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到《金剛經》是佛陀與座下「解空第一」的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敘述了「一切法無我」及「一切法無空」的「般若空性」,因此星雲大師認為整部經典有四大要義,分別為「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及「無得而修」,而今天的文章就要來跟大家說明後續「無住生活」及「無得而修」的部分。
何謂「五欲六塵」,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什麼「睡」也是一種欲望,適度的睡眠休息,能資養我們的身心,但如果貪嗜睡眠,不但空過光陰,而且容易傷身喪志。六塵指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因為六塵的關係,使我們心裡湧現好、壞、美、醜、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讓我們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
什麼是無住生活
在這個部分就是要來談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裡,我們每天生活都很忙碌,所以不斷的在切換角色和頻道,但我們都很容易執著於「五欲六塵」當中,被自己或別人的各種喜歡所迷惑,活在妄念之中,便會覺得自己的內心是很累的。何謂「五欲六塵」,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什麼「睡」也是一種欲望,適度的睡眠休息,能資養我們的身心,但如果貪嗜睡眠,不但空過光陰,而且容易傷身喪志。六塵指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因為六塵的關係,使我們心裡湧現好、壞、美、醜、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讓我們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
曾聽過腦神經醫學專家說過人不是用眼睛在看、用耳朵在聽、用身體在觸,而是用大腦在看、在聽、在觸。這就是說一切眾生所了別、所感受到的,是用自己心內的影像世界,所以我們有苦受、樂受,有得、有失,都是因為自我認知的問題,所以我們不是要去改變外在,而是要去調整自己內心的認知。
所以我們說到煩惱如何產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並沒有善惡的分別,是我們的眼根攀緣外境所造成的結果。所以我們聽到「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個人對於西施也有不同的想像,所以如果當老了的時候,你又覺得不美了,所以那是我們的眼識意識妄起造作分別而已。所以六塵向外馳求執取,而產生種種貪染愛著的結果,也因此我們的心若有住,就很容易讓我們感覺不安全、不穩定,且不斷的追求不滿足。
所以金剛經說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我們不住相,就不為妄境所動,內心才能夠清淨自然。那有哪一些無住之法呢,書中就教我們可以學會幾種方式:有「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應無所住」的清淨自在、觀心何在的禪定之道。接下來就替大家說明解釋
「三心不可得」的無念境界
很常聽到金剛經的這一段文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其實金剛經要提醒我們的是時間上雖有有過去、未來、現在之說,但無住真心沒有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分別,只那一念的本來面目,「自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長新」,有何過去現在未來呢?
因此星雲大師在書中提出了一些建議方式,讓我們比較容易去實踐 :
1. 對過去的境界不要追憶 : 若現在的生活比過去好,怎麼會需要執著於過去,所以才經常提起「當年勇」;一個人如果光是回憶當年、回憶過去,就表示他已年邁了,過去也已經無法改變。這也讓我想起如果我們問畫家,你覺得最好的作品是什麼,他們的回答就是「還沒有誕生」。
2. 對現在的境界不要貪著 : 現在的生活有很多人際之間的關係,就不要斤斤計較,才不會患得患失。
3. 對未來的境界不要幻想 : 佛教講「生滅無常」,不要過於幻想「未來」,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個當下,因為每個當下都是因緣和合而成,計畫常常有變化。
如果能對過去的境界不追憶就是「修定持戒」;對現在的境界不貪著就是「持戒」;對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就是「修慧」。「無念」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
在「無住」的境界裡,對人沒有愛恨,對境沒有貪著,生活裡自能「隨喜」、「隨心」、「隨緣」。
如果能對過去的境界不追憶就是「修定持戒」;對現在的境界不貪著就是「持戒」;對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就是「修慧」。「無念」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
在「無住」的境界裡,對人沒有愛恨,對境沒有貪著,生活裡自能「隨喜」、「隨心」、「隨緣」。
「應無所住」的清淨自在
《金剛經》裡最常聽到的「應無所住生其心」這是什麼意思呢 ? 星雲大師用一個很棒的譬喻來說明給大家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對任何事情或想法,無形中都有很多的假設或假想,所以才會有很多執著,像經濟學常說假設其他的條件不變。但佛學常說,唯一不變的就是所有的條件都在「變化」,但我們無法提出證明,就跟數學要如何提出證明「無窮大」,所以這是一種顛覆我們生活思考的想法。所以「應無所住生其心」就是佛法要我們「不依因」,不住在任何的「假設」,而要解除凡心的種種束縛,所以「應無所住」就是清淨自在的心。
佛法中說到眾生的本性是清淨的、不生不滅、不假外求,所以本性就是本體,能生一切萬法,「應無所住生其心」就是佛性、佛心,這也是為什麼《金剛經》裡要說「無」,而不用應該有什麼來表示。我們的心要住在哪裡?有所「住」,就有所「不住」;「無住」,就是「無所不住」。你的心有所住,就有所限制,就有一定範圍;我們要「不住境」,就是不住在「境界」上,不住在「相」上,不住在「念」上,不住在「有」上,不住在「無」上。
所以書中告訴我們學會安住身心,不要被別人傷害,不要被惡念干擾,不要被五欲六塵動搖的初心,要用「無住生活」來安身立命。
觀心何在的禪定之道
心理學中說到:「我不是我認為的自己,也不是你認為的我,我是我認為你所認為的我」。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形象不僅會被我們認為別人的想法所綑綁外,我們還會不斷努力活出別人眼中認為的自己,所以我們很少會真實的去認識瞭解自己的內心,也無法讓自己真心地活得很快樂。所以在生活當中的許多物質或慾望的快樂,其實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才會說讓人生活感到空虛,不知道人生的方向。經云:「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才會提醒我們法樂帶來的心安自在,應該是我們要學會追求的。
心理學中說到:「我不是我認為的自己,也不是你認為的我,我是我認為你所認為的我」。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形象不僅會被我們認為別人的想法所綑綁外,我們還會不斷努力活出別人眼中認為的自己,所以我們很少會真實的去認識瞭解自己的內心,也無法讓自己真心地活得很快樂。所以在生活當中的許多物質或慾望的快樂,其實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才會說讓人生活感到空虛,不知道人生的方向。經云:「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才會提醒我們法樂帶來的心安自在,應該是我們要學會追求的。
那如何追求法樂呢? 書中分享了一個著名的公案,有人問禪師如何修行,禪師回答:「吃飯,睡覺。」「吃飯睡覺,這等事大家都會啊!所以我們也很會修行?」
「這可大不相同,很多社會世俗的人挑挑揀揀,吃得不甘味;睡覺時輾轉反側,睡得不安心。修行時菜根豆芽,都是香的;山林樹下,木板地蓆,也都睡得安然自在,這就是禪,是一種歡喜自在。
所以我們可以學會「禪定」,關掉「有所住著」自己,脫離有所住的日常,不再執著於自己的妄想偏執,把心帶回無住自在的清靜菩提,方法有四個 :
1. 關閉六根賊:六根變六賊決定於我們自己。如果放縱六根,一直對外追逐色身香味觸法等種種塵象,並對這些塵象產生分別,瞋愛與執著,那在六道輪迴受苦,是不可避免的苦果,六根便成六賊。反觀自我,時刻問自己感知,行慈悲喜捨,便能轉轉六根賊為六波羅蜜,自能脫離苦海。
2. 禁遏妄想心:人類因為有思想而進步,但我們也容易在妄想中,忘失自己本性光明,隨煩惱起舞、流輪。因此,吾人應提起正念,遏止妄念奔馳,明白一切事相生滅變化,如夢幻影像,遠離顛倒妄想,才能心無罣礙,遠離一切怖畏。
3. 正觀三毒賊:佛教指出,貪瞋癡煩惱通攝三界,它危害眾生出世善心最甚,讓有情受苦而不得出離,所以稱為「三毒」。我們應該以聞思修正見正觀,知世間苦,樂出世法,拔除三毒根本,才能獲得永恆的利益與安樂。
4. 清淨身口意:要清淨身口意三業,最簡單的法門就是「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業清淨,就能離諸障惑,三業清淨,就能出生力量,人生就能自我健全,自我提升。
「禪定」不是閉關,心若充滿種種貪瞋愚癡、執著罣礙,一樣無法自在安住,要不動心起念,才能明心見性。
無得而修的真義
何謂無得而修,再說明之前想要分享兩個案例,一位非常努力的運動選手,在比賽之前做了很多的準備跟練習,就是為了想要拿下世界冠軍,然而卻不幸在四強比賽中,被對手打倒無緣進入總決賽,在比賽結束之後,他表示早知道就不要努力了,反正努力也不會拿到第一名。第二個故事是一位即將要考取大學的高中生,考試前到廟裡頭去拜拜,期望有好的成績,如果有好成績的話會回饋捐錢給廟裡的功德箱,不料卻沒有考進想進的學校,所以很生氣的跑到廟裡去責怪菩薩,為什麼沒有聽到他的願望,讓他沒有考好,以後不想到廟裡去拜菩薩了。聽完了這兩個案例,你怎麼看待這兩個想法,這也是星雲大師想跟大家分享關於「無得而修」三個很重要的觀念 : 無得,但不要「自以為得」; 無得,但不否認修行的得; 無得,但不能依賴外相。無得,但不要「自以為得」
所謂的「無所得」,指的是「沒有法可得」,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常常我們以為自己懂了,了解悟道了,凡事就有了定見、成見,甚是可能拿這個與人較量、比高低,所以自以為「得」的修行,反而成為我們的障礙,所以首先要「無得」才是「真得」,這就像是我們常說的:「滿瓶水不會響,半瓶水響叮噹。」
無得,但不否認修行的得
佛陀要我們修行不執著,但不是不必修行,常看到也不斷的發心做義工,但有時
遇到挫折,就會問菩薩為什麼不保佑自己,我們跟佛菩薩學習,是信仰的增長,是學佛的思維行為,不是要跟佛陀交易,如果有求怎麼能自在。
無得,但不能依賴外相
書中講到一個公案,一山禪師想要跟佛國禪師請法,但卻禪師棒喝,內心期望感到失落,所以他便到山林苦修,一日半夜他站了起來,身子往旁邊一靠,不料卻跌了一跤,原來那裏沒有牆,但他以為有,就在那瞬間頓悟了。因為有人以為有牆可靠,所以有人看著外在東西,以為依賴別人,依靠一些說法或神通就能證悟,而不願意花時間修鍊自己的內心般若智慧,這是就迷信。所以金剛經提醒我們不人依賴外相。
無所住的自在人生
為什麼要無得而修,隨緣而住,就是要免去很多的勾牽,心有所住,執著會讓我們無法真正透徹生命的真正意義,心無所住,所能讓我們不驚、不怖、不畏。不會害怕因緣的改變,知道自己這麼修行是正確的而深信不疑,知道福慧雙修,所以不會質疑別人所說的非正法而不畏。或許我們會用肉眼看到許多世間現象,而感到懷疑,但有時我們的智慧是沒有佛陀的五眼,看不到更深的因緣或因果,所以是妄心以為的假相,但如果我們以為這些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全部,而把心住在這些妄念妄相上,對於佛法反反覆覆,忽信忽疑,就無法真正或獲得般若智慧,而無法證得清淨菩提,所以金剛經才會提出這麼多「無」,要我們學會無得、無得、無畏、無住,學習堅實心如金剛,體悟到成就的秘訣,而非用「有」來困住自己的心,從不驚、不怖、不畏獲得清淨自在的自己,也才能夠證得「無所住的自在人生」,一起在人間成就。
再次重讀金剛經,對於許多的想法有很多的改變,也對於佛法又有更深的了解,也歡迎大家一起來閱讀這本《金剛經-成就的秘訣》,相信會帶領我們走入金剛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