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7日 星期日

不是要你不生氣,而是學會好好生氣

 

本週來到第四堂課中,慧中法師在課程當中介紹了八識心王,介紹了八識的功能與作用,及對於我們內心的影響。在《大乘百法明門論》當中,稱之為心王,當然被稱為王,就知道它們的地位有多重要。

八識的分工合作

八識當中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功能是用於傳達,第一步開始能接觸到外境,對於外境的接觸,我們是無法控制的。接下來前五識,再將材料交給第六意識,由第六意識指揮下達指令給前五識,讓第六識去分別認識。

譬如我們在街上無意間看到了一個遊民,當你在忙碌的時候,可能有看到但是根本沒有什樣的感覺,所以前五識只能感受到事物,但卻無法領納外境。但當你看見時,開始想著這個遊民好髒好臭時,這個時候心識便開始起了作用,開始去產生了別、認識、分辨的作用。所以我們的心識會去鼓勵我們去看我們喜歡的,聽我們喜歡聽的,都是第六識與前五識的合作,又稱之為「五俱意識」。

但我們的心是又很厲害,有時候不需要前五識得幫忙也可以起作用,譬如打妄想、做白日夢、打坐中心中亂想,都是第六識自己在發揮作用,就稱之為「獨頭意識」。這就讓我想到電影《刺激1995》當中主角的一幕,主角雖然被關在牢裡頭,但心裡卻想著自己喜歡的古典音樂,腦中出現了古典音樂的曲子,主角便說到:「在世界上,有些東西是完完全全屬於你,囚籠關不住它,別人也奪不走。」不好的想法在心識中,但希望與信念一樣,也都住在我們的心識中。

慧中法師講義


而心識雖然很重要,但也有沒有工作的時候,譬如昏睡、昏迷或真的有定力的時刻。第六識雖有我執,但有間斷,且與外境相連,因此前五識「不恆不審」,第六識「審而不恆」,而第七識則「恆審思量」,只緣賴耶,且有著強烈的我,不斷強化我執的力量,但第七意識被我貪、我癡、我見和我慢所包覆著,所以整天滿腦子就是「我想我要我覺得」,去抓取第八的過去累積經驗的阿賴耶識,在將這個「我以前如何」傳回第六意識,決定應對的行爲。

譬如剛剛說到遊民,前五識讓我們看到他,而心識讓我覺得他很髒好臭,而第七識傳達這個想法之後,從第八的阿賴耶識中傳回,原來過去的我對於遊民都是不好的印象,這個「我跟他們不太一樣的想法」再傳回到心識,心識便告訴前五識趕快移動我的腳,趕快遠離他們,這就是八識的分工合作。


慧中法師講義


情緒,是用來認識自我的訊息

在上完這堂課程之後,便讓我想起因為最近升為更多的管理職,太多的事情讓我感受到煩躁,且容易產生生氣地狀況,因此閱讀一些關於情緒憤怒的書,課後便讓我升起,是否有可能再做一些互相比對,來思考自己的學習與體悟。

在《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這本書中提到,其實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都不會平白無故出現,都基於某些理由才會出現。而出現憤怒的原因,有時候不單只是不爽,而是有深層的目的,譬如想要他人改變行為而迎合自己的想法,在潛意識當中,就是希望獲得到對方認同自己的想法,進而要求對方改變行為。

這在唯識中也不斷地提醒我們,心所法中的「根本煩惱心所」我貪、我癡、我見和我慢,不斷地讓我對於外境所發生的事情,製造出這些「非我所願」的想法,讓我感受到不開心不滿意,而非我用前五識所聽聞到,因此面對自己經常產生的憤怒,更應該修的是自己的這個「我執」,這也是心理學中說到,是潛意識在影響著我們,與這個第八識有著類似的觀點。因此面對憤怒這件事情,解決的方式,是要創造出好的種子種入,而好種子的獲得,就在於一次次好的解決這些狀況。

然而這也提醒著自己,當看到別人所發言所說,或許有時重點也非口中所說出來的話或,而是內心的心識又或其實是過去阿賴耶識的經驗回薰,因此不要只聽到說出來的話,而是要聽懂文字背後的意涵,才是知道唯識很重要的想法,這也是心理學當中的冰山理論。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

心理學專家Albert Ellis 便在《讓自己快樂:沒有放不下的情緒,只有不肯放下的你》提出了理情行為方法ABC,A指的是誘發事件或逆境,C是情緒或行為結果,譬如說我們從別人的嘴中聽到一個好朋友說自己的壞話,當然我就會憤怒生氣,想要找這一位好朋友理論。

等等,你可能得要想一下,那B是什麼?這時候起決定性的B就要出場了,B在書裡頭稱為「信念」,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信念體系,並依靠這套體系來做判斷以及評價。也就是說當發生狀況時,我們會瞬間出現習慣的反應模式,而這種模式就是過往不斷種下的種子起現行。就像剛剛的例子,如果我相信這個朋友,又或是過去都發現常常有這種誤會,可以根本就不會生氣,而是用理性的態度來思考可能的狀況。

所以根據這個理論,不是事件A必然導致情緒C,起關鍵作用的其實是B,如果用簡單公式,就像是A×B=C。在公式當中,A是已經發生的事實,無法改變,也像是前五識所觀察到,A是一個定量,但B是一個變量,所以B的大小決定C,也就是憤怒值的大小。

所以B就是決定C的大小,而B指的就是一種對於事情的心念或看法,越是在意或越往不好的地方走,則C的反應越大,反之若能理性的思考去觀察或體會,也就不會馬上把自己陷入憤怒的不良情緒,所以常有人說生氣的時候暫停一下或先先忍辱並非心靈雞湯,而從唯識的角度,就是從第六意識到第八意識之後,再迴轉到第六意識。




心理學專家Albert Ellis在B這個部分,分為理性信念和非理性信念。所謂理性信念並不是指,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都保持正面情緒,遇到不好的事還高興,那就不是正常了。而是當不好的情緒,比如悲哀、遺憾、煩悶都是「健康的負面情緒」,超過這個限度,產生抑郁、憤怒、焦慮,就是不健康的負面情緒,也是非理性信念,也叫毀滅性情緒。

認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是否為適度或適當的反應,而會讓自己陷入到這個非理性的信念,作者認為有這幾個原因,1.要求絕對化:譬如別人要對我好,要注意到我;2. 過度偏見:當某人的行為,我們馬上幫他定義為,他就是這樣的人;3. 過度放大:習慣地把事情看成很嚴重,放大不利事件的程度和影響。

而這個部分,我深深感受到唯識用更好的方式來深入詮釋,就是會產生過度的反應就是六個根本煩惱心所裡頭的貪、瞋、癡、慢、疑、不正見。所以我們常常說到要修行,就是有意識地選擇你的信念體系,你應該有能力決定自己的想法、態度、行為,你應該能夠根據自己的意願安排生活。





控制憤怒的實踐方法

Albert Ellis 在書中提出一些“控制憤怒” 的一些具體方法,他把這些方法歸納為三大類:思維方法、控制情緒、行為方法,值得來參考與學習。也就是開始學會如何好好生氣。

1. 思維方法:在感受的憤怒時,就要問一下自己,我怎麼想,是用什麼樣的心念,這裡作者稱之為Dispute - 質疑,進而將非理性轉化成理性信念,藉由質疑自己三個過程,查明、辨明及辨明來察覺自己的心念為何,辨別是否為理性或否裡性,再從非理性中進行積極的辯論。從而改變自己想法。所以不是沒有情緒,而是產生適當的情緒。

有那一些問題呢?像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有那些證據我所想的事情是正確的?為什麽我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自己到底在意的是什麼?從這個部分我所看到的,是學去挑戰自己的「我執」,是什麼樣的我所生氣,我是否太過於自大認為,這是提醒自己並非一個完美的人,而是接受自己的情緒,但從一次次的過程中,調整一個可以成為更好的人。

2. 控制情緒:理性情緒想像方式,也就是我們常常發生很多想像,但可以是不好也可以是好的,迫使讓自己想像,進而改變情緒。譬如像是令你生氣的那個人,曾有過的非常快樂的經歷,讓你對這個人產生好的感覺,使這種感覺最終勝過敵意。之後再回想,做什麽才產生了這種情緒變化,之後重複練習,到很熟悉為止,這也就是練習讓適當的種子起現行。

同時間其實也鼓勵鍛煉自信心,因為一些不安或嫉妒,來自於自己的不自信。另外還有像是全面考慮憤怒的實際後果、意識到憤怒和暴力的危害、克服自卑感、認識到人都會犯錯、理解對方的痛苦、是對方的行為不對而不是這個人等等方式。

在這個部分則讓我看到,佛法要我們學會去練習「接受」、「慈悲」或看懂因緣和合的道理,就是在練習去鍛鍊一些好的想法,「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念動可以看見自己的本來面目。



3. 行為方法:利用行為來改變自己的思維,譬如像是學會放鬆、改善人際關系、學會與人合作、閱讀精進自己改變觀點與思維、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抒發情緒等等,這也是佛法一直不斷推動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的概念,可以學會正念、正見、正精進等等八種方法。

雖然說了這麽多控制憤怒的方法,但這些不論行為還是思維,都需要不斷練習,才能讓理性的種子起現行,甚至可以影響到下一輩子。你要接受一個“有著憤怒情緒的自己”雖然我們知道憤怒本身是錯誤的,但不是完全的否認自己。認為自己不好。

每當回想自己有一些不如法的想法與行動,而讓我有憤怒及責怪的念頭及行為出現,一直很想讓自己更有智慧,採取更適當的行爲,但特別有感受到,第八意識的深層影響,會讓我不由自主將過去習慣的念頭與行為瞬間提取出來,而做出不適切的語言與行動,這都讓我不斷地想起唯識所說的「現行薰種子,種子起現行」,更讓我下定決心想要去做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