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一談就贏談判課》帶給我的學習啟發


身爲一位專業的講師跟學生(超級愛上課),在2022年下半年上了「Color出色溝通講師培訓班」、「決策思考力引導師培訓班」及「一談就贏談判課」,歷經了水深火熱的過程,雖然課程數量少,但收穫真的超級多,也因此對於課程的學習開始有很不一樣的想法。

什麼是有效的學習課程
首先在課程之前,如果在上這堂課之前,沒有讓你感受到超痛苦的知識輸入及輸出作業,那這堂課的效果就有限。為什麼呢?因為在你上課的時候,僅是知識上的了解跟討論,那就太可惜了,因為知識上的學習,其實聽線上影音課程、書本及文章就好,特別現在網路上真的超級多。

學習某種能力,從知道到運用出來是一條很長的路,不僅要知道怎麼運用,到知道什麼時候運用及有效運用出來,如果沒有刻意練習十幾二十次、回饋修正調整,再運用出來,根本別想真正的學會,所以課程上到底要做什麼?
我認爲課堂上要做的事,就是在上實際課程之前,把課前大量學習的知識,與自己過往經驗進行梳理,進行深度運作與連結已知,在課堂上再把這些能力,跟同學進行大量練習,在練習當中不斷地被指導調整,及觀察老師及同學運作,修正調整再運用,深化自己這項能力的神經元,讓它被打開及深化連結,不斷的提取出來。在正確的時間做無可取代的事情,這才是這堂課的價值,而「一談就贏談判課」就是這樣的課程,因此我想要用學習角度,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這堂課的觀察學習與反思。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非常律師禹英禑》教會我們的職場帶領之道 (下)

 
接續上篇文章中所說,《非常律師禹英禑》出現一位大家最愛的「父系上司-鄭明錫」,能被大家選為職場主管理想榜樣,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從鄭明錫身上,學到的帶領團隊要做的事。
 
. 在適當的時間,扮演適應的角色
 
在管理學當中,常說到做為主管必須扮演的三種角色:主管、老師、教練
 
當戴上主管的帽子時,本質是紀律,做的是定規矩、下決定、聘用開除等工作。有一次他們替委託人公司辯護,是一個利用公司規定,而導致有歧視女性的公司。在蒐集證據的過程中,英禑認為該公司真的有歧視女性的現象。禹英禑就跑去跟鄭明錫表示,她認為律師就是要執行正義公平,但卻被鄭明錫大罵一番,因為他認為律師的專業就是要維護委託人的權利,保障委託人減少損失,這是無法妥協。這就是鄭明錫面對要堅持的事情,一定要擺在第一位。

2022年9月22日 星期四

《非常律師禹英禑》教會我們的職場帶領之道 (上)

 
去年有一部很火紅的劇就是《非常律師禹英禑》,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在討論為什麼這部劇會火紅的原因。除了幾個大家喜歡的幾個角色的個性與行爲之外,我自己很喜歡這部片是可以感覺到「沒有反派的電視劇」,不論是在事務所裡每個人的不同想法與觀點,及法庭內兩邊案主的不同觀點,都讓我轉化不同的思維角度。
 
另外劇裡所處理的案件,與其他律政劇不同,多數皆是小人物們日常糾紛的延伸,讓我們可以從看似細瑣微小的案件來正視社會許多被忽視的議題。譬如一對老夫婦有關的傷害案件,談的是年老疾病或失智等等的問題,用這樣的方式來探討,會比直接討論來得緩和,也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但這篇文章沒有想把主軸放在這裡,而是想放在我們很常經歷的事情,那就是職場。對上班族來說,最不想要遇到的哪些狀態 ? 相信排行前三名一定有,害怕擁有一個討厭的主管,而這部劇卻出現一位大家最愛的「父系上司-鄭明錫」,甚至有人影評有說到:「沒有鄭明錫,就沒有禹英禑」。能被大家選為職場主管理想榜樣,一定有它的過人之處!所以這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我從鄭明錫身上,學到的帶領團隊要做的事。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提升銷售能力

 

這幾年常常會說到,對於每間公司都是服務業,也沒有專門科技公司,因為每間公司都要懂的利用科技,來幫助自己的公司。對於業務其實也是,不是只有銷售產品才叫業務,我們每天要說服上司與同事的想法,要說服另一半跟小孩的行為,靠行動獲得比較好的服務,這不就是業務的工作嗎?

所以在《什麼都能賣出好價錢》這本書中,其實不單單只是說道業務這個工作,而是銷售自己的這個概念,書中大致分享兩個面向就是,對內要提升自己,對外要銷售自己,而銷售自己也分為線上與線下。

#銷售自己

在銷售自己的部分,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我們其實賣的不是商品或服務,而是賣自己這個品牌,而客戶想要買的是更好的自己,譬如當一個人換到一間公司去,而客戶也願意轉過去。其他公司知道自己離職,趕快來邀約工作,又或是朋友願意結你這個朋友,這就是一種成功銷售自己這個品牌的概念。當知道這個核心概念時,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奇異博士》教會我們的成功公式 (下)

 

「修行境界取決於勤奮程度」

奇異博士在驚嘆古一大師法術的同時也非常氣餒,自己到底該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古一大師反問他:「你是如何擁有精湛的手術技術的?」他回答說:「努力的學習加精勤的實踐。」古一大師用反問回答了他的問題。其實修行和世俗一樣,都沒有捷徑可走,想要成功只有努力的付出。

這讓我想起《恆毅力》這本書,書裡提到成功的公式:

天分 x 努力=技能     技能 x 努力=成就   成就 x 機運=非凡的成功

其實這也跟奇異博士成為一個厲害的神經科醫師一樣,雖然我們都知道堅持的練習非常重要,但最困難的,就是要如何保持熱情,不斷地努力。該如何堅持下去呢,在此提出三種方式,給大家參考

第一,讀偉人或你心中模範人物的傳記,就會發現沒有累積三五年,是不可能有什麼樣的成就,就像電影中奇異博士在最開始的時候,怎麼練感覺就像是練太極,什麼都沒看到,甚至質疑,但這就是如此。如同一句名言(已經不可考是誰說的):「你得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奇異博士》一場科幻與佛學的激戰 (上)

記得沒多久之前,《奇異博士》電影的第二集上映,很多朋友去看,但聽到的回響也很兩極化,當然在這裡沒有想要解析第二集,因為我也沒去看,但忽然很想來跟大家談談《奇異博士》第一集這部電影,因為我真的覺得,這是一部有許多哲學與佛學的電影,也帶給我很多的反思與啟發。



「所知障」是無明最大的幫凶

第一個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外科手術專家史蒂芬·斯特蘭奇本來事業有成,但在遭遇一次車禍悲劇後,雙手再也無法握住手術刀,不能繼續他的醫生職業,為了恢復雙手機能,他遠赴尼泊爾尋求幫助,遇到了古一法師。但是他極度自負,用所謂的「科學思維」去質疑脈輪、能量、信仰等古老傳承的智慧,直到古一大師運用自己的法力,讓他進入了不可思議的多元次空間才被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