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哆啦A夢是有情眾生嗎

 

這次有機會參與了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所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這次的學術會議的主題是「人間佛教與全球化」。從這個會議當中,有幸聽到很多的學術專家,分享了很多全球化的議題,譬如像是經濟化、人工機器人、環保、新冠疫情等等相關議題,其實也都再再地表示,佛法並不是到深山當中修行,不管人間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問題,而是要能夠走入到人間中。因為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陀的說法,皆為針對人的現實困境與心靈需求提出建設性的見解,並給予療癒為目的;繼而啟發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而在這次的研討會當中,我對於幾個主題很有興趣,因此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就是AI機器人的話題,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會討論AI機器人如何取代我們的工作,更嚴肅一點的話題就是AI機器人會不會有可能有自己的意識,進而開始與人類對抗發動戰爭,有沒有覺得這個不就是好多電影的情節。


但另一個很有趣的發現,電影比較喜歡這種走向,但是動畫片的機器人卻都是非常的體貼與溫馨,甚至老是拯救被搞砸的人類,譬如歷久不衰的《哆啦A夢》,又或是第一名暖男《大英雄天團》的醫療機器人杯麵,都是讓人愛不釋手的機器人。如果針對以上這兩類的機器人,如果有機會成為人類的話,你會投下贊成或反對票。


哆啦A夢是有情眾生嗎?


這個就是其中之一的分享論文所討論的主題-《機器人兼具慈悲心是否可能》,在這份論文當中最開始介紹到,將機器人分成兩種,一種稱之為AGI 機器人(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指的就是一個具有完全類似人類思想的機器,且具有人類智能與行為能力,就像是哆啦A夢。另一種就是ASI 機器人(Artificial Specialized Intelligence),運用在比較特別的範圍,譬如AlphaGo。





在文章當中提出幾個很有趣的問題,第一個就是AGI 機器人我們能不能稱之為「有情眾生」,佛教對於人類的分析,一般會用心識意識或是身口意造作,以及是否有業報相續的角度來看,但對於機器人好像不能用這樣的角度來看。所以這裡有從一個反過來的角度來思考,對於AGI 機器人來說,一切都是藉由過往的行為進行學習,所以應該負責的人會是設計者還是機器人本身,那他的心識意識或是身口意造作,是該由自己負責嗎?


如果我們把機器人也開始視為人時,是否也應該要賦予機器人的責任與道德規範?那在機器人的設計系統時,是否也該放入道德倫理系統,那該如何學習,又該用什麼樣的標準?但當機器人又像哆啦A夢你是否又有不同的標準?


該負責的是機器人,還是設計師


這同時間牽扯到另一個關於機器人的倫理道德,常被人拿來討論的問題。譬如自動駕駛系統如果造成出錯,那誰應該要負責任,當如果需要抉擇的時候,譬如如果自己車子閃車,可能造成駕駛受傷,但可以避免一場多人的受傷車禍時,誰又該為這個決定負責?


但如果你熟知倫理學的話,可能會知道倫理學當中包含各種不同的規範性架構,譬如自我主義、義務論、德性倫理學等等,那應該用哪一種標準,當在道德規範或價值衝突的時候,引用某些模型或案例來仲裁這些衝突。


所以在這篇論文當中,從佛教存有論上,還是認為機器人無法承擔業果與受報,因此還是無法視為有倫理行為者,雖然機器人能表現出人類的情感與感知,也能夠影響他人內在心靈狀況如貪嗔痴,譬如哆啦A夢喜歡銅鑼燒,因此佛法上目前還是無法認為。





再來拉到機器人的效益與慈悲新的觀點,雖然如同我們前面所說的,許多科幻小說與電影的描繪,造成機器人是否有破壞性的焦慮,但其實論文中,要我們從輔助性或中道的觀點來看,才不會造成過度極端。目前較多的觀點還是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成為社會公益的催化劑,但對於整體的社會福祉有益。但有一個前提是機器人的設計或研發,是要以提升人類福祉而非自身商業利益為導向,像是照護機器人。


以上這一段便讓我想到在大陸地區非常出名的賢二機器僧,穿着橙色僧袍、一臉稚氣的賢二在中國是一個萬人迷,作為一個機械人,賢二對自己的技能進行了拓展。他的胸前有一塊觸摸屏,用來回應求教者的問題和陳述,不僅僅只是面對面,在微信裡頭也能與他對話,也是非常幽默的對談(見照片)。




這裡的人們對信仰的追求正日漸迫切,而近年又對人工智慧產生興趣。但是動漫中心負責人賢帆法師表示,他們不打算將機械人投入商用,他的開發屬「公益性質」。而且僧人們似乎也沒有開展特許經營的打算。賢帆法師對《新京報》說,目前只有一個機器僧,還說,「我們這不是商業的行為,只是想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傳播佛法。」


另外一個是照護機器人,就有一點像大英雄兵團裡的杯麵,他的城市當中,能藉由生物學中的趨於一致的概念,讓機器人的學習能力,在具體生活中與人的感知與情緒能力一致,當它具備感知他人時,進而產生同感,進而引發慈悲心的主張,則這僅稱之為「眾生緣慈」。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動漫《紫羅蘭永恆花園》故事描述金髮少女薇爾莉特.伊芙加登以代筆者「自動手記人偶」的身分,為各地的委託人工作,將對方的思念化作文字的同時,一步步理解在戰場上重要之人對她所說的「愛」。但她一開始是個需要他人命令,沒有自主意識的女孩。之後在與基爾伯特的相處過程中,慢慢學會言語以及文字。



當機器人遇到公益


一開始擔任郵差的職務,但出於想了解基爾伯特失蹤前對自己說的「我愛你」是什麼意思而轉為擔任「自動手記人偶」的工作,替他人寫信傳達思念。因成長的背景,使得薇爾莉特一開始並不懂的戰場上以外的事情,但透過一次次的代筆委託工作及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之後,逐漸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以及情感,也稍微理解「愛」是怎樣的情緒。

然而在佛法當中的慈悲有三種不同的類型,「眾生緣慈」是以眾生為對象,見眾生知苦樂而生起的慈悲。另外兩種是「法緣慈」及「無緣慈」。所謂的「法緣慈」指的是因了知一切法無我,因同理眾生還沒有了證無我而生起的慈悲心。及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的「無緣慈」,這又是更高等級的智慧與慈悲不二的觀念。

利用這樣的激盪,讓我們再重新的思考,面對於未來的機器人發展,是很棒的思維。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讀後心得 : 生命價值的評斷標準為何 ?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本新書,是一位我很喜歡的知名主持人曾寶儀,提到曾寶儀很多人最開始聯想到的是她的爸爸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頂著高學歷和星二代的光環,當然讓人有更多的標準。近來越來越少看到她在綜藝的節目中出現,主持類型也逐漸轉為藝文人物專訪、紀錄片等等節目,除了感受她越來越成熟的主持風格,也在知性與理性兼具下,帶些幽默但卻不失禮,自然且不造作的方式下,也讓我越來越喜歡她的主持特色。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前不久看完她的著作《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在與自己及他人對話的文章風格下,分享她在走過人生很多的道路後,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也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進行很多的反思。也因此當看到這本新書的書名《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便吸引了我的目光。




一期一會的四段生命旅程

這本書的產生,應該是從2018年曾應騰訊新聞邀請,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明天之前》,這四段旅程探討的主題包括有人類是否有權決定死亡的安樂死、AI性愛機器人、近鄰近敵的美墨邊境及追求永生不死的議題,去探討許多人性、社會核心的議題,如生與死、性與愛、邊境與移民等四個議題。

對曾寶儀來說,雖然帶有很多的挑戰,譬如英文訪談、環境安全及短時間如何能討論出生命議題等等,但她卻想要跨出這一步,無懼地往前走,她曾說過:「這個機會,在我的生命中可能只會出現一次!」,因此《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這本書,便是記錄了自2018年起跨國拍攝的四段旅程,以及期間的種種遭遇與反思,是她觀察與反思世界的紀錄。

這四段旅程就像四面鏡子,送給
曾寶儀一份坦然的禮物,除了去看到背後一段人生意義與反思,沒有標準答案,有的只是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的看法,更深的意義就是「生命是什麼?」也讓她去面對真實的自己,面對過往且現在所遇到的問題。他認為「一期一會」指的不只是那些我們遇到的人事物,還有那個只要有一點遲疑就無法成行的雄心壯志,跟義無反顧想要聆聽這個世界的意圖。




接下來我想要跟大家分享,我最有感覺的一段生與死的旅程故事。


活著是我們有意識的選擇嗎

你認爲我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死亡時間嗎?我想放下這個解答,讓我們來看看
在這段旅程當中,支持與反對的的人怎麼看這個議題?

第一位是「死亡醫生」菲力普‧尼奇克,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合法執行安樂死的醫生,他幫人執行過安樂死,但也因為國家的法令經常變動,讓他常常到不同的國家去宣揚自己的信念。為什麼他要去宣揚許多死亡的方式,菲力普醫生的回答是:「為什麼死亡等於悲傷?為什麼死亡就是失去奪取?為什麼死亡不能是一場饗宴?為什麼人不能準備好就走?」

菲力普醫生曾遇到一個要求安樂死的老太太,他問老太太如果沒有生病為什麽要死,老太太卻回答:「這是我的事情,關你什麼事情。」所以誰有權利告訴另一個人說,你很好沒有選擇死亡的權利。另一個衝擊是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曾不只一次要求兒子,在全身都是病痛之下,能夠離開人世,但他無法這麼,因為社會用更大的放大鏡來看這一段關係。裡頭有一段我很喜歡的反思,如果人有權利選擇生死時,會不會更珍惜活的每一天,因為你知道,活著是我們有意識的選擇。




第二位是黛比,黛比的丈夫事業有成,但卻被診斷去患有漸凍症,後來病痛奪走了身體自主權與說話能力,因為活得毫無尊嚴,所以尋求解脫,而黛比也因為不忍心丈夫的痛苦,尊重他想安樂死的決定。而為何黛比在之後反對安樂死,因為這段過程,讓他覺得雖然尊重丈夫,但死亡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伴侶的陪伴權就該被剝奪嗎,安樂死影響的不僅僅只是生死,而是愛的生命。

另一位反對安樂死的是珍,珍一生下來就是重度殘障,被醫生宣告活不久,但卻沒有想到她活了一甲子,且在被訪問的前幾個月,她到英國議會去阻攔了通過安樂死的法案。為什麼她反對,因為她說如果安樂死合法,她可能在出生就被結束了生命,而沒有機會結兩次婚,且接受這次訪問。誰有權幫誰決定生死,人不應該都有活下來的權利嗎?


生命價值的評斷標準是什麼

從這兩個人的案例來看,就是一個很強烈的對比,一位先從正常的生活到無法自理,一位是天生就無法自理,終生被呼吸器與輪椅禁錮的人,誰比較痛苦,誰比較不容易,誰比較有權利,誰比較勇敢,其實都無法去比較,也沒有辦法有一個量表去評斷。

人都應該有活下去或是結束的權利,那評斷的標準有哪些?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的?
寶儀姐當下也是很困惑的。對於支持安樂死的醫生或是書中的另一位病人瑪麗來說,安樂死並不是放棄生命,而是正向的面對生命。對於反對者來說,他認為生命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走過永遠都不知道。

因此寶儀姐才會在書中說到:「每個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無法用一個簡單的答案來定義,值得不值得,難過不難過等等,沒有人有資格評價,既使是神也無法,安樂死對於當事人或是所愛的人,都是不同的意義的。」


從這幾個人的故事,總是讓我不斷想到一部改編真實人生的法國的電影《逆轉人生》,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在一次跳傘意外導致終生癱瘓,但卻遇到一位有前科的黑人看護,兩個生命的交流,也改變了兩個的命運。其實生命就是如此,生命不斷地在影響生命,當一直走下去,一定會有新的火花與碰撞,這也是佛法當中所說的因緣,害怕的其實並不是未來,而是當下那個無法知道未來答案的自己。

也因此佛法才告訴我們,過去未來都不用去思考太多,專注的只有當下的自己,才是最重要。在《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卡根教授也用哲學的角度說明這一段生與死的關係。如果我們說到死亡不好,是因為擔心死亡後,會剝奪我們生命的美好事物,所以條件就是「目前的生命提供給你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生活。」那我們不應該把重心放在,如何創造出一個值得過的生活,那才有資格說到要放棄,延續下去也才有意義。

或許在我們討論是否該執行安樂死之前,我們真的得要先擁有一個值得過的人生,不然既使擁有一個健康的軀殼,也是愧對於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生。這一段旅程中,後續也有再訪問兩位決定安樂死的人,也帶給我一些想法,應該就在下集再說。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下)

 

鉅細彌遺的「佛教雕塑藝術」

接下來你會走到第三區「海上佛教地圖」,讓我最驚艷的就是這一區,完全就是將新媒體展現的淋漓盡致。一開始我看到的是許多佛教雕塑藝術的區域。想看看如果我們想要看佛像,都會看到一尊尊的佛像,但這次我們看到卻是由兩個螢幕鎖拼接起來一台,一共有十台,當時看到的時候真的會嚇一大跳,因為看到的不是平面而是立體,而且解析度非常的高。聽館長談到用光度立體技術,將文物建構虛擬的3D模型所拍攝出來的。這就是數位典藏,未來會慢慢的運用在博物館的展示裡頭,因為許多的歷史文物非常珍貴,且無法搬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也因為解析度非常的高,所以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佛像中的每一個痕跡,同時也利用這個方法,一台電視可以播出很多個,這就是當展覽的空間不大時,如何可以利用媒體的技術來利用,這次的展覽,就是一台電視可以呈現出五個佛像,也就是有將近五十個佛像,能夠在有限的空間中利用,真的是令人驚艷。或許無法看到實體,但節省了更多的空間與時間,甚至未來可能在線上搭配更多的解說,這也是一個非常樂意運用媒體科技的方法。



















談到佛像,其實佛教的發展時有分為無像時期與有像時期。在很多佛教的石窟當中是沒有佛像的,大約是在公元一世紀之後才開始有佛像,之前的佛教徒並不敢畫佛像,因為怕把佛陀聖像畫的不莊嚴,所以會用法輪、菩提樹、金剛座等等來代表佛像。

公元二世紀,獨立式的佛像雕塑才開始普及,在敘事型藝術亦大為流行,尤其是展現佛陀誕生、成道、初轉法輪和入滅等場景的圖像或浮雕。在這次的展覽中有一尊就是初轉法輪像,手印呈現的是說法印,坐在金剛坐下,上頭有佛光及飛天,用來表示說法非常的歡喜。

其實佛教藝術涵蓋各種佛教人物與風格,從謙卑虔敬的修行者,到具有慈悲神力救拔眾苦的菩薩形象,可從相貌、姿勢或手印識別其身分。而這次的展出有非常多都是國家級的寶藏,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真的一定要去參觀。別急,還有更厲害的在後頭。


沈浸式體驗的石窟之旅

在這區我們又看到了讓你有沈浸式體驗的石窟,當時我們真的也有被驚嘆到,當你靠近時,視覺與聽覺完整的被包覆,不僅我們可以利用儀表板360度來旋轉,觀賞難得親眼見到的石窟,當你在說話時,你也會感受到,其實人就在現場,非常的真實。

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建築在印度的主要發展形式有三種:1.佛塔,其基座深處供奉著佛教珍寶,包括佛舍利、典籍及塑像。佛陀涅槃後,舍利分成八份,分別供奉在八座佛塔內,後來由篤信佛教的阿育王重新分配這些舍利。故佛塔象徵佛陀的涅槃與法身,造塔亦被視為其中一種積聚功德的法門;2.支提窟或支提,是僅作禮拜用途的紀念寺廟,沒有供奉舍利實體;3.精舍(毗訶羅窟)是僧團的住處,或有附設佛塔及殿堂,供禮拜及生活起居之用。



當時我們看到的印度阿旃陀石窟(Ajanta),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大約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後7世紀期間建造。石窟始建時,正值阿育王時代,是在離谷底76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的一處佛教廟宇,當參觀時就是要欣賞當時候建築的美,其此之外而石窟內的壁畫及雕塑被視為是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裡的經典。

譬如第一號洞窟裡頭我們就可以看到很有名的金剛手菩薩壁畫及蓮花手菩薩壁畫。此外也有展示十九號洞窟是膜拜堂,入口外觀的裝飾令人驚艷,另外我們也都可以在牆上看到許多的故事。建議其實我們先上網查資料後,再去仔細地觀賞,會讓我們更有收穫。





嘆為觀止的「海上佛教地圖」

最後來到360度的環形劇場,這是全景視覺體驗,當你走進去之後,你就會體會到,自己就如同身處在這個環境之中,根據展場資訊顯示,在製作海上佛教地圖的過程,是3D的全景錄影及現場收音,超高解析度的底片,使用的是十億畫數,搭配高精準的定位系統,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這些地點及位址。


而這些的地點,許多都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的珍貴的文化遺產地點,一共有七個國家(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柬埔寨 泰國 中國 印度)十四處的佛教聖地,譬如全世界最老的佛塔,位於印度的桑奇一號塔,斯里蘭卡的無畏山佛塔(斯里蘭卡佛教史上著名的融匯大小乘佛教傳承的聖地——無畏山寺)、印尼爪哇的婆羅浮屠佛塔(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確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寺),泰國素可泰大城的瑪哈泰寺及柬埔寨吳哥考古公園巴戎寺等等,真的都是非常難得見到的世界遺跡。而其實我們也會發現大部分都接近於海港位置,所以不用花費高昂的飛機票錢及時間,就能夠體會欣賞到,就知道有多值得參觀這的展覽。




除此之外,還想跟大家說一個秘密,其實在展覽區外的門口處,在地上也有一個地圖,我們其實就可以用手機去掃描,我們就可以連條到該網址,用手機進行360度的觀賞,也是多元利用新媒體的方式來進行。

這次的展覽對我來說,非常棒的一次參觀,除了認識佛教海線之路的影響,及觀賞好多歷史文物與古蹟地點外,也對於多媒體的運用,又更大開了眼界。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去參觀,相信會有不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