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1日 星期二

從佛法觀點來看思考框架及AI人工智能

 

在這次的課程來到了倒數第二堂課,談到「四聖諦」,記得的第一次聽懂的「四聖諦」的含義,是星雲大師用減肥的例子來讓我理解到,胖的痛苦(苦)其實來自己不當的飲食(集),只能用正當的飲食及運動(道)來呈現出我好的身體(滅)。在那個當下我體悟到,其實我們只需要將重心放在「道」上不就好了,設定良好的運動及生活習慣,用刻意練習的方式來進行自律,其他的其實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聯想。

就如同慧知法師在課堂時說到滅他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產生欲望的原因。我們要釜底抽薪,不能揚湯止沸。師父也提醒了我們,當我們還未能徹底體證空性時,透過外在正確行為的實踐(八正道、六度、四攝法),能減少落入慣習思維的框架的機會,從先知道應該要這樣做,慢慢地從做中,體會為什麼要這樣做。


摘錄至慧知法師上課講義


我在這一段的過程中,體悟到其實這是建立一種正確思考框架,「四聖諦」是一種引導我們,先從建立正確觀念的框架的方式,來讓自己的思考進入自動模式找到解決的方法。這便讓我想起了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造局者:思考框架的威力》

思考框架重要嗎

書中提到人類心智與動物不同是擁有的三大特性:尋找因果關係、想像各種可能的結果、懂得取捨限制條件,也就是人類有一個重要的能力是懂得感受問題(八苦)而想要解決它。

而AI人工雖然運算能力強,但也因為無法感受到「苦」或「情感」,因此無法自己感受到問題的存在,所以較難自我定義想要解決的問題,無法轉換思考的角度,因此面對海量的資料,都需要由人類給於最開始的目標或思考方式,來建立想要解決的問題,人類與AI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是人類的核心價值。
人類雖然懂的提問與找答案,但也因為我們容易被過往的思考框架所習慣(五蘊造作),而心中沒有新的轉換問題框架,來找出完全不一樣的解決方式,因此心中提醒了我們,該如何學習更多的思考框架,讓自己擁抱更加多元性的策略,並且培養敏銳的心智。

最後書中提到了該如何建立自己多元性的策略:

1 . 要懂得擁抱變化,懂得知道自己的不足,嘗試新的新考框架。

2.  要從教育著手,建立自己更多思考框架的資料庫。

3.鼓勵流動,把自己的文化及思考方式帶到別的地方,促進融合變化。

4. 容許社會上的許多摩擦,看到彼此的不同,而非缺點。


當看完了這一段之後,這不就是看到師父在這十二堂課當中,一直不斷提醒我們的幾點,懂得自己的「五蘊造作」,造成自己總是擁有習慣的思維方法,所以佛法提到了「自覺」理解到我有哪一些的自以為事,哪一些是自己的心所幻想出來的小劇場,提到「精進」去轉換想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書中的作者在最後也提醒了我們,一個人如果擁有建立思考框架的能力,就會保有價值。但要是放棄了努力,沒有辦法做好這件事情,就會失去現在人類的特權地位。」我們的思考,建立了我們所認知的世界的邊界。



每個過程都是生命最好的禮物

我們不該被框架限制住,就很像是「當你手上握有鐵鎚時,全世界看起來就只剩下釘子」。你會找所有的事情,來證明這個框架是對的,限制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這也提醒了我自己,在上課時會不會也被自己的思考觀念給限制住,要求學生接受自己的思維方法。也像是當在傳遞佛法概念的行銷過程中,也被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模式,應該要有什麼樣的思維與態度,學習佛法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行為給限制住了。

在課堂最後,師父提出一個更重要的提醒,這也是為什麼「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呢?雖然我們想要有打破框架建立一種新的思維,但其實也是落入了另一個另一個世界。無法觀察到生命成住壞空的本質,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更瘋狂想要找到解決方式。

雖然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年齡,若有一天長生不老時,我們會懂得珍惜生命把握當下的意義嗎? 我們會懂得欣賞花朵凋謝的美嗎?會懂得放下社會價值對於外表美的概念,忘了體悟生命每一個年齡所呈現出來的美嗎?不完美本身就是一種美,不要拋棄自己擁有人類勝於AI的體悟能力。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人生意義何處尋

這次邁入了心經的第十堂課,好喜歡慧知法師替這堂課下的標題【無風無雨也無晴】,這次的內容談到心經的 :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這段話一共有十二個無,無五蘊及無十八界,也無明無老死。是無非無,即非無,是名無,所以到底是有還是沒有,截至目前我的體悟是,要說也可以,說沒有也可以,因為兩者本來就是同時存在,當就可以沒有,當沒有也就沒有,這真的很像是繞口令,但這就是般若的智慧,沒有的東西用說出來,真的是很困難,但用說出來不好嗎?比說出來更重要的事,是到底為何要說及怎麼說,這就是菩薩的慈悲之心。

從兵馬俑的褪色到無量壽的真義,提醒我們成住壞空本來如此,但在對的時間用在對的地方,對的時間集結成該有的樣子,做該做的事創造出意義,才是我們該要重視及珍惜的。

摘選自慧知法師講義

面對一場無常的學習

「謝謝你,陪伴了我們十年,如果有一天,菩薩來找你,記得要乖乖跟菩薩走,下輩子如果投胎成為人,得要好好修行。」這是這一陣子我天天與家裏生病的狗說的一句話,就在撰寫的今天,牠結束病痛跟著菩薩走了。

雖然心有不捨,但也沒有到非常難過,我想可能是這四~五個月的時間從帶領戲劇《天橋上魔術師》的讀書會到《般若心經的十二堂課》中,讓我更加體會的「時間不是讓人屈服害怕,而是理解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道理。」這也是我在天橋上魔術師,最喜歡的一句話。

在心經課程當中,師父也不斷地提醒我們,有生必有死,有死又有生,過去的一切,也不會因為消失而抹滅,結草成茅庵,離散歸原野,皆為「色即是空」「不生不滅 」的道理。

也因為越來越能體會這個道理,我早就做了一集podcast節目,名為【總不能等到面臨死亡,你才決定要好好珍惜】,除了想要紀念小狗之外,也想分享給大家,更是想要不斷重聽來提醒自己,記得珍惜我們身邊一切的人事物。

過去剎那之存在,非當下未來之存在;未來剎那之存在,非當下過去之存在;當下剎那之存在,非過去未來之存在」當我們得知,生命流逝的每一秒,都無法再次出現時,就懂得認真度過,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都是全新的意義,開始不在遙遠的過去,每分每秒都是全新的開始。其實我們時每刻都在經歷生與死,因為每一個剎那,都是重新開始的契機。



我們在十八界裡頭嗎

課程的第二段提到了十八界,謝謝慧知法師提醒了我們,比起探討有無的十八界,更重要是提醒我們,要學會覺知自己住在哪裡,是否住在「習慣」「偏見」及「分別」之心裡,是否被十八界來限制自己的看法與思維,甚至是藉口或阻礙,才是制約了我們的人生發展,這也就是「無明」。「無明就是無法清楚明白、不懂空性的執著。從生活中慢慢練習無十八界,破無明,可逆轉十二因緣的輪轉。 

摘選自慧知法師講義


這段話讓我想起了在前兩個星期,在LINE群組傳一段對話,一間宮廟表示「由於今年父親節剛好碰到鬼門開的日子,請告訴你的家人,當天不要說父親節快樂,也不要買蛋糕、也不要慶祝,建議可以提前慶祝」。有民俗專家也表示,因為關鍵在於「跟祂們炫耀」,因為好兄弟們已經沒有生命,卻要在他們面前展現歡樂喜慶不就等於是去招惹祂們嗎?何況更是赤裸裸的炫耀,容易會招惹到不開心的好兄弟們。

當看到這段話時,我開始有了一個疑問,農曆七月的習俗到底是從何而來,在網路上找到了一篇類似論文的文章,提出了「中國古代有無鬼月」的查證觀點。孔子曾在禮記中記載,農曆七月是農作結束把農作物獻給天子,及修水堤城塞的大好時機,所以在春秋時期並無鬼月之說。

到了佛教傳來中國之後,結夏安居則明訂為農曆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因此七月十五又稱「佛歡喜日」。這天除了僧人解除安居的結界,接受十方善信供養的好日子,盂蘭盆節指的就是七月十五這日。

到了宋朝則有提到《東京夢華錄》:「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金犀假帶、五綵衣服
……及印賣《尊勝目蓮經》……自過七夕,便搬目連救母雜劇,直至十五日止。」也無鬼月之說。

到了明代頒布的皇曆中,七月初一適宜的事情有婚姻、會友、上樑、豎柱、裁衣、沐浴、動土等等,幾乎諸事皆宜。依此從各種歷史記載,中國並無此習俗,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及日本也無資料,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是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那中元節的意義何來,佛祖鑑於目蓮救母之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做「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恩情。梁武帝崇佛,因此盛大舉辦「盂蘭盆」法會,長養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心。則民間上行下效,結合儒家孝親觀念,藉以迴向功德來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



為什麼想要說明上述這一段,就是觀察大家其實對於農曆七月似乎早已經消失了過去想要傳遞慈悲與孝順的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堆網路流傳的許多禁忌。師父在課程當中,從購物或心智操作,其實不斷地在提醒我們,「無無明」就是要改造無明的認知,才不會胡亂的造作行為。當我們理解了古往今來的含義時,我們就能夠分辨出正確的思想及行為。

對應到我們自己人生不也是如此,我們自己的生命價值是什麼?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這讓我想起來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在自己的《懺悔錄》對於生命意義是:「生命的意義不是一個哲學或理性思辯的問題,而是一個人所過的具體生活-當你過得生活是無意義之時,你的生命就是無意義的;而當你的生活是有意義之時,你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

而心經其實也是如此想讓我們知道,我們其實並不需要執著或爭論空、色、有、無等道理,更重要的事,我們能不能將生命的主導權放在自己身上,不要被無明帶著走,活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當無無明時,生命也就找出意義。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從「空」中的平衡點,找到心中的《第三選擇》

 

今天的課程,來到了心經的第九堂課,最開始時,慧知法師用一個影片來說明前世今生,是一個小孩兩歲開始就對於飛機的知識就無所不知,且從小就經常夢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死的畫面,經過許多驗證後,發現了這個小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死的軍官。當看到這個影片時其實我不只看到了前世今生,還讓我想到慧開法師在《生命的永續經營》所說到的「善終」與「往生」的不同點與重要性。

這個小男孩或許就是沒有好好的「善終」圓滿畢業,才可能帶著前世的記憶到這一世,就是學會放下及珍惜每一刻當下日子,把今生該做完的事做完後,才能順順利利的畢業。另外也讓我想到的慧開法師所說「往生」到哪裡,也是非常的重要,是想發願到極樂世界或其它的淨土,還是想像大師一樣乘願再來,都要先想好,還要記得發願去報名。

記得當時後我看完後,心中出現了一個貪心的念頭,能不能乘願再來人間時,把這些年學習教學的方法能存留在意識當中,若下輩子有機會能當老師時,可以不用從頭再來。在出現這個念頭時,忽然又體會到,人生命的價值在哪裡,為什麼這麼多的專家把自己一生的功力,寫了一套書流傳在世間?

若來世時能閱讀到,不也是一種存留到下輩子的方法。又或像參與到佛光會,因為過去很多人的付出,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努力,到了下輩子可能又有因緣再次的參與,這不也是一種連續性的「生滅」,當我們把連續的每一世縮小百分比來看時,忽然「生滅」好像就沒有了絕對值了。




我們就是有偏見

除了討論到不生不滅之外,後續討論到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些二元價值定義的真義,課程當中,師父用了兩個影片來說明,我們人對於美醜的反應,又或是行銷當中最常運用的定錨效應,來不斷的提醒我們是自己的念頭及分別之心,跌入了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只有當看清了兩者之間的連續性,才能讓我們的思考開始有了正確的判斷,對於事物會有不同的的慣性思維,人生就會有了不一樣的思考與做法。

這些內容不禁也讓我想起了史蒂芬.柯維《第三選擇》這本書,人生充滿很多的難解的問題,我們都很容易落入「兩種選擇」的觀點,一種就是說服別人改變他的思維模式,甚至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選擇,要不就是我選擇的妥協,接受他人的想法。然而其實有很多的解決方法,是可以跳脫這個思維模式,找到共贏的「第三選擇」的解決方式。

就像是兩個人但只有一顆蘋果。不是你有我沒有,要不就一半一半,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像是把這顆蘋果賣掉,兩個人分了錢,去買更適合自己的東西等等方法。第三選擇不是用妥協忍讓,而是放下慣性想法,而讓我們去創造做更好的方法。

書中認為我們的認知模式支配著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行為決定著我們得到的結果。我們得到的結果建立在我們的行為的基礎上,而我們的行為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

佛陀真的非常厲害,在幾千年前就用五蘊來解釋我們的思考與行為,這也就是我經常聽到「有佛法就有辦法」的觀念,不是佛法像魔法一樣,會有解決的答案,而是當我們知道轉換思維時,我們就會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時,轉個方向就會有了方法。




史蒂芬.柯維在書中建議了四個思維的方法,覺得這與佛法非常的吻合,便想要分享出來:

第一思維:我看見自己

我們需要有自覺力,所謂自覺力就是指我們能脫離自身的思考框架,客觀地評估自己的信念與行為。一個有能力跳脫自我、檢視自己的思維及感受的人,當遇到問題或困難時,可以先問自己「為甚麼會捲入這個狀況?我是否太自我中心?我是否太需要別人的肯定或認同?」因為人很容易太看重於我,而無法觀衡量自己既定的想法及偏見。

第二思維:我看見你

這就是要夠把別人看成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一個擁有與生俱來的價值以及無可取代的個人。因為我們對別人的記憶通常壞事多於好事,所以我們常以負面的方式看人,所以心理學家常說「我們用刻板的印象來看人」,其實是始於一種潛藏於內心的不安全感。所以我們要學會對於別人要有真誠的尊重,重視他們的想法與感受。

第三思維:我努力瞭解你

這是要我們努力去瞭解對方與我們相衝突的想法,而非迴避或捍衛自己的想法。對於與我們不同想法的人,可以告訴自己「你不同意我的看法?那我真的要好好聽聽你的看法!」認同你我之間的差異,讓我感受到好奇而不是深感威脅,當我們能尊重彼此的差異時,才會產生第3選擇的解決方案。

第四思維:我和你發揮綜效

我必須保持完全開放的態度,不把自己當成唯一是知道正確思考的人。必須在尊重彼此差異的模式中進行,我們必須願意放棄自己原有的立場和想法,才有可能有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在「放手」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習與得到。

上述的方法就是一種轉念,一種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被制約的思考時,要學會超越「我對你錯」「我大你小」的觀念,而去尋求一種圓滿的知見,用一種中道來尋求新的解法,而這不僅僅是用於企業,更是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係。所以心理學的費斯汀格法就有說到,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希望我能學會師父在課程當中提醒我們的:我要遠離顛倒妄想,觀人自在我要遠離分別臆測,觀境自在我要遠離執著纏縛,觀事自在我要遠離五欲塵勞,觀心自在。

摘選自慧之法師講義

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工作越來越沒有興趣,生活越來越無趣,那要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佛法當中其實就常告訴我們,其實生命是一種存在,存在本身就是價值,活著本身就是意義,生命的意義就是活出自己的價值。而不只有佛法這樣說而已,心理學家維克托也說過:「人們不必問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是必須認識到,自己才是被生命反問的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生命就會常常問每一個人,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是什麼?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經在自己的《懺悔錄》質疑自己做每一件事的意義,後來體悟的生命意義是:「生命的意義不是一個哲學或理性思辯的問題,而是一個人所過的具體生活-當你過得生活是無意義之時,你的生命就是無意義的;而當你的生活是有意 義之時,你的生命就是有意義的。」所以蘇格拉底和托爾斯泰透過生命的實踐追尋意義。若生命的實踐如此重要,那該實踐什麼、如何實踐以找到意義,便是重要的問題。

讓我們想一想,佛陀的十大弟子,你問他們的生活當中生命的意義與實踐的方式是什麼,一定每一個人跟你說的不一樣。相同的如果你問一百位成功人士的他們生命的價值與成功方法是什麼,也會有一百種方式的答案,所以他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譬如金錢或是地位等等,而是我們能夠主動的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功之道,去做出一個最好的自己,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成功。






記得李開復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書裡就有提到多元化成功不是要求每個人去刻意重複別人的成功之路,更不是用別人的標準來評價或來衡量自己的價值,而是可以用自己的理想或個性,去找出自己理想和人生目標,活出最好的每一刻,你的生活就會告訴你自己,生命的價值是什麼。

但也不是完全都只有自己,我們生命也還是有一些普世的價值及共同執行的方式,譬如我們重視誠信及會感謝幫助別人的人,我們要有一個正確且完整均衡的人生態度,當遇到困難要能夠善用智慧選擇最佳的解決,不斷地去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強迫自己去做那些不適合的,模仿別人的事情,是無法從內心深處投入足夠的興趣和激情,努力也會覺得沒有動力。

所以整理出一些我們在設立自己人生目標時,該提醒自己的幾件事情,就是人生目標要有價値,但要記得擺脫名利,不然你會覺得很痛苦。這個人生的目標要能成為自己的燈塔,又明確及具體,也能讓自己感動。最後就是既有挑戰性,但又不脫離實際,也能夠放眼未來。

就像是當年賈伯斯認為蘋果要成為大企業的話,就必須聘請一位經驗豐富的經營者他鎖定的是三十八歲就當上百事可樂的事業開發部長,隔年便打敗可口可樂,將銷售量推上全美第一的傑出經營者約翰.史考力。史考力一開始很猶豫,不知是否要捨棄在穩定大企業的地位,跳槽到成績只有Apple II的無名蘋果。但另一方面,他也很清楚電腦的未來發展。某天晚上,賈伯斯這樣問史考力:「剩下的人生,你是要賣糖水,還是要改變全世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不要去嘗試做一個成功的人,要盡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一個好的理想應該是對世界有價值的,也就是說,當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你會留下一些對世界有價值、值得他人回味的東西,而這個價值不分大小。





發現自己心中價值的「心靈感應法」

如何到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價值,李開復先生在《做最好的自己》「心靈感應法」來去發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覺得很棒想跟大家分享。

第一步:閉上眼睛,把最先浮現在腦海裡的理想記錄下來,是因為不經過思考的答案往往是最真誠的答案。

第二步:回顧過去,在所有你最快樂丶最有成就感的時光裡,是否存在某些共同點?那些共同點很可能就是最能激勵你的人生目標?

第三步:想像一下,15年後,當你達到完美的人生狀態時,你將會處在何種環境?從事什麼事情?其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

第四步:如果你只剩下六個月的生命,你想要做什麼?如果不必擔心金錢的多少,那麼你最想做什麼?

第五步 : 幻想一下五年後達到理想狀態的你,是在哪裡?在做什麼?和誰在一起?

第六步 : 假設你過完了理想的、無悔的一生,已經與世長辭後,有三個人來參加你的葬禮,且對你大為讚許。這三個人一個是你的家人,一個是公司的同事,一個是你的朋友,認為他們會是誰?他們會對你的一生如何評價?




以上回答這些問題時,要學會拋開世俗或是競爭的心態,而這些問題都是專屬於自己,所以不用給別人看,但一定是自己內心真誠的答案。當你想清楚之後,在試著與善知識或親朋好友談談,看他們可能給予你什麼想法或建議。

人生的價值是一種過程,這個過程是生命長河的一個片段,生命長河是由生命價值的存在組成和表現的,人生價值的意義在於表現、延續生命長河,不斷地把自己的價值展現出來。

佛說,無上佛法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其實,每個人都自己的價值,有的人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而有的人沒有看到自己的價值。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生命存在的地方就會有它的痕跡,哪怕匆匆逝去,只有看到自己的人生價值,生命價值得以體現,才能夠創造人生的輝煌。

草木榮枯才一春,人生匆匆僅一生。生命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奇跡,不管我們能存在多久,我們都應該好好的生活,去看去聽,去想去感覺,去擁抱這個奇妙的世界,盡我們所能去瞭解我們的人生價值。

2021年8月7日 星期六

「看空」而不是「放空」

 

最近的課程,慧知法師用很多的面向來談論「空」,不論是從「有、無」 「存在、不存在」 「連續、短暫」 「執著、放下」 「好、不好」 「固定、變化」,其實都不斷地在強調著,兩個相依相存的道理,沒有一定只有變化,沒有永恆只有當下,不斷地在動態連續性的處境下,在沒有固定的狀態下,接受每一秒鐘的有,但「有」也就是不斷地變化著,也是一種「沒有」,這世界上就是沒有一定,才造就出每一個不同的而有意義的人生。 

·

今年東京奧運上的兩個人,每個人都稱他們是「天才少年」,那就是戴資穎及林昀儒,一位在國小六年級打進甲組,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羽球甲組選手,一位在19歲爬上了世界桌球排名第六名,未來不可限量。兩個人雖然在不同的球類上,但他們都有著一些相似的背景。


首先他們有最支持自己的家人,小戴有著一位直到現在每一支球拍都還是親手穿線的爸爸及一群支持的家人,爸爸一直就是小戴最重要的引航者,小學為了找到好的羽球學校,轉了三次的學校。林昀儒也有最支持他的父母親及家庭,願意每個月出資十三萬元找到中國教練一對一的練習,從國中開始就在宜蘭自學,早上唸書,下午晚上練球,也因此有人說他們兩位因為都在健全又幸福的家庭中呵護長大,所以他們擁有健康的身心靈成長過程,有助於他們的挫折度。



出處:https://www.elle.com/tw/entertainment/voice/g37176644/lin-yun-ju-table-tennis-olympics-quote/

他們從小擁有對於球類的高度興趣,但在每一個興趣下,伴隨著是每一段的苦練,而沒有休息與偷懶的時間,他們也沒有一般小孩的玩樂童年。小林的教練曾表示:「小林發育比其他小孩可能晚兩歲,所以體能較弱練不長,因此只能天天練七八個小時。」而在教練眼中他是一個很能吃苦的孩子,所以小林說過「他唯一休息的日子就是比賽的那一天」。小戴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因為身旁打球的朋友都離開了打球的日子,而轉去準備考試,那時候的她覺得自己很孤獨,且因為練球而無法出去玩而厭煩,所以離開球場一陣子,後來因為太無聊了,才又重新回到球場。


記得在一次的訪問的過程,主持人問到小戴小時候在球館都越級打怪,會不會怕輸,她回答完全不會,因爲輸是應該,所以完全沒有壓力可以放開心打,所以很喜歡打球的過程。但現在的她帶著世界第一名的光環,每一場的輸贏都得要帶著許多人的期待,那種壓力不是我們一般人的想像,戴資穎:「不完美永遠存在,才有動力去追求更好的結果。」


有人問小林是如何評斷最後四強賽事對手的狀況,林昀儒說他哪有什麼資格來評斷,因為其他三位都曾經是球王,他的輸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林昀儒:「我不是神童,只是堅持打好每一顆球。」,以小林的努力,未來絕對是不可限量,甚至有可能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世界球王,而這時候的他,面對輸贏還有辦法也這麼豁達。


在小戴回台的那天晚上,發了一篇文,說了一些重話給那些說話非常不得體的一日球迷,在鍵盤上「批評」了選手的失誤與表示「遺憾」,支持的球迷們當然就在這些文上,留下上萬則的反擊回應,但隔天這段也成為了各個媒體的新聞。我想獲得到眾人擁戴的一刻,伴隨而來的也是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將無法輕鬆自由,都會不斷的有支持反對兩面在伴隨著他們,甚至未來有可能一句不得體的話,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



出處: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4914


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許許多多的生滅的道理,「有、無」 「存在、不存在」「連續、短暫」都不斷地在變化著。不生不滅提醒著我們,不能只有自由,而沒有限制:不能只想有獎牌,而沒有苦練,當懂了生命的一切,我們會更勇敢的去面對與欣賞每一段的過程。小戴及小林兩個人將面對的是下一站的挑戰,而生命的永恆,就在這每一段的上車與下車中走過,不用擔心下車,因為都會有新的一站來臨。


我們每個人不也都是如此,在青年團的這麼久的日子,記得前兩年跟師父提到,要從北區的團務委員退下,原因是看到好多新生代的青年幹部崛起,且能力也不斷地在成長,我想沒有比看到後輩崛起的下台而更快樂,因為這比因為沒有人還在台上還更開心。


但下台也從來不是結束,把自己的重心放到了讀書會及佛光會,在那邊我又成為了新人及新入講師,能與這些更棒的講師及更困難的舞台前進,一期一期的生命與不斷連續的過程,從來沒有停歇的一日,而只是提醒我們又有一個不一樣的修行方式,在等待著我們渡過,圓滿自己的生命的意義。


課程筆記


「生」與「滅」或「增」與「減」都一直是並存的,在出生的那一天,我們就開始離死亡更近,獲得東西就離失去東西更近一步。但這只是從某一時段來看,而從無限的觀點來看,看似彼消此長,但其實都不會影響永恆定律的運作。當因緣存在時,能清楚地察覺每個當下,並且付出行動,當因緣遠離了,就能無遺憾地學會放手,學會「看空」但不是「放空」,這是心經要提醒我們的自在及安頓身心之道。


喜歡吳若權先生的一段話:「空無,是彼岸的芬芳」,開花同時也綻放的美麗與哀愁,學會無所求的時候,其實就是得到的一刻,在花朵隨風飛揚的繽紛,是生命的無盡繁華,也是心靈的永恆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