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9日 星期日

《愛的哲學課》讀後想

 

你自己那扇內在的門。不要敲別的門。
河水深及你的膝蓋,但你卻老想喝他人水袋裡的一口水
by
魯米
 

因為武志紅老師的心理學專欄,每一個系列中都會寫出一首魯米的詩集,才開始注意到魯米這位來自東羅馬帝國的精神導師。
 
魯米的全名為扎拉爾丁·穆罕默德(Jalal al-Din Muhammad),在印度、巴基斯坦人們稱他「莫拉維 · 魯米」(Molavi Rumi)。魯米出生在當時屬於波斯帝國的東部邊界。童年時為了躲避軍隊入侵,便跟隨父母不斷移居、旅行,雖然沒有就學,但在旅途中陸續遇見不同的伊斯蘭學者,為他日後在伊斯蘭神學、人生哲學以及文學詩作方面奠定了相當程度的水準。

今天想要分享這一本《愛的哲學課》,其中大幅度的篇幅就是談論到魯米定居在今日土耳其的孔亞(Konya),後來遇到一位叫做夏慕士神秘主義的苦行僧人,不僅成為他同性的精神伴侶,也引導魯米創立蘇菲教派(Sufism);他們透過唱頌詩歌和旋轉舞將人們指引至真主安拉的愛之中,並且達到「合一」的境界。
 
《愛的哲學課》這本書很像是一本日記小說,分別將13世紀與21世紀時空進行穿插,將兩個故事情節敘述出來,有點像是書中書的模式,隨著情節鋪出的四十個「愛的法則」。描述方式是採日記本的方法,在每個章節的前面人名會得知,是從哪一個人物的視角來表達出自己的所看所想。故事情節進行蠻緊湊的,相同的一件事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有不同的觀點,但卻也利用這個方式,將故事不斷的往前推移,對我來說,這是一種很新鮮的撰寫方式。
 
 

 
故事簡介

全書最開始是從主角家庭主婦艾拉開始,她就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在一成不變的步調中,,過著不被重視與理解的生活。但因為開始了兼職審稿工作時需閱讀的一本書稿,而與不曾謀面的作者阿濟茲開始有了電郵往返。而這本書的內容就是阿濟茲用小說的模式來描述13世紀魯米與夏慕士如何相遇,且引用四十個「愛的法則」的過程與省思。

當時候的艾拉正面臨到變調的婚姻生活與孩子間產生了誤會,因為閱讀了該書籍,且在電郵中不斷的與阿濟茲傾吐心事,從感受到對方的理解,讓缺少愛的平靜婚姻生活的艾拉,平靜的心開始起了變化,除了燃起內心對愛的渴望之外,也在也在平凡的生活中開始有了很不一樣的變化。

閱讀前的思考

我通常在閱讀一本書之前,都會習慣上網蒐查一下心得文,除了想確認這本書自己是否有興趣之外,也會從中大致了解閱讀的方向及心得。然而這本書在網路上的心得文卻不多,即使從書本的封面中,看似獲得許多獎項。自己在閱讀過後來推理一下,首先或許因為搜尋是利用中文,對於華人來說「伊斯蘭教」並非是主流宗教;

再來四十條法則,就數量上其實算是蠻多,每一條法則在字數上並不短且需要深度的思考,對於記憶負荷上非常的困難,並不容易傳頌,且作者並沒有在後面整理出四十條「愛的法則」。這就讓我思考,為什麼作者不出一本書,把每一條一個封面,配上一個圖片,用這個方式來出版。這個方式也可以反過來思考,為什麼每一條法則都需要一個故事來帶出,我自己的體會是每一條法則其實並不太容易真正的去體會出來,其實內容跟佛法很多的義理其實非常相似(後面再來說明),所以需要用一個情境一個當下的思維,產生同理心模式讓這一個法則更有感觸,或許比較能夠說明,為什麼作者用這樣的模式來傳達。

佛教vs 蘇菲教派

其實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對於法則並沒有很意外的觀念,但對於文字的表達覺得很貼切的表述,或許是因為自己這幾年對於佛法的投入學習,其實在許多的文字當中,都可以看出與佛法的基本教義非常相似。對我來說因為對於伊斯蘭教、古蘭經或蘇菲教派並不熟悉,所以並無法確定自己的思維是否正確,因此想藉由幾條法則,來談談一些佛法的概念與我自己的心得想法。

每一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個自己

「我們看到真主,就是看到我們自己的倒影。如果真主帶給心靈的,大部分是恐懼與責難,那就表示我們心裡充滿了太多的恐懼與責難。如果我們看到的真主充滿了愛與同情,那麼我們的心裡亦復如是」~
                            
                             愛的法則第一條
 
看完了這一個法則,就馬上讓我聯想到《華嚴經》裡頭的一句偈語:「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其實宇宙萬物的一切,並不是由什麼神明來創造,最大的成就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萬有,都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心識所成就。我們的念頭一動,心裡就顯現出世界的一切。

因此我們的心可以創造出天堂,也可以創造出地獄,世界的一切萬象其實都在我們的心裡。你的心裡充滿了愛,就可以包容的下所有事物;如果你的心充滿了缺點,再怎麼圓滿的事情也找得出不圓滿的地方,因此如何打造出一顆善良的心,或許比如何找到善良的人更為重要。
 
在此我感受到「佛教」與「蘇菲教派」所引導人的並不是盲目的崇拜偶像,而是更著重在對內心和精神層面的觀照-自覺,透過日常生活的自我修行的方式,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去尋找真理,藉以助人的信念,達到自我提升的境界,也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解脫或看見宇宙真實面貌。
 
 

參考資料 : 中文百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過去是一個大漩渦,如果妳讓過去主宰了現在的這一刻,就會被捲進漩渦裡,時間只是一種幻象。你只要活在當下,這才是最重要的~~
 
「永恆並不是代表無盡的時間,只是不受時間的影響。如果你想要體驗永恆的啟蒙,就必須將過去與未來都拋到大腦之外,永遠保持在現在這一刻。」
 
「儘管世上的每一個人都努力想要功成名就,想要變成重要的人,但是死後卻什麼都帶不走,所以你的目標必須放在終極的虛無,那才是最高的境界。讓這一生的生命過得像數字『零』一樣的輕盈空無。」
 
「我們人類跟茶壺沒什麼兩樣,讓我們保持正直的,並不是壺外的裝飾,而是壺內的空無一物。如此,讓我們繼續向前的動力,並不是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而是意識到什麼都空無一物的覺醒。」
 
看到上述的這幾句話,讓我想到《金剛經》裡聽到一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我們都歡喜住在物質享樂的生活,住在名聲、權位的虛名,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世界,因此佛陀提醒著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生活中穿衣吃飯的時刻,逆順中悲歡諸境,都要隨緣而住,活在當下。
 
其實什麼是「當下」,星雲大師曾說:「快樂來臨的時候就享受快樂,痛苦來臨的時候就迎著痛苦。在黑暗與光明中,既不迴避,也不逃離,以坦然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因此我覺得「佛教」與「蘇菲教派」在這個觀點上也是很相似的,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無法逃避的,今日再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既然無法避免,那就好好享受每一刻的當下。
 
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

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常在思考著為什麼需要有艾拉這個角色,如果沒有書中這本書,本身就可以成為一個內容,那作者想要透過「艾拉」告訴我們什麼?我的體悟是,除了因為「艾拉」是現在的人,因此他的生活背景遇到的問題都會跟我們比較相近,會更有同理感。我也覺得「艾拉」其實也是作者想要凸顯出來的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
 
在書中當魯米遇見了夏慕士時,夏慕士跟魯米解釋了真理道路的七個階段 - 從最開始每個人從將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他人的「墮落的自我」階段,到認知到自己的不足開始責怪自己,就會走到「責難的自我」這個階段,但也開啟了內在淨化的旅程。再當一個人成熟,開始體會到「屈服」的真諦時,就會走向「啟發的自我」,從過程中學會擁有智慧與謙卑的特質。在下一個階段會走向「寧靜的自我」,也就是不論生活多麽痛苦,還是會感恩 珍惜與滿足,進而不論身在何種環境而感到喜悅,世俗的一切都沒有任何差別,而達到「歡喜的自我」。
 
最後因為滿足,而達到「賜福的自我」,開始散發出能量給任何有需要的人,他所到之處,透過服務人群讓其他人的生命產生劇烈的變革,最後走向「淨化的自我」。
 
過去的艾拉總是習慣抱怨著自己的丈夫的想像不忠及兒女的不聽話,害她感受到每天的不快樂(墮落的自我),然而在一次與女兒的衝突事件當中,開始責怪自己的衝動與不理智的行為,導致女兒的不理解與離家(責難的自我)。然而在一次次與阿濟茲的來信互動與閱讀書本過程當中,開啟了不斷自我的淨化的對話,走向(啟發的自我),最後開始追尋真正的歡喜的自我。
 
人生的轉變並不是世界變得不一樣了,其實是「自我重構」的過程,心中會產生深層的智慧、深度與了解複雜性,對自己更了解也會對於環境更懂得緣起緣滅的概念,我想這是自己從書本及人生當中的體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