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面對無法發揮的職場,我們可以怎麼辦


小J有天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他老是遇不到好的主管,讓他在工作中有機會執行專案,能讓他有發揮的空間。一聽到這個問題,仔細思考,這個問題裡頭似乎隱含著兩個問題,第一是老是遇不到好的主管,所以這應該常常發生,第二個問題是,沒有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


首先說到老是遇不到好的主管,我想應該是沒有人這麼幸運,老是遇到不給機會的主管,有時候連續的不好也是要有運氣的。那這個問題有沒有可能不是遇不到,而是自己創造呢?小J回答怎麼可能是自己創造呢,又不是我叫他們這麼做?那反問小J都怎麼跟主管說呢?哪還有機會說得很詳細,每次一開口,我就知道主管們的反應了,就直接聊別的話題了。所以有可能這個是你自己的感覺?





你的想法創造你的眼界


這段對話總讓我常思考,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訊息產生時,這麼快的就可以產生反應。在進化論的角度常說,人在原始時代,為了生存所以要求我們對於週遭事物得要迅速做好壞判斷,馬上懂得逃離可能有危險狀況的現場,所以當我們看到主管的反應時,我們腦中會出現警示燈,告知我們這可能有危險了,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避開。


而進化心理學裡也有說到,面對大腦這樣的快速且自動的印象,是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早已是大腦中的內建裝置。這樣的裝置也有幾個特色,第一是完全自動化產生,記得在《Why Buddhism Is True》分享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就是當我們看連續兩個詞時,如果第一個詞的意思與第二個詞的意思有相似的特性時,我們就更容易說出口。如果第一個詞與第二個詞意思完全不搭配時,我們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唸出口。譬如陽光與熱情就有相關,那如果陽光配上失敗時,我們唸出來的速度會比較慢。


除了上述所說會完全自動化產生外,這些印象或想法,其實也會被過往的故事、經驗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累積。譬如如果我們曾經被騙過一次的話,可能下次腦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此外這些印象及想法,也完全是主觀性的,例如曾經有做過調查,一所大學的老師,認為自己的表現在前百分之20%表現的,有超過六成的老師,這也顯示出我們的對於自己的表現很容易高估,因為這完全是主觀性。


根據上述所說的三種特性,其實就是提醒我們,對於生命當中很多的意義看法,都是帶著有色的眼鏡來觀察世界,我們自己會主動賦予周圍事物意涵,是惡是善是好是壞,我們就是充滿著有色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所以可能在小J現在的意識當中,曾經有過的經驗或印象,都是不願意放手的主管,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這可能是小J不斷自己在創造這樣的環境。





正念一種覺察的功夫


這樣的一個循環,總是讓我不斷想起佛法中的五蘊及八識的觀念,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意義,不斷的灌輸在自己的腦中。幸好佛法提醒著我們「色即是空」的概念,是色但也是空,可以成為A也可以成為B,可以由意識去創造及改變。


但這也讓我思考另一個問題,到底在智者的心中,一個無色的世界是什麼,是完全不會想,還是會停留在那一個階段,又還是會主動會化成那個積極正向的判斷,這不也是另一種我執,不執著會不會其實也是一種執念。


我忽然腦中出現最近一個美國知名的學習-正念(mindfulness)的學習法,這是一種藉由練習,讓自己儘可能地做一個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分析自己的這些情緒狀況,試圖把自我跟這些情緒意念分離出來的方法。


以小J的例子來說,當出現主管不願意給予表現的想法出來時,就應該要暫停一下問一問自己,這個當下出現了哪些想法?目前出現了哪一些的情緒,為什麼會有這一些的情緒想法,能不能幫這個情緒取個名字等等的方式,來覺察自己的念頭。 


甚至之後還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出現,是因為什麼樣的行爲才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否是錯誤的,這些會造成我自己哪些不好的影響等等。就是試圖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分離出來,而不要讓這些情緒或想法去影響自己,而是察覺到它的存在,進而化解它。


節選自慧知法師講義


我真的不是對的


我覺得這個方法的原理,就是慧知法師在課堂當中,告訴我們唯識學的概念。對於自己的第六意識,抱持著一個存疑或觀察者的心態,來質疑自己的想法,對於外境是否有誤會。對於小J來說,也許他的第七末那識,認為主管都是這個樣子,所以,所以他的第六主觀意識都會主動去搜尋,主管有那一些行為與我內心的那個主管吻合。所以就會開始自編自導,所以要改變的方法就是從第六意識當中,去分別出來,那個老是誤會主管的我是錯誤的。


其實我會對於這個方法有興趣,最大的原因是有時候,在工作當中,很容易會被客戶所說的一些話語,而影響的自己情緒,進而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回應。雖然自己知道這是意識在作祟,而且別把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怪罪在客人的身上,所以才會開始去尋找一些能幫助自己的工具。


而正念冥想就是自己目前在練習的方法之一,藉由不斷的去鍛鍊自己的覺察力,當下能夠馬上察覺出自己的情緒後,將自己與察覺分離出來,甚至我也曾經有過與自己的情緒對話,試圖的去化解。這其實就是將兩者分離出來,不要去否認它的存在,但要與它保持距離,不要被影響了,甚至更進一步用更好的意念去改變,將這些好的循環種在自己的第七及第八意識當中,進而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相信主管也是對於大家都是相同的態度,但有的人覺得這是一個好主管,但有的人卻覺得這是一個阻礙自己的主管。我想對於小J來說也是如此,首先要化解的應該不是與主管爭辯自己的能力,而是,覺察到自己這一顆分別的心在造作,先放下成見,把主管當成一個值得學習的好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