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無我要教會我們的不是「沒有」,而是如何創造「有」


在影集《我是遺物整理師》當中,有一段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男主角可魯跟可魯爸一起去,一位已經死亡的工廠實習生的房間裡去收拾遺物,可魯在抽屜當中找到了一大疊的發票,他發現發票都是御飯糰與泡麵,這時候可魯就跟爸爸說,這位工廠實習生一定很愛吃這兩樣東西。這時候可魯爸便跟可魯說,有沒有可能是是因為他其實是為了要省錢,所以才都吃這些東西。

而後來可魯又發現怎麼去便利商店的時間都一樣,這時他們便走到了便利商店去,才發現店員是一位很可愛的女店員,有沒有可能也是他對於這位女店員有好感。這時可魯爸便說了:「如果仔細觀察遺物,亡者就會讓你聽到他們想傳達的話。但如果沒有用心,就會聽不到。」

在看完這一段的故事時,我腦中馬上出現了佛法當中的「五蘊」,「五蘊」指的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指我們所接收到的稱之為「色」,但會依照我們的「受想、行」的造作,在內心中開始自己演出小劇場。」累積過之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心識中。



五蘊皆空 比比皆是

就像故事中,一樣的東西卻造成,這三段不同的解讀,其實就是在相同的色根中,因為不同的受想行的造作,而產生不同的想法與行動。因此慧知法師在課堂當中說到:「五蘊是相互依存,依緣而起不斷地變化,故五蘊皆空。」所以我們對於劇中實習生的想法,其實也是不斷地被改變。

這些例子在日常生活當中隨時可見,我們對於這個人或事,也因為自我意識,有了不同的解讀與判定,所以才會說到自我是一種觀念、想法,而不是真實永恆存在著。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提醒,那就是快樂與痛苦,其實也都是我們自找的。而在長期的影響之下,便開始產生了我們對於自己或他人的固有思想,譬如對於自己的能力、對他人的印象及整個社會的價值與集體的自我意識。

但其實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爲這是要說我們的「自我意識」,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方式,這與心理學當中的「錨定效應」非常的類似。就像是今天若我想要買賓士車,就會發現路上的賓士車怎麼變多了,其實數量並沒有變多,改變的是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關注的。平時我們根本沒有注意,但因為開始有這樣的念頭,便開始更注意它,這不是如同於「感恩日記」,當我們開始注意到身旁感恩的事情,便發現隨處可見;反之當我滿腦子想的抱怨的事情,那也真的滿街到處都是。


摘選自慧知法師


「空」不是無所求,而是「無定性」

另外一個佛教常常被誤會的地方,總是以為「空」就是一切隨緣,無所求什麼都不要做」,但其實佛教的「空」是要提醒我們,一切「無定性」及「無獨立性」,所以「五蘊皆空」就是「無我」。這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放下我們習以為常的自我意識,成也是自己決定,放棄也是自己決定,覺得自己無法也是自己決定,沒有一定端看自己如何想,這便讓我想到一本這幾年很有名的書《心態致勝》。

《心態致勝》提出人會受兩種思維模型的影響,分別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擁有固定型思維比較多的人,不願意冒失敗的風險,更願意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能;擁有比較多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明白自己不可能每件事都成功,但很樂於去學習新事物並接受失敗。

在青年團的過程當中,這也是我自己最大的收穫,不是每一件事情做到完美,而是從每一件事情當中,看到自己敢擁有承擔的勇氣,雖然每一次在過程中,老是會問自己幹嘛要做,但每次做完卻覺得還好自己有參與,這就是一種很矛盾的過程。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學會懂得如何面對每一次不同的因緣,學會轉念放下,就是學會一種「五蘊皆空」,一種敢給自己一個有彈性、價值及豁達的人生。

人什麼時候開始學會慢慢成熟,或許就是學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拿起,什麼時候又該放下時。其實佛法中的空要教會我們的不是「沒有」,而是如何創造「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