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7日 星期日

華嚴經第五週心得 - 懺悔的意義

 

第五週的課程來到了普賢十大願的第四願-懺悔業障,說到了懺悔有多重要,通過CBETA的查詢也能檢索出一萬五千多組,就知道懺悔思想在佛教的教理教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實說到「懺悔」也並不是只有佛教,包含天主教、基督教等等都有懺悔這個儀式,像中世紀非常偉大的古代基督教哲學家奧古斯丁寫了一本《懺悔錄》是跟神懺悔,近代盧梭跟托爾斯泰的自傳也都叫《懺悔錄》,且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我就在想為什麼宗教是如何看人會做錯事?那懺悔的意義為何?哪些行爲需要懺悔? 


宗教如何看待懺悔


基督教哲學家奧古斯丁在當時說出了一個詞彙,稱之為「原罪」,也就是指罪的來源,每個人身上都是有善有惡,如果惡是不好的,那為什麼上天創造人時,不能把惡消除掉呢? 基督宗教指出,人類最初跟上帝約定,有一種果子不能吃,結果人類違背了神的旨意,得罪了神,這就叫做「原罪」。


而這樣的原罪,它的來源是人有「自由」可以做選擇。當每一個人都有自由,有自由就可能犯錯,犯錯的時候就是出現所謂的罪過。換句話說,人在自由選擇的時候,可能因為理智不清、意志不堅或情緒干擾而做出錯誤的選擇,甚至有時候是一種偏差的念頭,做一些不該做的事,害人害己;這樣一來的話,就造成了人間的各種罪惡。


基督教宗認為「惡」不是老天所創造的,「惡」是人從他的本質墮落而趨向於不存在的東西,去追求那種會消滅的東西。人的意志本來是好的,但它如果失去了正當的秩序,就變成惡了。


而從佛學的角度來看犯錯,宇宙萬物的本性是「空性」,但眾生由於無始無明的遮蔽,不能見此真相,反生出種種顛倒見解,造出種種惡業,遭受種種惡報,輪迴於六道苦海中,所以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業感緣起」的世界,一切的命運沉浮都是依據「因果業報法則」而流轉。


所以從上述各種宗教方面來看,懺悔的前提就是承認人人皆是善良,皆有佛性可以成佛,相信人也可以做到至善。其次是必須深信因果法則,相信一切痛苦都有其業力根源,願意學習瞭解因果法則,並依照因果法則導正自己的認知和行為。所以華嚴經提到「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此我們懺悔的目的是想要能「改變我們自己的未來」,這不也是一種願。


懺悔的項目


那需要「懺悔」的事情有哪些呢 ? 有沒有什麼樣的一個的參考值,譬如法律,我如果違反律法就是違法,就要被處以刑罰等等,那如果沒有違法就表示我們都是對的,有沒有可能我做錯事或有錯誤的念頭,但卻真的不知道,那該要如何調整呢 ? 


所以我認為佛法當中所需要的懺悔可能有三類事情:


第一當然就是「違反戒律」,從上述的善良假設,為什麼宗教都要有「戒律」,就是因為我們的這一顆心雖然是善良的,但因為有「我執」的想法,及我們有一顆「偏見」的心,會讓我們有自私的行為,而不小心作惡。


因為當我有選擇時,我會不小心因為人的許多認知模式的運作思考,譬如可以偷偷放縱一下,可以偶爾做惡一下,但其實會讓自己遇到不好狀況機率提高。所以既然我答應要做這個規範,如果沒有做到,當然需要懺悔改進。


但就有一個提問,守困難的戒律都是違反我們的本性嗎 ? 就像我們上課一樣,為什麼寫作業是比較困難的,既使我們都一定知道,寫作業對我們是有利的,又像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約讀書會應該比約唱KTV 困難很多吧,雖然我真心覺得讀書會比KTV 有趣很多,所以到底是什麼原因 ?


從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喜歡閱讀甚過於唱歌很多,因為我可以在書中與古人對話,可以知道許多自己未知的事情,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個世界,所以差別就是在於,我們有沒有在這當中獲得歡喜或收穫。


所以我們之所以覺得守戒很難,是因為我們沒有得到,守這個戒律的法喜,就像是過去因為應酬要喝很多的酒,也因為很痛苦,所以現在不要喝酒,反而是非常的開心,所以守不喝酒戒,根本一點也不困難。所以真正最好的受戒,是享受守這個戒律的好;享受寫作業的好,體會到給自己的收穫,所以懺悔的真義,就是享受戒律的好處,故「戒律」是一種養成教育,不是要限制行為,而是要讓生活更好。


第二種我認為是自己覺得內心沒有做好的事情


妙南院長在課堂上分享了一則當初辦理短期出家時,並沒有處理妥當的過錯,因此跟大師認錯懺悔。另一個也是最近聽到故事,覺培法師當初在佛光山辦理活動時,實際參與的人數比預估的人數超過一倍的數量,因此所以師父們在當天都沒有用餐,目的是能夠給更多的信徒用餐,結束之後負責的幾位法師便去跟大師認錯懺悔。 


其實這件事情並沒有違反任何的規定,也覺得自己該做的做了,人就忽然湧入那能怎麼辦,眾多的原因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但為什麼需要懺悔呢? 可以幫助我們什麼呢 ? 這讓我想起了《當和尚遇到鑽石》這本書裏,介紹的一個六時書的方法。


作者麥可.羅區引用西藏「六時書」(tundruk)的概念,通過簡單的六時書,來追踪自己一天身語意。找一本小本子,然後每天找六個時段,把時段與時段之間發生的事情記錄起來,好的寫上+ 壞的寫上- ,但不是只記錄下來就好,而是還要加以觀察與調整。譬如我今天中午,除了記錄之外,也發現自己怎麼好像都美有一些好的行為產生,那就在待辦事項當中,寫下要做的事情,譬如跟門口的警衛說聲感謝,送給隔壁的同事一點小餅乾等等,那我們下午就會刻意去做這些事情,去完成自己今天的任務。


所以師父課堂當中,才會不斷的提醒我們,比認錯懺悔更重要的事情是發願實踐行三好。因為過去的是已過去,也無法改變過去,所以我們要去察覺自己過去不好的行為,而是要去創作更好的行為出來,或是不要讓相同的錯誤再次產生。也就是華嚴經中說到「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為什麼創造新的善的行為很重要,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有提到,人每天的活動中,逾60%是習慣,而不是自己主動的決定,而書中習慣的定義,並不是我們常說什麼習慣而已,而是很廣泛的,不僅包含習性反應、思維方式、行爲舉止,還包括像是看待某人某事的印象、面對突發狀況而展現的情緒等,背後也都是習慣在操控。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就是我們神經系統的自然反應,當習慣成形後,人腦便停止全心全意參與決策過程自然產出,所以若是我們要有一個好的自己,不一定要去對抗壞的習慣,而是可以重新去意識與建立一個好的思維及行為,這不就是佛法告訴我們行三好的原因,來進行身心的一種覺察、反思與行善實踐,

這也是師父提到為什麼發願做好事其實是最好的真懺悔的方法。


最後一種我認為是  看不到的過錯的懺悔,那就是煩惱跟痛苦


佛教常說到煩惱,煩惱就是我們錯誤的認知,有煩惱就不清凈、不自在,就會感受無量無邊的苦報。煩惱障就是見思煩惱的總稱。見,是見解,思,是思想,所以見解跟思想錯誤,會帶來許許多多的煩惱。而《百法明門論》把煩惱歸納為二十六個,六個根本煩惱,二十個隨煩惱。 種種煩惱能夠擾亂我們的身心,能夠障礙涅槃,煩惱障的根本是"我執"。


對於未發生的事情該如何懺悔,像是念頭、邪念或煩惱等等,師父提醒我們「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所以我們要用兩種方法來對治,第一體空觀,讓一起煩惱,為如來種。第二種是對治,從行善來對治所造的惡業

這也是雜阿含經中說到:「以能懺悔,正見之故,能淨一切眾生之心,亦能淨於眾生結業、煩惱、罪垢。」


為什麼這個懺悔能夠幫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產生煩惱痛苦時,我應該要去意識到,為什麼我會出現這個煩惱或痛苦,去通過認識並且改變錯誤的認知模式,去消除這個痛苦的認知,才可能進而改變錯誤的行為模式。 因爲是這些錯誤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使我們深陷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剝奪了我們本該擁有的幸福。


記得在非常多年以前,總是很羨慕許多資深青年,都有一些機會能上台授課,而我雖然很羨慕,但自己實在沒有這個本領,所以很認真的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在長期努力之下,覺得自己也準備好了,但為什麼還是苦無機會,甚至很羨慕許多資深的青年,有好多的好因好緣,為什麼我努力精進,還是沒有給我機會,甚至出現了忌妒之心。


然而一次在閱讀大師的書籍當中,看到師父說的一段話,凡是有因有緣,如果我們沒有機會,不須怨恨與煩惱,因為我們不知道當初的人家是花多大的努力。而我們就是因緣未成,所以我們更要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更要努力提升。


就在那個當下,我開始打開自己的心,去跟更多好的老師學習,當看到更大的世界時,才發現自己有多麼的不足,而把注意力投入在學習與提升,與更多人結緣學習,沒想到就開啟了自己的教學之路。


重新回想這一段過程,是我最珍貴體悟的學習,真正的體會到當初的煩惱都是自找的,都是自己的智慧不足對於佛法不認識,才會讓自己的心走入我執。當只有把自己的心安頓好,才是身心自在,把目標放在正確的地方,這也才是真正的懺悔。


所以若我們能依據佛所教導之戒、定、慧三種正確無漏的修學內容,進一步建立及鞏固正確的認知,斷除錯誤的身、語、意,且時時訓練正念與正行所生起的行為,感受到美好,進而更願意行善,才能產生一個正確的循環,當感受到好的回應時,就會願意不斷地實踐。


六祖大師曾說:"懺者,懺其前懣,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誔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複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誔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 所以我非常喜歡大師提出的「慚愧感恩大願心」,一句話就真正的把懺悔的真義說的清楚。




2022年3月26日 星期六

《呼吸》上 知道未來一定會更幸福嗎

 

今天想來跟大家介紹這一本書《呼吸》,這本書的作家姜峯楠,會認識姜峯楠是之前他的一本作品你一生的故事,是一部會讓你腦洞大開的書籍,會讓你觀察到許多我們正常以為的事情,其實也是可以那麼的不正常,也帶給我們許多的反思。

作家姜峯楠是 1967 年出生的美籍華裔科幻小說家,他的作品不算多,他寫作至今已經超過 30 年,只發表過 17 篇「中短篇幅」的科幻作品,但質量卻很高,不僅是每一篇作品都在科幻界造成巨大震撼,還拿了許多大獎。

包含 4 座「雨果獎」、4 座「星雲獎」、4 座「軌跡獎」,還有 15 座全球各大科幻獎。他也是史上第一個榮獲「雨果獎」的華人,可以說是華人科幻界的傳奇人物,是一位重質不重量的一位科幻作家。

這本《呼吸》就是收錄了 17 篇作品裡面的 9 篇,為什麼會想要推薦,是因為這本書不僅僅只是科幻小學,更會讓你思考許多生命的意義,每一則故事的篇幅都不會太長,卻能用字精煉、故事精采,更重要是寓意撼動人心,會讓你思考許多生命的意義。以下就要來跟大家介紹三個故事,以及我自己的許多的想法




我非常喜歡第一篇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時光旅行」的故事,篇名就是商人與煉金術師之門。

在中東的巴格達地區,有一位商人走進了一家商店,裡面有許多的奇珍異寶,而商店的主人是一位煉金術師。他介紹這位商人一個很大的金屬拱門,這個拱門叫做「時間之門」。從右邊穿過拱門,會到二十年後的未來,從左邊穿過拱門,會回到二十年前。只要跨出一步,你就能夠預知未來,也能夠回到過去翻轉命運。

但他很好奇,走過去會發生什麼事情,煉金術師就跟他說了一位名為哈山的年輕人,在使用時光之門的故事。

年輕的哈山穿越了時間之門去了未來的 20 年,結果他發現 20 年後老年的哈山,成為了富豪,而已老年的哈山一見到他就說:「我等你好久了!」年輕的哈山就很好奇請教老年哈山怎麼做到的?

老年的哈山,只給了他一些很簡單的指點。像是後在市場的街道上面走路,都要走靠近北邊那一側。某一天,有一群發瘋的野馬,沿著街道南邊那一側狂奔,踢傷了很多人,幸好有聽老年哈山的話,才沒有受傷。還有一次,老年的哈山叫他不要再去同一家雜貨店買雞蛋,過沒多久,就發生了那家雜貨店的雞蛋壞掉了,許多人吃下去之後生了重病。年輕的哈山因為聽從了指示,躲過了一劫。

但某一天年輕的哈山在路上,被小男孩偷走了錢包,他追到小男孩之後,非常的氣憤,但想一想寬恕是一種美德,所以他決定把這個小男孩放走。然後跑去質問老年的哈山:「為什麼你沒告訴我要避開這件事!?」

老年的哈山反問他:「難道你希望我先警告你,讓你沒有機會遇到這件事

這時年輕的哈山明白了,原來有些事情,不一定要提前知道,經歷過也是一種學習,一種獲得,就像是他寬恕了對方,這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然後,老年的哈山給了最後一個指示,城外的一顆樹下,搬開石頭,挖出土裡的寶箱,當然哈山就變成有錢人。

那你會問既然如此,是不是都一定是好的方向呢?商人又講了另一個故事織工阿吉布的故事,年輕阿吉布聽過哈山的故事之後,就也很有把握,覺得自己應該也會如此,所以走過時光之門之後,就去富豪區找年長的自己,但都沒有找到,那他只好回到過去的家。

沒想到他看到了年老的自己跟可能是未來的妻子,穿著破舊的衣裳,家中擺設著簡陋的傢俱,阿吉布非常不可思議懷疑自己,怎麼可能生活沒有變好一點呢?所以一時衝動之下,他來到平日存放積蓄的木箱旁,打開它卻發現裡頭滿滿的都是金錢。

阿吉布大吃一驚,明明自己有一整箱金子,卻穿得這麼破舊,住在同一所小房子裡,就這樣過了二十年,明明發了財,卻不知享受,他不知道錢財是身外之物,不可能可以把錢帶到墳墓裡去。所以阿吉布決定把這個箱子拿手,拿到現在的時間來花費。

回去之後他就開始租豪華房子顧傭人,還跑去找一位他很仰慕的女人的哥哥,過去因為嫌他很窮,所以不肯讓妹妹嫁給他,但現在他有錢了,哥哥就允諾,阿吉布還因為太開心了,花了大錢舉辦了一場世紀婚禮,在富豪區鬧的沸沸揚揚。

但就是這麼肆無忌憚地花錢,引來了強盜把自己的妻子綁架走,要求大額贖款,為了自己心愛的妻子,阿吉布只好把身家財產都給了盜賊,救回了妻子。妻子當然很開心有一位這麼愛自己的丈夫,但妻子也非常疑惑的問阿吉布為什麼忽然變得這吧有錢,阿吉布不敢老實說,讓妻子很難過,因此為了證明自己對妻子的愛,所以決定賺錢所有的錢還給老年的自己。

所以夫妻倆開始努力賺錢,過著非常節儉的生活,把錢存在箱子之中,一直到箱子某一天又不翼而飛為止。故事到這邊,其實後面還有許多,互相影響的事情。譬如這個寶箱是盜賊的,原本是要對哈山不利的,但哈山的老婆如何回到過去影響,這就不爆雷了。

我非常喜歡這個時空旅行的對比概念,因為他並不只是想要回到過去或未來去影響事件,而是提到了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第一個故事提到要不要告訴過去的自己避免這件事情,便讓我思考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是哈山,我們怎麼決定要不要告訴年輕的哈山,也就是我們怎麼決定或標準,來告訴自己值不值得。從時間的觀點來說,如果我們沒有做,怎麼怎麼知道值不值得,如果沒做既使是未來自己也不知道;那做之後回頭看,怎麼評斷自己這件事情值不值得。

而我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是:與其思考值不值得,倒不如把每件事做到值得。舉一個自己的故事,近這一年的的時間,都有在上信仰力的課程,因為法師上課的內容非常的豐富,且老師都會把每一位同學的作業進行批改,我覺得真的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為了感謝老師,我每次都還算認真的在寫作業。

所以試圖把每一次的內容,與podcast 的內容做結合,就是希望能在有效的時間之內,不僅能把學習結合日常的生活,又能在podcast分享進行複習,再將文章放在部落格上,最後還能反思自己的行為,我認為這就是把每一堂課發揮到最大效益。

這幾天我看了自己的文章內容,我覺得其實在這一段不短的時間之內,也算寫了不少的文章,那有沒有可能,自己將文章結集成冊,做一本電子書後在平台上與更多人分享,做更多的法布施。

用這個故事來與大家分享,所以上一堂課程值不值得,有時候不在於這堂課老師而已,而是你自己的態度與作法,所以相同的一件事情一個目標,決定這件事值不值得做,是操縱在自己的手上,不論我後來有沒有完成這些事情,但每一件事我都很開心,因為我都覺得非常值得,也學習很多。

書裡頭說到一句話:「說出口的話、射出去的箭、死去的人、錯過的機會。」所以這就是佛法裡頭所說的「當下」與累積的人生資糧,決定未來的世界。過去是無法抹滅的,不過我們可以懺悔,可以贖罪,可以得到寬恕,就只有這樣了,但這樣也就足夠了,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只能創造下一段的未來。

另外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如果穿越到未來,想跟自己說什麼,如果如果穿越到過去,想跟自己說什麼,我想應該就是說:「加油因果不會辜負我們,珍惜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結果都有它的意義


2022年3月19日 星期六

華嚴經第四週心得 - 一心三觀真的不簡單

 

在這次的課程當中,師父特別提到了「一心三觀」,對我來說對於天台宗完全沒有涉略,因此有一點不甚理解,所以在讀書會時,便提出對於「雖空而度,雖度而空」的疑問,讀書會時冠宇與我分享了一個故事,忽然間好像對這句話,有更深的體悟。


冠宇在以前曾接觸過一個道場,非常多的信徒,這時他便跟師父說:「師父很厲害,度了很多信徒來學佛」,師父卻回答:「我哪有度眾,我只是設道場」。我自已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其實眾生本身具足佛性,不一定要我才會被度,因為大家都具有佛性。而我只是創造一個道場,但能不能結這個緣,事實上是眾多因緣的成就,更重要是信徒自己把握因緣成就自己的,這不就是最好詮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的意義,這不也就是「無我」的概念。





記得今年初,跟有度法師提出一個請求,我看到了一本很棒的成長型領導的書籍,不知可否能成立一個五週的讀書會,邀請對象是分團團長及重要幹部,讓大家有機會一起共學與分享,共同精進大家的帶領分團能力。在這一段的時間當中,也因此在課程當中設計安排了許多的小隊活動及得分機制,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增強學習意願,讓小隊能互相影響與激發學習態度,也能分享過去的經驗。


但身為老師多少也還是會被一些無法帶起意願的人或小隊給影響,因為我們總希望最好能夠讓全班都動起來,但還是有一些人不容易帶動,有些人的作業還是沒有做,所以有時候還是會出現一些不好的念頭,像是為什麽青年總是不懂的珍惜機會,還可能是我的課程帶領的能力不夠好,帶領真的是很不容易下次還是要多斟酌一下才好等等雜念。


但後來回想起及思考如何利用這一心三觀的方式,才提醒自己應該要這樣思考:


1. 其實這些青年是來成就我的期望,要不是他們願意相信我有學習心這堂課根本不可能開得成。

2. 若不是師父對我的有信心,師父不會允許這個活動的舉辦,成就這門課程。

3. 收穫最多最有福報的人是我,因為我把書年最多次,青年還接受活動,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分享,讓我有更多的交流與學習。

4. 沒有活躍參與的人,可能是因為工作原因,也有青年還要考研究所,覺得要大考還來報名,這我也太感激了,有時候就是因緣不具足,下一次會更好。

5. 感謝他們給我這樣的機會,才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看到自己修得不夠好,還是會退道心,他們其實是菩薩化身來提醒我自己,該要增加自己的不退心。

6. 這次課程當中,有一半的組別其實完成某一週的功課全部完成,且感情也建立起來,但這是為什麼,是因為他們自己的選擇與努力,我只是辦一個活動而已。

7.最後一個感悟是,其實一堂課一本書為什麽有的人收穫很多,有人卻覺得馬馬虎虎,其實關鍵是在自己,一個認真的功課,一個提問一個思考,參與或舉辦一個活動,其實才是自己收穫的關鍵,輸出才是最好的學習。


以上這些想法,不剛好就是應證到師父在課程當中提出的一句話「認真但不當真, 隨緣但不隨便」,這不也提醒著我們關於學佛的心態在於「因緣掌握在自己手上,學習的獲得在於探索與付出」。




這也忽然讓我想起了唯識學的「三量三境」,都是我們這個分別心在作祟,才會老是用自己的常一主宰的我以為就是看到全貌。這剛好也與教育當中常常說到,學習的四個階段「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自己不知道,我知道自己知道,我不知道自己知道」互相的契合,也剛好與我下段觀察到大師寫作的秘訣。


在閱讀師父本次的關於真供養的內容當那頁(第14頁),我忽然觀察到,其實大師就是把佛法當中列出來的這幾項,用白話文說出來,這不也是我們可以學習寫作的方式,也是可能拿來做演講的方式。其實這一些都是佛經中記載的,只是我們常常以為,這看起來就是心靈雞湯文,所以我們若能把經典的內容寫出來,及提出更多實作的方式,這不就是師父這堂「宣說經典講師養成班」的方法嗎 ? 所以有什麼是我們自己沒看出門道,當我們懂的這個門道時,就是知道大師有多厲害。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華嚴經第三週心得 - 我可以不想要成佛嗎


在第三堂課的開始,師父問了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告訴自己想要成佛嗎?這個問題便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設定目標重要嗎?發願重要嗎?我們怎麼可能成佛,那我們能擁有這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嗎?而這個問題剛好讓我想到前幾天看的一部電影《王者理》。

挑戰夢想

《王者理查》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變的電影,電影內容敘述的是故事聚焦在網壇女將大小威廉絲的父親兼教練查理,描述他從小如何栽培並指導他的兩個女兒在女網上獲得空前的巨大成功,如何跌破眾人的眼鏡,打破種族上的歧視,成為女網上的一代傳奇故事!


這個電影有別於過往常見的運動傳記電影,總是將故事的焦點放在運動員身上,讚頌他們在場上的豐功偉業,但片卻將重點放在兩個小女孩的父親身上,敘述他如何教育這兩位女兒。

當時候的背景是在加州某一個城市,這個城市裡頭大部分的人種都是黑人,所以街上到處都是幫派或吸毒的孩子。但她們的父親查理卻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在他們的家庭中發生,他知道黑人要出頭天,不僅僅要有嚴格的家教之外,也要有好的教育,這樣才有機會搬離這個城市,未來有好的前途,才有可能突破種族與貧窮這個限制。

為了要幫助她們倆走進網球這個領域,可以想像這有多困難,當時網球完全就是一個白人運動,網球的花費與技術的門檻相當高,所以當時網壇連一位黑人球員都沒有。然而理查卻從小為他們規劃一個超過80頁的完整計畫,不僅替他們未來人生計畫及如何實踐方式與步驟,居然還包括她們吃飯、睡覺、練習和做功課的時間。



理查不僅對這些女孩的管教非常嚴格,甚至對自己也要求很高,當他不訓練孩子們的時候,他就忙著上夜班,為了要能夠訓練自己的女兒網球能力,自己去找尋所有可以獲得的資源,不斷地提升自己與女兒的網球能力。

而我覺得裡頭最偉大的地方,是理查對於女兒的教育,記得大女兒在第一次比賽結束之後,他的眾女兒們在車上嘲諷對手,理查不僅怒斥把他們丟包在商店門口要他們自己走回家,還再被罰看《灰姑娘》學習「謙遜」。還有一次她們的老師允許她們直呼自己的名字,但理查禁止女兒這麼做,告訴她們尊師重道的精神。

所以他也不僅要求女兒們的技術,還包括要求他們功課品德一定要好,也要他們上教堂有信仰的力量,當每一次遇到困難時,不斷地鼓勵給他們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所有黑人女孩的模範榜樣,後來她們兩位真的現今史上最優秀的兩位網球球后之一,這一家人努力實踐夢想,更證明了人性的堅韌,以及世界上沒有不可能。





為什麼要提到這部電影,拉回到師父問的這個問題,我們學佛要發願嗎?我們能說我們想要成佛嗎?我們可以擁有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嗎?

有夢想才知道方向

首先從這部電影當中,我看到了當有目標,我們才知道實踐的方向為何?想當世界的網球高手,有哪些功夫要練習,那些能力要培養,所以要設定一個個可以執行的方案,就像商學院所說的SMART目標規劃,設定之後沒錢有沒有錢的方式,當有了這些一個個不同階級時,才知道要如何去衡量目前的狀況,規劃下一個步驟,這不就是般若攝導萬行的方式。

這讓我想到佛陀的故事,佛陀為什麼要出家?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為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也承擔著未來濟國安邦的重任,但是他仍然感覺煩惱痛苦,尤其是對生老病死之苦不能解脫,因此出家修行,以尋求解脫之道,即是離苦得樂之道,所以悉達多太子最開始選擇了苦行。但苦行真的一點

根據《方廣大莊嚴經·苦行品》記載,苦行真的是一種很痛苦的修行,就說到吃好了,有的人一天吃一頓兩天一頓甚至半月一頓一月吃一頓,有的人一天吃一小撮,有的人日食一麻一麥一米,甚至有的人乾脆只喝水,最後許多人在修行中被活活餓死仍無法得到解脫。我們不談方法的對錯,但願意這樣生活只為了求解脫,這是一種多麽大的願力,讓自己有力量走下去。




後來當釋迦牟尼佛成佛後,便常常宣講苦集滅道四聖諦,讓我們認識了苦,也知道原因(集),而後佛陀也通過自己的實踐,熄滅自身的煩惱痛苦,實證了何謂真正的離苦涅槃(滅),並且給出了離苦得樂的方法(道)方法。而我們也因為知道了這個涅槃這個目標之後,所以種種的佛門修行方法,無論是誦經、念佛、拜懺、行善、禪坐、發菩提心、弘法利生、慈悲發願等等都必然要導向這個目標,如果不是朝向這個目標,那這個方法可能便有誤,就像是三法印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

所以目標給我們一個指北針,告訴我們該往哪裡走,就像是師父在第一堂課當中告訴我們,學習哪一部經典都沒有關係,哪一個法門也都可以,但要先清楚知道這本經典,想要帶我們去哪裡,告訴我們實踐的方法,這樣我們才不會走錯路,才有一個好的GPS能夠帶領我們,也才有正確的執行方法。


你的信念有多強大

第二個當有了目標,才有持續的動力,不斷擁有實踐的力量,因為這是一場耗時非常久的持久戰,中間會有無數的困難與挑戰,就像他們身為黑人,多少白人瞧不起,多少的困難要克服,如果沒有毅力,敢向困難挑戰的決心,那很快會放棄的,所以還要擁有相信自己的信念。

在積極心理學裡有一個理論:ABC理論,A是指adversity——外在發生的事情。在世界上時時刻刻可能碰到各種事件或考驗,逆境是一樣的,但在不同的人身上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C(consequence)就是結果,中間一個關鍵點就是B(Belief),信念。這個信念是什麽呢?就是對事件的解釋。




所以如果沒有目標,我們的行為就容易趨於混沌,不知道方向。而當有了目標之後,我們內心會產生出一套認知體系,重新定義這個目標或是評估這個目標,譬如邀請青年參與活動,被拒絕幾次之後,就會認為青年很難邀約,而很難邀約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活動不好玩,幾次經驗之後,當師父提出建議要邀約時,腦中會出現拒絕的畫面,自然而然就不會想要邀約。這就是一種認知的建立,一種信念的建立,重複久了之後,它就變成一種自動化的認知思維模式。

但ABC理論告訴我們,比目標更重要的是面對目標,由於解釋體系的不一樣,最後的結果可能會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結果會反過來餵養自己的解釋體系,這也是心理學說到的自證理論。

像是一個古老的寓言故事。一位祖父跟他的孫子說到:「每個人的身體養著兩隻狼,一隻狼是憤怒、嫉妒、悲傷、貪婪及傲慢,另一隻則代表喜悅、愛、希望、謙虛、仁慈、信仰和真理。這兩隻狼總是在互相鬥爭。孫兒們沉思了一會兒,便問了祖父:「那一隻狼會贏得這場鬥爭?」祖父回答:「你們餵養的那一隻。」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需要專注於當下,當兩隻狼出現時,你要有意識的去引導那隻善的狼,久了之後就像是神經元一樣,會自動地跑出來,控制自己的心識,那這個是什麼呢?

習慣的意義

就是課程當中,師父不斷提醒我們那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再用簡單一點來說這個是什麼,那就是不用思考,那個自然會做的「習慣」,當習慣了就「心無疲厭」。當我們不介意外在發生的事情,或是產生的結果,而只專注於自己的信念時,那就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禪定。

所以雖然成佛是我們的目標,但「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其實成佛不也是一個「果」,所以更重要的應該是「因」,就是我們如何實踐的方法,或許重點不是放在那個「彼岸」,而是怎麼走過去的「渡」,那這個方法是什麼,其實我覺得就是「普賢十大願」。「普賢十大願」其實不是佛陀菩薩所需要,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讓我們從這些行動中去養成習慣,養成那個能夠當佛的「習慣行為」,這不就是普賢菩薩要我們從實踐中去莊嚴般若。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查理・蒙格說的一句話:「想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想要成為一位偉大的球員,那就列出偉大的球員應該有的能力與思維,不斷地鍛鍊培養,結果只是一個附屬品。

所以師父在課堂上寫出「成佛,是一種極限運動」,而我想寫上「成佛,是一種養成運動」,自己的習慣得要自己來,不習慣只是一個過程,習慣就成自然了。所以華嚴經來說,就是把佛的能力列出來,然後利用四正勤的方式: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把自己的身語意培養的像一尊佛,那就真的能成佛。


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如何將一套桌上遊戲轉換成不同玩法於多人進行

 

這幾年開始與教科書出版社,將一套桌遊修改為更適合多人使用,且不同於玩法.雖然很傷透腦筋,但其實也是考驗自己,如何遊戲融入於課程,進行更多元化的合作與挑戰。依照我自己喜歡的方法,可以把更多合作、角色、挑戰、回饋分為這幾個部分,再用相同的卡牌,來與教學做結合,就可以創造出許多新的玩法,但千萬不要忘記,教學更重要的是教學目標,而不是單純玩遊戲。















而我就是用流程化及工具運用的方式解析課程目標,從成員、資源、主題、規則、反思及進行方式,進行調整,就可以讓遊戲有更多元化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