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課程來到了倒數第二堂課,談到「四聖諦」,記得的第一次聽懂的「四聖諦」的含義,是星雲大師用減肥的例子來讓我理解到,胖的痛苦(苦)其實來自己不當的飲食(集),只能用正當的飲食及運動(道)來呈現出我好的身體(滅)。在那個當下我體悟到,其實我們只需要將重心放在「道」上不就好了,設定良好的運動及生活習慣,用刻意練習的方式來進行自律,其他的其實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聯想。
就如同慧知法師在課堂時說到滅他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產生欲望的原因。我們要釜底抽薪,不能揚湯止沸。師父也提醒了我們,當我們還未能徹底體證空性時,透過外在正確行為的實踐(八正道、六度、四攝法),能減少落入慣習思維的框架的機會,從先知道應該要這樣做,慢慢地從做中,體會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在這一段的過程中,體悟到其實這是建立一種正確思考框架,「四聖諦」是一種引導我們,先從建立正確觀念的框架的方式,來讓自己的思考進入自動模式找到解決的方法。這便讓我想起了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
思考框架重要嗎
書中提到人類心智與動物不同是擁有的三大特性:尋找因果關係、想像各種可能的結果、懂得取捨限制條件,也就是人類有一個重要的能力是懂得感受問題(八苦)而想要解決它。
而AI人工雖然運算能力強,但也因為無法感受到「苦」或「情感」,因此無法自己感受到問題的存在,所以較難自我定義想要解決的問題,無法轉換思考的角度,因此面對海量的資料,都需要由人類給於最開始的目標或思考方式,來建立想要解決的問題,人類與AI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是人類的核心價值。
人類雖然懂的提問與找答案,但也因為我們容易被過往的思考框架所習慣(五蘊造作),而心中沒有新的轉換問題框架,來找出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式,因此心中提醒了我們,該如何學習更多的思考框架,讓自己擁抱更加多元性的策略,並且培養敏銳的心智。
最後書中提到了該如何建立自己多元性的策略:
1 . 要懂得擁抱變化,懂得知道自己的不足,嘗試新的新考框架。
2. 要從教育著手,建立自己更多思考框架的資料庫。
3.鼓勵流動,把自己的文化及思考方式帶到別的地方,促進融合變化。
4. 容許社會上的許多摩擦,看到彼此的不同,而非缺點。
當看完了這一段之後,這不就是看到師父在這十二堂課當中,一直不斷提醒我們的幾點,懂得自己的「五蘊造作」,造成自己總是擁有習慣的思維方法,所以佛法提到了「自覺」理解到我有哪一些的自以為事,哪一些是自己的心所幻想出來的小劇場,提到「精進」去轉換想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書中的作者在最後也提醒了我們,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們的思考,建立了我們所認知的世界的邊界。
每個過程都是生命最好的禮物
我們不該被框架限制住,就很像是「當你手上握有鐵鎚時,全世界看起來就只剩下釘子」。你會找所有的事情,來證明這個框架是對的,限制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這也提醒了我自己,在上課時會不會也被自己的思考觀念給限制住,要求學生接受自己的思維方法。也像是當在傳遞佛法概念的行銷過程中,也被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模式,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思維與態度,學習佛法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行為給限制住了。
在課堂最後,師父提出一個更重要的提醒,這也是為什麼「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呢?雖然我們想要有打破框架建立一種新的思維,但其實也是落入了另一個另一個世界。無法觀察到生命成住壞空的本質,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更瘋狂想要找到解決方式。
雖然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年齡,若有一天長生不老時,我們會懂得珍惜生命把握當下的意義嗎? 我們會懂得欣賞花朵凋謝的美嗎?會懂得放下社會價值對於外表美的概念,忘了體悟生命每一個年齡所呈現出來的美嗎?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美,不要拋棄自己擁有人類勝於AI的體悟能力。
該課程相關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