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會動的文藝復興」藝術大展參觀心得(下)

 

認識文藝復興

說到文藝復興的起源有人說是用來反宗教人文主義的,但為什麼這麼多的作品都是畫宗教畫的,其實文藝復興是自己主導、重新樹立自身權威的一次努力。

在中世紀的時候,教權是非常大的,甚至勝過於王權,有了君權神授這個王牌,還可以換掉君主。但到了十四世紀之後,風水輪流轉,法國國王腓力四世通過成立三級會議和最高法院,向貴族讓權。得到了貴族的支持後,國王就不怕教皇了,甚至還囚禁了教宗遷到亞維儂,這就是亞維儂之囚。後來教宗跑回羅馬之後,又發生三個教宗在崗,產生「三教宗鬧劇」的折騰後,教會人設崩塌,老百姓根本不當羅馬教廷一回事。

到了1453年的東羅馬帝國滅亡,此時教廷抓緊機會,重新打造人設,以古希臘、古羅馬傳統自居,試圖贏得民心與威望,這就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原動力。所以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命令拉斐爾在梵蒂岡宮簽字大廳的墻壁上把古希臘哲學家都畫出來,拉斐爾一口氣畫了57個。這就是著名的《雅典學院》。




那你可能好奇,那問文藝復興到底復興了什麽呢?對於教會來說,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只是資源,而怎麽把它和基督教的神學進行整合,達到重振權威的目的,這才是要關注的事情。過去13世紀的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把古希臘思想和基督教神學整合起來,寫了一本《神學大全》,把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與基督教的神學進行了整合,成為了當時的正統。可是過了這麽久,亞里士多德那套不管用了,那就換了柏拉圖,因此重責大任放到了馬爾西略·費奇諾身上,他也是美第奇家族讚助成立的柏拉圖學院的院長,他寫了一本《柏拉圖主義神學》,這樣你再回看《雅典學院》有沒有特別有意思呢?

其實當你越知道越多訊息時,就會越來越認識文藝復興這個時代所要傳達的理念,也會知道為什麽文藝復興是藝術的一個分水嶺。他在宗教及歷史上的意義,在藝術方面從幾個畫家當中,就可以以看出成先古典學派什麼,後續又如何引響巴洛克時期等等,是不是都讓我們大開腦洞,不僅很有意思,也能讓我們學習很多。


環境影響心情

第二個我們提到的是環境,這次的環境確實是不太大,可以看的空間算小,若於到人多的時候,更是在通風及欣賞上並不太舒服,所以會建議最好早上能去參觀,通常人潮差不多都在一點進場。在加上現在展覽的會場都不大,為了能夠放入更多的展覽作品,現在越來越多的展覽,都會利用科技的方式,高解析度來進行播放,但因為是使用螢幕,所以其實長期之下會讓人看得很不舒服。



這次540°環場投影沉浸式體驗也會有這樣的感覺,雖然移動會讓人有不一樣的欣賞方式,但其實也是會讓人覺得頭暈,所以千萬要注意身體的狀況,此外另一刻可惜的地方是AR,只有三個地方出現,且在運用在並沒有這麼舒適,確實有點可惜。



反過來這樣的環境其實也有一個優點,如果你去過國外展場你的知道了,因為那些都是真跡,所以環境要求很嚴格,不能拍照不能靠近,每年有超過百千萬人的參觀人數,所以像是羅浮宮的名畫《蒙娜麗莎》,不僅要排隊很長,還只能遠遠一看,還要被要求快速通過,相較於雖然不是真跡,但能夠好好的看一眼,其實也是很幸福的。

另外像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富盛名的濕壁畫傑作,莫過於藝術巨擘米開朗基羅於梵蒂岡博物館「西斯汀禮拜堂」創作的穹頂畫《創世紀》,如果你有機會去現場看,你就會知道這副畫的壯觀,畫面面積達14x38.5平方公尺,因為在屋頂非常的高,你要看時還要仰著頭,也因為遠所以其實不會看很清楚,根本看不久還會超累,所以在這次的展覽中,你會看到很詳細這九幅畫的內容,但也因為如此,所以其實感受不到壯觀的感受,覺得這就是無法兩全其美,所以其實我在當下的感受,其實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這幅畫到底哪裡能稱之為經典之作。相同於穹頂體驗,其實真的都更有更的美好

其實生命就是如此,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感受到不同的感受,享受當下其實就是最美的事情。





很難搞的米開朗基羅

對我來說,收穫最多的真的除了又能有機會,好好的放大畫作,體會跟觀賞幾位大師的作品,對於他們的呈現真的讚嘆不已。但我想讓我最感動的,其實就是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及《末日審配》為什麼呢? 我想可以想從米開朗基羅的故事說起。

米開朗基羅在藝術上巔峰造極,被稱之為神級人物,像是聖母蓮子 大衛 《創世紀》及《末日審配》,但那米開朗基羅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在《米開朗基羅傳》說到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他,可以說是個有強烈自卑情結,性格孤僻,脾氣火爆,有強烈的攀比心理,極度珍惜自己羽毛的人,有極度匠人精神的人,來剛大家說幾個故事就知道。

很多人作畫是老闆說什麼就畫什麼,看你是要畫要站要做都可以,做出來之後,老板你看看滿意不,不滿意我改,改到你滿意為止。,但米開朗基完全不是這樣的人,你要畫大衛是吧,可以,但其他老闆你都不能管,也別多嘴,這個雕像是從我手裡畫出,我自然會對它負所有責任。品質我把關,但是一旦做出來,你就全部接受,我堅決不改自己的創意,這是他出了不近人情的傲慢。




在最著名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創世紀》中也是,整整畫了4年多,期間他沒讓雇傭他的教皇看過一眼,直到最後畫出來後,教皇才知道這和當初讓他畫的完全不是一個東西。他總是會用自己的水平做出超出雇主期望的作品。

《創世紀》是個濕壁畫,他上一次畫畫還是20年前做學徒的時候,可以說這是他第一次畫畫。不過沒關系,一通百通,雕刻這麽難的事情他都能信手拈來的,畫畫對他來說簡直太簡單了。不過畫畫雖然簡單,但是他這個畫畫的姿勢卻是高難度的。西斯廷教堂頂部是一個幾乎沒有遮擋的矩形空間,18米高,相當於你一眼可以看到六層樓的天頂,長40多米寬13米多,他要在這麽一個高度創作一張500平方米的畫。每天都要仰著頭,舉著胳膊,這個姿勢整整保持了4年,最後他的脖子徹底廢了,以後看書他都得仰著脖子看。

要是其他的人被迫接了這麽一個活,肯定是應付差事,但米開朗基羅在這幅畫中融入了大量的心血。在這幅畫中,他畫了《聖經》開始的九個故事,就是神的起源,神是怎麽創造的日月草木,神怎麽創造大地和水,怎麽創造亞當,怎麽創造夏娃,然後亞當夏娃怎麽犯了原罪被逐出伊甸園,然後是後面的諾亞獻計、大洪水、諾亞醉酒等等。這九個大畫在整個天頂最中心的地方,然後又在幾個邊邊角角畫上了12個先知和女祭司。整個天頂畫一共畫了343個人物。

在這幅畫快要畫完的時候,聽說拉斐爾正在他隔壁畫那幅著名的《雅典學院》。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畫出來是什麼樣子,但是拉斐爾實在好奇得不行,有一天就偷偷溜進教堂,躺在天花板下看了整整一夜,最後回去把米開朗基羅的形象也畫進了《雅典學院》里,他承認米開朗基羅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你看,米開朗基羅就是極度珍惜自己的羽毛,只要經過他手上的事,不管是情願還是不情願,都會極力做到最好,他永遠都是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米開朗基羅的最後幾個特點,自卑情結、脾氣火爆和性格孤僻,這幾乎是大多數偉大藝術家的標配品質。他做《大衛》用了3年,畫《創世紀》用了4年,畫《最後的審判》用了7年時間,建造墓地教堂用了15年,要是一個正常的人,也忍受不了這樣單一又高強度的工作。好在米開朗基羅他是極少數藝術生涯超長的人,他在2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頂級的雕刻和繪畫技巧,雖然這一生大多時候都受著身體病痛的折磨,但是也活到了89歲,也就是說他有整整70年的藝術生涯。我們從他的作品當中就可以看出,偉大的藝術家不是只有天賦就可以練成的,還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生命。

有人說為什麼他會這麼樣認真,或許因為他的個性,也有可能因為它是一位非常虔誠的信徒,米開朗基羅再度為西斯汀禮拜堂祭壇牆面繪出《最後的審判》,這幅耗時 6 年的作品描繪善惡有報,畫作中最為人熱烈討論的,正是米開朗基羅將以自己的容貌畫在 12 門徒之一巴托羅謬殉道時手中提的人皮上,顯示他追隨使徒殉道的決心。在他將近70年之久的創作生涯裡,很多的作品都是人對神的思索與回應,最後的生命更是向著十架基督的禮讚。





我所體悟的信仰

所以對我來說的思考是,什麼是信仰,信仰並不能單止是宗教,而是對於一種信念,願意把畢生的心血奉獻在這個地方,既使身體有損傷也沒有關係,譬如對於環境保護,民主自由等等,這也是一種信仰,一種價值。

所以我們需要信仰嗎?有的人會說其實我沒有信仰也很好啊?其實我們要能夠證明沒有信仰也很好也是有很多例子,但可能是這個人的幸褔。但在人生過程中,沒有太多的壞疑,但我覺得信仰帶給人最大的力量,就是當我們人生當中有很多懷疑的時候,信仰會給我們一個方向,會讓自己不會那麼害怕,知道自己的目標與價值在哪裡。

哲學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去哪裡,信仰帶給我們最大的力量就在這裡,從現實世界走向信仰的這一點,你的所作所為突然就有了意義,你的肩頭上突然也就有了使命。之前你很難回答我在做什麽”這種問題,有了信仰之後一切都不證自明。

就像是如果我是一個信仰終生學習論者,有人都在看著自己的生命流逝,都會感到空虛和無聊,但相信終身學習這件事情,給了自己的生命一種肯定,它不再是白白浪費,也沒有了太多空虛和無聊,而是換來了充實、自信和幸福。在他的理解之中,身而為人活在這個世上,不斷學習和提升這件事情要遠遠高於自己的存在,這樣就不會把重心放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最後都很難避免內心的枯竭,自己的追求只是帶來更多的迷茫、焦慮和不滿足。

像這一些藝術家他們不也是,他利用畫作幫助自己呈現出一些價值,他相信他自已所做的一切都能幫助這個世界,他不也花盡一生的心血做這一件事情,你會說很傻嗎?有人會說這也不太重視現實了嗎?但其實凝視現實是一件相當吃力的事情,人們覺得一切都好不過是因為太過忙碌而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凝視。但總歸會有那樣的時刻,人會在凝視現實的時候感覺空無一物,不知道自己忙忙碌碌究竟是為了什麽。如果你有了一些信仰,會不會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點重量與方向。

喜歡和菜頭寫的一句話:「信仰可以是對一個人、一件事、一個理念,並非是宗教所獨有。你選擇了怎樣的信仰,決定了你會如何度過一生。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去找尋你的信仰,為自己的生命增加一點重量。



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會動的文藝復興」藝術大展參觀心得 (上)

 

228連假的第一天,特別跑去看了「會動的文藝復興」藝術大展,為什麼會特別想去看了,我想是四年前的義大利行。那時候因為那一年的春節很長,便安排與家人一同到歐洲去旅遊,那時候選擇了媽媽一直最想去的義大利。因為媽媽很不喜歡旅行社的拉車行程,所以當時花了很多的時間挑選旅行社與行程,特別找了一個有很多自由時間的旅行社,距離也很適中的行程。

但因為行程很多自由時間,也想搞不好之後不會有機會再去義大利,所以那時候在行程之前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把歐洲從希臘雅典的時間到近代歐洲的歷史、經濟、建築及藝術等等主題好好讀了一些,這樣才知道如何安排這次的義大利行,也才知道要欣賞什麼。也就是那一次讓我好好認識了這一段的時期的歷史故事,也更喜歡上了歐洲的藝術,所以當時去義大利時,便觀看了許多的藝術作品,也知道該如何欣賞這些作品。因此這次聽說有這個全球首展「會動的文藝復興」藝術大展,便特別的期待前往參觀。

這一次「會動的文藝復興」藝術大展主打了幾個特色:集結文藝復興時期300年最代表性的畫作,包括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與波提且利、卡拉瓦喬、喬托、提香等24位大師200幅畫,委託獲得美國葛萊美、泰利獎等國際大獎的製作團隊以原寸仿真、AR介紹及540°環場投影沉浸式體驗,搭配立體環繞音效等不同手法,提供觀眾兼具藝術性、教育性、娛樂性和社交性的多重享受的藝術饗宴。
此外也把「世界文化遺產」聖母百花大教堂穹頂的巨幅濕壁畫「末日審判」,透過數位多媒體的方式10公尺近距離欣賞百花大教堂紅磚大圓拱頂的壯麗宏偉,以及濕壁畫「末日審判」構圖繁複精細,採用透視法讓穹頂無限伸延的視覺震撼。




我們與畫的距離

我自己對於這個展覽的分數是打在7~8分左右,我覺得應該蠻多人應該會落在5~7分,那這之間的差距在哪裡呢?我想主要有兩個部分,一個是與作品的關聯度及環境的舒適度。

首先說到作品的關聯度,我建議除非你真的是藝術專家,否則還真的一定要租導覽的說明。在現場的導覽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書本一種是導覽機,我認為書本有一定程度的內容說明,但缺點是你真的很難有機會在畫前面,好好的邊閱讀邊欣賞,除非你有超級速讀能力,所以租導覽機還是會比較好的選擇。

第二個關鍵在於你怎麼欣賞,我自己是在參觀之前,又再次把之前閱讀的一些課程內容,再重新閱讀溫習一次,讓我自己對於文藝復興的背景重新喚起,再來閱讀幾位這次主要展覽的畫家多特色,哪一些有代表性的名著及這副畫你要欣賞什麼。

譬如在展場當中,你進來看到的第一幅畫是《雅典學院》,這幅畫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為什麼會想把這幅放在第一呢?其實《雅典學院》不只繪畫技巧精湛、更是最能代表文藝復興精神的一幅畫作,為什麼呢?因為文藝復興精神所追求的就是復興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明榮光,要讓學術、藝術領域再次繁榮,而最好的學習藍本正是畫中在雅典學院裡高談闊論的古代先哲們。




那這幅畫有什麼含義呢?畫面正中的是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腋下夾著他的代表作《蒂邁歐篇》,是幾位哲學家的對話形式,試圖去闡明宇宙萬物的真理,手指著天,強調著理念和原型。亞里士多德手里拿著他的代表作《尼各馬可倫理學》,手指著地,強調知識來源於經驗。拉斐爾安排了兩個細節,宣示了柏拉圖對亞里士多德的勝利,那為什麼要凸顯勝利呢,後續再跟你說明。

第一個細節是,台階上躺著豬一樣的第歐根尼,擋住了亞里士多德的去路,暗示了消極出世的第歐根尼對積極入世的亞里士多德的詰難。第二個細節是,拉斐爾把柏拉圖畫成一個白胡子老頭,把亞里士多德畫成40歲左右的中年人,這讓亞里士多德在氣勢上就輸了。

此外拉斐爾因為並不知道古人的具體樣貌,於是把畫中的古希臘哲學大師都畫成了與自己同時代各領域大師的形象。畫面中間的白發、長須、右手指天的老者是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用的是達·芬奇的形象,可見拉斐爾對達·芬奇的崇敬;柏拉圖身邊站著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人物形象用的是布拉曼特,文藝覆興時期傑出的建築家,他向教皇舉薦了拉斐爾,也是拉斐爾的同鄉。

此外這幅畫放在哪裡呢?這其實是教皇宅邸的四個房間,若我們到梵蒂岡博物館參觀西斯汀天頂,這四個房間就在必經之路上。這段時間他基本上以每三到四年畫完一個房間的速度,為教皇的宅邸創作壁畫。這些壁畫記錄了拉斐爾風格的演變,是其繪畫藝術的縮影。




再另外舉一個我很喜歡的畫家波提且利,他最有名的一幅畫《維納斯的誕生》這幅畫的題材來自哪裡呢?來自於波利齊亞諾一位詩人:

她航行在白色波濤的海面上
一個超過人類面貌的年輕貞女
強壯的西風之神將她吹向塞浦路斯海岸
在藍天下,她出生的貝殼裡

當你看完這首詩之後,再看這一幅畫,是不是有不同的感覺,此外若你知道波提且利是文藝復興的另類畫家,譬如文藝復興是一個講求寫實比例的畫風,而你看維納斯的比例是否有覺得不一樣,為了人物的和諧,甚至可以犧牲掉當時非常流行的正確性。此外身赤裸的古希臘女神形象,這還是古羅馬衰亡後的第一次,也是基督教文明中的第一次。

這裡頭有一些故事導覽可能會說,但其實有很多並沒有說,因為每一個導覽約兩分多鐘的時間,其實並不可能跟你說太多,你也記不住,但是當你越知道這幅畫的故事背景等等相關資料,你就對於這幅畫有越多的收穫與感觸,這也是一個藝術作品與你之間的距離,也是你與這位作家的距離。




畫倒底好在哪裡

第二個關係是你如何欣賞畫作的方法,對我自己來說,導覽我通常都會聽兩次,舉一個譬喻,如果我看到上方這一幅畫阿洛菲尼夫婦,這也是展覽當中的一幅畫,我在聽之前都會先看一下這幅畫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能你會注意到後方的鏡子,下方的鞋子等等,然後思考一下有沒有什麼可能的含義,或是這個畫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思考完後我會再先聽一次導覽,聽聽看有沒有說到什麼。譬如在導覽時說到,兩雙鞋子內外代表的男主外女主內,橘子代表財富,小狗代表忠誠等等,這是一幅結婚神聖的儀式,他也利用了鏡子來呈現出兩個證人,充分的利用透視法。此外這位畫家范·艾克也是當時剛發明油畫時,少數運用上更為成熟的畫家,因為比起以前用蛋彩畫,油畫比較沒這麼容易乾,所以就更能在疊加上更為運用。當你第一次聽完之後,再次的欣賞,然後我還會再聽一次,看看是否有沒有注意到或漏聽的。也因為這樣,我參觀的速度其實很慢,但我卻覺得收穫非常的多,也才覺得這是一場物超所值的參觀與學習。

2022年2月25日 星期五

華嚴經第二週心得 - 當podcast 遇到華嚴經

 

本週普賢十大願來到了第二週,非常開心有機會來上妙南院長的課程,這也是信仰力系列課程的第四本經典,原先因為工作的原因,出現是否要暫停一次上課的念頭,但妙南院長的課程實在讓我很難不上這門課,除了是因為曾經在禪學營上過妙南院長的唯識學課程讓我收穫非常多之外,能體驗一次佛學院上課方式,也是讓我非常想上課的原因之一。

曾在網路聽過滿紀法師的大乘百法明門論,對於佛學院在佛法課程的深度,是我非常嚮往的,心想反正報名了,上課的時間一一定會有辦法解決,多次補課或是閱讀大家的筆記,都是學習的方式,在這個思考的過程,讓我想到師父在第二堂課中,對於「心無疲厭」的解釋:「如果你真的想做什麼事,你會找到方法。如果你不想,那你只能找到藉口」,「如果不想做,一百個理由我們也找到的,但如果真的想做,其實一個理由就夠了。」經過了兩堂課,幸好當初的我,沒有被偷懶的自己所影響。

第一堂課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是對於華嚴經有基本的認識,華嚴經能稱之為「經中之王」,就知道華嚴經的地位有多麽高,唐‧宗密在《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中說:「不讀華嚴經,不知佛富貴」,所以過往曾買過兩本華嚴經的書籍。但翻開經典,果真不如所料自己的智慧不足,完全看不懂經典在說什麼,只好當下把書本收起來,期待會有機緣具足的那一刻。




在第一堂課上完後,終於開啟了《華嚴經》的第一扇門,首先讓我學習到關於三本華嚴的差異,且理解華嚴六十「七處八會」的關係,《華嚴經》讓我們從認識莊嚴的華藏世界開始,教我們如何實踐菩薩道進而指引我們一條成佛之道的一本經典,所以解說每位菩薩該如何在自己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階位中因地修行的方法,最後利用善財五十三參的內容來告訴我們如何實踐及驗證成佛之道。

我體悟到雖然經典利用信解行證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菩薩行願之道,但其實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我們每個人只要能行菩薩道皆能成佛,而方法沒有絕對,因為我們每個人根氣不同,都有自己的因地、環境與因緣,所以能從經典中,學習眾菩薩行願的方式,找到適合自己實踐菩薩道的方法。但僅僅只是知道並沒有有用,而是要不斷地實踐菩薩道,才有成佛的一天,這也是師父在第二堂課程當中,要我們學習文殊菩薩的「攝導萬行」或普賢菩薩的「莊嚴般若」方式,來圓滿自利利他。



為什麼心「會疲厭」

在第二堂課學習當中,我自己最有感觸的就是「心無疲厭」,我覺得要到達「心無疲厭」的境界非常的難,既使在怎麼樣喜歡追劇,一直追劇應該也是很累的,那為什麼心會「疲驗」呢? 這讓我想到最近遇到的一個案例。

這幾年一直深感到,佛法這麼的好,為什麼很難走入年輕人的心理,或許有一個可能就是,佛法說得太深奧,給人一些錯誤的觀念,如果我能從年輕人的生活中著手,從他們生活中習慣的追劇、新聞中去延伸,能不能帶給大家一些不一樣的佛法觀念,因此便萌生了一個podcast節目。

從去年三月開始,這個節目podcast「無事惹塵埃」就開始上架,每週上架一集,我們從熱門的書籍或電視劇、電影著手,談一些我們在裏頭所看到的佛法,也不時在節目中推廣素食,及佛法的一些小知識,再搭配一些在職場中,常遇見的問題要如何利用佛法來解決,就是用日常生活的方式,來與大家聊佛法的運用,截至目前為止,已經超過上萬的下載量,雖然中間遇到很多挑戰,但也想辦法解決,這讓我想到《勸發菩提心文》中的一句話「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雖然超過當初的預期,也快完成給自己一年的承諾,但內心其實也會出現放棄的念頭。做一個假設如果要出二集影集相關的podcast節目,首先要先觀看十集的影集,可能大概花七個小時看完,再整理資料寫稿,大約兩個小時,錄音約兩個小時,剪片約四個小時,大概平均下來出產一集需要花費八~九個小時的時間,真的也不算少,雖然知道這是很有意義,自己也可以學習很多,但會厭倦也會退道心,真的是很不容易的考驗與堅持,所以當在上課時,我出現了一個念頭,到底菩薩是如何發這一顆「無疲厭心」呢 ?。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說到:「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無疲厭心。何等為十?所謂:供養一切諸佛無疲厭心;親近一切善知識無疲厭心;求一切法無疲厭心;聽聞正法無疲厭心;宣說正法無疲厭心;教化調伏一切眾生無疲厭心;置一切眾生於佛菩提無疲厭心;於一一世界經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無疲厭心;遊行一切世界無疲厭心;觀察思惟一切佛法無疲厭心。」我試圖從經文與心理或科學的另一個角度來思考,為什麼這些事情能幫助我們。 


我們在意的是什麼

在做podcast 的過程中,會讓我覺得失落的之一,是在於收聽的人數,我們總是希望節目能有更多一點的人可以收聽,收聽數可以不斷的增高,所以會嘗試不斷的調整內容或向他人學習,甚至做許多的行銷活動,試圖的不斷突破,我覺得這也是人為什麼會產生疲憊心的可能性之一,那就是對於成果的「不如預期」或「不滿足」,特別是當我們總是覺得有因有果,所以當我有付出時,不應該有相同的成績嗎?

那為什麼我們會「不滿足」呢 ? 從「進化心理學」認為人類進化是需要活下去的,如果我們容易滿足了,那就沒有「危機感」,那就沒有「生存意志」,又或是不斷追求進步的意識。但其實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對於不好的事情,我們痛苦感也會慢慢淡化,對於傷痛就沒有當下的痛。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這不就是佛法所說的貪嗔痴三毒嗎?我們不是只有貪求金錢,對於收聽數的增高,不也是一種貪求;我們也會嫉妒為什麼其他的節目沒什麼內容,但為什麼收聽率這麼高?當「不如意」的想法久了,自然就容易退掉了「願心」。那對於這樣的「不如預期」或「不滿足」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這讓我想到《僧人心態》這本書裡一個故事:

有人很羨慕一位僧侶,因為他居然能夠背誦一本經典無誤,也好希望跟他一樣的能力。而師父聽到後便問他:「你是想要能背誦一本經典,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 一個是想要結果,而另一跟是要問自己為什麼想要做到這個。




在心理學裡頭的「冰山理論」談到,當我們設定往目標前進,總有一些底層的渴望,譬如當我在做這個節目時,除了能傳法外,也希望能藉由這個方式,學習及肯定自我,讓自己更好,這是內心中其中的一個希望,但重點是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東西來衡量這個價值,像是podcast的收聽數或是成長數,我想我們容易被一個數字所牽制著,但「成功不是幸福的保證,幸福也不一定需要成功」,我們能同時間擁有,但卻不能混為一談。當我們讓自己執著在這個需要各種因緣成就的數字裡,這是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因為我們無法掌握。

所以學佛的人會因為知道「無我」與「因緣合和」的概念,所以要我們攝心內觀,透過自己的內心找到正確的目標,不要執著於幻相當中,世間萬物本來就有好事與壞事,也有挑戰或無聊的事,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去選擇要專注的事物。所以我們要去覺察自己的五根,覺察世界運作的真理,才能讓自己不要陷入於錯誤的觀念。


為什麼要禮敬諸佛

第二個會讓我們疲厭的原因可能是能力不足,譬如我做這個podcast 節目,會需要這麼多的時間,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沒有掌握技巧或方法,讓節目的產出更有效率,或是有更好的工具可以使用,但這些方式我並不知道,這些許多的不知道,就提出在心理學中常用的「周哈里窗」。

「周哈里窗」指的是在這世間上有四種象限,第一象限是你知道我也知道,第二象限是我知道你不知道,像是有一些我會的能力有人不知道,第四象限是我不知道你不知道,關鍵是在第三象限,就是有些道理與能力是別人知道我不知道,這也就是在十種無疲厭心中的第二類的「像佛法僧精進勤學」,這個很重要的是提醒我們要學會「謙遜」。



在《大腦如何精準學習》提出了一個詞intellectual humility就是指「智識謙遜」,這是一個思想狀態,智識謙遜的人願意接觸新東西、學習新知識,樂於挑戰所以比較不會抱怨,大腦得到了更多鍛煉,對自己的認知能更自信。

所以心理學家Christian Jarrett 研究中曾提出智識謙遜者有這麽幾個特徵:

他喜歡學習新知識,他對科學很感興趣;
他了解自己認知的局限性,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麽;
他樂於考慮跟自己對立的觀點,願意跟“對方陣營”的人接觸;
他對政治議題的觀點不極端,對死刑、移民之類的觀點沒有什麽“堅定的信念”;
他善於從多個視角考慮問題,能採納別人的視角;
他有安全感,相信自己得到了親友的關愛;
他願意跟人交往,會傾聽他人的聲音。


這與日本的禪宗大師鈴木俊隆,出了一本書《禪者的初心》,裡頭提到的初心不是我們常聽到認為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而是指「初學者之心」,因為鈴木大師認為「初學者的心裡有很多的可能性,專家的心裡卻只有很少的可能性。」因為普通水平的專家往往會陷入專業的框架中出不來,內心陷入了許多的局限,所以看不到新東西,只有真正的高手才知道那些教條是如何產生的,才能看見專業的約束邊界,才有可能突破那個邊界。我覺得他與師父在課程當中所提到的華嚴經所說各種境界的「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有類似的相關聯性。




在課程當中師父問到如何禮佛的方法,我自己覺察是禮佛的方法也是無窮無盡,有無限多的禮佛方式,但重要的並不是方式,而是要問自己內心是不是發自內心去尊重每個人,存在著一個謙遜的心,這也是妙南法師在課程中舉出大師對於佛牙舍利的位置該放到佛陀紀念館何處去的道理一樣,重點不是是否為最尊貴的地點,而是我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來讓大家都能供奉佛牙舍利,當我們也把每一位大家當成佛時,我們就不會被地點所限制住了。

在心理學家Christian Jarrett文章當中提到幾個實踐的方法,我稍微做了一些修改:

1.. 多跟一些人分享正法:可能一講我們才發現,中間有很多過程不並明白的,我不是真的理解那個知識。

2. 主動聽取不同的聲音,避免陷入「確認偏誤」: 就好像重大決策需要專門設立一個反方一樣,多聽一聽那些跟你觀點有衝突的人怎麼想。

3. 經常見識一些偉大的山川景色或者了不起藝術作品:讓自己產生敬畏感,會讓我們更謙遜。

4. 與更多的善知識學習與建立關係:除了讓自己知道自己哪些不足之處之外,也能夠建立一個互相關心、合作互信的人際關系,當我們有充分的安全感,才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改變自己的想法。

當我寫完到這裡時,我發現這不與上述所說的如何發十種無疲厭心有很多相關聯的地方:


覺察

自我與

世界真理

求一切法


遊行一切世界


觀察思惟一切佛法

向佛法僧

精進勤學

供養一切諸佛


親近一切善知


聽聞正法

慈悲與付出

宣說正法


教化調伏一切眾生


置一切眾生於佛菩提


於一一世界經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


我也在華嚴經的經文中看到了這一段,不也是類似的觀念嗎:

「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法。何者為十?所謂:知一切佛剎、動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觀一切佛剎、詣一切佛剎、遊行無數世界、領受無數佛法、現變化自在身、出廣大遍滿音、一剎那中承事供養無數諸佛。何以故?欲令增進,於一切法能得善巧;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最後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感悟是如果不是我拿了這一門課程與做podcast節目,這一篇文章的心得與想法就無法出現,所以讓心能不疲厭的最後方法就是,經常檢視自己的學習與成長,讓心可以感受得到自己的成長,就好像遊戲化裡的點數一樣,雖然沒有提升一個等級,但知道自己的經驗值數字在成長,這也像是因果的概念一樣,沒有出現不等於沒有,冥冥之中都中下我心中的一個種子,影響著我自己的心識。去大悲殿找觀世音菩薩也可以,去找藥師佛也可以,因為他們其實都住在一起,住在我們自己那個精進的心理。

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當和尚遇到鑽石(下) 如何自我實現

 

上篇文章提到了如何用六時書,來養出好銘印,在這一篇文章想來跟大家分享書中當和尚遇到鑽石另一個實踐的好方法 :「自他交換」及圈圈日的概念與做法 。

我是標準的台北人,連親戚全部都在附近,過年時並不太需要大量時間去拜訪,因此過年都成為我寫書的日子,也是我看書的好時光。而在假期也快要結束,剛好閱讀到《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這本書,想說不僅能當收心操,剛好與書中圈圈日的概念有異曲同工之意。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裡提到我們人生應該關心的並不是如何達到高峰,而是可持續性發展,提醒我們人生其實是一場馬拉松賽而不是短跑,所以提出一個公式:成長=壓力+休息

所謂的壓力就是每次的目標都要放的高一點點,讓我們在學習區裡學習,把適度的壓力看成挑戰,是一次讓我們提高水準的機會,而不是證明自已不行的陷阱。 這也像是我在Notion課程裡學習到的,把我們在做事之前思考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先提出來,做好準備或學習調整,結束之後再復盤,看看有哪一些事情可以更好,下次可以怎麼做。

我自己在這兩年也習慣在Notion的日誌裡,寫上每天表現好的,學習到的跟還可以調整的,這樣的紀錄,也可以幫助自己發現不足之處,之後可以提升的能力是什麼。 


休息圓圈日

在《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裡所說的休息指的是完全的放鬆,儘可能的完全停止思考,就是不要再看手機或打遊戲,所以書裡有建議可以用簡單的冥想,讓自己放鬆,只要專注在呼吸上,也是一種完全活在當下的感知。

而在當和尚遇到鑽石》裡也介紹圓圈日(circle day)的觀念,作者要我們一週裡頭要空出一天作為「圓圈日」,將自己圈起來,保持靜默,使用生命中稀有、珍貴、不可取代的時光,進入心的寧靜,尋找人生和事業挑戰的深沉答案

每周固定一天的圓圈日,全然放下工作,靜坐,運動,吃清淡飲食,讀闡釋人生更高哲理的書籍,外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總而言之,這天所做的事,絕對和工作無關。圓圈日不是休假日。透過圓圈日活動,再回到工作崗位時,創意十足。倘若一個公司,一直讓經理級人物加班。很快的,這位經理的創意即被壓榨光了。那麼,這樣的經理怎能引導公司在商場上角逐獲利呢?

我自己是會在Notion日誌上,會放上一個定課的標籤,每天實踐一項,可能是靜坐、瑜珈或是抄經,學習讓自己專注在當下,長期有助於情緒控制。 最後書裡也提到使命的重要,這也是堅持做下去的原因,有時候沒有特別的想法,看著Notion紀錄的自己不斷地成長,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最後分享一句喜歡的話:「自我實現是個無法瞄準的目標,因為你越是追求,就離它越遠,因為它是自我超越的附屬品」


自他交換

常聽人勸講要「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沒想到原來這是一種修行法門!作者在本書中稱為「自他交換」。實務上,他教導我們學習如何敏銳地觀察其他人的需要與喜好。「自他交換」的第一個步驟是將自我從專注於自我中抽離,開始關心他人。

第一個方法是將自我從專注於自我中抽離,開始關心他人。

在辦公室,設法訓練自己成為察言觀色的專家,洞悉週遭人士的喜好與憎惡。然後記憶每一個親近的人的細節,必要時作筆記,或儲存到電腦也無妨。當我們開始練習改變你對待別人的方式後,接著學會給予週遭的人最喜愛的事物。此舉的必然結果是︰你的員工、同事將投桃報李。作者說道︰「存在於員工間的一點點善意,比你所夢想的金錢財富更具價值。」

第二個步驟是假裝把你的心放進他人的身體之中,然後打開你的眼睛,注視著自己,看看你〈他們〉想從你〈你〉身上獲得什麼?這個稱為「身體交換」。在「身體交換」的想法之下,你的部門、你的公司開始自行運轉,開始被一些真正在乎公司、在乎部門的人經營著,因為你關愛他們如同關愛自己。

第三個步驟稱為「繩索特技」,你假裝有一條像西部牛仔的大套索,把它扔在你與員工之間的地上,環繞著你們二人,想像你們二個人合而為一。你把自己的福利與員工的福利等同視之,如同是雙胞胎一樣





以上這一段練習方式讓我想到金剛經裡的一段: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有意同工之妙。


就像作者在書裡說的「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作為結論。他說明那些成功的人士之所以能夠獲致財富,僅僅是因為他們在過去,種下了致富的銘印。而這種特殊的銘印,唯有透過佈施的行為才得以種下。一個沒有人我之別〈即無分別心〉的人,才是真正惟一能夠行佈施,在心中種下銘印,於未來獲得大量財富的人。

當和尚遇到鑽石(上)


覺得自己最近與《金剛經》很有緣份,除了去年做《成就的秘笈:金剛經》研討會的導讀之外,也在最近這兩個月上了《金剛經》的課程,最後居然我們又要閱讀這本書《當和尚遇到鑽石》作爲podcast節目內容,讓我對於《金剛經》又有很不一樣的認識。


以前讀過一次《當和尚遇到鑽石》,當時並沒特別的感受,我覺得是因為以前真的根本就不懂「心識」的重要,就是書裡頭所說心的種子該如何種下,對於《金剛經》也沒有真正的認識。

但這些年過去,無論是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的種種事情及學習,加上對於佛法上的精進,才慢慢體會到真的「空」的意義。「空」不代表「了無意義」,也不是「努力不去想任何事情」,而是「中性」,就是人事物本身並沒有好壞或利弊,全憑我們看待那件人事物的觀點而定,這就是「空」的真正涵義。

如果我們身體裡頭著的一個討厭鬼,我們就看每一件事情,都是對方在找自己麻煩。但如果我們身體裡住著一個精進者,那每一件事情都是讓我們成長的動力與機會,這就是空的真義。把適度的壓力看成挑戰,是一次次讓我們提高水準的機會,而不是證明自已不行的陷阱。

因此這本書的架構就是結合《金剛經》的內容,在說種下這顆心的種子有多重要,及該如何種下。

為何寫這本書 

作者是麥可-羅區格西,本來是一位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的學生,後來因為家人先後過世,而開始產生對於人生的許多迷惘,便離開美國到印度達賴喇嘛駐錫的達蘭莎拉「色拉寺」研讀佛學。經過多年學習後,在1995年獲頒相當於佛學博士的格西學位〈Geshe〉。

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學位總名稱叫「格西」,意為善知識,格魯派興起後,就以「格西」為學位,相當於佛學博士。格魯派僧人在顯宗方面所學共同教材都是「五部大論」,即《釋量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本論》、《俱舍論》。
為什麼他會想要寫這本書呢?因為麥可羅區在師父的建議下回到美國接受「經商」的挑戰,開啟了另一種人生與修持考驗,經過許多波折與歷練,他由每小時七美元的小弟做起,十七年中成為安鼎國際鑽石公司的副總裁。

而「當和尚遇到鑽石」這本書就是他在這段期間,如何運用佛法道理在企業管理、人際關係、個人修持上的分享,特別是「金剛經」。也不要以為這只是一本只講佛經的書,而是有提到「金剛經」的內容解釋,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悟,及提供一些超棒的方法技巧,再看一次這本書,真的讓我很推薦。

心識的強大

這本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致富之道,第二是如何享用金錢,第三部分是隨時隨地都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在過這一生。

這本書在「致富之道」前面的部分,特別在一個章節介紹「空性」,就如同我們前面介紹的「空」,「空」不代表「了無意義」,也不是「努力不去想任何事情」,而是「中性」,就是人事物本身並沒有好壞或利弊,全憑我們看待那件人事物的觀點而定。

就像是遇到一個難搞的人,我可能認為這個人是找麻煩,但你可能就會認為他是一個導師,用這樣的方式來訓練我自己的能力,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人。所以這個人是好是壞,不是在這個人身上,而是你如何去看這個人,你覺得他是壞人,他做任何事你都覺得不好;相反的如果你覺得他是好人,他做的事情你都覺得是好的。

而這樣的觀念在一次次就會影響我們自己的心,也是佛法裡頭所說的心識,在唯識學裡頭,非常的清楚告訴我們是如何種下這樣的種子。這本書裡頭也說到種下好的心識種子非常重要。且心識以每一秒64顆的驚人速度種下,他們每二十四小時,就會加倍影響著我們,這也就是向原子習慣一樣,說明為什麼習慣會影響著我們如此的大。

心之銘印
作者用「心之銘印」(imprint)來討論心識,「好」「壞」感受的銘印有三種植入方式,分別為行動(身)、說話(口),或者思考(意)的時候,就植入了銘印,也就是佛法所說的身口意。而動機及行善作惡的方法,也成為銘印強弱的重要因素,最後你對於這件事情的感受,還想再做一次的想法也讓銘印更深的印入。

這個銘印的觀念非常的重要,也是整本書的重要根基,譬如為什麽同樣的一杯水,有的人覺得還好有半杯水,可能他之前有過只剩下三分之一杯水的經驗,有的人覺得怎麼只剩下半杯水,可能他過往都是拿到一杯水,想法的不同就可能就造就不同的結果。可能是因為過往的因果,但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及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都是決定事情發展的重要。所以作者利用三個章節來解釋「心之銘印」,後續享用一篇文章特別來說明。

對我自己來說,我從這本書裡頭,不僅僅認識「心之銘印」,也學習到如何培養自己的「心之銘印」。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三個我學習到的方法。


如何養出好銘印-六時書

那如何養成好出好的銘印呢?像是在中國西部,人們藉助黑色石頭和白色石頭,來追踪他們的行為、語言和意識,對自己一天的狀態進行總結和反省。麥可
.羅區引用西藏「六時書」(tundruk)的概念,通過簡單的六時書,來追踪自己一天身語意。每日六次,在六個時段,放下心頭事,關照自己的身語意,並記錄下來。

這也像是企業管理裡頭的追蹤紀錄系統,讓人們自己來管理自己。管理過程中,沒有指責或責備,只是客觀的紀錄一些數據,而這種做法可以推演到各個管理層面,包括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個目的就是觀察我們自己的心,當你發現今天一半的時間都在種植不好的銘印,就可以有提醒之用,那也因為當我們做了很多次之後,慢慢在我們生活中,才可以開始有意識的去培養好的銘印。

但除了紀錄之外,要學習有意識的放入,所以我自己覺得可以向六分鐘日記一樣,思考怎麼樣才會更好,有意識地這樣的行為。向書中教導我們「獨處靜坐」,靜坐不是什麼都不想,是要有意識地將寧靜的心轉向你所面對問題。在靜坐最後,你要觀想自己是一個最有成就、最有智慧、最具慈悲的人。要觀想自己已達成目標,成為你希望成為的人。如此,在你心中留下強烈的銘印,督促我們在未來達成目標。

如果持之以恆地紀錄「六時書」,並且在晨間修持靜坐,我們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遠離消失,原本令你惱怒的人轉而成為你的朋友,身邊都是喜愛的人,在工作上互相激勵,共創成功。

網路當中找到一個網頁,分享了很棒的六時書方法,提供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