助。


最後書中當我們把自己的覺察訓練出來後,藉此轉換我執,作者也提出四個觀念,讓我們能實際運用於職場之中:

1. 當遇到羞怒時,觀察我執得的點,對情境作出回應,還非羞怒

2. 接受讚美或褒揚時,記得感謝這個人

3. 當在職場中有爭執時,你會體會到,追求對與錯,其實是我執所帶來不用承認自己的缺點,不論是對與錯,都已經傷害人了

4. 想要壓他人時,記住要多聽別人的話,保持好奇,別討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


記住要建立的不是我執,而是自尊





2021年3月14日 星期日

找到自己的未來與方向 - 《僧人心態》中

本週又要來跟大家談《僧人心態》這本書,上週跟大家說到書中提到認識自己的重要性及如何面對負面情緒的方法,這一篇要來跟大家說一個我很喜歡的議題-如何找到自己的未來。每次面對許多青年朋友的提問,常常被問到對於未來很迷茫沒有方向,或是要選擇薪水穩定但不喜歡,還是喜歡但收入不高的工作等等相關職涯上的問題,《僧人心態》其實也談到這個部分,且非常的清楚及實用,所以想來跟大家分享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其實僧人在寺院內,都要做不同的工作,譬如煮飯、打掃、園藝、共修、研讀、和教學等等,不僅要做還不能挑,不管自己喜不喜歡或擅不擅長都得要做,那原因是為什麼?書中提到目的有幾個:

第一是要去認知活動平等無二、無高低之分,沒有誰比誰厲害,所有的活動都是在互相成就。第二要學會去養成服務之心,但不能去選擇自己偏愛的方式,而是注意到他人有需要之處,且以對方需要的方式提供幫助。

最後是去覺察,利用各項的活動去覺察自己喜歡什麼,什麼樣的事情讓自己感覺很開心或擅長,又或是有自我實現感,那如果像掃廁所不喜歡,也不能讓自己不做,而是去覺察是什麼讓自己有不舒服的感覺。是不喜歡環境、不是自己擅長還是分別心在作祟等等。

作者在書中舉一個例子,他很討厭掃牛糞,但他覺察到不喜歡的原因是他覺得掃牛糞很浪費時間,沒有可以學習到的東西,所以每當打掃時,他就開始刻意將重心轉到可以從學到什麼,譬如學到如何善用轉動拖把,讓打掃更有效,居然還領悟到人生靈活性的重要。

現自己的法


為什麼要不揀擇做這些事情呢?其實是要去發現自己的「法」,作者所稱的法=熱情+專長+有用,我覺得跟許多書中稱的「天命」意思非常的雷同。我用自己擅長的事物所發展出來的模式,藉此成就或服務他人,在過程中讓自己心生歡喜。而也因爲運用得宜,所以會充滿熱情的感覺,別人也會給自己正面的回應,產生一個不斷好的循環。(見下圖)




假設我只有在別人讚美自己的工作表現時才感到興奮,這表示自己對工作沒有熱情;如果沉浸在自己的興趣和技能裡,卻得不到任何人的回應,那就表示我們的熱情沒有目的。所以每一個人的身、心本質都決定了自己發展的方向,及能運用與生俱來的習性。

所以當我們花時間和精力在「法」裡生活時,就會因為發揮自己的能力,做出有益於世界的事而得到滿足感,所以活在自己的「法」裡,就如同行走在一條通往「自我實現」的道路。

所以意識自己不是萬能的,不要一直專住在自己的弱點,而是發揮自己的強項,去找到自己有熱情且有價值的事,成就一個自己的人生。賈伯斯就有提到:「我們的時間有限,不要浪費時間過別人的生活。」


找到熱情和目標 沒有這麼難


而熱情和目標不是深埋在遙不可及之處的地下寶藏、苦等著人去挖掘,其實法始終與我們同在,一路伴隨著,編織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但我們要隨時保持開放及好奇的心去探索,才能夠找到生命中的法,那該如何找到呢,作者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


首先,工作中若遇到
第三象限是我們要趕快逃離的區域,可以利用外包來找更擅長喜歡的人,但作者提醒我們,別用自己的價值來衡量人或是事的價值。若是在「第四象限」時,把心思放在找到教練或課程,精進自己熱愛的事情。但你可能會說我沒時間,其實若你真的喜歡,一定找得到時間的,那有沒有可能是自己給不想努力的自己找的理由呢,又或是那只是自己的休閒興趣而已?

第一象限指的是有技能無熱情,看起來是否像很多人每日週而復始的工作,有能力但是就只是為了薪水而工作,已毫無熱情可言,那有沒有可能可以移到「第二象限」呢?作者提出最好的方式就是幫自己在工作中添加意義。譬如思考這份工作能幫助自己什麼能力,對於未來能夠很有幫助,又或是重新去設計工作的方式,可以提昇大家的成就感或滿意度。


我的講師夢想


為什麼我自己會對於這一段特別的感觸,是因為我自己就有一個很棒的案例。在辦理非常多的活動當中,總有一些特別有勁,但總有一些確認自己很無感,或來覺察的過程當中,才發現原來只要是培訓的活動,我就特別的有想法跟興趣,所以我就開始有了講師夢。


但自己就沒有這個能力怎麼辦(第四象限)?我就開始尋找任何可以上台教學的機會,無論自己是否有收益,我最大的目標就是為了累積經驗值,且在不足的地方趕緊去尋找好的老師,幫助自己成長,就這樣一次次的精進,讓自己更有能力往講師夢前進。


那對於自己的工作呢(第一象限),我也發現了原來這個工作對自己也很有意義,不僅能幫助自己累積一些上台的案例外,我也從閱讀的過程中,把所學的運用於職場當中,不僅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外,也在此活得成就感。就在這樣不斷的正向循環中,我不斷的活得到正循環,也讓自己的人生更正向,也找到意義與方向,就是找到自己的法


三個尋找到法的方式


綜合以上總結,作者也在書中,提供我們幾個實質上可以覺察及認識自已的方式:

1. 撰寫出自己的活動日誌:把自己喜歡的地方及擅長的地方寫出來,又或是對於這件事情喜歡或不喜歡的感受寫出來,不論是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找出來那是什麼,也再問自己願意多花時間在這件事情上嗎?可以如何學習及精進自己。

2. 找幾位一同做事且願意說真話的人,請他們給你真誠且真實的回饋,覺得自己哪些地方表現得好或不好,再找到共同點,藉此思考如何把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多付出行動且增強能力。

3. 覺察且常問自己一些問題,如自己熱愛或擅長目前的工作嗎?有人需要或欣賞這份工作嗎?你自己最擅長的技能是什麼,可能多增加熱情嗎?怎麼樣能把熱情變成工作等等。

大腦會幫助我們找到最優解,但心才會幫助我們找到最喜歡的事情,所以花時間找到自己喜歡的,那會為自己找到意識還有存在,也才會把自己開啟那道大門。別忘了,找到自己的法是自己的責任,別把環境或他人作為逃避的理由。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放下,讓你看到未來 -《僧人心態》 上

 

今天早上在群裡,有朋友發了一條訊息,說到學生家長叫她去打雷射,因為可以除斑,所以她想問有沒有人有相關的資訊,就在看完這個訊息之後,我腦中馬上浮現了《僧人心態》引用了一句話:「我不是我認為的自己,也不是你認為的我,我是我認為你所認為的我。」

上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形象不僅會被我們認為別人的想法所綑綁外,我們還會不斷努力活出別人眼中認為的自己。就像是我們認為大家會以貌取人,所以我們就不斷地在追求自已的外貌。因此我們很少會真實的去認識瞭解自己的內心,也無法讓自己真心地活得很快樂。
就是這樣的第一章的開頭,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棒的書籍,想跟大家介紹。

《僧人心態》的作者傑.謝帝(Jay Shetty),在商學業畢業之後,沒有接受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反而到印度孟買的道場當了三年的吠陀教僧人(屬於印度婆羅門教)。這本書就是他將多年在僧人生活中領悟及學習到的信仰、心態及智慧等等,再將它轉化到如何實踐於生活之中,所撰寫的一本書,希望我們能在這社群媒體時代當中,能夠擺脫焦慮回歸平靜,活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他也被媒體稱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充滿許多故事及道理的心靈雞湯書籍,但裡頭除了有很多好的觀念及哲理外,還有很多的練習方式,是一本兼具啟發及實用性的書籍。

《僧人心態》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放下」,教我們如何放下身份認同、負面情緒及恐懼,活出有意識的人生;第二個「成長」,告訴我們該如何利用目的及養成習慣,來抽離我執的心智;第三個是「付出」,提醒我們感恩的重要,如何建立好的人際關係及正確的服務態度。因為這本書我覺得非常的棒,所以想要用兩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最開始我們先來談談作者教我們如何「放下」。

放下外在 活出自我  

為什麼我們在生命之中,常常感覺好像不認識自己,找尋那個我是什麼,作者在書中提到「鏡中我」的概念,就是我們有意圖去創造自己的價值觀,但那個價值觀是別人或社會媒體日以忌日散播心念所打造出來的,就像他選擇去當僧人,放棄高薪工作,所有的家人及朋友都認為他是一名失敗者。

所以作者說到要建立有意義生活,得要濾除雜音,攝心內關,能清除雜念,找出屬於自己有意義的生活。而「濾除」並不是指放棄,而是要學會辨識,就是佛法中常說的「自覺」。去察覺到自己的價值觀是從何而來?是自己想要的,還是外在所灌輸進來的
那我自己認同嗎?真心要擁有嗎

除了覺察之外,我們還要怎麼打造高層次的價值觀且讓自己走在這一條道路上呢?作者建議三個方法:

1. 反思覺察:在每天的生活結束時,給自己一段自省時間,去覺察今天的自己如何過生活?有經歷了哪一些情緒?給自己造成的影響如何?自己有沒有什麼樣的改變?

2. 嘗試挑戰:每一段時間去陌生的環境,給自己不同的刺激。又或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從中去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價值觀為何?再去盤點內心所想的與目前在做的是否符合,有沒有被別的東西給拉走。

3. 學習創造:利用閱讀、戲劇或身旁的人中,找到學習的對象,利用觀察與學習中,推動自己往高層次的價值觀移動,這會有助於找到自我的生命意義。

在《薄伽梵歌》對真我與假我做出區分:真我是指「人的本質,是讓我覺知並覺醒於實相的意識」。假我則是「編造出來的身份,目的是打造並維護最吸引眾人 關注、最偉大的全知的我」。不要透過別人的眼睛,而是攝心內觀,真心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不完美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勝於完美地模仿他人。 《薄伽梵歌》


放下負面 轉化行為

我們身旁有無所不在的「負面情緒」,但我們是否有想過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為何?因為人類有順從群體的基因,不喜歡及不擅長去處理衝突和爭辯,就愛躲在同溫層的舒適感裡。如果身旁的人都是善知識,那自己也就會越來越優秀,可是如果身旁都是八卦、衝突和負面情緒的群體,那我們也會習慣養成用負面的角度來看世界。

當我們在這樣的環境待久了,就會提高自我的負面情緒值,開始對於毫無關係的人或是環境產生敵對情緒,看什麼都不爽,而且態度越負面,未來越可能會有負面心態。長期之下不僅讓自己的壓力很大,在科學研究中,也覺得會讓我們的海馬迴萎縮,影響我們的大腦,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改變負面情緒。

作者提出我們並是不要讓負面情緒消失,更不是讓情緒消失而是察覺出來後,用正確的方法來面對,因此作者提出利用指認(spot)、停止(stop)、調換(swap)這三S步驟,來轉化當下的狀況:

指認(spot):是指覺察出自己的感覺或問題,我們會出現的負面情緒往往不是針對事實本身,而是自己預期的負面結果。所以要自我覺察每天出現的次數,為什麼會出現,當有意識地發現,我才知道往下一步往哪裡走。

停止(stop):當我們覺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時,要做的事情就是「停下」,當是事情發生時,一急就會用我們的慣性來處理。所以不如讓自己有意識的停下來,不論是調整呼吸或整理思緒,都能讓我們用更正面的態度來處理


調換(swap):讓我們換一個新方式面對,就是讓負面情緒平靜下來,保留空間給那些能提升生命的思想和行動。

除了利用三S步驟,來轉化當下的狀況外,作者也提供幾個積極的方式來讓自己更好的轉換:

1. 結交三個會提升你的人來平衡一個負面人物,來帶動我們的成長。學習習慣說善語 - 真實、利眾、愉悅、不惱人的話語。

2. 主動的面對負面情緒,譬如遇到不喜歡的人,我們能幫他想十個正面特質,這個也會幫助我們常看到自己的優點。若當我們出現忌妒時,也可以想想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嫉妒,進而來提升自己。

3. 最後讓自己成為一個好友,讓友誼變成一種互相成長,參加課程、讀書等等,其實「僧伽」(sangha)在梵文是「社區」的意思,暗示一個互相服務和啟發的皈依處。

這讓我想到,有人說看你的Facebook就會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也就是你是什麼樣的人,看周圍的朋友就知道了,那就是一種互相感染的循環氣息。我常開玩笑說,如果我心情不好想要正向,那看臉書就好了,因為都是一群超級精進的講師朋友,會分享去上了什麼樣的課程,念了哪些很棒的好書,就會讓我更想前進。又或是一群在佛光山擔任義工的青年朋友們,提醒我要學會感恩跟付出。

那看IG可能會讓我更沮喪,因為都是別人去吃了哪一些好東西跟出去玩,但居然都沒有找我,以上開玩笑的。想要有一個善良積極的環境,老實說只有自己創造而已,因為只有你自己成為一位很棒的朋友,好的朋友才願意接近。
 
與其用負面情緒填滿自己的人生,不如隨時釋放壓力,享受當下的每一刻。學習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取代抱怨,還能改善人際關係。


放下成功 探尋意義

這幾年我們常聽到「佛系青年」,指的就是一切淡然面對,凡事順其自然。有人覺得其實這根本是面對現實無奈,又或是一種厭世的態度,所以有人提出青年應該要有狼性才有競爭力,但佛法不是教我們一切要懂得放下嗎?

作者在書裡分享了一個很棒的例子,有人很羨慕一位僧侶,因為他居然能夠背誦一本經典無誤,也好希望跟他一樣。而師父聽到後問了他:「你是想要能背誦一本經典,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 一個是想要結果,而另一跟是要問自己為什麼想要做到這個。

我們往目標前進,總有一些為什麼的底層想法,有時候是因為恐懼或是慾望,譬如害怕胖所以健康飲食,又或是努力賺錢,因為想買一個名牌包,又或是想要獲得稱讚的無形價值等等,但這種通常無法持久,用成就或慾望來設定行為時,其實是一種活在幻相裡,這是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成功不是幸福的保證,幸福也不一定需要成功」,我們能同時間擁有,但卻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書中指出僧人並不追求幸福或愉悅感,而是專注在有意義生命所帶來的滿足感。因為在行動的過程當中,一定有壞事會發生,也有無聊的事要處理,生活不是永遠都在陽光下,但我們都會有機會找到其中的意義。

文中舉了一個例子,當我們失去心愛的人,不是要拼命轉成快樂,聚焦生命的美好,而是可以透過生命中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傳遞給那些支持我們的人,看到價值才能帶來生活的意義感。所以要利用自覺來問自己,到底是什麼來驅動我們自己的動力,活出自己的意圖,行動才是真正發自內心,也才能活出喜悅幸福,也不會迷失自我,更重要的事你會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因為我自己很喜歡閱讀歷史及哲學的書籍,但嚴格說起來為什麼,我真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在一次的問答當中,我就問了萬維綱老師,其實讀了歷史及哲學的書籍也不會真的讓你賺大錢,那為什麼老師你也讀呢?老師的回答很有趣,他說有時候讀書就是喜歡讀書,沒有什麼目標性,當你能夠知道一件你不知道的事情,又或是你比別人知道多一個觀點,不就是很快樂了嗎?

也想提醒一些有在帶領讀書會的朋友們,如果帶領讀書會我們只關注在人數、數字,又或是否被重視,又或是被強迫帶領,我真心覺得那太可惜了,無法真正體會到讀書的美麗,當你開始享受了,那培訓或帶領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了。

「放下,其實從來不等於放棄」,我們總以為佛法是要教會我們看淡所有的一切,不要有任何的慾望,但其實指的是攝心內觀,透過自己的內心找到正確的目標,不要執著於幻相當中,再做出最好的選擇及行動。放下也不是要丟下感知情緒,而是有意識地去選擇情緒,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

給一群對於職涯在疑惑的朋友,或許問題不是找不到未來或是熱情,而是你可能真的不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