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 星期六

兩位奧運球星讓我學習到了空性

 

最近這兩個星期,應該全台很多人陷入瘋狂於奧運的比賽當中,現在在撰寫的這個時刻,男子羽球雙打進入的金牌賽,女子羽球也進入了四強,而大家非常期待的桌球新秀林昀儒,在銅牌賽也輸給了德國,獲得第四名,這次好多運動選手都讓我有感而發,跟他們學習好多,也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很多心經上的道理。

當大家都在看好幾位新秀時,既使輸球大家也都在用「你會老我會大」等等的意思,來勉勵年輕小將,下一次的巴黎奧運就是他們的舞台,而我轉過身來看到的是兩位五朝元老桌球國手莊智淵及網球國手盧彥勳。十二年前他們也個個都是世界一級戰將
世代交替、成住壞空不斷地流轉,這是永遠無法改變的事情。

一位永遠堅持做自己的桌球教父

40歲的台灣桌球教父莊智淵第五度征戰奧運,在沒有教練同行陪伴下,打出許多場精彩表現,最後一場也以拼戰七場,些微之差敗給來自埃及的選手,在16強止步。但他獨自一人在場上奮戰,自己喊休息及精神喊話等等,拿出打了一輩子的桌球魂,堅持到底的精神,就在比賽結束之後,臉書留下了近百萬個讚,及幾萬條的留言。一個人的價值從不是用獎牌來定義,而是自己一路累積的精神,讓人感到敬佩。

有人用「孤星」來形容莊智淵,沒有很多的廣告贊助,身旁沒有教練陪伴,因為「那個位置是特別留給我母親的,從我開始打球,就是他一路辛苦的栽培我,2004年雅典奧運第一次打奧運就是她坐場邊,這是我最後一次打奧運,我希望有始有終,也算是對母親的尊重。」這是莊智淵的回答,我從他的身上看到了感恩。


https://twitter.com/jameshsiehtw/status/1420044699679674369


IG臉書上沒有小編協助,都是自己最簡單內心的感言,因爲他說「孤單給我一股力量。看到別人有伴,我覺得一個人更要把事情做好。」。四十歲了依然是照三餐練球,因為他說「盡力而為」這4個字,只有別人能講,我不能。「下來很快,比上去更快,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就一點一滴流失,然後有一天你突然就下來。」無法改變「世代交替」「薪火相傳」的因果循環,,我們能做的只有做好每一件事。

現在的莊智淵在南部成立了一個場館,栽培更多的新人,一個個也都慢慢成為國手棟樑,為自己的成就繼續打拼。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觀自在菩薩」,提醒我們要先覺察內在的自己,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會有一堆人說話,唯有看清自己所處的狀態,才能安頓身心。在年輕時找到自己的天賦熱情,並且去努力實踐,去貢獻在這個世界上,然後要懂得學會放下自己,了無牽掛,這才是全然的自由,謝謝桌球一哥讓我在他身上看到的佛法。

我們經過很多人生歷鍊,才體會到所有的皺紋都有故事
有的皺紋代表努力,有的代表智慧,有的代表苦難
所有的形貌不斷改變,不會恆久存在

青春從容消失,智慧由內升起
皺紋 傷痕,都是最真實的自己
轉眼看透,便不會癡迷


弟弟及汪星來的小孩們,要記住爸爸怕周球的樣子,選圖自莊智淵IG



一位看似簡單創造紀錄的金牌選手

上週全台灣在臉書或是在IG上都被一個人刷屏了,那就是在東京奧運女子59公斤級舉下台灣本屆奧運的第一金的郭婞淳,他不僅獲得金牌,差距很大世界紀錄保持人也是她,但通常我被感動的都不是拿獎牌,而是她的努力。

從小郭婞淳就是因胎位不正,很難生的孩子,也因沒有爸爸,從小就是被鄰居嘲笑的孩子。在國三那年全中運的400公尺接力賽,在她手上意外掉棒,而隔天的舉重比賽,她什麼都沒練,卻拿到了金牌,讓她決心投入舉重懷抱。

有人說若不是這個意外,我們就會失去這位金牌選手。但從佛法的角度,我卻不這麼認為,也許郭婞淳若沒有練舉重,也有可能成為別項的選手,也有可能在練舉重的過程中,因為受傷而放棄了等等的可能,但這些並不重要,因為我們永遠都無法得知,知道了又有可能成為這樣嗎。

這不斷地過程就是色與空之間的關係,對於郭婞淳的成就是不斷地在變化,也因為遇到不同的事與人,加入了許許多多的助緣,讓她呈現出現在的自己,若他選擇其他的道路,也一定有別的助緣,成就另一個她。所以我們才會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些不斷地空有因緣,呈現出現在她的色相,而這些空有又得要在這個色上面出現,不用羨慕她,因為我們都是如此。

郭婞淳多年以前,曾被141公斤重的槓鈴壓碎大腿內側肌肉,兩個多月來只能以輪椅代步,而重傷的前一年,她才剛橫掃亞錦賽、世大運、東亞運、世錦賽等4面國際賽金牌。當問郭婞淳這個傷時,她說這個傷讓我學會了對生命感恩,因為受傷位置距離膝蓋上方不到1公分,幸好沒有傷到膝蓋,否則大概沒辦法再練舉重了。


圖片出處: 天下親子雜誌

也因為這個傷,讓她更會察覺自己身體的狀況,不是只有一直往前衝;也是因為這個傷,讓更多人看到她的故事,因而覺得被激勵,教練曾半開玩笑說過:「要是就這樣一路順遂拿到奧運金牌,那就沒有什麼故事可以寫了。」

「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無論是受傷、奪金失敗,她始終相信:「老天爺要你多成功,就會給你多少挫折與磨練。」將所有的不完美當作未來成功時的養分,讓郭婞淳因而擁有比她舉起數百公斤重的槓鈴更強大的力量。

在郭婞淳的故事當中,讓我看到了懂得欣賞「空性之美」,「重新定義」受傷對她的意義,受傷是沒有人願意的事情,但幾乎所有的運動選手都會經歷過這一關,透過「空觀」的正向思考,來看待受傷這一件事情,重新賦予這段經驗的價值。「色即是空」就是體會世相都是緣起而展現的虛幻;「空即是色」就是深刻的自覺於當下生存的價值與意義。

當有能力的時,專注於當下;

若能力不到時,也只能專注於當下。
相信萬事萬物皆有安排。
獲勝不見得能力比較強,而只是比較幸運因緣成就;
未獲勝也不見得能力比較弱,或許是因緣未到。
見有,不貪愛 ; 見空,不恐懼  
努力練習 ,全力以赴
相信一切結果都有意義
相信每一次,都是心靈好的鍛煉,
相信生命都有無限可能



Pao del Rosario IG推文擷圖


2021年7月22日 星期四

面對無法發揮的職場,我們可以怎麼辦


小J有天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他老是遇不到好的主管,讓他在工作中有機會執行專案,能讓他有發揮的空間。一聽到這個問題,仔細思考,這個問題裡頭似乎隱含著兩個問題,第一是老是遇不到好的主管,所以這應該常常發生,第二個問題是,沒有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


首先說到老是遇不到好的主管,我想應該是沒有人這麼幸運,老是遇到不給機會的主管,有時候連續的不好也是要有運氣的。那這個問題有沒有可能不是遇不到,而是自己創造呢?小J回答怎麼可能是自己創造呢,又不是我叫他們這麼做?那反問小J都怎麼跟主管說呢?哪還有機會說得很詳細,每次一開口,我就知道主管們的反應了,就直接聊別的話題了。所以有可能這個是你自己的感覺?





你的想法創造你的眼界


這段對話總讓我常思考,為什麼我們對於一個訊息產生時,這麼快的就可以產生反應。在進化論的角度常說,人在原始時代,為了生存所以要求我們對於週遭事物得要迅速做好壞判斷,馬上懂得逃離可能有危險狀況的現場,所以當我們看到主管的反應時,我們腦中會出現警示燈,告知我們這可能有危險了,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避開。


而進化心理學裡也有說到,面對大腦這樣的快速且自動的印象,是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早已是大腦中的內建裝置。這樣的裝置也有幾個特色,第一是完全自動化產生,記得在《Why Buddhism Is True》分享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就是當我們看連續兩個詞時,如果第一個詞的意思與第二個詞的意思有相似的特性時,我們就更容易說出口。如果第一個詞與第二個詞意思完全不搭配時,我們會需要更多的時間唸出口。譬如陽光與熱情就有相關,那如果陽光配上失敗時,我們唸出來的速度會比較慢。


除了上述所說會完全自動化產生外,這些印象或想法,其實也會被過往的故事、經驗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累積。譬如如果我們曾經被騙過一次的話,可能下次腦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此外這些印象及想法,也完全是主觀性的,例如曾經有做過調查,一所大學的老師,認為自己的表現在前百分之20%表現的,有超過六成的老師,這也顯示出我們的對於自己的表現很容易高估,因為這完全是主觀性。


根據上述所說的三種特性,其實就是提醒我們,對於生命當中很多的意義看法,都是帶著有色的眼鏡來觀察世界,我們自己會主動賦予周圍事物意涵,是惡是善是好是壞,我們就是充滿著有色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所以可能在小J現在的意識當中,曾經有過的經驗或印象,都是不願意放手的主管,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這可能是小J不斷自己在創造這樣的環境。





正念一種覺察的功夫


這樣的一個循環,總是讓我不斷想起佛法中的五蘊及八識的觀念,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意義,不斷的灌輸在自己的腦中。幸好佛法提醒著我們「色即是空」的概念,是色但也是空,可以成為A也可以成為B,可以由意識去創造及改變。


但這也讓我思考另一個問題,到底在智者的心中,一個無色的世界是什麼,是完全不會想,還是會停留在那一個階段,又還是會主動會化成那個積極正向的判斷,這不也是另一種我執,不執著會不會其實也是一種執念。


我忽然腦中出現最近一個美國知名的學習-正念(mindfulness)的學習法,這是一種藉由練習,讓自己儘可能地做一個觀察者,體察自己的情緒,分析自己的這些情緒狀況,試圖把自我跟這些情緒意念分離出來的方法。


以小J的例子來說,當出現主管不願意給予表現的想法出來時,就應該要暫停一下問一問自己,這個當下出現了哪些想法?目前出現了哪一些的情緒,為什麼會有這一些的情緒想法,能不能幫這個情緒取個名字等等的方式,來覺察自己的念頭。 


甚至之後還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出現,是因為什麼樣的行爲才有這樣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否是錯誤的,這些會造成我自己哪些不好的影響等等。就是試圖用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分離出來,而不要讓這些情緒或想法去影響自己,而是察覺到它的存在,進而化解它。


節選自慧知法師講義


我真的不是對的


我覺得這個方法的原理,就是慧知法師在課堂當中,告訴我們唯識學的概念。對於自己的第六意識,抱持著一個存疑或觀察者的心態,來質疑自己的想法,對於外境是否有誤會。對於小J來說,也許他的第七末那識,認為主管都是這個樣子,所以,所以他的第六主觀意識都會主動去搜尋,主管有那一些行為與我內心的那個主管吻合。所以就會開始自編自導,所以要改變的方法就是從第六意識當中,去分別出來,那個老是誤會主管的我是錯誤的。


其實我會對於這個方法有興趣,最大的原因是有時候,在工作當中,很容易會被客戶所說的一些話語,而影響的自己情緒,進而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回應。雖然自己知道這是意識在作祟,而且別把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怪罪在客人的身上,所以才會開始去尋找一些能幫助自己的工具。


而正念冥想就是自己目前在練習的方法之一,藉由不斷的去鍛鍊自己的覺察力,當下能夠馬上察覺出自己的情緒後,將自己與察覺分離出來,甚至我也曾經有過與自己的情緒對話,試圖的去化解。這其實就是將兩者分離出來,不要去否認它的存在,但要與它保持距離,不要被影響了,甚至更進一步用更好的意念去改變,將這些好的循環種在自己的第七及第八意識當中,進而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三界唯心 萬法唯識」相信主管也是對於大家都是相同的態度,但有的人覺得這是一個好主管,但有的人卻覺得這是一個阻礙自己的主管。我想對於小J來說也是如此,首先要化解的應該不是與主管爭辯自己的能力,而是,覺察到自己這一顆分別的心在造作,先放下成見,把主管當成一個值得學習的好對象。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是一個好苦的世界,還是自討苦吃的人類


今天心經課程來到第五堂課 ,談到「度一切苦厄」,談到何謂「苦厄」,在梵文duḥkha,漢傳佛教一般譯為「苦」,英文指suffering,是表示 「不安的」,「心神不寧」,對應為現代描述的「痛苦」、「悲傷」、 「焦慮」、「不滿」、「沮喪」等情緒。「苦」是一種感受,為某事而苦,「厄」指的是困苦災難的事情,我們無法忍受爭之為苦。

這一段敘述,讓我想起這幾年有一本的書,名為《Why Buddhism is True》,這是一本用進化心理學來印證佛學觀點,進而幫助人更認識自我。在書中提到了一個觀點,從進化論的心理學來說,為什麼人類會覺得苦 ?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苦

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進化是需要活下去的,所以如果讓你一直快樂,而沒有生存意識,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所以人類的大腦設定,對於一件事情的快樂是短暫的,無法持續很長;相反的對於一件事情的痛苦也是如此,其實也不會永無止境的傷害自己。

像我們喜歡吃蛋糕,吃了第一口後會快樂,越到後面,快樂的感覺越來越少,但因為人類進化論的生存意識,所以我們會記住這個快樂感,當我們心情不好時,腦袋又會出現這個吃蛋糕的快樂感。但原本的這個蛋糕可能無法再度產生這個快樂感,所以又想要吃更好吃的蛋糕,找回那個快樂感,但滿足這個快樂感之後,又開始不滿足這個蛋糕,就一直不斷地輪迴找蛋糕。

也像我們與人建立了一個好的關係之後,感受到那個快樂之後,當習慣後又懷念那個快樂感,但因為現在的關係已經無法滿足自己,所以又想要有更進一步的關係,導致一個永無止境追求的無間道,這不就與佛法中認為苦從貪、嗔、痴(三毒)而來,有異曲同工之意。


摘選自慧之法師課程簡報


心理學如何看待「五蘊皆空」與「無我」

你覺得我們有完全控制意識嗎?其實很多心理學的實驗都說我們無法完全控制。譬如當我們看了挨餓小朋友的照片後,會有比較多人願意捐款,所以那一個是真實的自己,好像都是,也好像都不是。

還記得一部有名的電影《腦筋急轉彎》,說到我們腦袋裡有快樂、憂愁、憤怒等等各種感受,這些其實都是我,也是進化心理學說到,我們的大腦是一種多元模塊,每個模塊都可以接管我們的大腦,輪流坐莊,當事情發生的時候,看誰說贏其他模塊,當贏的這一塊決定時,我們的大腦就會被這個說法給說服,而不只是情感、思考及想法都是如此。

譬如看到車禍,看到開車的人是面惡,這時候腦袋憤怒已經戰贏的時候,就會來告訴我們的大腦,你看這個人面惡,開車就一定是橫衝直撞,所以一定是肇事作惡的人,我們就會進行腦補,所以很多的想法都是腦補出來的。



為什麼我們都會腦補,這就是演化論中說到內建的危機意識雷達,因為在原始的時候,我們為了要求生存,要有危機意識雷達。譬如看到草叢裡有聲音會動,你就會想可能有蛇等等,就會阻止自己去接觸,產生危機意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人類需要腦補功能。

這不就是一種迷惑我們的方式,也與「五蘊皆空」與「無我」的觀念相同嗎? 也與「一水四見」的觀念雷同,看到一個事件後,每個人的感受不同,都是相同的原因。

當我們知道這個概念之後,佛陀告訴我們可以透過修行,來戰勝這些模塊,讓誰去掌握說話權,所以《Why Buddhism is True》的作者羅伯特在書中分享,自己學習內觀」的修行方法之後,就會觀察出來後,呼叫哪一個模塊出來控制大腦,這跟慧知法師在課程中,提醒我們滅苦,不是把苦去掉,而是滅掉根源的三毒-貪、嗔、痴,方法也是很雷同。

摘選出慧之法師上課簡報


我們真的無法百分百同理心

最後課程分享了一個時光隧道的愛情,來分享「關於苦,沒走到那地步,有時候不容易體會」,我常常覺得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同理心,因為我不是他,再怎麼樣都不可能能夠體會到,這個人所經歷的事與苦,特別是在當老師或顧問給予建議時,其實說得很容易,但真的不是當事人,真的沒這麼容易。

最近因為很多線上課,我們也開始分享一些電腦或軟體的教學課程,在過程中最大的體會,就是其實我們永遠無法體會到,老菩薩對於電腦的恐懼與害怕,面對這麼多按鍵的惶恐與無所適從,不懂ABCD還要來打鍵盤,這真的是很大的挑戰。所以在設計課程時,真的只能用最大的同理心,融合教學方法與心理學來規劃課程這,就是為什麼星雲大師常常叮囑我們,慈悲為什麼這麼重要。

生命的過程不也是如此,常提醒自己要多一點的慈悲,來面對身旁的人與事,特別是親人朋友,因為關係更親近,可能讓我們忘記了體貼,最後想分享一句之前好喜歡電影裡的一句話:「不要嘲笑別人的疤;那只是你有幸無需經歷的傷。」

圖片取自簡報學堂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無我要教會我們的不是「沒有」,而是如何創造「有」


在影集《我是遺物整理師》當中,有一段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男主角可魯跟可魯爸一起去,一位已經死亡的工廠實習生的房間裡去收拾遺物,可魯在抽屜當中找到了一大疊的發票,他發現發票都是御飯糰與泡麵,這時候可魯就跟爸爸說,這位工廠實習生一定很愛吃這兩樣東西。這時候可魯爸便跟可魯說,有沒有可能是是因為他其實是為了要省錢,所以才都吃這些東西。

而後來可魯又發現怎麼去便利商店的時間都一樣,這時他們便走到了便利商店去,才發現店員是一位很可愛的女店員,有沒有可能也是他對於這位女店員有好感。這時可魯爸便說了:「如果仔細觀察遺物,亡者就會讓你聽到他們想傳達的話。但如果沒有用心,就會聽不到。」

在看完這一段的故事時,我腦中馬上出現了佛法當中的「五蘊」,「五蘊」指的是色受想行識,就是指我們所接收到的稱之為「色」,但會依照我們的「受想、行」的造作,在內心中開始自己演出小劇場。」累積過之後,又會進入到我們的心識中。



五蘊皆空 比比皆是

就像故事中,一樣的東西卻造成,這三段不同的解讀,其實就是在相同的色根中,因為不同的受想行的造作,而產生不同的想法與行動。因此慧知法師在課堂當中說到:「五蘊是相互依存,依緣而起不斷地變化,故五蘊皆空。」所以我們對於劇中實習生的想法,其實也是不斷地被改變。

這些例子在日常生活當中隨時可見,我們對於這個人或事,也因為自我意識,有了不同的解讀與判定,所以才會說到自我是一種觀念、想法,而不是真實永恆存在著。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提醒,那就是快樂與痛苦,其實也都是我們自找的。而在長期的影響之下,便開始產生了我們對於自己或他人的固有思想,譬如對於自己的能力、對他人的印象及整個社會的價值與集體的自我意識。

但其實這個觀念很重要,因爲這是要說我們的「自我意識」,決定了我們生活的方式,這與心理學當中的「錨定效應」非常的類似。就像是今天若我想要買賓士車,就會發現路上的賓士車怎麼變多了,其實數量並沒有變多,改變的是我們對於這件事情的關注的。平時我們根本沒有注意,但因為開始有這樣的念頭,便開始更注意它,這不是如同於「感恩日記」,當我們開始注意到身旁感恩的事情,便發現隨處可見;反之當我滿腦子想的抱怨的事情,那也真的滿街到處都是。


摘選自慧知法師


「空」不是無所求,而是「無定性」

另外一個佛教常常被誤會的地方,總是以為「空」就是一切隨緣,無所求什麼都不要做」,但其實佛教的「空」是要提醒我們,一切「無定性」及「無獨立性」,所以「五蘊皆空」就是「無我」。這就是要告訴我們,要放下我們習以為常的自我意識,成也是自己決定,放棄也是自己決定,覺得自己無法也是自己決定,沒有一定端看自己如何想,這便讓我想到一本這幾年很有名的書《心態致勝》。

《心態致勝》提出人會受兩種思維模型的影響,分別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擁有固定型思維比較多的人,不願意冒失敗的風險,更願意利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技能;擁有比較多成長型思維的人,會明白自己不可能每件事都成功,但很樂於去學習新事物並接受失敗。

在青年團的過程當中,這也是我自己最大的收穫,不是每一件事情做到完美,而是從每一件事情當中,看到自己敢擁有承擔的勇氣,雖然每一次在過程中,老是會問自己幹嘛要做,但每次做完卻覺得還好自己有參與,這就是一種很矛盾的過程。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學會懂得如何面對每一次不同的因緣,學會轉念放下,就是學會一種「五蘊皆空」,一種敢給自己一個有彈性、價值及豁達的人生。

人什麼時候開始學會慢慢成熟,或許就是學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拿起,什麼時候又該放下時。其實佛法中的空要教會我們的不是「沒有」,而是如何創造「有」。



2021年7月4日 星期日

從最近超夯的大谷翔平看到六度波羅蜜


今天課程來到了第三堂課,依然講到了「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一句話,這句話聽起來看似很簡單,但卻帶給我很多的想法與體悟。課程最開始,慧知法師用了部落小孩沒有科技的日常,如何來應付現在的線上教學,來提醒我們別用自己的想法來看待整個世界,就像希臘知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每一次的學習與實踐,都是在往彼岸的方向前進。

慧知法師之後用了一部影片來跟我們說明「般若在哪裡?怎麼見?」影片中的小男孩雖然在比賽的過程當中,坐了全場的冷板凳,但在他的內心世界,卻在全場的比賽當中,不論是協助茶水、觀察局勢、協助隊友等等行為,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且在影片當中,還有一點更讓我感動的事,不論自己上場與否,都要不斷地練習,讓自己做好準備。

這讓我想起了進軍大聯盟的日本二刀流大谷翔平,大谷翔平最近在美國大聯盟發光發熱,他厲害的不僅會投,也很會打,最近還成為第一位在明星賽前就有30發全壘打的亞洲選手,有人曾訪問過他從小怎麼精進自己,便出現下面這張九宮圖。當我在重新看這張圖時,便發現這不就是師父在課程告訴我們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當下讓我有一些想法與體悟。
圖片來自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145942


活在全部的現在從當下出發,聯結過去與未來

   慧知法師在課堂分享一句我好喜歡的話:「般若,就是揉合了理性(空)和感性(人間)的思維,理性是看懂,感性是知道怎麼做,就像是照見五蘊皆空(理性),不能停在「空」,要進一步度一切苦厄 (感性)。」這一段文字,讓我想到了瑞典的心理學家Lindval 所提出的時間延續性,時間可以從當下來審視過去,也視未來於當下。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指當我們現在可能處在一種,對於未來有不確定的焦慮或生存壓力時,就跟運動員坐在冷板凳上或受傷等等類似狀況,可能是過去所造成的因,但現在想再多,其實都無法改變過去了,唯一只能專注於當下的念頭與行為。但它的想法也延續到未來,因為未來的成就,又是現在每一個當下的自己,所累積出來的果。所以我們面對於未來要有往後看的視野,但必須把所有的注意力聚焦在當下,保持最好的心態與行為,不需要東張西望,或對於過往非常自責,該學會是不斷修正與前進。

我覺得Lindval 所提出對於時間的六個觀念,就是一種般若智慧的表現

1. 生活在當下
——不瞻前顧後,不左顧右盼,不患得患失
2. 嚴肅的對待時間——謹慎、鄭重地思考時間對我們的價值並用好它
3. 反思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時間視角——認識到自己和他人時間視角異同,換位思考
4. 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未來視角讓我們的行動更加有序
5. 視未來存在於當下——未來並非遙不可及,它就出現在即將到來的每分每秒
6. 對未來保持積極的態度——既然未來難以預測,那麼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它能讓我們在當下更有行動力


六度是唯一成功方法 ,就是六度波羅密多


當我在重新看這張圖時,發現這不也就是實踐六度波若波羅密多,首先對於自己的球技能力的提升,這一定就是不斷地實踐「精進」與「持戒」之道,該怎麼努力及訓練,對於飲食及身體狀況保持等等。但讓我更訝異的是,居然放上了「運氣」、 「人性」和「心理」。


這讓我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六度」是唯一成功及自在的方法?我想起了一個很有名的理論說到了「影響圈」與「關注圈」,這讓我體會到為什麼六度能夠幫助我們人生這麼大。


圖片取自經理人雜誌


我們人處在生命當中,分為「影響圈」與「關注圈」,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稱之為「影響圈」,,但我們人之所以有八苦,就是有一些我們可以關注但卻無法改變的,我們卻想要去改變,造成我們的不自在。所以我們能做的方法之一,就是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且縮小自己的關注圈。

所以當我們人開始學會「佈施」及「精進」,就是一種累積自己的能力與結善緣去讓自己有能力,去用善心來改變讓世界及自己更美好,並且用持戒來養成各種的好習慣。面對無法改變的「關注圈」,我們要學會「忍辱」及「禪定」去挑整自己的心,去接受世間萬物,有很多事情我們真的無法去決定,因為這就是一種因緣和合及世間真理。而當看懂這一切的觀念且實踐時,這就是佛法說的「般若智慧」。

就像運動員當坐冷板凳跟受傷時,該怎麼調整自己的狀況與心態;要成為一名成功的球員該要有什麼樣的精神與努力;需要臨門一腳的運氣時,平時該如何累積自身該有的每一個行為;在有名氣時要有什麼樣的心態與戒律,或是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去改變團隊或社會,這每一項不就是一種修行嗎?

「修行」就像是師父在課程告訴我們的,不僅用理性分析了自己應該要有的能力,進而設計出訓練的方式之外,還有用感知去看懂世間的因緣和合。知道當下的自己該如何調整當下的思考與言行,知道該怎麼往下一步去邁進。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

這讓我想到過去曾經因為喜歡教學,所以期盼自己有上台教學的機會,但等待多年一直苦無機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是錯誤,當時經歷一段心情很沈重的過去。但忽然在星雲大師《金剛經-成就的秘笈》書中,看到一段話,瞬間讓我解開疑惑。大師在文中說到:「成功的人要繼續努力,還未成功的人更要努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因緣還沒到啊,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目標就在前面,那怎麼還停下來呢?有時候只是時候未到,而不應該去否認自己的努力與能力,所以更要去累積因緣及人緣。

就在當下我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不用著急得要等待因緣,也走出去舒適圈跟更多優秀的老師學習,果真當自己走出去時,才發現自己的不足,把重心都放在提升自己。再不斷學習中,真的就在一些機會中,保握因緣呈現最好的自己,就開始有好多的因緣陸續成就,實現自己的教學之路。

這段過去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我開始學會更正面從容的態度去面對挑戰,只需要專注在自己當下要做的事情與精進自己,不斷結各種善緣就好。因為因緣會有成就的時候,有時候沒有是因為有出現不同的道路,這些是我法控制的因緣和合,所以不需要慌張,因果其實來不會辜負我們的。

這段經驗讓我體會到師父所說的「般若」,就是在自我本性 (緣慮心)與般若自性(靈知心)間游走與對話,逐漸讓二人回歸一人,找回自性。當我們體悟到的時候,我們真的能更從容地去面對萬事萬物,且實踐於生活當中,當自己的心不再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