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四樓的天堂心得

 
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部影集《四樓的天堂》,這部片對我來說,我覺得一部很溫和的片,沒有特別激動或是衝擊的,但卻有很多感觸溫溫的,很喜歡《一頁華爾滋》對這部片的形容

四樓的天堂》本身就散發著一股秋天的氣息,不燥熱也不冰冷,時而像微風拂過,來來去去的人們散發出落葉的蕭瑟,也找到了坦然與自適。人體好比一座城市,經絡便為道路與河流般在其中遊走,無論哪裡出了問題,都可能反應於我們的身心狀態上。~
《一頁華爾滋》


這部影集就是以「療癒」為核心,從身體產生的一些狀況,讓大家走到一間隱身在巷弄,位於老舊公寓四樓的私人推拿會所「天堂」;因為身體並不是沈默的,心裡的傷會印記在身體裡,因此推拿師天意,不僅能讓你換了個身體外,還能藉由各種對話,引發出內心的各種問題,用慢火來表現出現在人的生命故事或難題。

因此這部戲試圖以推拿為引,藉由身體的疼痛,帶出不同角色的心理創傷與記憶。角色包括有是職業倦怠下幫助別人卻不知道如何化解自己母親心結的心理師、焦慮的上班族、脾氣火爆的年輕人、疲憊的貨卡司機、總替兒女著想的長輩、偽裝著自己生活的歌手等等角色們暗藏的心事款曲,

在如何藉由治療來讓自己產生迴光映照,不論是否承受不堪的羈絆,或者只是瑣碎不堪加總下產生荊棘,當藉由推拿後,讓障礙現形後,卻也提供自我審視的空間。給自己一些走向出口的機會,揮揮手,暫離那沒有彩度的世界,同時輔以社會運動、劇場藝術的表達,共同探索如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大家一一重新找回心底最柔軟最溫暖的自己。


為什麼許多人對這部片有感,或許是因為角色們悄悄穿透了觀眾的心,回應了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好好地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戰鬥。」在現在忙碌的生活當中,小病小痛起初不影響正常生活,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到嚴重了才開始懊悔,但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癥結點為何。譬如劇中司機為了提神而吸毒,女主管要為求效率與升遷將自身逼到極限,Leto 的高跟鞋成為兩面刃等等。更嚴重可能像劇中的幾位主角,像是張琪面對的社會期待與母女關係,宇宙渴望一個家的內心黑洞,小綠的自我保護機制,天意遲遲無法走出過去深埋的陰影,都無形中顯示出這個社會大或小的陰影與傷痕,對我們所造成有形或無形傷害,但卻是沒有人可以避免的。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埋在內心深處,既使協尋諮商心理師,但要說出自己埋到深處的苦,其實真的很不容易,因為脆弱不堪得只能私密隱藏,或者說我們也容易把傷痛用愛的糖衣去包覆著。但當糖衣被溶解後,卻被增強的破壞力量加深了無所適從的創傷,傷痛一一浮現下,可能只剩下默默流下的眼淚。

因此當發現自己心裡有傷時,別急著粉飾太平,將自己武裝得過得很好,反而是該往深處發掘找到為什麼會受傷?那股令人受傷的感受是什麼?知道根本的原因後才有辦法為自己止血療傷,也防止下次再度受傷。


《在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說到許多已經發生的事,無法倒帶取消,但你可以處理創傷在身心靈留下的印痕,因此書中提出了一些方法,可以讓我們慢慢地減輕一些心裡頭的創傷,我自己在看的過程中,也覺得與我之前上課NLP神經語言程式學非常的類似與雷同,想跟大家分享一些。

為了恢復自我掌控,你需要重訪創傷。你遲早都需要面對從前發生過的事,但前提是你已經覺得很安全,不會再度受創。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方法來因應被往日感覺和情緒淹沒的感受,就像NLP當中,常常要我們是站在看電影的角度,去看這一件事情。

再來其實其實是談到創傷後的反應引擎位於情緒腦,但我們常想要用理性腦用思考來表達自己,所在再回朔的過程中,要學會去觀察自己的情緒,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試圖讓理性與情緒腦平衡。

在過程當中,也需要學會平靜的呼吸,學會讓身體放鬆,認清自己正處在這個環境中,才有可能解決,這也是禪坐正念的練習方式。

第三個其實要去接受自己的感知,譬如面對內在的空洞——不被渴望、不被看見以及不被允許說出真相所形成的靈魂空洞,譬如像是自己感受到孤單、寂寞,是要能真實的去面對自己的需要。但這時也要理解到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難處,譬如父母親遇到的真實問題,他們也是需要被保護的。因為如果把別人的舉動詮釋為針對我們個人,也比較難理解別人的掙扎、不安全感和憂慮。如果我們無法理解別人生命的複雜度,那麼,別人做的每件事,在我們眼中可能都是在證實我們將會受傷、失望。


每個人在生命的各個階段,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深或淺,都曾受過傷,無論是心理師、推拿師還是一般人都是如此。我們都有著破碎的靈魂,但破碎並不一定就得活得缺憾,就像是天意所說的:「人必然有病,人因病而完整」,或許生命中的傷曾帶來痛,可是每一件事情的存在都教會我們成長。

只有更接近過去,才能真正放下過去。,就如同戲裡幾位角色所體悟到的,除了向外追逐,更重要的是向內照看自己,要學會勇敢面對自身內心的恐懼,或是找到一個舒服自在的方式和自己相處,每一個故事都要我們學會與自己共處,在生、老、病、死的交叉路中時,才能夠發現生命的出口。或許是釋懷、放下、道別或掙脫等等,無論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方法,心境和生活狀態是會真實的在生命中出現。


怎樣的我才算有成就

 
這週《金剛經-成就的秘訣》第一堂課,這堂課師父一開始就問大家了幾個一連串的問題,第一個問題問了我們,我們此生為何來走一遭?現在的我們正在追求什麼?那到底什麼是成就?怎麼樣才算達到了。

會受傷的原因是鍛鍊不夠

這個問題不斷地就讓我想起最近看了一部片影集《四樓的天堂》,在這部片中有幾個讓我很深刻的角色,第一位是Nicole,她是一位對自己和他人都非常嚴格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主管,戲中有一段就是她每天早晨都在跑步,但跑到膝蓋就已經痛了,但她認為痛的原因就是自己鍛鍊不足,所以肌肉不夠力,所以要求自己跑得更多,身體當然會爆掉了。

她其實影射就是某一種典型職場女性:把人生很大一部份都投入在工作,好不容易晉升到了中階主管層級,盡心為公司向前衝但被提拔和讚揚的可能都是男性。而她除了把自己逼到生活工作失衡之外,和她一起工作的下屬因為受不了她的咄咄逼人而出走;她的上級男主管也顧忌她的才能而時常刁難,上下夾攻的壓力把她壓扁了,所以心理跟身體都因為壓力過大,而都出事了。




你喜歡的我是台上的我,還是原本的我

第二個角色是劇中的「暗黑女神」歌手Leto,在舞台上的外型是舞台上的她標配是齊劉海、超黑眼線以及超高黑色跟鞋,既使醫生跟她說腳因為長期穿高跟鞋,導致腳踝受傷了,還是要繼續穿超高黑色跟鞋,因為這就是歌迷喜歡她的原因。但再一次過程中,她被直白地戳破這人設泡泡時,她開始焦慮「我不穿高跟鞋就不會唱歌」、「脫下面具後大家會喜歡原本的我嗎」、「原本的我又是什麼模樣」。

雖然我們不是舞台上的歌手,但我們一定都曾為了討好誰為了融入某個團體而戴上面具,甚至在社群媒體上活成另一個人,為那些虛擬的讚數掙扎著,這個環境狀況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覺得很熟悉?「我用Leto的角色活著,可是我自己好像不見了。大家喜歡的,到底是Leto還是原本的我?」






不斷付出的我

大家可能說以上的兩個成就,是讓自己太在意他人的角度,那再跟大家分享劇中的第三個角色,是一位超愛女兒的爸爸,希望把最好的一切給女兒,,他會上門找天意推拿師,是因為自稱頭痛、問題很多,但推拿師發現,他的職業是卡車司機,為了能開更多的夜車,給女兒更好的生活,他靠吸毒提神,所以身體也爆發了。

為什麼想要用三個故事來舉例,就是想要拉回課堂最開始師父所提出的那一連串問題,什麼是成就?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人天生就有一種好強心,我們總希望將事情做得一切盡善盡美,不要留有遺憾。不過事實是,人生處處有遺憾,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極限所在,如果硬是把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不屬於自己的情緒都強押在自己身上,看不懂成就是需要各種因緣和合,遲早有一天身體會負荷不了,有形顯現於身體上的各種痠痛、不適和疾病,無形則加諸在壓力、焦慮等心理枷鎖上。



有遺憾的人生才是真的

其實「有遺憾的人生才是真的」,但那真的是遺憾嗎?或許那不能稱之為遺憾,那或許稱之為不完美,但不完美不好嗎?也不一定,有時候不完美,反而會造就其他的因緣,不完美存在於生活各處,但也造就其他的完美,或許我們沒有所謂成就的人生,也沒有什麼一定想要的人生,但這不是告訴我們要消極度日,而是放寬心胸用另一種角度學會坦然接受這一切,因為每個生命都有每個生命最美好的地方!

最後在天意師父幫助下Nicole逐漸學會放鬆,也開始抒發自已的情緒,Nicole問師父「這可以治嗎?」天意師傅謙稱自己只是推拿師,但他也問說出關鍵:「問題是,你有想過改變嗎?」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智慧磨刀石 - 一場辯經的學習之行

 

看到以下這張圖,你有沒有蠻好奇的,這些喇嘛們在做什麼?


這就是【辯經】,【辯經】是佛學用語,是對佛教理論的辯論,是師與徒之間或同修之間相互問答促進佛法修習的一種可行性的方法。其實對於佛法的學習,我們比較常見到的是「受學」、「背誦」、「閱讀」及「辯論」等等方法,但「辯論」比較是我不常見的學習方法。「辯論」其實是一種很不簡單的學習方式,因為不僅只是學習,還要展開問題辯論,提高思辨能力,確保對於佛法的精確把握,還要能夠引經據典,回覆對方的問題,真的是非常考驗對於佛法的認識。

此外在藏傳佛教裡頭的,把《現觀莊嚴論》、《中觀論》、《俱舍論》、《釋量論》和《律經本論》五部經典視為必修的五部大論,讀完後,才能參與更高等級的學位考試。而對我來說佛教的三藏裡的經藏、律藏和論藏中,我對於論藏部分最為不熟悉,或許是因為漢傳佛教是比較強調行門。因此當聽到有「藏傳佛教辯經華語示範及演討會」這個活動的訊息,便非常有興趣想去看看認識不一樣的佛學學習方式。



除了因為藏傳佛教辯經之外,另一個讓我產生的興趣是回想起過往,曾有過一次與佛學院學生一同參與辯論的比賽,收穫非常的多,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

記得當時的題目是自利與利他何者為先,而我在那次是擔任自利為先的正方,為了這個題目的準備,花了好幾個星期的時間,上網查資料,看看是否有相關主題的論文與文章,當有相同論點的文章所採用的經典,就把閱讀該經典,這也是我開始覺得經典好有趣,也開始產生了興趣。

且當時還要為辯論做準備,所以事前要跟同組的師父與同學一起討論,對方會用什麼主軸作為辯論,所以還在再找應對的故事與經典做為回辯,那次的經驗是非常棒的,不僅讓我開始閱讀佛教經典.也開始對於佛法有不同認識與學習。



這次的參與活動的參與,對我自己有一些收穫,想與大家分享:

1. 顛覆對於【辯經】的觀念:

我原先以為【辯經】就是類似像辯論,但其實完全不是,辯經要依照一定的原則和邏輯,而不是憤怒之下的爭吵。它要求辯論雙方要有清晰的邏輯思維和高度的語言概括能力,表達流暢、簡明扼要、深入淺出、言之有據。通過反覆辯論,消除疑點,達到深刻理解佛教玄妙義理、通達顯乘,融會貫通等目的,而不是你覺得有理,想說什麼就就可以說的。

在說法的過程當中,要有三個項目,就是【有法】【所立法】【因相】,【有法】是【被判斷者】,【所立法】是指【被判斷成什麼】,【因相】是【判斷的理由】,要靠著這三個概念來判斷邏輯。譬如這句話:那個司機是印度人,他肯定會騙人,如果是我們反駁,我們就會說印度人不一定都會騙人吧。

但如果是依照我們剛剛說的概念,司機就是【有法】被判斷的人,會騙人就是【所立法】,被判斷成會騙人,【因相】就是因為他是一個印度人。所以就可以反問,只要是印度人就會騙人嗎?然後找出一個反例,就要這樣說:「釋迦牟尼佛也會騙人」,提出者就會說:「何以故」,說的人在說:「因為你剛說印度人之故」。

如果在難一點點的,辯論就會像是 A :「白馬是白色嗎」B:「是的」A : 「所以白馬是物質」B:「為什麼」A : 「因為白馬是白色」A : 「所以白馬不是有情眾生」,而問這個的目的是因為,佛法當中物質有色聲香味觸,色是顏色,但白馬就與有色受想行識的有情眾生觀點相違背。

你有發現到,這是要用很邏輯架構去說明反對的理由,這是很不容易的,當然在這樣的系統下學習思維,就會有很強的思辯邏輯能力。且在實際辯經時,是要非常專注的,除了要專心聽別人所說,且記下來他剛所有說的話中,分析找出問題,還要舉出反例。其目的就是要透過練習進入每一次專注的狀態。


這對於不斷地利用【辯經】來學習經論是很有幫助的,不僅得要讀且懂佛教的義理與觀點,還要能用來辨別世間是否有矛盾之處,就是用這樣的模式來不斷地互相思辨論藏裡的觀點判斷,這對於佛法就會越辯越明,非常有助於增長對於經典的信心而深信不疑,且實踐它。

在藏傳佛教中想成為佛學家,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即善講、雄辯、著書。在寺院修習的過程中,辯論是必修之課,只有能善講、雄辯,才有利於在眾生中傳法、弘法。

2.【辯經】的動作,是有其意義的

在西藏的辯經,是在樹陰之下,由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經採用一問一答或一問幾答或多問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學心得和所悟佛法,任何有關佛法的題目都可以拿來討論。

辯經的起勢是拍手,每次提問時,先退後幾步,跟著右手把念珠一甩,套到左臂上,前跨步,右手高高舉起,用力一拍左手,一個炸雷般的拍手聲便響在了坐著的喇嘛頭上或額前。拍手有兩個作用,一表示我現在向你提問,請你趕快回答並向其致敬;一表示在氣勢上要威懾對手。據說如果被提問者回答不上,那麼提問者可以擊掌或甩念珠以示警,有時也會用手牽弄臂上的佛珠尋求佛祖的支持。

此外,在每一個提問前都要先說一個「底」,那一聲「底」相當於開啟智慧,因為在佛教中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底」音可以啟請心中的文殊菩薩,開啟我們的智慧。高揚的右手說明文殊智慧就在身後。二手相擊,有三層正意:一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世間一切都是眾緣合和的產物;二為掌聲代表無常,一切都稍縱即逝;三為清脆的響聲擊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趨走你的惡念。右手向下後又拉回,是希望通過自己內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難中的眾生救出來。


3.【辯經】可以消除煩惱與憂鬱症

在這次的研討會中,也分享了【辯經】到底有哪一些好處,首先辯經能夠理路的過程來複習所學的,拿出來運用,且能夠養成明辨的習慣。同時也能訓練看出問題,找到關鍵抉擇點,以及將矛盾點清楚呈現出來的能力,提升分析能力進而增長智慧,因此就不會被世界很多的主流觀念帶著走,而無法發現真理.可怕的不是沒有看的,而是看到嗅到卻無法察覺得到。

還有價值的一點那就是發現「疑惑」。為什麽疑惑比答案更重要,可以藉由發現疑惑,會啟發我們對於法與法之間更細微的差別與原因,更能夠深入經藏的觀察與學習,有人說到如果僅僅只是安座修行,那為什麼佛陀要說這麼多的法呢?所以如果無法真正的學懂佛法,就無法真正懂的修行之道。學習佛法如果僅僅靠背誦,而不靠思考,那是無法真正的說服自己,學會改變自心,而在辯論的過程中,不斷地讓自己思考提問,問自己的心,才能夠培養正念正知,進而建立更堅固的信心。

但可能有人會問,會不會造成好辯的習慣,其實真正懂的辯論者,會懂得真正的禮貌與規則,這也是上述解釋為什麼要學那些辯經的規則,此外辯經也會讓人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不斷地精進,而不是用地位來判斷學習的高低,而懂的謙卑,此外也學會懂的面對當遇到輸的場面時,該如何坦然的面對失敗與嘲笑。


那對於我們平常人為何要學習呢?其中一位講師蔣揚仁欽博士有提到,這會幫助我們當遇到問題時,能真正地看見問題的所在,因為很多的煩惱其實都缺乏真相依據,而只是用我的感覺所產生的錯覺,而無法去突破真正的問題。

譬如沒有就會造成煩惱,那有沒有人沒有錢依舊很快樂,那真正快樂的原因為何?那快樂與幸福之間的關係是因果關係嗎?那追求的是什麼?那問題又是什麼等等?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有助於身心健康,抗拒憂鬱煩惱的,因為看清搞懂真相,才真的能夠觀察到,且能走得出來。

以上是我自己在這次研討會中的學習觀察與省思

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哆啦A夢是有情眾生嗎

 

這次有機會參與了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所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這次的學術會議的主題是「人間佛教與全球化」。從這個會議當中,有幸聽到很多的學術專家,分享了很多全球化的議題,譬如像是經濟化、人工機器人、環保、新冠疫情等等相關議題,其實也都再再地表示,佛法並不是到深山當中修行,不管人間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問題,而是要能夠走入到人間中。因為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佛陀的說法,皆為針對人的現實困境與心靈需求提出建設性的見解,並給予療癒為目的;繼而啟發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而在這次的研討會當中,我對於幾個主題很有興趣,因此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就是AI機器人的話題,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會討論AI機器人如何取代我們的工作,更嚴肅一點的話題就是AI機器人會不會有可能有自己的意識,進而開始與人類對抗發動戰爭,有沒有覺得這個不就是好多電影的情節。


但另一個很有趣的發現,電影比較喜歡這種走向,但是動畫片的機器人卻都是非常的體貼與溫馨,甚至老是拯救被搞砸的人類,譬如歷久不衰的《哆啦A夢》,又或是第一名暖男《大英雄天團》的醫療機器人杯麵,都是讓人愛不釋手的機器人。如果針對以上這兩類的機器人,如果有機會成為人類的話,你會投下贊成或反對票。


哆啦A夢是有情眾生嗎?


這個就是其中之一的分享論文所討論的主題-《機器人兼具慈悲心是否可能》,在這份論文當中最開始介紹到,將機器人分成兩種,一種稱之為AGI 機器人(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指的就是一個具有完全類似人類思想的機器,且具有人類智能與行為能力,就像是哆啦A夢。另一種就是ASI 機器人(Artificial Specialized Intelligence),運用在比較特別的範圍,譬如AlphaGo。





在文章當中提出幾個很有趣的問題,第一個就是AGI 機器人我們能不能稱之為「有情眾生」,佛教對於人類的分析,一般會用心識意識或是身口意造作,以及是否有業報相續的角度來看,但對於機器人好像不能用這樣的角度來看。所以這裡有從一個反過來的角度來思考,對於AGI 機器人來說,一切都是藉由過往的行為進行學習,所以應該負責的人會是設計者還是機器人本身,那他的心識意識或是身口意造作,是該由自己負責嗎?


如果我們把機器人也開始視為人時,是否也應該要賦予機器人的責任與道德規範?那在機器人的設計系統時,是否也該放入道德倫理系統,那該如何學習,又該用什麼樣的標準?但當機器人又像哆啦A夢你是否又有不同的標準?


該負責的是機器人,還是設計師


這同時間牽扯到另一個關於機器人的倫理道德,常被人拿來討論的問題。譬如自動駕駛系統如果造成出錯,那誰應該要負責任,當如果需要抉擇的時候,譬如如果自己車子閃車,可能造成駕駛受傷,但可以避免一場多人的受傷車禍時,誰又該為這個決定負責?


但如果你熟知倫理學的話,可能會知道倫理學當中包含各種不同的規範性架構,譬如自我主義、義務論、德性倫理學等等,那應該用哪一種標準,當在道德規範或價值衝突的時候,引用某些模型或案例來仲裁這些衝突。


所以在這篇論文當中,從佛教存有論上,還是認為機器人無法承擔業果與受報,因此還是無法視為有倫理行為者,雖然機器人能表現出人類的情感與感知,也能夠影響他人內在心靈狀況如貪嗔痴,譬如哆啦A夢喜歡銅鑼燒,因此佛法上目前還是無法認為。





再來拉到機器人的效益與慈悲新的觀點,雖然如同我們前面所說的,許多科幻小說與電影的描繪,造成機器人是否有破壞性的焦慮,但其實論文中,要我們從輔助性或中道的觀點來看,才不會造成過度極端。目前較多的觀點還是認為,人工智能可以成為社會公益的催化劑,但對於整體的社會福祉有益。但有一個前提是機器人的設計或研發,是要以提升人類福祉而非自身商業利益為導向,像是照護機器人。


以上這一段便讓我想到在大陸地區非常出名的賢二機器僧,穿着橙色僧袍、一臉稚氣的賢二在中國是一個萬人迷,作為一個機械人,賢二對自己的技能進行了拓展。他的胸前有一塊觸摸屏,用來回應求教者的問題和陳述,不僅僅只是面對面,在微信裡頭也能與他對話,也是非常幽默的對談(見照片)。




這裡的人們對信仰的追求正日漸迫切,而近年又對人工智慧產生興趣。但是動漫中心負責人賢帆法師表示,他們不打算將機械人投入商用,他的開發屬「公益性質」。而且僧人們似乎也沒有開展特許經營的打算。賢帆法師對《新京報》說,目前只有一個機器僧,還說,「我們這不是商業的行為,只是想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傳播佛法。」


另外一個是照護機器人,就有一點像大英雄兵團裡的杯麵,他的城市當中,能藉由生物學中的趨於一致的概念,讓機器人的學習能力,在具體生活中與人的感知與情緒能力一致,當它具備感知他人時,進而產生同感,進而引發慈悲心的主張,則這僅稱之為「眾生緣慈」。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動漫《紫羅蘭永恆花園》故事描述金髮少女薇爾莉特.伊芙加登以代筆者「自動手記人偶」的身分,為各地的委託人工作,將對方的思念化作文字的同時,一步步理解在戰場上重要之人對她所說的「愛」。但她一開始是個需要他人命令,沒有自主意識的女孩。之後在與基爾伯特的相處過程中,慢慢學會言語以及文字。



當機器人遇到公益


一開始擔任郵差的職務,但出於想了解基爾伯特失蹤前對自己說的「我愛你」是什麼意思而轉為擔任「自動手記人偶」的工作,替他人寫信傳達思念。因成長的背景,使得薇爾莉特一開始並不懂的戰場上以外的事情,但透過一次次的代筆委託工作及各式各樣的人相遇之後,逐漸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以及情感,也稍微理解「愛」是怎樣的情緒。

然而在佛法當中的慈悲有三種不同的類型,「眾生緣慈」是以眾生為對象,見眾生知苦樂而生起的慈悲。另外兩種是「法緣慈」及「無緣慈」。所謂的「法緣慈」指的是因了知一切法無我,因同理眾生還沒有了證無我而生起的慈悲心。及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絕對之慈悲的「無緣慈」,這又是更高等級的智慧與慈悲不二的觀念。

利用這樣的激盪,讓我們再重新的思考,面對於未來的機器人發展,是很棒的思維。





2021年11月15日 星期一

《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讀後心得 : 生命價值的評斷標準為何 ?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本新書,是一位我很喜歡的知名主持人曾寶儀,提到曾寶儀很多人最開始聯想到的是她的爸爸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頂著高學歷和星二代的光環,當然讓人有更多的標準。近來越來越少看到她在綜藝的節目中出現,主持類型也逐漸轉為藝文人物專訪、紀錄片等等節目,除了感受她越來越成熟的主持風格,也在知性與理性兼具下,帶些幽默但卻不失禮,自然且不造作的方式下,也讓我越來越喜歡她的主持特色。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前不久看完她的著作《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在與自己及他人對話的文章風格下,分享她在走過人生很多的道路後,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也人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進行很多的反思。也因此當看到這本新書的書名《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便吸引了我的目光。




一期一會的四段生命旅程

這本書的產生,應該是從2018年曾應騰訊新聞邀請,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明天之前》,這四段旅程探討的主題包括有人類是否有權決定死亡的安樂死、AI性愛機器人、近鄰近敵的美墨邊境及追求永生不死的議題,去探討許多人性、社會核心的議題,如生與死、性與愛、邊境與移民等四個議題。

對曾寶儀來說,雖然帶有很多的挑戰,譬如英文訪談、環境安全及短時間如何能討論出生命議題等等,但她卻想要跨出這一步,無懼地往前走,她曾說過:「這個機會,在我的生命中可能只會出現一次!」,因此《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這本書,便是記錄了自2018年起跨國拍攝的四段旅程,以及期間的種種遭遇與反思,是她觀察與反思世界的紀錄。

這四段旅程就像四面鏡子,送給
曾寶儀一份坦然的禮物,除了去看到背後一段人生意義與反思,沒有標準答案,有的只是不同角色不同角度的看法,更深的意義就是「生命是什麼?」也讓她去面對真實的自己,面對過往且現在所遇到的問題。他認為「一期一會」指的不只是那些我們遇到的人事物,還有那個只要有一點遲疑就無法成行的雄心壯志,跟義無反顧想要聆聽這個世界的意圖。




接下來我想要跟大家分享,我最有感覺的一段生與死的旅程故事。


活著是我們有意識的選擇嗎

你認爲我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死亡時間嗎?我想放下這個解答,讓我們來看看
在這段旅程當中,支持與反對的的人怎麼看這個議題?

第一位是「死亡醫生」菲力普‧尼奇克,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合法執行安樂死的醫生,他幫人執行過安樂死,但也因為國家的法令經常變動,讓他常常到不同的國家去宣揚自己的信念。為什麼他要去宣揚許多死亡的方式,菲力普醫生的回答是:「為什麼死亡等於悲傷?為什麼死亡就是失去奪取?為什麼死亡不能是一場饗宴?為什麼人不能準備好就走?」

菲力普醫生曾遇到一個要求安樂死的老太太,他問老太太如果沒有生病為什麽要死,老太太卻回答:「這是我的事情,關你什麼事情。」所以誰有權利告訴另一個人說,你很好沒有選擇死亡的權利。另一個衝擊是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曾不只一次要求兒子,在全身都是病痛之下,能夠離開人世,但他無法這麼,因為社會用更大的放大鏡來看這一段關係。裡頭有一段我很喜歡的反思,如果人有權利選擇生死時,會不會更珍惜活的每一天,因為你知道,活著是我們有意識的選擇。




第二位是黛比,黛比的丈夫事業有成,但卻被診斷去患有漸凍症,後來病痛奪走了身體自主權與說話能力,因為活得毫無尊嚴,所以尋求解脫,而黛比也因為不忍心丈夫的痛苦,尊重他想安樂死的決定。而為何黛比在之後反對安樂死,因為這段過程,讓他覺得雖然尊重丈夫,但死亡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伴侶的陪伴權就該被剝奪嗎,安樂死影響的不僅僅只是生死,而是愛的生命。

另一位反對安樂死的是珍,珍一生下來就是重度殘障,被醫生宣告活不久,但卻沒有想到她活了一甲子,且在被訪問的前幾個月,她到英國議會去阻攔了通過安樂死的法案。為什麼她反對,因為她說如果安樂死合法,她可能在出生就被結束了生命,而沒有機會結兩次婚,且接受這次訪問。誰有權幫誰決定生死,人不應該都有活下來的權利嗎?


生命價值的評斷標準是什麼

從這兩個人的案例來看,就是一個很強烈的對比,一位先從正常的生活到無法自理,一位是天生就無法自理,終生被呼吸器與輪椅禁錮的人,誰比較痛苦,誰比較不容易,誰比較有權利,誰比較勇敢,其實都無法去比較,也沒有辦法有一個量表去評斷。

人都應該有活下去或是結束的權利,那評斷的標準有哪些?什麼樣的生活是值得的?
寶儀姐當下也是很困惑的。對於支持安樂死的醫生或是書中的另一位病人瑪麗來說,安樂死並不是放棄生命,而是正向的面對生命。對於反對者來說,他認為生命有很多的可能性,不走過永遠都不知道。

因此寶儀姐才會在書中說到:「每個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無法用一個簡單的答案來定義,值得不值得,難過不難過等等,沒有人有資格評價,既使是神也無法,安樂死對於當事人或是所愛的人,都是不同的意義的。」


從這幾個人的故事,總是讓我不斷想到一部改編真實人生的法國的電影《逆轉人生》,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在一次跳傘意外導致終生癱瘓,但卻遇到一位有前科的黑人看護,兩個生命的交流,也改變了兩個的命運。其實生命就是如此,生命不斷地在影響生命,當一直走下去,一定會有新的火花與碰撞,這也是佛法當中所說的因緣,害怕的其實並不是未來,而是當下那個無法知道未來答案的自己。

也因此佛法才告訴我們,過去未來都不用去思考太多,專注的只有當下的自己,才是最重要。在《令人著迷的生與死: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卡根教授也用哲學的角度說明這一段生與死的關係。如果我們說到死亡不好,是因為擔心死亡後,會剝奪我們生命的美好事物,所以條件就是「目前的生命提供給你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生活。」那我們不應該把重心放在,如何創造出一個值得過的生活,那才有資格說到要放棄,延續下去也才有意義。

或許在我們討論是否該執行安樂死之前,我們真的得要先擁有一個值得過的人生,不然既使擁有一個健康的軀殼,也是愧對於一個獨一無二的人生。這一段旅程中,後續也有再訪問兩位決定安樂死的人,也帶給我一些想法,應該就在下集再說。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下)

 

鉅細彌遺的「佛教雕塑藝術」

接下來你會走到第三區「海上佛教地圖」,讓我最驚艷的就是這一區,完全就是將新媒體展現的淋漓盡致。一開始我看到的是許多佛教雕塑藝術的區域。想看看如果我們想要看佛像,都會看到一尊尊的佛像,但這次我們看到卻是由兩個螢幕鎖拼接起來一台,一共有十台,當時看到的時候真的會嚇一大跳,因為看到的不是平面而是立體,而且解析度非常的高。聽館長談到用光度立體技術,將文物建構虛擬的3D模型所拍攝出來的。這就是數位典藏,未來會慢慢的運用在博物館的展示裡頭,因為許多的歷史文物非常珍貴,且無法搬運,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呈現。

也因為解析度非常的高,所以我們都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佛像中的每一個痕跡,同時也利用這個方法,一台電視可以播出很多個,這就是當展覽的空間不大時,如何可以利用媒體的技術來利用,這次的展覽,就是一台電視可以呈現出五個佛像,也就是有將近五十個佛像,能夠在有限的空間中利用,真的是令人驚艷。或許無法看到實體,但節省了更多的空間與時間,甚至未來可能在線上搭配更多的解說,這也是一個非常樂意運用媒體科技的方法。



















談到佛像,其實佛教的發展時有分為無像時期與有像時期。在很多佛教的石窟當中是沒有佛像的,大約是在公元一世紀之後才開始有佛像,之前的佛教徒並不敢畫佛像,因為怕把佛陀聖像畫的不莊嚴,所以會用法輪、菩提樹、金剛座等等來代表佛像。

公元二世紀,獨立式的佛像雕塑才開始普及,在敘事型藝術亦大為流行,尤其是展現佛陀誕生、成道、初轉法輪和入滅等場景的圖像或浮雕。在這次的展覽中有一尊就是初轉法輪像,手印呈現的是說法印,坐在金剛坐下,上頭有佛光及飛天,用來表示說法非常的歡喜。

其實佛教藝術涵蓋各種佛教人物與風格,從謙卑虔敬的修行者,到具有慈悲神力救拔眾苦的菩薩形象,可從相貌、姿勢或手印識別其身分。而這次的展出有非常多都是國家級的寶藏,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真的一定要去參觀。別急,還有更厲害的在後頭。


沈浸式體驗的石窟之旅

在這區我們又看到了讓你有沈浸式體驗的石窟,當時我們真的也有被驚嘆到,當你靠近時,視覺與聽覺完整的被包覆,不僅我們可以利用儀表板360度來旋轉,觀賞難得親眼見到的石窟,當你在說話時,你也會感受到,其實人就在現場,非常的真實。

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建築在印度的主要發展形式有三種:1.佛塔,其基座深處供奉著佛教珍寶,包括佛舍利、典籍及塑像。佛陀涅槃後,舍利分成八份,分別供奉在八座佛塔內,後來由篤信佛教的阿育王重新分配這些舍利。故佛塔象徵佛陀的涅槃與法身,造塔亦被視為其中一種積聚功德的法門;2.支提窟或支提,是僅作禮拜用途的紀念寺廟,沒有供奉舍利實體;3.精舍(毗訶羅窟)是僧團的住處,或有附設佛塔及殿堂,供禮拜及生活起居之用。



當時我們看到的印度阿旃陀石窟(Ajanta),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大約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後7世紀期間建造。石窟始建時,正值阿育王時代,是在離谷底76米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成的一處佛教廟宇,當參觀時就是要欣賞當時候建築的美,其此之外而石窟內的壁畫及雕塑被視為是佛教藝術及世界繪畫藝術裡的經典。

譬如第一號洞窟裡頭我們就可以看到很有名的金剛手菩薩壁畫及蓮花手菩薩壁畫。此外也有展示十九號洞窟是膜拜堂,入口外觀的裝飾令人驚艷,另外我們也都可以在牆上看到許多的故事。建議其實我們先上網查資料後,再去仔細地觀賞,會讓我們更有收穫。





嘆為觀止的「海上佛教地圖」

最後來到360度的環形劇場,這是全景視覺體驗,當你走進去之後,你就會體會到,自己就如同身處在這個環境之中,根據展場資訊顯示,在製作海上佛教地圖的過程,是3D的全景錄影及現場收音,超高解析度的底片,使用的是十億畫數,搭配高精準的定位系統,讓我們更清楚的看到這些地點及位址。


而這些的地點,許多都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的珍貴的文化遺產地點,一共有七個國家(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柬埔寨 泰國 中國 印度)十四處的佛教聖地,譬如全世界最老的佛塔,位於印度的桑奇一號塔,斯里蘭卡的無畏山佛塔(斯里蘭卡佛教史上著名的融匯大小乘佛教傳承的聖地——無畏山寺)、印尼爪哇的婆羅浮屠佛塔(金氏世界紀錄大全確認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佛寺),泰國素可泰大城的瑪哈泰寺及柬埔寨吳哥考古公園巴戎寺等等,真的都是非常難得見到的世界遺跡。而其實我們也會發現大部分都接近於海港位置,所以不用花費高昂的飛機票錢及時間,就能夠體會欣賞到,就知道有多值得參觀這的展覽。




除此之外,還想跟大家說一個秘密,其實在展覽區外的門口處,在地上也有一個地圖,我們其實就可以用手機去掃描,我們就可以連條到該網址,用手機進行360度的觀賞,也是多元利用新媒體的方式來進行。

這次的展覽對我來說,非常棒的一次參觀,除了認識佛教海線之路的影響,及觀賞好多歷史文物與古蹟地點外,也對於多媒體的運用,又更大開了眼界。也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去參觀,相信會有不少的收穫。



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上)

 

我們在雙十節的假期,特別南下高雄一趟,最初會吸引我們的地方,就是因為佛陀紀念館的一個展覽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會讓我們有興趣除了因為當時後的我們正在學習閱讀玄奘大師傳記,讓我們對於取經之路有興趣。


再者讓我們很有興趣的,便是新媒體藝術特展,在閱讀相關資訊時,看到了這是一個結合跨國學術研究、考古、數位影像、數位媒體等組成的策展團隊首次的成果展現,且是全球跨時空的佛教新媒體藝術首展,以嶄新的媒體科技,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傳播歷史進程,呈現360度環形互動劇場,以裸視3D引領觀眾身歷其境。從這段的介紹當中,便非常的吸引我想去參觀,故有了這一趟高雄之行。


佛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與時俱進」的理念,致力於讓藝術、文化與歷史活起來,以嶄新媒體科技,環形互動劇場、沉浸式可視化環境、數位地圖集等新媒體技術,重現海上絲路及佛教水路傳播的歷史文化進程,從不同角度思考法水流傳五大洲的起源。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特展


關於佛陀紀念館的部分,就不在這篇文章論述,但想跟大家保證,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參觀的博物館,那就之後有空在特別的寫一篇文章,一般我們若說到「絲綢之路」,大家腦中便出現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走的那條絲綢之路,從甘肅新疆到中西亞再到歐洲。然後這次是我第一次得知,原來也有海上的絲綢之路,且說到五千歷史來說,中國其實很少談到海洋的部分,通常我們比較得知就是鄭和下西洋,因此也讓我開始產生好奇。


這次的特展是佛陀紀念館為了慶祝十週年,籌劃了四年的時間而準備的展覽。這次的展期達五年之久,因此我們可以不用趕在一時,又機會就去參觀,且聽師父說,似乎裡頭的內容也會有變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曾經說明這個展覽有四大特色:


1.全球首次呈現完整佛教海線思路

2.完整學術研究文本

3.以新媒體技術呈現

4.以展覽的形式保存與弘揚佛教文化


















首先我們可以先來看這個海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海報是用藍色的基底,就是表示著海上絲綢之路。另外我們還看到兩尊觀世音菩薩像,其中一尊白玉觀音,目前位在佛光山第一座殿堂大悲殿裡供奉,另一尊則是在斯里蘭卡的博物館,也是一個國寶,是在唐代約西元八世紀被挖掘出來了。其實這個海報可以讓大家有兩個提問,首先觀世音菩薩在海上絲綢之路所代表的意義,再者台灣是海線絲綢之路之一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後面來思考。


而這次的策展內容,就是依照這條海上絲綢道路,分為三大單元「佛教海線絲路」、「起源與弘揚」、「海上佛教地圖」三大單元將早期僧侶由海上貿易路線,搭船到各地傳播佛教教義,受當地文化影響,以廣泛多樣畫像、雕像及建築型態,讓觀眾看見海線佛教的脈絡,具有文化、教育、歷史、藝術與學術性的意義。


其中「海上佛教地圖」經過數年考察,足跡遍及7個國家14處佛教古蹟,紀錄沿海佛教聖地遺址,讓觀眾至展覽現場,可以親身感受宛如穿越時空,身臨其境,進行一趟海上新科技的朝聖之旅





佛教大圓環


其實在展覽一進去的第一個單元「佛教海線絲路」,就可以被震撼到,因為投影的部分太過於真實,讓我一開始就對於這個新媒體的科技技術感到新奇。接下來會看到三個資訊,這些資訊其實貫穿整個展覽的中心,就是「佛教大圓環」及貿易。


「佛教大圓環」指的是佛教修行、哲學、藝術及建築發源於恆河流域,然最終橫跨歐亞東部、中部及東南部地區,覆蓋範圍統稱為「大圓環」。也就是絲綢之路的陸路與海陸的結合,這也是佛教從印度傳播到各地的路線。陸路就是我們一般得知,從印度西岸經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抵達中國;海線就是指從印度及斯里蘭卡的海岸線為起點,循海路經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再往北抵達中國沿海城市,再前赴韓國及日本。透過陸路商隊及海上船旅,頻繁的經商活動沿著大圓環的「外緣」發展起來。


為什麼會有海線的部分,其實海岸線長約兩萬英哩,其實是陸線的五倍,從貿易的角度來看,海路作為另一種運輸模式,具較大的運載量更符合經濟效益,比方一頭駱駝只能載運約四百磅貨物,而一艘船運送的貨物數以百噸計,因此陶瓷之類的沉重貨物經由海路運輸獲得的利潤將更高。向地中海出發沿著海上路線運載的貨物種類多樣,涵蓋人工製品或天然原料,包括中國的絲綢、南印度的黑胡椒、斯里蘭卡及印尼的肉豆蔻和肉桂,還有棉花、香木、寶石、象牙、玻璃、翠鳥羽毛及貝殼等。東西方各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貿交往,豐富彼此間的經濟生活,分享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


而這一條貫通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僅把世界文明古國聯結在一起,也打造出許多貿易港口,如馬來半島的吉打、蘇門答臘的巨港、湄公河三角洲的俄厄港以及中國的廣州。也因此沿線各國使節、商人、僧侶、旅行家,也因為這條海路開始有了更多的文化宗教上的交流,僧人及朝聖者得以向外弘揚教法,成為一條佛教傳播的重要「佛道」。




大家可以從這次的展覽中發現到,其實部分的石窟跟寺廟都建築在海港跟海口驛站,除了人為了求取佛法的經典是這樣走的路線之外,也因為在海洋航行時,有所謂的季風變化,所以很多的商人、旅行家為了等待季風的轉化,會在沿海中跟僧人生活,尋求信仰找到一個內心的依靠。此外也因為在海上會有比較多的變化與危險,所以需要獲得到保佑,故此更促進佛教的傳播與興盛。


一群最早的背包客


走到第二區「起源與弘揚」,在這個部份是分享在海線絲路上如何將佛教進行傳播與弘揚,在展區中分為四個部分,其實也就是佛法僧加上建築,來進行說明讓我們理解。


最開始我們看到的介紹取經的僧人,說到西域取經,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西遊記的主角之一玄奘大師,但其實比玄奘大師更早兩百年,就有一位東晉的法顯大師,也是世界非常早期的背包客,也是第一位去先從陸路再走到海陸取經的僧人。


為什麼想要取經呢,是因為法顯大師常嘆漢地經律短缺不全。那時戒律鬆弛,僧人無法可循,沒有經律來規範他們的行為。法顯認為只有取得真經、譯成漢文,才能矯正時弊,讓眾僧了解真正的佛法大義。


因此法顯大師在六十歲時,真的很難想像,這樣的年齡就從長安、甘肅新疆走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到印度,他再沿商隊陸路前往印度,期間停駐斯里蘭卡及爪哇,最後搭乘商船返回中國。再將在印度及斯里蘭卡求得的經典翻譯成中文,當中涵蓋比丘和比丘尼的律儀規範。大師也見證了佛教從佛教發源地恆河流域弘揚到海外的盛況,參與的同時,更留下《佛國記》他的珍貴記錄,讓世人得以窺探公元五世紀佛教弘傳各地的規模和意義。這就是法顯大師的九死一生求律法,正本清源續慧命的精神,值得我們思考。





這個故事也讓我思考,有人常說六十歲了,棺材都進一半了,為什麼還願意還有這樣的冒死的精神,就為了自己覺得值得的事情,而勇敢走出這一步,才會有後來重大的律點。或許有人會說這是一種結果論,如果失敗了也就沒有了,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事,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有沒有什麼目標或夢想,是自己不論到幾歲都願意努力。


在展覽中,除了法顯大師的故事外,也還有達摩大師 義淨大師 及 阿底峽大師大家有興趣都可以去尋找他們的故事。



貝葉經與觀世音菩薩


關於法的部分是展示出貝葉經,佛經的弘傳在紙張尚未發明前,是用貝多羅樹的葉子作為文字的載體,因此最初的佛經是刻寫在貝多羅葉上,稱為「貝葉經」,由於此種材質特殊且是佛教弘傳上最原始的記錄媒體,因此當今很多學者為了探討佛教原始佛典的真義,都特別到印度、西藏等地蒐集貝葉經,使得國內貝葉經的流通日益增多,不再只是古文物的珍藏品,也逐漸成為佛教圖書館典藏上極特殊的資料類型。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各國的貝葉經。


至於佛的部分,海線中談到了影響非常大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影響了整個半個亞洲,也包括了日本韓國 ,在七世紀的時候禮拜觀世音的風氣非常的盛行,此外觀世音菩薩的像都容易面對大海,當然就是因為希望觀世音菩薩能保佑守護的出海的人,但這樣是從印度就開始了嗎?


南印度把觀世音菩薩看成海上的守護神,在印度東南亞有一座普陀洛迦山侍奉觀音,我們也可以在印度的阿旃陀石窟的觀音壁畫,但到了第十二世紀,隨著印度佛教的滅亡,印度道場也結束轉到中國去,形象也從印度的中性轉為女性。在印度西藏斯里蘭卡或東南亞都是男像,女像是中國特有的形象,從唐朝開始,因為商業的興盛加上觀世音普門品的思想深化,就影響到了民間,所以大家如果到了現場,可以稍微比較就可以知道了。後續的部分就待到下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