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30日 星期日

《天橋下的魔術師》給的人生哲學課(中)


今天又想來跟大家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第八集 錄音帶,在第三集當中,阿猴跟小蘭成為了男女朋友,然而阿猴卻收到了兵單。第八集就是敘述兩個人在當兵過程當中的交往。

故事從上了大學的小蘭,被長得帥又會彈吉他的學長追求開始,面對難得放假特別的阿猴,卻表現得冷淡又不耐煩而早離開。在這個情節中,用的是阿猴單方面的視角,他發現小蘭沒有戴著他送的手環,在舞廳約會時小蘭以讀書為由遲到早退,在收假前又看到小蘭上了大學學長的車,沒有自信的阿猴將這一切歸咎為自己比不上小蘭。

於是擅自規劃起自己與小蘭的未來,卻不曾與小蘭溝通。就在一天阿猴買花束又上高級餐館,費盡心思想挽回小蘭的心,但卻沒有結果。而阿猴則陷入了絕望悲傷的情緒中,他反覆聽著小蘭寄來的錄音帶,說著:她加入了吉他社並認識了吉他彈得很好聽的學長,於是她最近開始練習兩人的情歌,等下次見面時就可以彈給阿猴聽。」但阿猴卻陷入執念中,反覆重播著小蘭提到的「彈吉他的學長」音訊,卻忽略了小蘭真正想說的,是想彈吉他給他聽。

最後阿猴從軍中偷偷帶出槍枝,想與小蘭談復合,但小蘭卻頭也不回地離開。於是阿猴舉起步槍,朝著小蘭扣下扳機。


故事就這樣結束嗎

故事看似結束,但就在阿猴扣下扳機後,默默站在一旁的魔術師將錄音帶的磁帶倒帶,讓故事到回到小蘭與阿猴在舞廳約會時的場景,讓故事重演。但這一次畫面不再侷限在阿猴的視角,而是把整段故事的不同面向與脈絡給交代清楚。

小蘭雖然離開舞廳,但卻留下了一整袋的錄音帶以及寫好地址、貼好郵票的信封;小蘭想戴著手環,但手環損壞了;小蘭其實到了車站想送他只是錯過了車,這都證明了小蘭對阿猴的感情並未變質。

阿猴出於身份的自卑,讓他努力想改變現狀,卻總造成反效果。而小蘭最終與阿猴分手的真正理由,是阿猴在規劃兩人的未來時,總想著自己只要變得更好就能幸福快樂,卻忘了問是小蘭怎麼想的,才會成為分手的導火線。

從這一段的故事,前後段的不同視角,便讓我感受到兩個人之間,一次次的誤會是怎麼來的,我想從佛法裡的五蘊中開始說起。


何謂五蘊

佛法當中說到的五蘊指的是「色

所謂的「色蘊,指的是我們世間存在的有形體,所看的到的或感受的到的。這個部分代表的是我所看見的事情,沒有好壞高低之分。但當我們人看到看聽聞到時,內心就開始去器官去感受到,這就是受蘊」,開始產生了快樂痛苦擔憂等等感覺。就像是阿猴看到了小蘭的狀況之後,開始出現了不開心難過的心情。

當我們接受感受之後,便出現了「想蘊」,開始去攀緣外境,回憶往事,幻想將來,都是一種想像小劇場,也就是對於外境這件事情,開始在心中推理出概念,再來進行造作動身發語的行為行動。阿猴因為出來這個情緒,因為推測小蘭可能有學長追「識蘊」,一種心對於外境明了識別的作用,,所以開始口說不好的話,做出不好的事情。

我們都會在這五蘊的造作之下,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中,執著於「我……」或「我的……」而千般計較,萬般苦惱,甚至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危害他人,自惱惱他,造業輪迴,所以佛法所說的「無我」,主要就是用來對治我執。要知道小蘭不是誰的,不應該是由誰擁有。


如何進行溝通

對於他們兩個人之間,缺少了太少的溝通,所以導致雙方都在猜測對方所思所想,所以為解決這種溝通難題,馬歇爾·盧森堡博士(Dr.Marshall Rosenberg)發明瞭一種特別的溝通方式,叫「非暴力溝通」,專門用來解決人們在溝通中的矛盾和衝突。

所謂的「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指的是溝通時,運用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觀察把觀察和評論分開,譬如你看到朋友跟了一堆團購,會說又亂花錢了,這個就是評論,覺得買東西是事實,但又隨便亂花錢是評論,因為你也不知道買的用途是什麼。因為我們習慣評價來表達意見的,但常造成爭執的,也是因為這個評論,不只是針對這件事情,也是針對這個人。所以博士建議,我們要學會把「我的意見」和事實分開觀察是我們能共享的事實,要學會講我們的觀察,而不是評價。

表達感受也是要表達我的情緒和感覺,而不是我的想法或評價譬如說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拿了我的東西,讓我感覺到沒有被尊重,而不是你沒有經過我的同意拿了我的東西,我覺得你就是一個沒禮貌的人

當你聽到這個,可能會想到的是,抱歉造成你不舒服的感覺,而不是評價被你說的這個人,只是一種表達感受,很像是一種邀請,我誠實的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說給你聽,邀請跟我真誠地理解和溝通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為」分開,才能夠把指責或評價的思維誤區,從而促進了合作的溝通。

能幫我一個忙嗎

我們習慣以批評的方式來提出我們的想法,卻忘記說出我們的需求,因為會想要用很多的道理來證明,我們的需求是合理的。

在工作中很常見的是你可以說:「我很累,能不能請你幫我一下,然可能就會說:「你沒看見我忙成這樣,不會來幫忙一下,其實這好像就是一種指責。

 但其實這樣隱含了一種內在想法,因為擔心會被拒絕,所以要先用一個理由,來告訴別人應該要這麼做,如果拒絕就是一種錯。所以不妨表達自己很需要他的幫忙,而不用指責,其實反而能促進彼此的合作。

 所以最後不妨可以直接說出「請求」,但記住是請求不是命令,要清楚這時候要分離出我們與別人的課題,提出是我們所想,但並不等於別人要照做,沒有做也不等於他對我有任何意見或不滿。而別人對待命令的方式,通常只是服從或者反抗,而不是出自本心的幫助。

 還是回到劇中的例子,其實阿猴是可以利用「非暴力溝通」跟小蘭表示,例如自己看到小蘭不能陪自己是很難過的,因為每次最期待就是這件事情,以後自己會注意排班的時間,請小蘭能幫忙排開事情,能排開事情,這件事情對自己真的很重要。多一點的溝通,才是真正建立好關係的方法。


阿猴與小蘭最後一次的溫柔


「就算有一天,我們沒在一起了,我們都要記得現在很愛很愛的樣子。」


很認同楊導所說的:「戀情本身就是甜美的,為什麼要談戀愛?跟一個人在一起,最終的功課就是看見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所以往好的方向想,每次分手就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知道自己的缺點,以及不喜歡對方的真正原因,讓自己在下一段戀情變得更好。


「火車來了,來台北的人會先遇到這個彎,後來火車也會很慢地再一次過這個彎,讓離開的人,能夠好好地再看這裡一眼。之後,就是不同的風景了。




讓你誤會大的「佛系防疫」

最近台灣疫情嚴重,人人擔心受怕,而新冠肺炎延燒至今,全球已有超過1億六千萬人確診與至少350萬人死亡。疫情衝擊的不只是健康性命,還包括了忐忑寂寥的人心,因此這篇文章想提出一個「佛系防疫」的想法。

如果說到「佛系防疫」你想到的是什麼?隨遇而安?又或是無所謂或無作為疫情就會自己消失?其實「佛系」這兩個字一直被誤會很深的,「佛系」是這三四年出現的詞彙,大致意思是指怎麼都行、看淡一切、無欲無求的一種生活態度,但真的是這個意思嗎?先讓我們從菩薩身上找答案。

說到地藏王菩薩讓人想到的,應該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其實也早已成佛,但為了救苦救難,所以又到了我們娑婆世界來行菩薩道,度化世人;普賢菩薩發十大願,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下十大願行,做為修行法門,期能圓滿佛果。從上述的三位菩薩中,都不光自己要擺脱人世苦難,還要去救助別人,這難道是「隨遇而安」或「無所作為」嗎?因此佛教不是只有恬淡退讓的一面,更有精進修行、度化世人所精進努力的一面。

因此關於「佛系防疫」,是想提出來的是運用佛教的觀點,來提醒我們現在可以怎麼做,來一起進行防疫動作。那可以怎麼做呢,想到了在《增一阿含經》序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發心求大乘的菩薩,以六度為主要修行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做,以下就想針對各項來進行說明。雖然一般在說明六度時,常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但為了方便說明,便想要換另一個順序。


持戒

佛法所說持戒,指的是持守不犯戒是修行的基礎,解脫的根本。《大智度論》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其實持戒不只是守戒律-「攝律儀戒」,離惡防非外,也還有「攝善法戒」及「攝眾生戒」,就是修習一切善法,才能利益救濟一切眾生。

就在台灣發佈了第三級的疫情警戒開始,都希望大家能待在家中,也因此各種梗圖也陸續出現,博大家一笑,就是提醒大家若沒必要,就不要出門。雖然大部分的民眾皆遵守,且路上確實人越來越少,但還是看到一些新聞提到,有些人依舊用方法來聚集在一起。這便讓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人依舊不願意待在家中,我猜測原因可能是存在這樣的心理:我不可能這麼倒霉會得到,我得到的機率依然很低,這便讓我想到心理學的一個觀念 - 鄧甯-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鄧甯-克魯格效應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會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優秀。因此,人們常常會低估他們不知道的事情,也因此我們容易低估發生事情的可能性因此我們應該遵守國家提出的防疫做法,不僅少出門禁止群聚外,也要記得出門戴口罩、勤加洗手、消毒、進入須登記等等作法。有一位資深的護理師就鼓勵大家擁有一個,出外每一個都是患者的心態,才會提升我們的警戒心。

最辛苦的莫過於醫療人員,不論是最前線或是支援,我看到許多身為醫護人員的臉書中,都提到每天都忙碌都幾乎沒有吃飯或去洗手間,但還是有多民眾不斷的抱怨。
或是他們也不敢回家,擔心會讓家人受到感染。其實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存著最大的感恩之心,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不用擔心受怕。

戒律或許讓我們每個人造成不便利、無法滿足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當有更多人能夠待在家裡,我們就是在幫助那些必須出門工作的人,讓他們在外時可以更安全,我們就是在幫助免疫力較脆弱的族群降低感染風險。唯有「我們」每個人一起拉開社交距離,才能降緩病毒散播速度,才能保護珍貴的醫護人員和醫療資源。讓我們一起挺醫護_我們的健康才有人顧,你我待在家,讓醫護回家。




布施

所謂的「布施」指的是「布己所有,施與眾生」,這是攝受眾生的第一步。布施不僅僅只是財務上的布施外,佛法中還說到「法施」及「無畏施」。「法施」施是指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得度。「無畏施」是指精神力量的布施給予苦難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遠離恐怖畏懼;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對方免於畏懼。而布施的可貴就是能夠去除怨害,廣結善緣,得到富貴安穩。

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大家總動員,貢獻自己的力量。資訊人員在網路上設計出各種方便的APP或是網站,供大家使用。所有老師們因應這次停課,皆轉為線上教學,許多的老師及家長不知道該如何使用還在摸索,許多的老師及團體,就成立社群,提供許多好的線上教學的方法及軟體,也開設很多免費的線上課程供大家學習。我們也看到凱撒飯店成為專責防疫旅館,耳鼻喉科醫生停業轉為協助篩檢,許多提供大家在家各式各樣的單位,也都提供優惠,就是讓大家能在家防疫,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提供自己的力量,或許我們也能想一想,在我們的身上,我們能提出什麼樣的協助。

這次的疫情可以讓我們仔細檢視了自己擁有多少的資源與幸運,不用擔心經濟狀況,有一個安全的住所,身體健康狀況也是好的,然而這些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可以遵行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減少自己成為傳染源的機率、可以用各種線上方式關心和支持別人、可以想出各種具有創意的方法分享資源和知識、你可以幫助年邁的族群採買讓他們減少被感染的機會、你可以過濾假消息分享更正確的資訊、你可以提供一個空間好好接納另一個人的情緒,傳個訊息、打通電話、視訊,多一些的關心,來做更多連結,多講講話、彼此陪伴….等等,都是最好的佈施之道。




忍辱

「忍辱」在佛法當中,指的是加諸於身心的苦惱、侮辱、迫害等。忍辱分為三種1.耐怨害忍:受他人的怨憎惱害,而能忍耐。2.安受苦忍:對疾病、天災的逼害,能夠安忍而不退失修行道心。3.諦察法;忍又作觀察法忍,即觀察諸法不生不滅的真理,心能安住不動。

在面對這個全世界的大災難,怕染病而死的死亡恐懼時,便開始出現了許多人類最糟糕的一面。新聞報導著各種搶購物資消畫面,大家怪罪責罵海外回國的留學生或工作的人、責怪確診的人與家人、放寬機師防疫條件的人、跑去萬華喝茶的人等等。

但想一想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評價和指責人的衝動,在這些行為底下,是內心劇烈的恐懼。心理學當中說到,當人深陷恐懼,就會啟動防衛機制,就像穿上盔甲拿著刀劍,開始互相攻擊。當恐懼掌控了我們就開始責備、謾罵、攻擊人,把心中的恐懼宣洩傾倒在別人身上,試圖去找出誰要為此負責。

而這時候的我們,其實應該要帶著同理心去看待這些人與行為,首先面對不要去怪罪罹病者,畢竟疫災的發生,並非是罹病者犯錯所造成的;他們也是這場疫災的受害者,也不要去騷擾或怒罵罹病者及其家屬,那對於對抗災害並沒有幫助。

疫情讓世界充滿混亂與失控,改變我們的生活和人生規劃,讓我們有恐慌焦慮的想法,一定有很多情緒出現,但情緒就是情緒,並沒有對錯與好壞。當我們覺察到這些想法,我們與想法之間可以停頓,多了力量可以做選擇要如何回應。

有恐懼但不需要成為恐慌、憎恨、或是暴力攻擊事件,防疫讓人與人之間被迫拉開距離,但是不需要成為排擠或羞辱他人。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我們的選擇如何做回應我們可以用善良、關懷、勇氣來做回應。






禪定

禪定,指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的狀態。《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靜慮能生智,定復從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為根本。」禪定除了能止息內心的妄念之外,並且可藉由禪定而啟發智慧。

前面一段我們說到察覺到許多負面和焦慮的想法,這些都很正常,因為我們的大腦是「負面取向」,在過去演化的過程當中,為了幫助我們求生存,大腦會花許多力氣偵測危險和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這就是為什麼會在只有一點點資訊下,我們就會自己編造故事和負面結論。

所以當危機發生,每個人都深陷劇烈情緒中時,面對許多被限制或強制的行為,
我們要如何選擇如何做回應呢?《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這本書中建議我們幾個方式。

首先我們因為開始擔心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因此我們可以幫助自己回到「當下」。可以練習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並且替這些感受命名。為什麼要這麼做,作者告訴我們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拉回到當下,去觀察自己的情緒。並且可以思考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自己在乎的是什麼?且可以抱持著好奇心去傾聽情緒要告訴我們。當思考多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可以怎麼做。這其實也是一種禪的概念,去覺知自己的感受,不要被情緒帶著走。

就像是美國克麗斯廷‧涅夫 (Kristen Neff) 提出了「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的概念,比起強調要快樂或正向,更重要是能夠接納自己的各種感受,才會懂的溫柔的自我疼惜,也懂得更同理的去對待他人。

面對相處更多時間的家人,我們也可以在家分一些一起或是分開的時間,到衝突的時候,從自己做起很重要。多數人只要發現自己的需求受到尊重,就能好好傾聽對方的想法,進而輕鬆找出解決之道。

面對因為小孩在家自學而覺得壓力很大,也可以轉念一家人的快樂回憶,但至少可以創造有趣的經驗。這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刻,小孩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此外讀取可信賴的官方新聞、建立每天的固定行程。還有,不要全天候看新聞




精進

精進意思是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依照佛教的教義,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

在群組中收到了一封檔案,內容寫著在家可以做的120件小事,可以學會靜心觀察、運動放鬆、可以重拾美好的事情、可以書寫抒寫、可以獨處對話、可以閱讀或學習、
可以享受一件事、可以完成想完成但沒有時間做的事,可以有無數的事情可以做。

天下雜誌在去年出了一個專題:一個人好孤獨?最焦慮空虛的年代,尤其需要學習「獨處」,其實在新冠疫情打亂一切計劃的忙碌和未知中,不妨可以讓我們力使力、主動出擊,在獨處的時光裡,重新研發出更好的自己重拾身心靈的安頓。

「獨處」不是只一個人,而是指刻意專注在自己身上,享受平靜而不被打擾,可以預防自己陷入孤獨的負面情緒。《療癒孤寂》的作者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就說到「懂得獨處,是一個人成熟轉化的必經過程。」因為我們能在獨處中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天賦才能,就能分享給其他人,在社會互動上產生正向能量。

在手機不離身的現代生活,習慣了行程滿檔的生活,不妨可以讓試著自己放下科技的生活,利用時間讓自己的心放鬆下來,可以學習去回顧過去一年感謝自己,並且對於未來做一些規劃,或是享受生活精進自己,又或久違的自我相遇,好好地對話,都是一個很棒的時間運用,讓自己成長成熟。



般若

常見翻譯成智慧,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因此稱為般若。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以此無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廣行六度萬行,而能「一切捨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行於精進而離身心;修禪而無所住。」不著一切而具足一切,以完成佛道。

這個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生命是就各式各樣的經驗所組成的,痛苦與喜悅、失去與獲得、悲傷與快樂,這些就是生命的真理,所以我們可以去學習試著去容納這些不同。或許我們並沒有親人以此好離世,但我們也在歷經一些失去與無常,失去了過往的正常、本來的生活作息和型態、失去工作或人生的安全感與掌控感。

但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失去與哀傷,讓我們理解到愛與失去、快樂與悲傷,都是生命的一部份,我們要練習的是讓自己可以同時容納這些經驗與感受。能去辨認情感時,這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方式,也理解世間萬物的生老病死的現象,我們都在學習失去的藝術,練習活在當下然後對於還沒精通失去的藝術,我們可以對自己和別人都能多一點寬容,且也因因為失去,我們才理解到那些平凡的生活時刻,是如此的珍貴。

我們每個人各自是獨立的個體,但是在這次的疫情中,讓我們體會到沒有誰是獨立的個體,這個世界是我們的,當理解這個道理時,才不會區分「自己」和「別人」,因為我是我,也是我們。當我幫助你,就是在幫助我自己;當我愛護地球,也是在幫助我自己。「我」的概念並不只存在自己的身體裡,而是存在人群連結裡、存在這個地球上。

「我們並不在同一艘船上──我們正在經歷同一場暴風雨,但是我們各自在各自的船上。」全世界都在經歷新冠狀病毒肺炎這場暴風雨,但是我們各自在不同船上──有人的船是豪華的渡輪、穩固又充滿資源,而有人在獨木舟上即將被風雨翻覆。當我們有許多資源,在能力範圍內分享資源能多幫助人,因為只有當我好好照顧你,也是在照顧自己,願我們都能從我恩的腳度來來對待自己、他人、生態和這個地球

達賴喇嘛告訴我們:「世界無常,而這場疫情有結束的一天。」,關懷有助於生存,憎恨會摧毀幸福,體悟到這個世界的相互依存性,並且展現同理心。唯有篤實與真誠的心,保持心靈的平靜,一定能走過人生苦難。



2021年5月23日 星期日

《天橋上的魔術師》帶給我的人生哲學課(上)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公共電視今年的旗艦大戲,共有十集。故事以中華商場為背景,發生許多家庭故事,我很喜歡楊雅喆導演對這部片的詮釋,他認為小說的核心講的是「消失」,但更深一層會發現講的是「時間」,對他來說「時間不是消失,時間是最大的魔法。」所以楊導把「消失」做了延伸,「人事物的消失,不代表你抱著遺憾的心情看它,我要讓他們知道,在你生命裡面無聲無息消失的那個人後來還是好好的。」

看完這部片之後,便非常的推薦這部影集,因為這部片包含了許多議題都值得我們一起從影片中的故事及自身的經驗來進行討論,如「生死」、「家庭及人際關係」、「自我實現」、「放下」等等,但是這部片並沒有這麼容易了解,隱喻非常的深,同時包含了許多佛法及心理學的觀念,所以這篇文章想要從這些面向來跟大家分享,及我從這部片中的所思所想,本篇文章會先來談第二集。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小黑人

第二集的主題為小黑人,敘述的是小不點被魔術師的小黑人所吸引,也想要變出這樣的魔術所以不斷的練習,但在過程中,似乎也只有小不點看到了小黑人在動,也因此小不點更為著迷於小黑人。但在一次因緣之下,小不點把自己與魔術師的小黑人對調,魔術師的小黑人跑走,飛到空中,下起雨來,小不點發現自己的小黑人被雨淋濕還斷掉,隔天小不點看見魔術師又做了一個小黑人,便跟著魔術師走到了頂樓,跟問魔術師說小黑人是否沒有死,只是去到99樓又回來。魔術師說到世界上最厲害的魔術就是把人的煩惱藏起來,把已經消失的東西變回來,等到小黑人回來找他時,他就會知道那股神奇的力量。

當我看完這一集之後,心中便出現了幾個問題。

1. 影片中的小黑人的隱喻的是什麼?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2. 大家或小不點倒底有沒有看到小黑人,關鍵倒底是什麼?
3. 第一個跟第二個小黑人是否一樣?

到底見或是不見

小黑人到底是什麼,我覺得小黑人在小不點的眼中,不僅僅只是一個物品,而是一個夢想或希望,不論是一種魔術的能力又或是一個會動的小黑人,這也是為什麼對於小黑人的離去,小不點會如此的難過。這代表的是一個破滅的夢想,一個被取笑的夢想,因此當小黑人離去時,這也是小不點第一次學習失去,學會生命當中就是有很多東西,不是自己想一定會擁有,世界就是一個成住壞空的世界。所以我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黑人,也都會從小黑人中學到一些事情。

大家是否能看到小黑人,除了劇中常提到,因為修行不夠所以看不到之外,也讓我引伸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相同的事情有的人看到夢想與方法,而有的人看到了困難與藉口,這便讓我想到心理學中的「自證預言」。

武志紅心理師是在他的專欄中提到「自我實現的預言」,是指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又或所相信的事情,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因為人是自戀的動物,一旦相信了這一件事,就是愛上自己的這個說法,而為了證明我所想的是對的,就會把事情朝這個方向去推動。

除了想要證明之外,還要一個能朝向的原因是「選擇性注意」,這是自我實現的預言的關鍵機制。當我發出一個預言後,為了維護“我是對的”這個意志,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那些符合我預言的資訊上,而那些不符合我預言的資訊,就被我忽略了。這樣一來,我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我的預言。

就像是小不點一直相信小黑人會動,所以他一心一念想要找到小黑人會動的方式,所以他一直努力的去念咒語,努力做很多的事情。如果在這一次的經驗中,讓他找到方法或是練成,在他人生的經驗之中,就會成為一個深層相信的道理或意念。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說,我過去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驗怎麼辦?那也沒關係,我可以去接近那些有類似體驗的人,在他們身上學習。所以有人說想要什麼人生,就去和什麼樣的人接觸,這也是我們常說到要去接觸善知識,他們的體驗會很容易地感染到你,這是擴大自己體驗的一個重要方式。

所以在《華嚴經》裡有四句話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也四句話告訴我們,這顆心無所不能,想要什麼,心都可以成就,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一切法生,心滅一切法就滅了。有了心的動念,才有世間的存在;心念滅去,所有世間的萬象都不見了。好比一個人專心的時候,對一切外境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如入無人之境。




小黑人等於小黑人嗎 


最後關於第一個跟第二個小黑人是否一樣?這也讓我想到希臘忒修斯之船,熊逸老師在他的專欄用一個例子就是日本京都的名勝金閣寺。金閣寺曾經發生過燒毀過兩次,但現在是完好無損。如果建材全部都更新過,那它還是原來的那座金閣寺嗎 ? 金閣寺之所以“一直都是同一座金閣寺”,是因為它最初被設計成的那個樣式自始至終都不曾改變過。樣式是最初的設計者精心構思出來的那個樣式,才是金閣寺永恆不變的本質,是使金閣寺成為金閣寺的那種東西。


對於這個問題,自古到今都很難回答,很有爭議,但這就讓我思考到第一個跟第二個小黑人是否一樣?對於小不點來說,可能是一樣,原因或許不是在那個會成住壞空的小黑人,而是一個能實現自己夢想的物品吧,似乎那是一種無法很清楚表達的精神。


這讓我想到小王子的那句名言: 「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因為你在自己的玫瑰上傾注了時間,所以才使得你的玫瑰如此重要。」小黑人對於小不點之所以這麼重要,就是他在小黑人上傾注了時間,才使得小黑人如此重要。也很像電影《遊牧人生》人要放下的不是物品,而是對那個物品所不捨的感情。


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愛的哲學課》讀後想

 

你自己那扇內在的門。不要敲別的門。
河水深及你的膝蓋,但你卻老想喝他人水袋裡的一口水
by
魯米
 

因為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專欄,每一個系列中都會寫出一首魯米的詩集,才開始注意到魯米這位來自東羅馬帝國的精神導師。
 
魯米的全名為扎拉爾丁·穆罕默德(Jalal al-Din Muhammad),在印度、巴基斯坦人們稱他「莫拉維 · 魯米」(Molavi Rumi)。魯米出生在當時屬於波斯帝國的東部邊界。童年時為了躲避軍隊入侵,便跟隨父母不斷移居、旅行,雖然沒有就學,但在旅途中陸續遇見不同的伊斯蘭學者,為他日後在伊斯蘭神學、人生哲學以及文學詩作方面奠定了相當程度的水準。

今天想要分享這一本《愛的哲學課》,其中大幅度的篇幅就是談論到魯米定居在今日土耳其的孔亞(Konya),後來遇到一位叫做夏慕士神秘主義的苦行僧人,不僅成為他同性的精神伴侶,也引導魯米創立蘇菲教派(Sufism);他們透過唱頌詩歌和旋轉舞將人們指引至真主安拉的愛之中,並且達到「合一」的境界。
 
《愛的哲學課》這本書很像是一本日記小說,分別將13世紀與21世紀時空進行穿插,將兩個故事情節敘述出來,有點像是書中書的模式,隨著情節鋪出的四十個「愛的法則」。描述方式是採日記本的方法,在每個章節的前面人名會得知,是從哪一個人物的視角來表達出自己的所看所想。故事情節進行蠻緊湊的,相同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有不同的觀點,但卻也利用這個方式,將故事不斷的往前推移,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很新鮮的撰寫方式。
 
 

 
故事簡介

全書最開始是從主角家庭主婦艾拉開始,她就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在一成不變的步調中,,過著不被重視與理解的生活。但因為開始了兼職審稿工作時需閱讀的一本書稿,而與不曾謀面的作者阿濟茲開始有了電郵往返。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阿濟茲用小說的模式來描述13世紀魯米與夏慕士如何相遇,且引用四十個「愛的法則」的過程與省思。

當時候的艾拉正面臨到變調的婚姻生活與孩子間產生了誤會,因為閱讀了該書籍,且在電郵中不斷的與阿濟茲傾吐心事,從感受到對方的理解,讓缺少愛的平靜婚姻生活的艾拉,平靜的心開始起了變化,除了燃起內心對愛的渴望之外,也在也在平凡的生活中開始有了很不一樣的變化。

閱讀前的思考

我通常在閱讀一本書之前,都會習慣上網蒐查一下心得文,除了想確認這本書自己是否有興趣之外,也會從中大致了解閱讀的方向及心得。然而這本書在網路上的心得文卻不多,即使從書本的封面中,看似獲得許多獎項。自己在閱讀過後來推理一下,首先或許因為搜尋是利用中文,對於華人來說「伊斯蘭教」並非是主流宗教;

再來四十條法則,就數量上其實算是蠻多,每一條法則在字數上並不短且需要深度的思考,對於記憶負荷上非常的困難,並不容易傳頌,且作者並沒有在後面整理出四十條「愛的法則」。這就讓我思考,為什麼作者不出一本書,把每一條一個封面,配上一個圖片,用這個方式來出版。這個方式也可以反過來思考,為什麼每一條法則都需要一個故事來帶出,我自己的體會是每一條法則其實並不太容易真正的去體會出來,其實內容跟佛法很多的義理其實非常相似(後面再來說明),所以需要用一個情境一個當下的思維,產生同理心模式讓這一個法則更有感觸,或許比較能夠說明,為什麼作者用這樣的模式來傳達。

佛教vs 蘇菲教派

其實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對於法則並沒有很意外的觀念,但對於文字的表達覺得很貼切的表述,或許是因為自己這幾年對於佛法的投入學習,其實在許多的文字當中,都可以看出與佛法的基本教義非常相似。對我來說因為對於伊斯蘭教、古蘭經或蘇菲教派並不熟悉,所以並無法確定自己的思維是否正確,因此想藉由幾條法則,來談談一些佛法的概念與我自己的心得想法。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自己

「我們看到真主,就是看到我們自己的倒影。如果真主帶給心靈的,大部分是恐懼與責難,那就表示我們心裡充滿了太多的恐懼與責難。如果我們看到的真主充滿了愛與同情,那麼我們的心裡亦復如是」~
                            
                             愛的法則第一條
 
看完了這一個法則,就馬上讓我聯想到《華嚴經》裡頭的一句偈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其實宇宙萬物的一切,並不是由什麼神明來創造,最大的成就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萬有,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心識所成就。我們的念頭一動,心裡就顯現出世界的一切。

因此我們的心可以創造出天堂,也可以創造出地獄,世界的一切萬象其實都在我們的心裡。你的心裡充滿了愛,就可以包容的下所有事物;如果你的心充滿了缺點,再怎麼圓滿的事情也找得出不圓滿的地方,因此如何打造出一顆善良的心,或許比如何找到善良的人更為重要。
 
在此我感受到「佛教」與「蘇菲教派」所引導人的並不是盲目的崇拜偶像,而是更著重在對內心和精神層面的觀照-自覺,透過日常生活的自我修行的方式,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真理,藉以助人的信念,達到自我提升的境界,也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解脫或看見宇宙真實面貌。
 
 

參考資料 : 中文百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過去是一個大漩渦,如果妳讓過去主宰了現在的這一刻,就會被捲進漩渦裡,時間只是一種幻象。你只要活在當下,這才是最重要的~~
 
「永恆並不是代表無盡的時間,只是不受時間的影響。如果你想要體驗永恆的啟蒙,就必須將過去與未來都拋到大腦之外,永遠保持在現在這一刻。」
 
「儘管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努力想要功成名就,想要變成重要的人,但是死後卻什麼都帶不走,所以你的目標必須放在終極的虛無,那才是最高的境界。讓這一生的生命過得像數字『零』一樣的輕盈空無。」
 
「我們人類跟茶壺沒什麼兩樣,讓我們保持正直的,並不是壺外的裝飾,而是壺內的空無一物。如此,讓我們繼續向前的動力,並不是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而是意識到什麼都空無一物的覺醒。」
 
看到上述的這幾句話,讓我想到《金剛經》裡聽到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我們都歡喜住在物質享樂的生活,住在名聲、權位的虛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世界,因此佛陀提醒著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生活中穿衣吃飯的時刻,逆順中悲歡諸境,都要隨緣而住,活在當下。
 
其實什麼是「當下」,星雲大師曾說:「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著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迴避,也不逃離,以坦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因此我覺得「佛教」與「蘇菲教派」在這個觀點上也是很相似的,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無法逃避的,今日再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好好享受每一刻的當下。
 
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

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常在思考著為什麼需要有艾拉這個角色,如果沒有書中這本書,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內容,那作者想要透過「艾拉」告訴我們什麼?我的體悟是,除了因為「艾拉」是現在的人,因此他的生活背景遇到的問題都會跟我們比較相近,會更有同理感。我也覺得「艾拉」其實也是作者想要凸顯出來的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
 
在書中當魯米遇見了夏慕士時,夏慕士跟魯米解釋了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 - 從最開始每個人從將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他人的「墮落的自我」階段,到認知到自己的不足開始責怪自己,就會走到「責難的自我」這個階段,但也開啟了內在淨化的旅程。再當一個人成熟,開始體會到「屈服」的真諦時,就會走向「啟發的自我」,從過程中學會擁有智慧與謙卑的特質。在下一個階段會走向「寧靜的自我」,也就是不論生活多麽痛苦,還是會感恩 珍惜與滿足,進而不論身在何種環境而感到喜悅,世俗的一切都沒有任何差別,而達到「歡喜的自我」。
 
最後因為滿足,而達到「賜福的自我」,開始散發出能量給任何有需要的人,他所到之處,透過服務人群讓其他人的生命產生劇烈的變革,最後走向「淨化的自我」。
 
過去的艾拉總是習慣抱怨著自己的丈夫的想像不忠及兒女的不聽話,害她感受到每天的不快樂(墮落的自我),然而在一次與女兒的衝突事件當中,開始責怪自己的衝動與不理智的行為,導致女兒的不理解與離家(責難的自我)。然而在一次次與阿濟茲的來信互動與閱讀書本過程當中,開啟了不斷自我的淨化的對話,走向(啟發的自我),最後開始追尋真正的歡喜的自我。
 
人生的轉變並不是世界變得不一樣了,其實是「自我重構」的過程,心中會產生深層的智慧、深度與了解複雜性,對自己更了解也會對於環境更懂得緣起緣滅的概念,我想這是自己從書本及人生當中的體悟。

2021年5月2日 星期日

《孤味》讓我體會到的人生哲理

 

2020年許多國片大放異彩,有人說是因為疫情的原因,讓很多外國大片延期上映,但除此之外,我也覺得國片拍得越來越好,或許是劇情探討的越來越深入,也覺得國片內容更貼近我們的人生,讓我們在觀賞的過程中,越來越有味道,當中其中一部我非常想看的電影《孤味》,也是如此地吸引我。


在觀賞之前,好奇著為什麼電影取名為《孤味》,有什麼樣的特殊涵義嗎?導演許承傑表示,「孤味」代表著專心一意,把一個味道做好,這樣所有事情就會順利,人生就會很好。這是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處世精神,這也成了許多老一輩台灣人深信不疑的人生態度,這也是片中女主角林秀英的精神寫照。


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這部片並沒有被拍的很煽情,且編劇精準對於台灣文化的掌握,各個角色個性的拿捏,都貼近現實生活,很容易對對情節、對角色產生共鳴。透過不同世代、不同角色立場的女性的對話中相互碰撞,來探討愛情、親情、家庭的價值,讓我從中有許多的反思與收穫。


故事是在說女主角林秀英在丈夫離家後,便靠著賣蝦捲,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成人,不僅把蝦捲從路邊攤賣到開餐廳,三個女兒也很有成就,大女兒阿青是國際舞者,二女兒阿瑜在台北當整形醫生,小女兒佳佳則接手的家裡的餐廳事業。感覺好像一切要苦盡甘來,卻在70大壽當天接到丈夫離世的消息,在替這位有名無實的丈夫籌辦喪禮的同時,也須面對另一位陪伴丈夫度過晚年的女人,令秀英及全家開始回想過往的心境及開啟全家之間的對話,來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


可以看到女主角林秀英承繼了「孤味」的精神,她用專心一意來面對任何事情,把一件事做到最好,所以賣蝦捲,就要全力讓她的蝦捲成為台南最好的蝦捲,所以了一個好的餐廳,同樣的選擇進入婚姻、組成家庭,付出全部的自己,自然而然也應該會有好的結果,卻沒有想到事與願違。不僅要逼迫回憶那些傷心過往,也需要去面對那位素未謀面、丈夫後來的新對象蔡阿姨,令她認為所有的美好,所有的理所當然都被打破了。






情緒從來沒這麼簡單



「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有聽過妳跟我說一句謝謝。」

我打拼一輩子,把妳們一個個扶養長大,卻輸給一個,二十年不曾跟你們聯絡的爸爸。」


這是在戲中一段印象很深刻的對話,這段對話也讓我想起了薩提爾冰山理論說到的,生氣與哭泣有時是用來掩飾更深層的恐懼,因為在每一段的對話行為當中,都藏著冰山下更深藏的含義:行為反應模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真實自我,(見下段說明) 也因此會利用指責的方式來回應。


根據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說法,所有的人際互動,都隱藏著一個冰山(The personal iceberg metaphor of Satir model):

 
1.
事件:事情的發生。 

2.行為:溝通姿態是「指責型」。 

3.感受:恐懼失去地位、怕被看扁。 

4.觀點:我不能先示弱、老虎不發威會被當病貓。 

5.期待:希望自己是強大的、希望別人是服從的、也希望自己能夠符合別人的期待 

6.渴望:想要被愛、被接納、被認可 。

7.自己:我是「真性情」的人。


上述參考出處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021



在林秀英這這兩句話的內心中,可能出現的想法是她專心一意的拚事業、顧家庭,不管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也都獨自把全部都吞下,對丈夫也很忠貞始終如一,但還是阻止不了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偷吃。她承受如此重的壓力努力,把咬著牙帶大三個女兒,還害她送走了一個去給別人領養,本以為會苦盡甘來,結果這個這麼多年沒顧家沒負責的一個丈夫,居然選在她生日的這天過世,過去讓她煩惱,死後都還不放過她,沒想到努力扶養長大的女兒,居然還跟她的想法衝突,到底這麼努力是為了什麼。


有時候這樣的對話會讓人倍感壓力,也因此出言不遜會造成更大的衝擊與誤會,像戲中就有這樣的片段,有時候那一些話是很傷人的,所以《薩提爾的對話練習》告訴我們面對這樣的對話,可以有三個步驟:


1. 先停下來,深呼吸。想想現在的情境是什麼?想想彼此的冰山底下是什麼?

2. 面對他,別太快有「先入為主」的假設,嘗試用一致的方式、好奇的心情,來進行溝通! 

3.  利用一步一步地靠近彼此的心情與需求,並不斷確認和回饋自己所見所聞。 在開啟好的對話。


電影也就是這樣開啟林秀英與三個女兒及非常可愛的孫女,從一次又一次的衝突,一段又一段的回憶,來重新開啟溝通與磨合,再次去認識彼此,也從心去開啟彼此對於「愛」的想法與觀念。






情緒勒索的本質


情緒勒索是近年來,最常被提起的,「我是為你好」這幾個字帶給雙方彼此好大的壓力,是真的為對方好,還是說話者想要為按照自己的想法所給出來的觀念與想法。在她們全家當中,我看到了每個人都有為對方好的內心,但總是習慣用自己的方式。

就像林秀英無形中給予的、自己所認為最好的愛,卻是三個女兒及丈夫的壓力。當壓力逐漸令自己喘不過氣,逃離或許就是一個好的方式。丈夫一次次的反叛;大女兒叛逆成為和她相反的人;二女兒離開台南往台北發展,小女兒留下來,但在遇到調節母親與蔡阿姨的恩恩怨怨,在靈堂中做的一切切,也造成了一些壓力。或許小女兒的接棒,是不忍母親的辛苦,但母親在壽宴上的干預,也讓小女兒感受到無奈。但只有林秀英嗎,其實在大女兒對待丈夫的態度做法;二女兒對於女兒教育看法中,也隱約地看到這一些影子。

為什麼會有情緒勒索,讓我想到了《金剛經》,講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沒有覺得你或我或哪個人特別的偉大,就是萬物其實平等,並無無上下高低之分。唯有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觀念時,我們才能放下「自我」,進而發起平等心及慈悲心。

有句話說:「我們最大的錯誤,是把最壞的脾氣給了親愛的人, 卻把耐心和寬容留給陌生人。」其實家是一個充滿許多情感的地方,不論是好還是不好,又或是想要逃離,家始終還是家,那是無論如何想避都避不了的關係羈絆,因為愛而離開、因為愛而爭吵、因為愛而放手,各種不是很正面的言行舉止都出自於想讓家更好的心,所以《孤味》裡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愛著這個家的人。






放手沒有想的這麼簡單



「爸已經死了,妳現在要做的事是放手。」

這個是這部電影最高潮的部分,也是許多觀眾最大的感受吧。因為愛所以不放手,因為恨所以放不下,因為「家」的傳統觀念讓林秀英說什麼都不願放棄。所以她沒有簽下丈夫早給她的離婚協議書,因為簽下去她就輸了、她不想讓丈夫稱心如意,可卻也是折磨了自己,成了別人眼中的老頑固,女兒們更是對她的執著感到困惑。


「每個人都有脆弱與堅韌的一面,」喜歡導演訪問中的這段話「我覺得沒有一個人可以真的教另外一個人怎麼放下,因為每個人心裡面對於某件事的對錯或看法是他自己的功課,你去教人家放下很不負責任。」


或許對於林秀英來說,她甘願不要大小姐般的舒適生活、而是到街道上頂著豔陽留著汗的擺攤賣蝦捲,「我對婚姻與家庭付出這麼多,你是不是也應該如此?」的無形念頭被施加在了丈夫身上,選擇不是有錢的丈夫而是一個在警察工作的窮小子,為了讓父親看得起所以做生意,卻沒有想到不只沒成功還揹了不少債,和父親家的關係從此決裂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外人可以說放下的。


面對拋家棄子的林秀英,她的心情複雜,做為一個妻子母親女人種種壓力下是看不出來的。但也因為出現了一位蔡阿姨,讓他開始想要去打開一些心理的一些疑問,為什麼離家還愛不愛自己等等,她得要做的是找出原因,唯有這樣似乎才能解開所有的結,讓所有恩恩怨怨到此結束。也從對話中看到聽到了她想知道的事情之後,才開始學會放下,放手丈夫、放過自己,也讓蔡阿姨圓滿他的人生,替她送他最後一程,這個決定真的非常不容易。一首相同的歌,在片頭與片尾,一樣的歌詞卻有了不同的心境。


諸法既是因緣所生,自然空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我們若能正觀緣起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通達無礙,遠離一切愛欲、煩惱。煩惱是繫縛眾生,使眾生不能解脫自在的最大障礙;煩惱既除,當然就能獲得生命的解脫。



人總在不甘心中變得執著,卻在執著後學會了放手, 也在放手後得到了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