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一談就贏談判課》帶給我的學習啟發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非常律師禹英禑》教會我們的職場帶領之道 (下)
接續上篇文章中所說,《非常律師禹英禑》出現一位大家最愛的「父系上司-鄭明錫」,能被大家選為職場主管理想榜樣,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從鄭明錫身上,學到的帶領團隊要做的事。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非常律師禹英禑》教會我們的職場帶領之道 (上)
但這篇文章沒有想把主軸放在這裡,而是想放在我們很常經歷的事情,那就是職場。對上班族來說,最不想要遇到的哪些狀態 ? 相信排行前三名一定有,害怕擁有一個討厭的主管,而這部劇卻出現一位大家最愛的「父系上司-鄭明錫」,甚至有人影評有說到:「沒有鄭明錫,就沒有禹英禑」。能被大家選為職場主管理想榜樣,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從鄭明錫身上,學到的帶領團隊要做的事。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提升銷售能力
這幾年常常會說到,對於每間公司都是服務業,也沒有專門科技公司,因為每間公司都要懂的利用科技,來幫助自己的公司。對於業務其實也是,不是只有銷售產品才叫業務,我們每天要說服上司與同事的想法,要說服另一半跟小孩的行為,靠行動獲得比較好的服務,這不就是業務的工作嗎?
所以在《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這本書中,其實不單單只是說道業務這個工作,而是銷售自己的這個概念,書中大致分享兩個面向就是,對內要提升自己,對外要銷售自己,而銷售自己也分為線上與線下。
#銷售自己
在銷售自己的部分,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我們其實賣的不是商品或服務,而是賣自己這個品牌,而客戶想要買的是更好的自己,譬如當一個人換到一間公司去,而客戶也願意轉過去。其他公司知道自己離職,趕快來邀約工作,又或是朋友願意結你這個朋友,這就是一種成功銷售自己這個品牌的概念。當知道這個核心概念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奇異博士》教會我們的成功公式 (下)
這讓我想起《恆毅力》這本書,書裡提到成功的公式:
天分 x 努力=技能 技能 x 努力=成就 成就 x 機運=非凡的成功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奇異博士》一場科幻與佛學的激戰 (上)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轉念的力量》(下)- 關於轉念的提問
我需要(人名)______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名) 去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再也不要(經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這個練習有什麼樣的好處呢?首先第一個當我們寫下來之後,就會一句句看著這個文字,就可以覺察自己的念頭,怎麼想的?自己的念頭是如何任意竄流的,下一次是可以如何修改的。其實這是一種善待自己的方式。這個方式也讓我想到了《好好學習》這本書裡頭所說到的,應該要如何紀錄覆盤,其實是要把自己的所有的思慮寫下來,我們才觀察得到真實的自己,也才可以告訴自己,下一次可以怎麼做,這才是有意義的記錄下來。
第三個好處是幫助自己練習,因為剛開始面對生氣的事情,事實上是無法對焦的,但利用這個方式可以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聲音或念頭,當多次練習之後,就自然而然的使用出來,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就可以運用出來,讓自己醒過來。
第四個好處其實是,當你在寫的時候,你可能會認為我怎麼可能會這樣對待別人,我怎麼可能是這麼愛計較,小氣的人。但真的強迫自己寫出來時,才會發現看到自己的缺點,讓自己放下自尊,真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在,這是轉念開始最困難的部分。
為什麼轉念需要這麼多的練習時間
因為大腦的運作其實就是一種習慣,當我們在一種相同的狀態模式下運作,就會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來回應,所以更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這就是一種正確的方式。這是一種若A則B的自動化思考行為模式。對於身體來說,才是一種省力的方式,如果每次都要思考,則每次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量。
然而真正的想要改變,來自於一種覺察到思辨的過程,當真的想要改變時,才有可能改變,所以轉念功課就是一種幫自己種下一個不斷質疑自己念都的種子,他是需要不斷地澆水施肥才可能讓自己的種子發芽。
所以要培養醒悟的思維,就是要把自己的神經網路打通,且不斷地練習,讓它成為自動化,才有可能成為我們可用的方式。對於科學來說,我們的壞習慣並不會因為吃素唸佛可以解脫,並需從覺察當中,去觀察到自己的念頭,進而改變調整,才可能改變,進而離苦得樂,所以得要把握每一次可以覺醒的機會。
第一個是讓我們看見事實,但有時這個事實其實不是,而是我所認為的,它不是真的,當你越能夠接受這不是真實的,就會臣服於如是,接下來才有可能看清自己的幻想念頭,當越多的破除,才能越心平氣和接受事實本來的樣貌,放下外在無法改變的直念走出來,這才是一種真的無有罣礙。
如何分清楚什麼是念頭? 什麼是情緒?
情緒和念頭不同,轉念的是念頭,而不是情緒,因為事情本身是中性的,是我們的解讀方式,決定了我們的情緒。但許多時候,我們會先從過往的經驗中,來判讀這一件事情,進而就產生了情緒,所以其實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念頭。故作者在練習時,都會想要先釋放掉一些情緒,當紓解過後的情緒,必較能夠接受更多的看法。
其實念頭觀看第三與第四個提問就會發現出差異,而其實根據經驗,大家也比較喜歡沒有那個念頭的自己,是比較自在無礙的,所以都是因為這個念頭,讓我們緊抱著不放,而成為這個念頭的受害者。所以一切不舒服的根源,就是這個念頭,若沒有經過參問,無意識當中,我們就會被帶著走,所以當有意識的提煉,才能夠清醒,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
如果我們因為轉念而不在痛苦,不就便宜那個讓我們痛苦的人
所以我們前面有說過就是要善待自己,既然都離開了,幹嘛我們自己要一直把他請到自己的念頭來,花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比較重要嗎?讓自己輕鬆快樂不是比較重要嗎?
2 如果是我的事,我能做什麼來改善現況 才能夠用理性來看待這個事情
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把時間跟精力耗在讓兩方精疲力盡,當你花時間讓對方痛苦時,其實我們自己也是不斷地在經歷這些痛苦。
總結這個轉念的功課,其實是要讓我們面對現實,自己的不開心,要自己解決,不是要一直給對方開藥方。我們要先承認我們真的有情緒,當寫下來覺察之後,再來幫自己找到解套的方式。利用反轉的練習,幫助自己迎接下一次的遇到,其實這都是很合理的生命成長歷程,也不需要苛責自己。
真心懂得感受與接受,接納如是的輕鬆與因緣
2022年5月21日 星期六
《轉念的力量》(上)轉念五步驟
其實在我們身上有好多應該的念頭,你應該怎麼樣對我,我已經這樣了,你不應該如此等等,但有時候你選擇說或不說,不論你用哪一種方式,這些念頭無形之間其實影響我們很多,讓我們不開心,可能還會在意很久,因此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這本書在說什麼
《轉念的力量》的作者是賴佩霞女士,她曾經當過歌手、演員和主持人,但在經歷婚變之後,領悟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所以開始去學習很多的心靈課程,投入修煉身心靈的領域,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心靈導師,而「轉念」是她到美國,向導師拜倫.凱蒂所學習的一套方式,對她獲益良多,所以才有這本書的產生及推廣課程。
拜倫.凱蒂曾經受十餘年的憂鬱症所苦,從沮喪、憤怒、絕望,最後陷入自殺傾向。但1986年的某天清晨,她突然明澈地清醒過來,了知自己的痛苦是「如何」結束的,從此她開始活在了悟的自由中,因此她整理了這些方法,進而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讓大家都能藉由這個「轉念作業」(The Work) – 這個方式,找回每個人內在原有的自由。
為什麼我們需要轉念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其實很多人就想要學習轉念,但其實我們應該思考一下,什麼樣的念頭需要轉 ?我喜歡作者所說的:「凡事傷害我們,帶給我們痛苦的念頭,任何一個傷害自己的念頭,都值得被參破,都值得轉。」
每一個負面情緒其實都是,不斷地在傷害著我們,當我們產生負面情緒時,我們通常的處理方式,不是怪罪他人,責備他人活該 ; 要不就是怪罪自己,苛責自己的無能。
但其實我們第一步應該要做的事,是去分辨念頭vs 事實,只有當我們看清楚念頭本質的虛幻與無意義時,內在的清明自然會讓那些損人不利己的念頭,才會回到它該去的地方,也就是佛教所謂的「空無」,因此所有的負面念頭都值得一一參破。負面情緒帶給我的智慧與契機,讓我們有機會讓心胸更寬大。
第二個為什麼我們需要轉念的原因是信念控制生命,其實我們的世界是從慣性思維 和不假思索的答案所造就出來的,這些信念長久以來會讓我們深信不疑(我執),像是一種濾鏡,利用濾鏡所編織出來的偽世界,讓我們以為生命都是如此,會侷限了我們的思維世界。
這個讓我想起了《華燈初上》的由楊謹華飾演的蘇慶儀蘇媽媽,在戲中當蘇慶儀不想要有這個肚子里的小孩時,由林心如飾演的羅雨儂二話不說就當了這個小孩的親身媽媽,當自己的小孩照顧,有這麼好的閨蜜,怎麼蘇慶儀還這麼恨她。因為蘇慶儀認為這就是一種施捨,一種可憐自己而做的行為。因為從高中時期,她就覺得羅雨儂照顧她,就是一種施捨,導致長大之後,什麼事情看起來都像,所以她永遠都活在這個念頭之下,無法跳脫出去。
我們不可能對世界或別人沒有任何意見,但要學會如何善待自己
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轉念」就是要我們「放下」,叫我們不要管,書中其實一直說到轉念不是放下,而是幫助我們探究真相,是要看清楚我們的憤怒、困惑、焦慮或害怕等等,阻礙我們自在情緒背後的真相,不要成為被負面念頭綁架的「受害者」,而是轉化念頭的「自由者」。
作者用一個佛教用語「參話頭」來說明何謂「轉念」。所謂「話」指的是語言,而「頭」是指根源,所以就是一種說這句話的源頭,也就是一種對生命問題的追根究底。
「參話頭」就是從疑惑開始,因為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念頭不斷地冒出一堆想法,無法平靜下來,所以藉由對話與探索,進而觀察念頭的根源,是誰在起念頭?為何是這些念頭?等等提問,來跳出當下混亂的思緒,去看清楚念頭的起落,進而從第三方去觀察,進而不被念頭左右,從解惑的過程當中.去如實觀照我們的念頭。
用更簡單的話語,就是利用不要急著相信自己的念頭,透過一些問題去看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後,才最出明智的選擇與行動。轉念讓我們放下卻不止於放下,有著完整的邏輯與具體執行的步驟,是一種當頭棒喝的頓悟,而不是不理他。
所以作者對於轉念的定義是:「轉念的本意不是要我們把頭撇開,漠視過往曾經發生的事件,而是提供一個明確的方法,幫助我們看清阻礙內心釋懷的主因,藉此找到面對現實的力量。」
放下那些困擾你的「應該」,才能對未來感到「期待」
問題1 : 真的嗎?
問題2 : 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
問題3 : 有這個念頭時,我如何反應
問題4 : 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怎麼樣的人
反轉思考 : 找到反例
提問一:真的嗎?
這個提問目的就是為 按下暫停鍵 ,不再任由情緒膨脹,也希望能夠跳出慣性的思考模式,開始跟自己的內心對話。
「真的是蘇慶儀搶了江瀚」「當然,都有照片了」?羅雨儂不斷地問著自己,雖然這個時候還是很氣憤,但是最少開始了與自我的對話
提問二:我能夠確定這是真的嗎?
這個提問目的就是幫自己重新錨定,幫自己釐清真相 ,再次檢視一下這是念頭還是事實,這之間的差距在那裡?讓自己在「念頭」和「事實」之間騰出一些空間,保留給「成長」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讓我們看見,不悅的念頭是如何影響我們自己,不僅影響我們我們的抉擇判斷,也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要先讓自己看見這個無意識的念頭,是如何造成我們的身心負面影響。
第二的是讓我們自己知道,當別人不懂的好好說話時,我們更需要懂得轉念,因為有時候是別人一句負面語言,不小心我們就全攬上了,但那是別人,我無法改變的。又或是像是主管謾罵下屬的部分,也是最不明智的,因為我們期望的是讓他們進步,但這樣的態度不但無法讓下屬進步,還會讓關係更不好。所以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夠好好說話,與人為善,其實也是溫暖自己。
羅雨儂開始意識到,當我一直出現這個想法時,我只會一直對他們兩個生氣,但其實我已經無法阻止這件事情,但這件事情會讓我去質疑蘇慶儀,而我也可能會動手,我們倆個的關係一定會糟,然後在公司裡我們無法工作,兒子也面對我們兩個的爭吵不知道該怎麼辦來面對,吵架誰贏誰輸那又如何。當思考完之後,羅雨儂可能也在想,如果不用正面的衝突,還有什麼樣的方法。
提問四:沒有這個念頭時,我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目的是要把停滯能量解開,回歸輕鬆自在的狀態,其實要放掉習以為常的念頭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當念頭愈大,愈難想像「沒有念頭」的心情。譬如書中提到有些人在電影院不小心大聲講話,我們非常的生氣,但如果我們沒有告之會越來越氣,但有時我們小聲地提醒他一下,你會發現他們可能真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影響到他人,你也不需要這麼氣了。靠著一點一點的探索和移動,駕馭自己的心智成長。
羅雨儂思考著,有沒有可能蘇慶儀是在他們倆分手之後才再一起的,有沒有可能她以為是我先說分手後,有沒有可能其實如果當初我喜歡江瀚時,其實蘇慶儀早就跟他再一起了。其實事實的真相是當初蘇慶儀比羅雨儂更早喜歡江翰,其實當我們沒有這個念頭,會不會其實有很多更多的可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又或是別人的無心之作。
這個步驟是希望自己能把思緒集中在有意義的地方,帶來新的領悟與自由;也把批判和對抗的心力反轉回自己可以掌控的事物上,開啟轉變的契機,重點不是別人應不應該做什麼,而是我如何安頓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可以把很多的「應該」轉換 「其實我可以」
蘇慶儀可以跟江翰在一起,因為我們已經分手了
江翰已經沒有跟我在一起了,我其實可以找到更好的人
我其實真的不需要跟一個跟我沒有關係的人,因為他而影響我的心情
不再受毫無益處的念頭折騰,不再被層層堆疊的負面情緒綁架
不知道你對這個方法有什麼樣的看法,對於作者來說,他覺得第一個問題最難也最關鍵,因為我們幾乎不會質疑自己的想法與念頭,我們怎麼可能會有問題?當問了這個問題?其實你機會直接就想回答,當然是真的?但其實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很多的執念其實都是假的。
對於作者來說學過轉念最大的斬獲是,當情緒上來時,選擇不做情緒反應,先找到腦子裡的關鍵聲音,等念頭轉好,腦袋清楚 心情平復後,沒嫌隙時再開口,不論是什麼樣的回應都行。不僅僅提升了自己的醒覺能力,也改善了與世界的關係。
我很推薦這本書給大家,因為書中除了講這些方法外,其實還有很多很生活當中的例子,都會讓大家很有感覺。雖然說是轉念,但我覺得其實是一種選擇,選擇自己如何去思考與面對,選擇過什麼樣的生活等等。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ATD人員績效改善證書課程心得
2022年5月3日 星期二
華嚴經系列課程心得
華嚴經課程
華嚴經第八堂課 - 再次與普賢十大願相遇(2022.5.2 )
華嚴經第七堂課 - 當普賢十大願遇到了原子習慣(2022.4.27 )
華嚴經第六堂課 - 請轉法門的體悟(2022.4.9 )
華嚴經第五堂課 - 懺悔的意義(2022.3.26 )
華嚴經第四堂課 - 一心三觀真的不容易(2022.3.18 )
華嚴經第三堂課 - 我可以不想要成佛嗎(2022.3.05 )
華嚴經第二堂課 - 當podcast 遇到華嚴經 (2022.2.24 )
2022年5月2日 星期一
華嚴經第八週心得 - 再次與普賢十大願相遇
最後一份作業,我想幫自己重整一下,這次上完普賢十大願八堂課的學習與收穫。
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要讀佛經,是因為遇上困難才需要藉由佛經來找到生命的答案?這與有人會問為什麼要學佛,是不是因為遇到生命的困難才需要嗎?我們經常看到,許多人接觸佛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家人的生病或過世,又或是自己在生命困頓時,需要一些依靠時,才會想到要接觸佛教。
所以反過來思考,為什麽生命順遂快樂時,不會想到要接觸佛法。我想很多人可能會想,我現在很快樂,所以為什麼需要佛法告訴我「空性」「無常」,又或是我開心的與朋友去唱KTV,怎麼可能因為我很開心所以找朋友一起去學佛,可能因為學多人認為,學佛並不是一件快樂幸福時,要選擇做的事情?這時我更覺得身為一國的王子 – 有無限的財富與權力時,怎麼會想要放棄這些所謂的美好,這讓我體悟到佛陀為何要現富貴相,真的是佛陀的智慧所在。
前一陣子認識一位不快樂的朋友,常常跟她聊天後,幫她解開了一些對於人生的疑惑,她那天跟我說,她覺得讀佛經好像很不錯,自己因為家裡是信道教,所以很不喜歡燒香拜佛的感覺,對於佛教也沒有特別的感受。
當下我聽完其實蠻開心的,這表示她可以感受到,我因為學佛所以讓自己更快樂或更知道人生方向,當遇到了問題也知道該如何轉念,我想這也是我在這八堂課當中一個很深的感觸。因為在這八週的平常的時間,總會遇到一些上班時沒有處理好的狀況,讓我一直掛在心頭。
但每當在上課的時候,師父總是會提出一些說法,讓我知道該如何去面對這些處境與念頭,所以每次在上完課之後,都可以感受到心靈上被充電,雖然每週都在懺悔好像也都表示自己努力還有很大的空間,但這就是佛經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去改變我們日常生當中,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看待每一個人事物。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讀佛經,有可能是我們在人生茫然時,因聽聞到佛經的一句佛法而心開意解,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也讓自己的生活找到皈依處。但也可能是因為一個佛法故事,一句經文之美所感動,因而走入佛法的殿堂!所以其實不論是否有什麼原因和機緣,就這在那一刻,自己的生命已經被這一因緣而改變當下的自己,這不就是讀佛經最好的一個理由。
如何讀佛經
第二個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收穫,就是關於如何讀佛經的方法。過去我們常常聽到「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所以我們要好好的閱讀。把經典打開,一字一句的讀,理解每一句的意思,體會佛陀想說的話,甚至還要知道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等等架構,或是作讀解表等等,這也就是我們常聽到「廣讀」「熟讀」或「精讀」才能真正的「深入經藏」。
所謂「精讀」,是清楚明白經典裡的每一句經義,「熟讀」則是把經文背熟,這些讀法都能讓人增長智慧。如果能精讀一部經,或是熟悉某幾部經,則對整個佛法也就能夠貫通,但有沒有可能是這個原因,讓更多人更不敢接觸浩瀚的佛學,因此對我還說第二個收穫便是經典可以怎麼讀。
最近我在閱讀羅振宇的《閱讀的方法》,提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讀書需要方法嗎?
過往我們學了很多的讀書方法,其實很多本質上都是要應付考試,但有可能就是這樣的原因,讓很多人喪失了對於讀書的興趣與熱情,所以讀書是一件很難的事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好像讀書真的就是一個苦差事,所以我們觀察人不讀書,其實好像也不會怎麼樣。
但作者羅振宇提出一個觀點,就是書籍世界應該不是一座浩瀚的寶山,而是應該像一處繁華的鬧市,因為讀書人是在街上逛街,而作者就像是店舖的主人,想辦法吸引這些逛街的人走進來買單成交,所以作者一定要想辦法讓我們有收穫,這不就是「開卷有益」。
所以站在讀書人的角度當中,所謂閱讀的方法,其實就是「讓自己愛上閱讀」的方法,讓自己想辦法把書中對自己有益的部分搬走,這才是真的喜歡讀書。喜歡閱讀這個過程,它是有樂趣的,讓我們一直點燃心中的那一個燈火,所以能持續覺察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和對自我心性的增進,凡是達成這個目標的,就是好的閱讀方法,也就是要為自己負責的閱讀方法。
所以羅振宇便在書中介紹二十四種閱讀方法,可以有推理、有抽象,也可以從鳥瞰的角度或一字一世界當中,更可以從意義行動到知識影響。我也認為佛教經典其實也可以用這樣的閱讀方法,可以從一句話去深讀,也可以從抄經的一句話去,可以只讀一個章節中去體悟,甚至可以去同理佛教故事中的某一位角色。
就如同上述書中所說,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並不一定要把經典背熟,或是非得要全部看完,而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去找到與自己相應的方法,讓自己喜歡讀佛經,再了解、思惟,並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的同一句話,每個聽聞者會因為各自的遭遇、理解層次的不同而各自有不同的體會。所以我們閱讀經典無需與別人比較誰對於佛法的義理誰高誰低,而是與佛相遇之後,放下過去,建立起佛法的思維,並在生活之中體證佛所說之法。
重新認識「普賢十大願」
第三個收穫當然就是重新認識「普賢十大願」,以前總是很天真的想著,「普賢十大願」就短短的四十個字,應該兩、三堂課就可以解釋結束,但果然像是斷氣三過一樣,學習經典得先放下我慢,才能真正的學習,不然即使有因緣聽聞佛法,也是徒然無用的!
在最開始,師父讓我認識了華嚴世界、善財童子求法的故事,也終於有機會認識華嚴經,在講經說法當中,又從每一大願中,找到其含義或是更深的意義,也跟師父學習到如何拿別的經典來交叉學習,從資料庫中找尋到不同經典的說法,也可以從經典中查到對我們有什麼益處,如何做到方法,甚至未來我們可以怎麼樣從佛說的,去累積說法的素材。
而在這十大願當中,也讓我真正去認識到普賢十大願的真義,也開始從許多的提問當中去觀察體悟。記得在在學習「常隨佛學」時,我忽然有一個提問,到底「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及「常隨佛學」的差別為何?
這三個法義不都是要我們學會精進,從佛法僧三者當中成為的我們的學習對象,再轉回到我們自身,如何實踐,如何從自身做起,讓佛法傳遞下去,能不斷地為大眾服務,傳遞佛法真義,讓燈燈相續。
所以上完這八堂課之後,我回去重新思考師父在前二堂課想告訴我們的,對於《華嚴經》這部經典,其實就是從佛告訴我們成佛的方法是什麼,我們該要怎麼做,但知道了並沒有用處,而是我們得要實踐出來,但我們可能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只好用善財童子的故事,如何實踐的故事告訴我們他是怎麼做的,這就是一堂佛陀的一場理事圓融的培訓課程。
對於學習佛法來說,「聞」永遠都只是第一階段,能不能在生活當中運用出來,改變自已的生活,甚至到養成習慣,才是最難的地方,也是無法假借他人之手之處。這也就是為什麼師父當初所告訴我們,為何得要寫自己的大藏經,也體悟到澄觀大師提出將《華嚴經》從信、解、行、證方面將全經分成四分,終究「證」還是要回到我們自身,所以從現在流行的話語來說,《華嚴經》其實是一本《如何從發心立願當中,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未來或許有可能知道佛法的美好,但卻有退道心的可能,無法心無疲厭,所以留下這些學習心得體悟,在將來的路上,不時回首自己在佛經裡與佛相遇的因緣,是怎樣讓自己感動,回到初發心,再為學佛道路注入動力。
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華嚴經第七週心得 - 當普賢十大願遇到了原子習慣
本週來到了普賢十大願的最後一堂課,最後師父出了一道題目「如果修行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我發願每天要做什麼樣的事情」。看到師父這到題目,馬上讓我聯想到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康納曼博士,在他非常著名的一本書《快思慢想》中提到,把人的大腦分為:反射腦,思考腦,存儲腦。
反射腦的直覺依賴習慣,用習慣做出反應,快速「省電」,但是未必正確。
思考腦的理性依賴邏輯,用邏輯做出反應,更正確但緩慢,並且「費電」。
那麼,直覺和理性,也就是習慣和邏輯,哪一個對我們更重要?行為科學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15%是非習慣性的,而其它的85%的行為都是源自於習慣。 這幾乎也就是說,是「習慣」而不是邏輯,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譬如說當我們聽到一件不好的事情,聽完後下一秒馬上有好多的想法與起心動念昇起,而這些想法源自於我們過往的經驗後,所產生的習慣念頭,這就是在唯識學我們常說的,我們過往的經驗在「阿賴耶識」所種下的是什麼樣的善惡種子,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種的越多越熟悉的習慣就會產生出來,所以我們應該要怎麼改變呢?
其實最佳的策略,並不是在做的每一個當下來讓好的想法出現,而是把你邏輯上認同的東西,訓練成習慣。 然後用習慣,指導你的一生。比如普賢十大願的「稱讚如來」轉換成每次在做完事情之後,先稱讚他人做得好的地方,再藉由反復練習,把「稱讚如來」寫入反射腦,讓自己能在沒有的意識之下,形成一種習慣行為,這才是比較好的執行方式。
規劃我的習慣計畫
第一步,我開始試圖在普賢十大願當中,寫下一些我想要建立習慣的部分:
1. 稱讚如來 – 每天要稱讚三個人 (面對面或社群媒體皆可)
2. 隨喜功德+廣修供養 – 在社群媒體中發一則文,可以是學習心得或看到行為、感想等等
3. 懺悔業障 – 在日記本中寫出一件今日可以改善之處
4. 禮敬諸佛+ 常隨佛學 – 每天進行抄經十分鐘
5. 廣修供養 – 每天做兩件利他的行爲
6. 常隨佛學 – 每天閱讀學習20分鐘
7. 請轉法輪 – 每天進行重整紀錄日記本,並計劃明天執行之事
8. 普皆回向 – 每晚入睡前五分鐘,進行迴向
雖然我們知道如何計畫,但有這麼容易養成嗎?其實也不容易,因為我們現在的思維與行為不也是我們多年累積出來的習慣嗎?所以我們可以如何下手呢?這就讓我想把這本在銷售排行榜上超過兩年的這本書翻出來利用,這就是《原子習慣》
書中作者提提煉出建立習慣的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作者稱為「行為改變四法」。提供了一組簡單的規則,讓我們創造好習慣,將其分解為這些基本部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習慣是什麼、習慣如何運作,以及怎麼改善習慣。
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獎賞:讓獎賞令人滿意
讓提示顯而易見
在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頗有挑戰性,因為習慣一旦在生活中扎根,多半會變得自動化、無意識。如果習慣一直是不需要動腦筋的,我們就不能期待有所改善。如同心理學家榮格所言:「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所以開始建立習慣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去建立一個執行意圖,就是啟動一個通知習慣。就很想餅乾,有時候餅乾就是一個觸發按鈕,提醒你要做這一件事情,既使其實我們沒有很餓,但就會想要去吃。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培養一個習慣,譬如運動,我不能說我想要運動,那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建立一個執行意圖。
「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
「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當我早上起來看到水瓶時, 記得喝下水瓶裡的水
我會於傍晚五點,在健身房運動一小時。
執行意圖有兩個好處,第一是當行動的時刻到來,不需要做決定,只要照預定計畫執行即可。第二是確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達成目標,可以幫助你拒絕干擾你前進、令你分心、讓你脫離軌道的事物。
所以當列出這些這項之後,我們要來進行規劃,如何讓習慣顯而易見。
1. 首先列出一個九宮格之後,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放在上面,並且依照時間安排。
2. 再將習慣進行執行意圖規劃
以上就是我利用《原子習慣》來進行提到的「習慣堆疊」進行的規劃。習慣堆疊就是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並不是將新習慣與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配對,而是讓新習慣與目前的舊習慣配對。最後記得不要高估我們的能力,我們要讓它容易被提醒要去執行,
讓行動輕而易舉
為什麼我想要弄成九宮格的方法呢?因為雖然計畫出來了,但與行動是很不一樣的,是一種「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行動則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為了想寫的文章構思了二十個想法,那是啟動;實際坐下來寫一篇文章,那是行動。搜尋更棒的飲食計畫且閱讀數本相關書籍,那是啟動;實際吃了健康的一餐,那是行動。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透過不斷重複,一個行為漸漸變得自動化。重複一個行為愈多次,大腦的結構愈會為了更有效率地執行那個行為而改變。神經學家將此稱為「長期增強作用」,意指大腦裡的神經元因為近期的行為模式而增強連結。每一次重複都強化了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神經連結變得緊密。神經心理學家唐諾.海伯於一九四九年首次提出這個現象,所以它通常被稱作海伯定律:「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
所以書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執行關鍵,那就是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習慣打造的關鍵多半歸結到設法減少與好習慣相關的阻力,增加與壞習慣相關的麻煩。
所以我利用確認方格的方式,讓自己寫完就可以打勾,並且設計在自己使用的APP方便記錄,且利用微習慣的方式,設定自己的執行門檻不要太高,讓自己更有意願的執行。
這樣的紀錄有什麼好處呢?書中有提到習慣追蹤有三個效果:
一,創造提醒你去行動的視覺提示
二,本質上有激勵效果,因為看見自己的進步之後,你就會努力延續紀錄
三,在你每次記下執行習慣的成功例子時帶來滿足感。
此外,習慣追蹤也提供視覺證據,讓你知道你投票給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立即內在滿足。但書中也提醒我們一個古德哈特教授提醒我們的一句話:測量只有在引導你、助你看清全局,而不是消耗你心神的時候,才對你有用,每個數字都只是整體系統中的一個回饋而已。
為什麼我想要上述的這樣的方法來替自己養成習慣呢?因為我覺得如果在往更高的視野來看,在學完之後,我覺得普賢十大願的核心,就是要我們從發心立願當中,去看見自己不足要改變的地方,進而精進自己,轉換自己的身口意,而成就出一個更好的自己。其實佛及法永恆存在的,並不會因為我們而有所改變,要改變的當然是自己,而改變自己其實應該是從改變微小習慣做起,才有可能成為我們心中想要成為的那個最好的自己。
我很喜歡《原子習慣》作者所說的這一段話,我們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讓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所以要成為一個改變的人,在心態上要做兩件事:
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
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可以讓你得到更好的成果,而是因為可以讓你改變對自身的信念。
這不就如同星雲大師所說,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佛菩薩發了願,正如學生訂了功課表,有了目標、動力,才能循序漸進的逐步實現理想。因此,做人必須要立志發願,立志才有目標,發願才有持續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