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普賢十大願來到了第二週,非常開心有機會來上妙南院長的課程,這也是信仰力系列課程的第四本經典,原先因為工作的原因,出現是否要暫停一次上課的念頭,但妙南院長的課程實在讓我很難不上這門課,除了是因為曾經在禪學營上過妙南院長的唯識學課程讓我收穫非常多之外,能體驗一次佛學院上課方式,也是讓我非常想上課的原因之一。
曾在網路聽過滿紀法師的大乘百法明門論,對於佛學院在佛法課程的深度,是我非常嚮往的,心想反正報名了,上課的時間一一定會有辦法解決,多次補課或是閱讀大家的筆記,都是學習的方式,在這個思考的過程,讓我想到師父在第二堂課中,對於「心無疲厭」的解釋:「如果你真的想做什麼事,你會找到方法。如果你不想,那你只能找到藉口」,「如果不想做,一百個理由我們也找到的,但如果真的想做,其實一個理由就夠了。」經過了兩堂課,幸好當初的我,沒有被偷懶的自己所影響。
第一堂課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對於華嚴經有基本的認識,華嚴經能稱之為「經中之王」,就知道華嚴經的地位有多麽高,唐‧宗密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中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所以過往曾買過兩本華嚴經的書籍。但翻開經典,果真不如所料自己的智慧不足,完全看不懂經典在說什麼,只好當下把書本收起來,期待會有機緣具足的那一刻。
在第一堂課上完後,終於開啟了《華嚴經》的第一扇門,首先讓我學習到關於三本華嚴的差異,且理解華嚴六十「七處八會」的關係,《華嚴經》讓我們從認識莊嚴的華藏世界開始,教我們如何實踐菩薩道進而指引我們一條成佛之道的一本經典,所以解說每位菩薩該如何在自己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階位中因地修行的方法,最後利用善財五十三參的內容來告訴我們如何實踐及驗證成佛之道。
我體悟到雖然經典利用信解行證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菩薩行願之道,但其實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我們每個人只要能行菩薩道皆能成佛,而方法沒有絕對,因為我們每個人根氣不同,都有自己的因地、環境與因緣,所以能從經典中,學習眾菩薩行願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實踐菩薩道的方法。但僅僅只是知道並沒有有用,而是要不斷地實踐菩薩道,才有成佛的一天,這也是師父在第二堂課程當中,要我們學習文殊菩薩的「攝導萬行」或普賢菩薩的「莊嚴般若」方式,來圓滿自利利他。
為什麼心「會疲厭」
在第二堂課學習當中,我自己最有感觸的就是「心無疲厭」,我覺得要到達「心無疲厭」的境界非常的難,既使在怎麼樣喜歡追劇,一直追劇應該也是很累的,那為什麼心會「疲驗」呢? 這讓我想到最近遇到的一個案例。
這幾年一直深感到,佛法這麼的好,為什麼很難走入年輕人的心理,或許有一個可能就是,佛法說得太深奧,給人一些錯誤的觀念,如果我能從年輕人的生活中著手,從他們生活中習慣的追劇、新聞中去延伸,能不能帶給大家一些不一樣的佛法觀念,因此便萌生了一個podcast節目。
從去年三月開始,這個節目podcast「無事惹塵埃」就開始上架,每週上架一集,我們從熱門的書籍或電視劇、電影著手,談一些我們在裏頭所看到的佛法,也不時在節目中推廣素食,及佛法的一些小知識,再搭配一些在職場中,常遇見的問題要如何利用佛法來解決,就是用日常生活的方式,來與大家聊佛法的運用,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上萬的下載量,雖然中間遇到很多挑戰,但也想辦法解決,這讓我想到《勸發菩提心文》中的一句話「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雖然超過當初的預期,也快完成給自己一年的承諾,但內心其實也會出現放棄的念頭。做一個假設如果要出二集影集相關的podcast節目,首先要先觀看十集的影集,可能大概花七個小時看完,再整理資料寫稿,大約兩個小時,錄音約兩個小時,剪片約四個小時,大概平均下來出產一集需要花費八~九個小時的時間,真的也不算少,雖然知道這是很有意義,自己也可以學習很多,但會厭倦也會退道心,真的是很不容易的考驗與堅持,所以當在上課時,我出現了一個念頭,到底菩薩是如何發這一顆「無疲厭心」呢 ?。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說到:「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疲厭心。何等為十?所謂:供養一切諸佛無疲厭心;親近一切善知識無疲厭心;求一切法無疲厭心;聽聞正法無疲厭心;宣說正法無疲厭心;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無疲厭心;置一切眾生於佛菩提無疲厭心;於一一世界經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無疲厭心;遊行一切世界無疲厭心;觀察思惟一切佛法無疲厭心。」我試圖從經文與心理或科學的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為什麼這些事情能幫助我們。
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在做podcast 的過程中,會讓我覺得失落的之一,是在於收聽的人數,我們總是希望節目能有更多一點的人可以收聽,收聽數可以不斷的增高,所以會嘗試不斷的調整內容或向他人學習,甚至做許多的行銷活動,試圖的不斷突破,我覺得這也是人為什麼會產生疲憊心的可能性之一,那就是對於成果的「不如預期」或「不滿足」,特別是當我們總是覺得有因有果,所以當我有付出時,不應該有相同的成績嗎?
那為什麼我們會「不滿足」呢 ? 從「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進化是需要活下去的,如果我們容易滿足了,那就沒有「危機感」,那就沒有「生存意志」,又或是不斷追求進步的意識。但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對於不好的事情,我們痛苦感也會慢慢淡化,對於傷痛就沒有當下的痛。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不就是佛法所說的貪嗔痴三毒嗎?我們不是只有貪求金錢,對於收聽數的增高,不也是一種貪求;我們也會嫉妒為什麼其他的節目沒什麼內容,但為什麼收聽率這麼高?當「不如意」的想法久了,自然就容易退掉了「願心」。那對於這樣的「不如預期」或「不滿足」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這讓我想到《僧人心態》這本書裡一個故事:
有人很羨慕一位僧侶,因為他居然能夠背誦一本經典無誤,也好希望跟他一樣的能力。而師父聽到後便問他:「你是想要能背誦一本經典,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 一個是想要結果,而另一跟是要問自己為什麼想要做到這個。
在心理學裡頭的「冰山理論」談到,當我們設定往目標前進,總有一些底層的渴望,譬如當我在做這個節目時,除了能傳法外,也希望能藉由這個方式,學習及肯定自我,讓自己更好,這是內心中其中的一個希望,但重點是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東西來衡量這個價值,像是podcast的收聽數或是成長數,我想我們容易被一個數字所牽制著,但「成功不是幸福的保證,幸福也不一定需要成功」,我們能同時間擁有,但卻不能混為一談。當我們讓自己執著在這個需要各種因緣成就的數字裡,這是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因為我們無法掌握。
所以學佛的人會因為知道「無我」與「因緣合和」的概念,所以要我們攝心內觀,透過自己的內心找到正確的目標,不要執著於幻相當中,世間萬物本來就有好事與壞事,也有挑戰或無聊的事,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去選擇要專注的事物。所以我們要去覺察自己的五根,覺察世界運作的真理,才能讓自己不要陷入於錯誤的觀念。
為什麼要禮敬諸佛
第二個會讓我們疲厭的原因可能是能力不足,譬如我做這個podcast 節目,會需要這麼多的時間,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沒有掌握技巧或方法,讓節目的產出更有效率,或是有更好的工具可以使用,但這些方式我並不知道,這些許多的不知道,就提出在心理學中常用的「周哈里窗」。
「周哈里窗」指的是在這世間上有四種象限,第一象限是你知道我也知道,第二象限是我知道你不知道,像是有一些我會的能力有人不知道,第四象限是我不知道你不知道,關鍵是在第三象限,就是有些道理與能力是別人知道我不知道,這也就是在十種無疲厭心中的第二類的「像佛法僧精進勤學」,這個很重要的是提醒我們要學會「謙遜」。
在《大腦如何精準學習》提出了一個詞intellectual humility就是指「智識謙遜」,這是一個思想狀態,智識謙遜的人願意接觸新東西、學習新知識,樂於挑戰所以比較不會抱怨,大腦得到了更多鍛煉,對自己的認知能更自信。
所以心理學家Christian Jarrett 研究中曾提出智識謙遜者有這麽幾個特徵:
他喜歡學習新知識,他對科學很感興趣;
他了解自己認知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麽;
他樂於考慮跟自己對立的觀點,願意跟“對方陣營”的人接觸;
他對政治議題的觀點不極端,對死刑、移民之類的觀點沒有什麽“堅定的信念”;
他善於從多個視角考慮問題,能採納別人的視角;
他有安全感,相信自己得到了親友的關愛;
他願意跟人交往,會傾聽他人的聲音。
這與日本的禪宗大師鈴木俊隆,出了一本書《禪者的初心》,裡頭提到的初心不是我們常聽到認為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而是指「初學者之心」,因為鈴木大師認為「初學者的心裡有很多的可能性,專家的心裡卻只有很少的可能性。」因為普通水平的專家往往會陷入專業的框架中出不來,內心陷入了許多的局限,所以看不到新東西,只有真正的高手才知道那些教條是如何產生的,才能看見專業的約束邊界,才有可能突破那個邊界。我覺得他與師父在課程當中所提到的華嚴經所說各種境界的「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有類似的相關聯性。
在課程當中師父問到如何禮佛的方法,我自己覺察是禮佛的方法也是無窮無盡,有無限多的禮佛方式,但重要的並不是方式,而是要問自己內心是不是發自內心去尊重每個人,存在著一個謙遜的心,這也是妙南法師在課程中舉出大師對於佛牙舍利的位置該放到佛陀紀念館何處去的道理一樣,重點不是是否為最尊貴的地點,而是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讓大家都能供奉佛牙舍利,當我們也把每一位大家當成佛時,我們就不會被地點所限制住了。
在心理學家Christian Jarrett文章當中提到幾個實踐的方法,我稍微做了一些修改:
1.. 多跟一些人分享正法:可能一講我們才發現,中間有很多過程不並明白的,我不是真的理解那個知識。
2. 主動聽取不同的聲音,避免陷入「確認偏誤」: 就好像重大決策需要專門設立一個反方一樣,多聽一聽那些跟你觀點有衝突的人怎麼想。
3. 經常見識一些偉大的山川景色或者了不起藝術作品:讓自己產生敬畏感,會讓我們更謙遜。
4. 與更多的善知識學習與建立關係:除了讓自己知道自己哪些不足之處之外,也能夠建立一個互相關心、合作互信的人際關系,當我們有充分的安全感,才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改變自己的想法。
當我寫完到這裡時,我發現這不與上述所說的如何發十種無疲厭心有很多相關聯的地方:
覺察 自我與 世界真理 | 求一切法 |
遊行一切世界 | |
觀察思惟一切佛法 | |
向佛法僧 精進勤學 | 供養一切諸佛 |
親近一切善知 | |
聽聞正法 | |
慈悲與付出 | 宣說正法 |
教化調伏一切眾生 | |
置一切眾生於佛菩提 | |
於一一世界經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 |
我也在華嚴經的經文中看到了這一段,不也是類似的觀念嗎: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知一切佛剎、動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觀一切佛剎、詣一切佛剎、遊行無數世界、領受無數佛法、現變化自在身、出廣大遍滿音、一剎那中承事供養無數諸佛。何以故?欲令增進,於一切法能得善巧;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最後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感悟是如果不是我拿了這一門課程與做podcast節目,這一篇文章的心得與想法就無法出現,所以讓心能不疲厭的最後方法就是,經常檢視自己的學習與成長,讓心可以感受得到自己的成長,就好像遊戲化裡的點數一樣,雖然沒有提升一個等級,但知道自己的經驗值數字在成長,這也像是因果的概念一樣,沒有出現不等於沒有,冥冥之中都中下我心中的一個種子,影響著我自己的心識。去大悲殿找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去找藥師佛也可以,因為他們其實都住在一起,住在我們自己那個精進的心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