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課程,來到了心經的第九堂課,最開始時,慧知法師用一個影片來說明前世今生,是一個小孩兩歲開始就對於飛機的知識就無所不知,且從小就經常夢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死的畫面,經過許多驗證後,發現了這個小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死的軍官。當看到這個影片時其實我不只看到了前世今生,還讓我想到慧開法師在《生命的永續經營》所說到的「善終」與「往生」的不同點與重要性。
這個小男孩或許就是沒有好好的「善終」圓滿畢業,才可能帶著前世的記憶到這一世,就是學會放下及珍惜每一刻當下日子,把今生該做完的事做完後,才能順順利利的畢業。另外也讓我想到的慧開法師所說「往生」到哪裡,也是非常的重要,是想發願到極樂世界或其它的淨土,還是想像大師一樣乘願再來,都要先想好,還要記得發願去報名。
記得當時後我看完後,心中出現了一個貪心的念頭,能不能乘願再來人間時,把這些年學習教學的方法能存留在意識當中,若下輩子有機會能當老師時,可以不用從頭再來。在出現這個念頭時,忽然又體會到,人生命的價值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多的專家把自己一生的功力,寫了一套書流傳在世間?
若來世時能閱讀到,不也是一種存留到下輩子的方法。又或像參與到佛光會,因為過去很多人的付出,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努力,到了下輩子可能又有因緣再次的參與,這不也是一種連續性的「生滅」,當我們把連續的每一世縮小百分比來看時,忽然「生滅」好像就沒有了絕對值了。
我們就是有偏見
除了討論到不生不滅之外,後續討論到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些二元價值定義的真義,課程當中,師父用了兩個影片來說明,我們人對於美醜的反應,又或是行銷當中最常運用的定錨效應,來不斷的提醒我們是自己的念頭及分別之心,跌入了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只有當看清了兩者之間的連續性,才能讓我們的思考開始有了正確的判斷,對於事物會有不同的的慣性思維,人生就會有了不一樣的思考與做法。
這些內容不禁也讓我想起了史蒂芬.柯維《第三選擇》這本書,人生充滿很多的難解的問題,我們都很容易落入「兩種選擇」的觀點,一種就是說服別人改變他的思維模式,甚至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選擇,要不就是我選擇的妥協,接受他人的想法。然而其實有很多的解決方法,是可以跳脫這個思維模式,找到共贏的「第三選擇」的解決方式。
就像是兩個人但只有一顆蘋果。不是你有我沒有,要不就一半一半,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像是把這顆蘋果賣掉,兩個人分了錢,去買更適合自己的東西等等方法。第三選擇不是用妥協忍讓,而是放下慣性想法,而讓我們去創造做更好的方法。
書中認為我們的認知模式支配著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行為決定著我們得到的結果。我們得到的結果建立在我們的行為的基礎上,而我們的行為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
佛陀真的非常厲害,在幾千年前就用五蘊來解釋我們的思考與行為,這也就是我經常聽到「有佛法就有辦法」的觀念,不是佛法像魔法一樣,會有解決的答案,而是當我們知道轉換思維時,我們就會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時,轉個方向就會有了方法。
史蒂芬.柯維在書中建議了四個思維的方法,覺得這與佛法非常的吻合,便想要分享出來:
第一思維:我看見自己
我們需要有自覺力,所謂自覺力就是指我們能脫離自身的思考框架,客觀地評估自己的信念與行為。一個有能力跳脫自我、檢視自己的思維及感受的人,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可以先問自己「為甚麼會捲入這個狀況?我是否太自我中心?我是否太需要別人的肯定或認同?」因為人很容易太看重於我,而無法觀衡量自己既定的想法及偏見。
第二思維:我看見你
這就是要夠把別人看成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一個擁有與生俱來的價值以及無可取代的個人。因為我們對別人的記憶通常壞事多於好事,所以我們常以負面的方式看人,所以心理學家常說「我們用刻板的印象來看人」,其實是始於一種潛藏於內心的不安全感。所以我們要學會對於別人要有真誠的尊重,重視他們的想法與感受。
第三思維:我努力瞭解你
這是要我們努力去瞭解對方與我們相衝突的想法,而非迴避或捍衛自己的想法。對於與我們不同想法的人,可以告訴自己「你不同意我的看法?那我真的要好好聽聽你的看法!」認同你我之間的差異,讓我感受到好奇而不是深感威脅,當我們能尊重彼此的差異時,才會產生第3選擇的解決方案。
第四思維:我和你發揮綜效
我必須保持完全開放的態度,不把自己當成唯一是知道正確思考的人。必須在尊重彼此差異的模式中進行,我們必須願意放棄自己原有的立場和想法,才有可能有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在「放手」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習與得到。
上述的方法就是一種轉念,一種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被制約的思考時,要學會超越「我對你錯」「我大你小」的觀念,而去尋求一種圓滿的知見,用一種中道來尋求新的解法,而這不僅僅是用於企業,更是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係。所以心理學的費斯汀格法就有說到,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希望我能學會師父在課程當中提醒我們的:我要遠離顛倒妄想,觀人自在;我要遠離分別臆測,觀境自在;我要遠離執著纏縛,觀事自在;我要遠離五欲塵勞,觀心自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