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 星期三

華嚴經第七週心得 - 當普賢十大願遇到了原子習慣

 

本週來到了普賢十大願的最後一堂課,最後師父出了一道題目「如果修行是一種習慣的養成,我發願每天要做什麼樣的事情」。看到師父這到題目,馬上讓我聯想到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康納曼博士,在他非常著名的一本書《快思慢想》中提到,把人的大腦分為:反射腦,思考腦,存儲腦。


反射腦的直覺依賴習慣,用習慣做出反應,快速「省電」,但是未必正確。

思考腦的理性依賴邏輯,用邏輯做出反應,更正確但緩慢,並且「費電」。




那麼,直覺和理性,也就是習慣和邏輯,哪一個對我們更重要?行為科學研究得出結論: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有15%是非習慣性的,而其它的85%的行為都是源自於習慣。 這幾乎也就是說,是「習慣」而不是邏輯,決定了我們的一生。


譬如說當我們聽到一件不好的事情,聽完後下一秒馬上有好多的想法與起心動念昇起,而這些想法源自於我們過往的經驗後,所產生的習慣念頭,這就是在唯識學我們常說的,我們過往的經驗在「阿賴耶識」所種下的是什麼樣的善惡種子,當事情發生時,我們種的越多越熟悉的習慣就會產生出來,所以我們應該要怎麼改變呢?


其實最佳的策略,並不是在做的每一個當下來讓好的想法出現,而是把你邏輯上認同的東西,訓練成習慣。 然後用習慣,指導你的一生。比如普賢十大願的「稱讚如來」轉換成每次在做完事情之後,先稱讚他人做得好的地方,再藉由反復練習,把「稱讚如來」寫入反射腦,讓自己能在沒有的意識之下,形成一種習慣行為,這才是比較好的執行方式。


規劃我的習慣計畫


第一步,我開始試圖在普賢十大願當中,寫下一些我想要建立習慣的部分:

1. 稱讚如來 每天要稱讚三個人 (面對面或社群媒體皆可)

2. 隨喜功德+廣修供養 在社群媒體中發一則文,可以是學習心得或看到行為、感想等等

3. 懺悔業障 在日記本中寫出一件今日可以改善之處

4. 禮敬諸佛+ 常隨佛學 每天進行抄經十分鐘

5. 廣修供養   每天做兩件利他的行爲

6. 常隨佛學   每天閱讀學習20分鐘

7. 請轉法輪   每天進行重整紀錄日記本,並計劃明天執行之事

8. 普皆回向   每晚入睡前五分鐘,進行迴向


雖然我們知道如何計畫,但有這麼容易養成嗎?其實也不容易,因為我們現在的思維與行為不也是我們多年累積出來的習慣嗎?所以我們可以如何下手呢?這就讓我想把這本在銷售排行榜上超過兩年的這本書翻出來利用,這就是《原子習慣》


書中作者提提煉出建立習慣的過程可以被分為四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渴望、回應、獎賞,作者稱為「行為改變四法」。提供了一組簡單的規則,讓我們創造好習慣,將其分解為這些基本部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習慣是什麼、習慣如何運作,以及怎麼改善習慣。


提示:讓提示顯而易見   渴望:讓習慣有吸引力 

回應:讓行動輕而易舉   獎賞:讓獎賞令人滿意 


讓提示顯而易見


在有效建立新習慣之前,必須先掌握現有的習慣。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頗有挑戰性,因為習慣一旦在生活中扎根,多半會變得自動化、無意識。如果習慣一直是不需要動腦筋的,我們就不能期待有所改善。如同心理學家榮格所言:「倘若無法意識到無意識,它就會指揮你的生活,然後你會稱之為命運。」


所以開始建立習慣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去建立一個執行意圖,就是啟動一個通知習慣。就很想餅乾,有時候餅乾就是一個觸發按鈕,提醒你要做這一件事情,既使其實我們沒有很餓,但就會想要去吃。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培養一個習慣,譬如運動,我不能說我想要運動,那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建立一個執行意圖。


「當X情境發生時,我就會執行Y回應。」

「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

「做完目前的習慣之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當我早上起來看到水瓶時, 記得喝下水瓶裡的水

我會於傍晚五點,在健身房運動一小時。

執行意圖有兩個好處,第一是當行動的時刻到來,不需要做決定,只要照預定計畫執行即可。第二是確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何達成目標,可以幫助你拒絕干擾你前進、令你分心、讓你脫離軌道的事物。


所以當列出這些這項之後,我們要來進行規劃,如何讓習慣顯而易見。


1. 首先列出一個九宮格之後,把每天要做的事情放在上面,並且依照時間安排。

2. 再將習慣進行執行意圖規劃



以上就是我利用《原子習慣》來進行提到的「習慣堆疊」進行的規劃。習慣堆疊就是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並不是將新習慣與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配對,而是讓新習慣與目前的舊習慣配對。最後記得不要高估我們的能力,我們要讓它容易被提醒要去執行,


讓行動輕而易舉


為什麼我想要弄成九宮格的方法呢?因為雖然計畫出來了,但與行動是很不一樣的,是一種「啟動與行動之間的差異,行動則是可以產出結果的那種行為。為了想寫的文章構思了二十個想法,那是啟動;實際坐下來寫一篇文章,那是行動。搜尋更棒的飲食計畫且閱讀數本相關書籍,那是啟動;實際吃了健康的一餐,那是行動。

習慣的養成取決於頻率,而非時間,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透過不斷重複,一個行為漸漸變得自動化。重複一個行為愈多次,大腦的結構愈會為了更有效率地執行那個行為而改變。神經學家將此稱為「長期增強作用」,意指大腦裡的神經元因為近期的行為模式而增強連結。每一次重複都強化了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神經連結變得緊密。神經心理學家唐諾.海伯於一九四九年首次提出這個現象,所以它通常被稱作海伯定律:「同步發射的神經元會連結在一起。」


所以書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執行關鍵,那就是創造出一個讓正確的事情盡可能輕而易舉的環境。習慣打造的關鍵多半歸結到設法減少與好習慣相關的阻力,增加與壞習慣相關的麻煩。



所以我利用確認方格的方式,讓自己寫完就可以打勾,並且設計在自己使用的APP方便記錄,且利用微習慣的方式,設定自己的執行門檻不要太高,讓自己更有意願的執行。


這樣的紀錄有什麼好處呢?書中有提到習慣追蹤有三個效果:

一,創造提醒你去行動的視覺提示

二,本質上有激勵效果,因為看見自己的進步之後,你就會努力延續紀錄

三,在你每次記下執行習慣的成功例子時帶來滿足感。


此外,習慣追蹤也提供視覺證據,讓你知道你投票給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這本身就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立即內在滿足。但書中也提醒我們一個古德哈特教授提醒我們的一句話:測量只有在引導你、助你看清全局,而不是消耗你心神的時候,才對你有用,每個數字都只是整體系統中的一個回饋而已。


為什麼我想要上述的這樣的方法來替自己養成習慣呢?因為我覺得如果在往更高的視野來看,在學完之後,我覺得普賢十大願的核心,就是要我們從發心立願當中,去看見自己不足要改變的地方,進而精進自己,轉換自己的身口意,而成就出一個更好的自己。其實佛及法永恆存在的,並不會因為我們而有所改變,要改變的當然是自己,而改變自己其實應該是從改變微小習慣做起,才有可能成為我們心中想要成為的那個最好的自己。


我很喜歡《原子習慣》作者所說的這一段話,我們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讓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所以要成為一個改變的人,在心態上要做兩件事:


1.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可以做到。


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可以讓你得到更好的成果,而是因為可以讓你改變對自身的信念。


這不就如同星雲大師所說,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佛菩薩發了願,正如學生訂了功課表,有了目標、動力,才能循序漸進的逐步實現理想。因此,做人必須要立志發願,立志才有目標,發願才有持續前進的動力。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原子習慣(上)微小習慣重要嗎

 
如果要大家猜一本,在這幾年在書店長期排名前三名的書籍是哪一本書,我相信《原子習慣》與《被討厭的勇氣》一定榜上有名,所以今天要來跟大家說《原子習慣》這本書。

2019年6月出版的《原子習慣》橫掃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墨等等所有通路排行榜,不管是銷售數量、電子書閱讀時間,它都名列前茅(幾乎全部都是冠軍);讀者不光是跟流行把它買回家,也真的讀了。這本書到底為什麼打動台灣讀者,每7分鐘就能在博客來賣出一本?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在書中一開始便提出養成好習慣為什麼這麼重要?所以要如何善用「複利」效應,讓猶如原子一般極小的習慣「利滾利」滾出巨大的差異,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因此如何建立正確養成習慣的心態,然後提出有效建立永久良好習慣、系統化的「行為改變4法則」,讓讀者可以按表操課。

《原子習慣》在全球銷售量突破500萬冊,台灣銷售45萬本,占全球9%,其實以台灣佔世界人數比例來看,這個數字算是蠻高的,所以是台灣人特別覺得養成習慣很重要嗎?

閱讀到方智出版社主編黃淑雲接受訪問文章時說到,其實原子習慣》不是一夕爆量大賣,而是長銷。她說到這本書雖然一上市就有不錯的口碑與銷量,但真正大幅成長是疫情期間。「避疫期間,上班族在家工作、學生在家上課,如何讓自己在家裡也能維持在公司、在學校的工作或學習習慣?許多讀者都覺得《原子習慣》的幫助很大。英文版其實也是這樣,這兩年的避疫期間,它在美國Amazon的排行比2018年10月剛出版時更好。」

但其實說習慣的書不少,且《原子習慣》的內容也沒有特別的新穎,為什麼會具有這麼大的說服力,讓這麼多人閱讀。主編提到當初想要引入這本書籍的原因,就是因為市面上很多講述習慣的書籍,很多都偏向於習慣的重要與對人的影響,理論方面很多,但實際應用的方法比較少。

而《原子習慣》最大的不同,首先它它花了超過三分之二的篇幅提供確實可行,且非常人性化的方法,且更重要的是,作者提供的方法都不需要動用超凡意志力或自制力,會比較容易讓人執行,當容易閱讀又有成效,當然就容易看到網路上很多人的推薦。

因此在這篇文章,想要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書中的觀點:
1. 小習慣重要嗎,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 為什麽習慣不容易養成?
為什麽習慣不容易養成
3. 改變習慣的一個重要心態 


小習慣重要嗎,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目標跟習慣哪一個比較重要?其實說到目標,目標有幾個侷限的地方,首先是有終點,當達到就結束了,且過程很不可控,最後是我們很容易低估目標的達成。像是減肥五公斤好了,到你到達了就到達終點了,但其實維持也是一門很不容易的功夫,飲食、運動及日常習慣其實都是要改變,且養成習慣才可能保持一樣的身材。那有時我們覺得要減肥時,搞不好一個疫情就讓你進不了健身房,所以目標是常有不可控的要素。

最後我們設定這個五公斤時,有時候我們覺得應該不會很難,但可能靠節食時,到了第三公斤時就開始下不去了,這時候如果想吃更少更痛苦,所以就不小心會放棄,上述幾點就會說到,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養成習慣比目標更重要。

《原子習慣》作者在開頭提到一個故事,從1908年長達110年以來,沒有一位英國選手在全球重大的環法自行車賽中奪冠,甚至連單車廠商都不願意賣車給他們使用,怕會影響商譽。

但2008年,英國車隊拿下六成的北京奧運金牌,2012倫敦奧運他們創下九項奧運紀錄與七項世界紀錄。接著英國隊在六年內五度於環法自行車賽登頂,哪你會想這麼好的成績從何而來?
 你可能會想到科學訓練、更好的裝備等等。英國人真正的進步來自於一些小習慣的改變



2003年,戴夫.布萊爾斯福德擔任英國自行車隊國家隊教練,提出了著名的「邊際增益理論」-- 「我們遵循這樣一條原則:把騎自行車有關的環節拆解,把每個分解出來的部分都改進1%,匯總起來之後,整體就會得到顯著提高。」就是指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累積起來就會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譬如有經常洗手,你可能會問,洗手和得冠軍有什麼關係?其實世界頂級的運動員,水準差不太多,誰發揮好一點,誰就能得冠軍,所以維持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就能降低感冒或等疾病的風險。

布萊爾斯福德就是注意到這一些細節之處,且這些細節之處做起來並不複雜,但可能沒有很多人注意,以下就列舉幾個 :

a. 賽前把座椅調舒服一點

b. 用酒精把輪胎橡膠擦乾淨,可以增加輪胎的抓地性
c. 運動衣增加電熱功能,保持肌肉運動最適合的溫度,既有利於發揮,又不容易拉傷
d. 把運動員平時睡覺用的枕頭和床墊弄得更舒服.

其中有一項非常的有趣,就是把運自行車的卡車內部塗成白色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做的話,如果賽前調整好的自行車落了灰,就可以及時發現,迅速擦掉,避免影響一些轉動的部分。

這也就是利用當許多細節累積在一起就有很大的影響,而作者克利爾把那些微小的習慣稱為原子習慣,意思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習慣,它們可以帶來重大的改變。


為什麽習慣不容易養成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其實有說到,我們剛想好養成一個習慣時,會沒多久就放棄,是因為「習慣引力」,「習慣引力」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讓我們「抵抗新變化」,人其實不喜歡變化,因為如果不是習慣,我們就要花費額外的精力,譬如我們習慣凌晨一點睡覺,現在要十一點前入睡,身體就會抵抗。第二個原因是「找不到必要的理由」,譬如十一點前入睡,當身體不習慣時,大腦就會覺得其實也沒有這個必要,不用改變,自然就會回去過去的方法。

這也就是為什麼《原子習慣》會認為養成習慣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個有效的系統,我們的目標應該放在系統的建立與持續優化,並且讓系統能夠不斷激勵你採取行動,讓行動持續發生,而不要一直使用意志力來對抗,讓這樣的規律自然就形成習慣。

改變習慣的一個重要心態

想像兩個拒絕香菸的人。有人遞出香菸時,第一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正在戒菸。」第二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不抽菸。」你覺得這兩個人有差別嗎?差別就在於身分認同,第二個人覺得自己是不抽菸者。

這也就是《原子習慣》在最開始的章節想告訴我們,你有三種想要改變的東西,一個是改變成果,就是目標,第二個是改變過程,就是改
變習慣與系統,譬如飲食習慣運動系統。第三個很重要,就是改變信念,就是相信什麼,就是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像是一個喜歡固定上健身房運動的人,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喜歡自己好的身材,喜歡身材好的感覺,而不是想要算上幾次健身房,或是想要減多少公斤數。當你只是相信自己是某種人,然後去做那種人會做的事而已。

記得我在專科的時候,體重重到六十公斤,那時候對於飲食跟健身沒有什麼概念。後來到外地讀書,就開始想要減重,想要有好的身材,所以那時候真的看了非常多減重的雜誌,學習如何減重,如何飲食及運動,剛開始也很有成效,慢慢瘦了下來。但到了後來,幾乎看的都是健身雜誌了,就認為自己也可以成為雜誌當中身材好的人,所以就自己而然自動化去控制自己的飲食,當回到家看電視時,就自動拿起啞鈴運動,甚至喜歡上健身,考上健身教練證照,成為一段時間的健身教練。

所以作者說道你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讓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所以要成為一個改變的人,在心態上要做兩件事:

1
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可以讓你得到更好的成果,而是因為可以讓你改變對自身的信念

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華嚴經第六週心得 - 「請轉法門」的體悟

 


本周課程來到了普賢十大願的「請轉法門」跟「請佛住世」,師父在課程中分享了很多請佛陀宣說佛法的典故,想到了佛陀在涅槃前,與阿難尊者的一段故事


佛陀與阿難尊者獨處,佛告訴阿難:「修行人修持四神足,常憶持不忘,可隨心所欲常住世間超過一劫。阿難!佛已證得四神足,可任運自在地住世超過一劫,為這娑婆世界破除癡闇,並且饒益一切人天。


阿難尊者當下默然聽著,並沒有回應。於是佛陀重覆提示了三遍,然而阿難尊者受到天魔障蔽,心識晦闇,無法領悟佛陀其實意有所指,始終未把握因緣請佛住世。佛陀深知因緣如此,便告訴阿難時候不早了,於是尊者便恭敬地頂禮世尊之後退去。


雖然佛已涅槃,但過去佛、現在佛及未來佛皆可邀請,一切菩薩、羅漢、善知識皆可請轉法輪,但從阿難尊者的故事,讓我思考「請轉法門」及「請佛住世」困難嗎 ?


假設今天我知道一位很棒的講師,也知道他對青年很有幫助,但卻有很多的不確定很容易讓我們止步,我可能會想邀請了會不會沒人想報名,那對老師會不好意思;老師的作業大家延遲交,或遲到早退不珍惜,對於上課時間方法意見一大堆等等,就是這些念頭容易讓我們起了退轉心,所以願意承擔就是一種了不起的功德,因為既使知道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仍然願意挑戰困難,那請佛住世的功德一定是在發起眾或當機眾嗎 ? 


在佛法當中,提出說法會上有四類大眾


(一) 發起眾,指安排佛陀說法者,就是活動的發起者。

(二) 當機眾,對於佛所說的道理已經明白,但很懂得問問題,尤其當別人有不明之處,代表發問,令大家都明白

(三) 影響眾,本來已明白道理,道德和學問也可能比講者還好,但作為一種擁護、支持及影響,影響其他人來參與。

(四) 結緣眾,初時來聽,不能明白,但可以種下善根,或許過些時日,再來聽講,自然得到明白。


或許我們都不曾想過,不一定要在一堂課上提問、發問才有貢獻或功德,甚至完成作業、支持或甚至是參與都是一種「請佛住世」「請轉法門」的方法,因為我們都是給予講師或是主辦者一個信心與鼓勵。



為什麼要轉法輪


那為什麼我們需要轉法輪 ? 佛等眾生來請轉法輪 ? 從佛光大辭典中提到,以輪比喻佛法,其義有三 :


(一)催破之義,因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罪惡,猶如轉輪聖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岳巖石,故喻之為法輪。


(二)輾轉之義,因佛之說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猶如車輪輾轉不停,故稱法輪。


(三)圓滿之義,因佛所說之教法圓滿無缺,故以輪之圓滿喻之,而稱法輪。


法輪是佛教的象徵,「輪」有輾碎的意思,以法為輪可以輾碎邪知邪見,得多聞智慧。轉法輪也可以去除「我慢」,唯識論說


云何為慢?恃已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這提醒著我們,為什麼我們要不斷的精進,為什麼我們要請佛住世,就是「我執」經常佔據著我們自己的心,當我們內心只有自己的看法時,就會束縛在自己的知見裡,無法看清自己的內心,更別說讓自己進步,也會忘記為何要轉法輪。


我常覺得這就像是我們佛光青年的幹部制度白象、善財或天馬等等幹部階級,有很多的青年一直以來都已考上白象為目標,但考上了之後下一步又是什麼呢 ? 有些青年也會因為下一個階段的考核越來越困難,越來越多的青年起了退心,會不會也讓我們忘記考試的初衷為何。


記得很多年以前考上了天馬幹部,內心總還是嚮往的最後的那一哩路「金獅」,但要考上金獅就是要交出一份論文,所以這就開始了每年不管這樣,就是要想辦法寫出一份資料出來。

記得在寫前三次時,雖然都交出去了且沒有任何的成果時,其實內心還是很開心的,開心的當然不是成果,而是那個願意完成承諾的自己,且真的寫得很不怎麼樣,但會發現自己一次次的進步,其實這就是一種最好的禮物,且在寫作的過程當中,越會發現自己對於佛法的不足。

後來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下,在覺培法師的邀請之下,寫了一份從桌上遊戲應用於佛法教學,因為這是要投稿於期刊當中,所以真的是卯盡全力在寫,且也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看了很多的佛學書籍及佛學的論文,也閱讀的很多桌上遊戲及教學的論文,才終於如期交稿與發表,也把這篇論文發表出去。

回頭看這一段,收穫其實非常的多,當然在寫論文時苦不堪言,還常常問幹嘛要寫,不寫不就是一種享受嗎,幹嘛要罪受。但回頭一看其實真的很感謝那個撐下來的自己,除了獲得到一種成就感之外,也從中讓自己學習到很多的知識與技能,且越覺越覺得自己在佛學及教學上有更多的不足,所以就想找更多的課程或書籍來提升自己,後來其實我根本也忘記當初的目的是要考金獅,而是不斷的在挑戰突破自己。

這一段的經驗讓我重新去看「請轉法門」跟「請佛住世」,其實精進是自己的事情,如果自己不想,佛菩薩們說再多的道理或故事,我們也只是聽聽。佛菩薩們早已具備了慈悲心,即使我們沒有求法,佛菩薩也會想要告訴我們真理,佛為什麼要等我們的來請轉法門呢 ? 

請轉法門的考驗


我覺得這是佛陀想讓眾生知道自己該先擁有一個求法的精神,知道佛法的珍貴及得來不易,我們才會有想追求的心,太容易獲得的我們是不懂得珍惜,這也是攝受眾生、度化眾生的方便。所以我們要學會恭敬心,還要有強烈的乞求的心,這樣得來的法我們才懂得珍惜。

所以佛是恆時存在的,在一切處、一切時中普遍存在,但法是要透過我們祈求,我們的願心才能體現出來的,也就是當我們發這個願,法才也會出現,這就是一種法輪常轉的意欲所在。

最後師父在課堂當中,問了我們為了佛教我們能做什麼,讓我延伸對於普賢十大願的另一種想法,十大願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那個更大的願。譬如觀音菩薩未來創造一個自己的淨土,所以需要做到「請轉法門」或「懺悔業障」等等才創得出來。因為我想要成為一個能帶領分團的幹部,所以我知道我的能力不足,所以我要「請轉法門」精進自己;我要懂得「請佛住世」跟善知識或佛光幹部們請法;我要懂得「懺悔業障」修正自己的行為,種種的行為就是為了成就那個所發的願。


記得幾年前,佛光會剛推動「生命教育十堂課」,當時因為講師不多,且要走入校園,面對的可不是善良的佛光人,而是真的會不客氣的青年學子,所以師父常會想要由青年去帶青年,也或許是因為青年的語言,比較相近比較有說服力。


但當時青年講師並不多,所以我們常常一人一星期講好幾場,恨不得有多一點的分身,在那個當下,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曾許下一個願,如果我能講一百場,就有足夠的經驗值,就能用這樣的經驗值,去分享給更多的講師,就能有更多的講師去校園弘法。


就是這個願開始讓自己對於校園演講有不同的使命,去一段段修改自己的演講內容,如果有一段故事說不好,那就換到適合的故事為止;去學習簡報的製作,來吸引年輕人的注目;去蒐集更多適合的故事,讓演說更有影響力等等。


在那個有願力的當下時,就是為了法而來,有沒有床座其實根本不會注意到,而面對的困難似乎沒有那麼討厭,會知道那都是每一個成長的資糧,告訴自己該要怎麼樣調整,那就沒有容易教或不容易教學生之分,因為「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也因此我自己的體悟是,十大願是為了成就自己當初更大的願,所以又拉回過去師父曾提問的一句話,我不想佛可以嗎,或許當沒有了這個願,可能就沒有十大願的動力了。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2022年4月3日 星期日

解開心理測驗的密碼

 
先來邀請大家做一個心理測驗,這個是韓網瘋傳心理測驗,如何從手機充電習慣就能看出你的個性和愛情觀!(出處 Girls Talk : https://www.girlstalk.cc/article/72957)

Q:你平常使用手機的充電習慣是什麼呢? 
A. 100%一直充電
B. 80%左右就會充電
C. 50%左右就會充電
D. 20%左右就會充電
E. 快要沒電才會充電


選好就可以繼續往下看解答囉!





A.  100%一直充電
在感情裡你是一個非常願意為愛付出的人,同時你也擁有同理心能很會體諒別人。在愛情關係裡你是一個非常體貼的情人,樂於跟身邊的人分享幸福,同時也給另一半滿滿的愛。你也是一個非常注重生活品質的人,經常留意身邊的人事物,發掘生活中的小確幸!

B  80%左右就會充電
一段戀愛關係裡,你最重視的是感覺和與對方的共同興趣,你的思想成熟但心思單純,比較適合找一個穩定踏實、能夠給你安全感的另一半。你的性格內、外有蠻大的反差,不容易讓人看透;在工作上你用有良好的領導能力和直覺,是大家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50%左右就會充電
你是一個非常容易投入感情的人,會不顧一切為愛人付出所有。在性格方面,你的思想非常豐富,擁有很多不同面向和性格,而且非常懂的隱藏自己,只會在適合的時機展露身手,在別人眼中是個擁有神秘吸引力的人,同時你也是個個性直率、隨和而且重情重義的人。

20%左右就會充電
戀愛中的你有點笨拙,總是喜歡逞強,比較適合一個可靠有肩膀的另一半。在個性上,你是朋友們傾訴的對象,善且人意而且總是能看出別人內心的想法,在很多情況下你都能展現自我,並且幫助到別人!

快要沒電才會充電
在感情中你非常注重對方的感受,擁有個人才華魅力的人總是能夠吸引你的注意。在個性上面你似乎擁有雙重人格,經常容易忽冷忽熱,讓人捉摸不定很難猜透你的想法。工作上因為你擁有對事物的專注和執著,在工作上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

你有覺得超神準嗎?不論是在網路或是報章雜誌上,你一定玩過號稱「神準」的心理測驗,每個都能一針見血說 破你的性格,讓你忍不住大讚:「好準!我就是這樣!」,除了看完你剛剛選擇完的選項答案後,想邀請你也去看其他的描述,會不會也會讓你感覺都有點像自己呢?但如果告訴你,這個測驗的題目都是亂編的呢?

認識巴納姆效應

其實在心理學上有名又好玩的現象稱之為「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之為「巴南效應」、「佛瑞效應(Forer effect)」,是一種「人們會對於他們認為是為自己量身訂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評價」的心理現象。適用於「巴納姆效應」的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又很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讓許多人對號入座。

這個起源於1948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Forer)的一項實驗,他當時經常使用心理測驗來評估別人,但到底被測試的人是怎麼看待測驗的結果呢?

因此他設計了一個實驗,福勒告訴受試者,他們將進行一項人格測驗,測驗完成後可以拿到一份「獨特簡短」的人格描述,受試者被要求就測驗結果與本身特質的契合度進行評分,0分最低,5分最高。實驗結果出爐,針對這個專屬的特質描述,受試者們的平均評分為4.26的高分。但其實真相是,這些學生受試者所得到的「個人分析」,其實都一樣。

那你覺得為什麼佛瑞可以這麼準呢?其實他是從從星座與人格關係的描述中蒐集出這些語句。你若仔細看一看,大部分的描述其實是適用於任何人。我隨便列出了幾項讓大家看一看,讓你覺得自己是否也符合:

1. 你需要受到他人喜愛與欽佩。 
2. 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 
3. 你擁有很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潛能但還沒發揮出來。
4. 雖然你的人格有些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
5. 儘管外表看似強硬、嚴格自律,但其實內心感到不安與焦慮。 
6. 你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 
7. 你喜歡生活有某些程度的變化,不喜歡被限制住。 
8. 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的顯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9. 有時你外向、親和、喜好社交,但有時則內向、謹慎而且沉默。 
(這些句子是不是似曾相識?) 

我們可以試想,世界上的人百百種,但為什麼心理測驗或星座分析,用短短幾個選項或描述,卻能套用在這麼多人的身上,並讓人信服呢?福勒發現,如果一個心理測驗所呈現的結果,號稱是個人專屬的,而且採用 十分模糊的描述,就特別容易被受測者相信,認為這個測驗「神準」。

只要在陳述時若能運用比較含糊、普遍的描述,就能廣泛地使人們認為,這和自身的情況十分貼切,就像是在說自己一樣,接著就對號入座了,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其實當初這個是福勒教授的實驗,但後來 1956 年時,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米爾(Paul Meehl)以一位著名的馬戲團團長巴納姆為這個現象命名。他是一位美國最受歡迎的馬戲團主,最擅長用一些騙人話術構成的騙局來娛樂觀眾。他曾分析自己的演出之所以很受大眾歡迎,是由於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他說在自己的表演當中,「每一分鐘都有一個傻瓜誕生」。因此這個現象比較廣為人知的名稱叫做「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為什麼「巴納姆效應」對我們是具有吸引力的? 所以什麽叫做心理測驗 ? 為什麼大家喜歡做心理測驗呢 ?  

具有吸引力的巴納姆效應

為什會讓「巴納姆效應」的原因感覺有幾個原因

. 主觀驗證
其實我們每個人比較傾向於相信「專屬於自己」的訊息,若我們一開始就先入為主,認為得到的心理測驗報告是專屬於自己的,都是與自己有關聯的,那麼就 會比較容易注意到報告中,與自己可能只有部分符合的描述,而比較忽略其他其實不像自己的描述。

. 自利偏誤
其實「巴納姆效應」也不全然都是,如果測驗的結果是偏向於負面,例如自私、沉悶等等,就不太會出現巴南效應,因為我們偏向於希望能從別人或外界得到自己是正面的、成功的訊息, 心理學家稱為「自利偏誤」。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占星術、算命師能夠成功贏得我們的信任,要說一些模稜兩可、正面的話,該要注意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透過「主觀驗證」及「自利偏誤」,將這些話與自己實際的個性與生活經驗兜起來,並且產生這些話很準的感覺,尤其是對於那些本來就相信星座、占 卜或是算命的人來說,更特別明顯。

. 自我認同與歸屬感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會迷失自我,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會想找到一個好的方式,渴望藉助某種管道來尋求答案,這種情況就稱為自我認同危機。自我認同即確認自已的身份和定位自我的歸屬,簡而言之,就是找尋你是誰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此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需耗費非常漫長的時間來確認,時間成本很高。現今社會講求便捷的時代,我們都希望能在短時間內就獲得這些問題的答案,因此容易取得題目簡單,又只需花兩三分鐘即能解答內心疑問的趣味心理測驗,成為人們尋求自我認同與自我安慰的一種有效方式。

心理測驗的吸引力

但心理測驗都是如此嗎?其實像這些在網路上泛濫流傳、標榜檢測一切關於你身邊事物的心理測驗,絕大多數沒有相關來源和根據,而這些測驗嚴格來說應該名為「趣味心理測驗」或是「趣味心理遊戲」。

真正的心理測驗定義為「採用一套標準的刺激,有系統地對個人的特質做客觀的測量」。簡單來說,心理測驗就像是一項測量工具,用來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所以一個真正的心理測驗,是需具備信度與效度。信度即你反覆做此測驗,是不是都可以得到相似的結果;效度則為你做此測驗,是否真的能測量出你所要測的東西。因此要產出一個心理測驗需進行大量的驗證與測試,耗費大批的時間與精力,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大量產出。

那為什麼我們看到有人分享心理測驗會想做了,覺得有幾個原因:

1. 「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是指人們常常受到多數人的影響,沒有多加思考,就跟隨著大眾的思想或行為做決定。

2. 渴望被注意:
人們都渴望自己被注意到,如果在測驗中,會給人有種就有種「原來有人對我的想法有興趣」的感覺,讓人們自我感覺良好,也若有相異同之處,也容易被人注意到。

3. 與別人打開話題
心理測驗總會透露一些人的心理狀態,或揭示性格特質。心理測驗能夠成為人和人之間彼此了解的橋樑。例如當與伴侶意見不合時,能多點思考是否天生性格所致,好讓雙方能展開對話,嘗試互相理解。

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網路上充斥著數不清的測試,寫著幫助人們分析自己或滿足對認同的需要,但其實很多都是造假的。如果我們真的遇到不知道該怎麼辦,或遇到的困難,又或是真正的想要了解與認識自己,可尋求正規的心理測驗,並請專業人士替你講解。對於趣味心理測驗,抱持著娛樂的心態為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