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群裡,有朋友發了一條訊息,說到學生家長叫她去打雷射,因為可以除斑,所以她想問有沒有人有相關的資訊,就在看完這個訊息之後,我腦中馬上浮現了《僧人心態》引用了一句話:「我不是我認為的自己,也不是你認為的我,我是我認為你所認為的我。」
上述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的形象不僅會被我們認為別人的想法所綑綁外,我們還會不斷努力活出別人眼中認為的自己。就像是我們認為大家會以貌取人,所以我們就不斷地在追求自已的外貌。因此我們很少會真實的去認識瞭解自己的內心,也無法讓自己真心地活得很快樂。就是這樣的第一章的開頭,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棒的書籍,想跟大家介紹。
《僧人心態》的作者傑.謝帝(Jay Shetty),在商學業畢業之後,沒有接受知名企業的工作機會,反而到印度孟買的道場當了三年的吠陀教僧人(屬於印度婆羅門教)。這本書就是他將多年在僧人生活中領悟及學習到的信仰、心態及智慧等等,再將它轉化到如何實踐於生活之中,所撰寫的一本書,希望我們能在這社群媒體時代當中,能夠擺脫焦慮回歸平靜,活出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有意義人生,他也被媒體稱為「數位世代心靈導師」。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本充滿許多故事及道理的心靈雞湯書籍,但裡頭除了有很多好的觀念及哲理外,還有很多的練習方式,是一本兼具啟發及實用性的書籍。
《僧人心態》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個「放下」,教我們如何放下身份認同、負面情緒及恐懼,活出有意識的人生;第二個「成長」,告訴我們該如何利用目的及養成習慣,來抽離我執的心智;第三個是「付出」,提醒我們感恩的重要,如何建立好的人際關係及正確的服務態度。因為這本書我覺得非常的棒,所以想要用兩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最開始我們先來談談作者教我們如何「放下」。
為什麼我們在生命之中,常常感覺好像不認識自己,找尋那個我是什麼,作者在書中提到「鏡中我」的概念,就是我們有意圖去創造自己的價值觀,但那個價值觀是別人或社會媒體日以忌日散播心念所打造出來的,就像他選擇去當僧人,放棄高薪工作,所有的家人及朋友都認為他是一名失敗者。
所以作者說到要建立有意義生活,得要濾除雜音,攝心內關,能清除雜念,找出屬於自己有意義的生活。而「濾除」並不是指放棄,而是要學會辨識,就是佛法中常說的「自覺」。去察覺到自己的價值觀是從何而來?是自己想要的,還是外在所灌輸進來的?那我自己認同嗎?真心要擁有嗎?
除了覺察之外,我們還要怎麼打造高層次的價值觀且讓自己走在這一條道路上呢?作者建議三個方法:
1. 反思覺察:在每天的生活結束時,給自己一段自省時間,去覺察今天的自己如何過生活?有經歷了哪一些情緒?給自己造成的影響如何?自己有沒有什麼樣的改變?
2. 嘗試挑戰:每一段時間去陌生的環境,給自己不同的刺激。又或是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從中去發現自己內心真正的價值觀為何?再去盤點內心所想的與目前在做的是否符合,有沒有被別的東西給拉走。
3. 學習創造:利用閱讀、戲劇或身旁的人中,找到學習的對象,利用觀察與學習中,推動自己往高層次的價值觀移動,這會有助於找到自我的生命意義。
在《薄伽梵歌》對真我與假我做出區分:真我是指「人的本質,是讓我覺知並覺醒於實相的意識」。假我則是「編造出來的身份,目的是打造並維護最吸引眾人 關注、最偉大的全知的我」。不要透過別人的眼睛,而是攝心內觀,真心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不完美地活出自己的生命,勝於完美地模仿他人。 《薄伽梵歌》
我們身旁有無所不在的「負面情緒」,但我們是否有想過負面情緒對我們的影響為何?因為人類有順從群體的基因,不喜歡及不擅長去處理衝突和爭辯,就愛躲在同溫層的舒適感裡。如果身旁的人都是善知識,那自己也就會越來越優秀,可是如果身旁都是八卦、衝突和負面情緒的群體,那我們也會習慣養成用負面的角度來看世界。
當我們在這樣的環境待久了,就會提高自我的負面情緒值,開始對於毫無關係的人或是環境產生敵對情緒,看什麼都不爽,而且態度越負面,未來越可能會有負面心態。長期之下不僅讓自己的壓力很大,在科學研究中,也覺得會讓我們的海馬迴萎縮,影響我們的大腦,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改變負面情緒。
作者提出我們並是不要讓負面情緒消失,更不是讓情緒消失,而是察覺出來後,用正確的方法來面對,因此作者提出利用指認(spot)、停止(stop)、調換(swap)這三S步驟,來轉化當下的狀況:
指認(spot):是指覺察出自己的感覺或問題,我們會出現的負面情緒往往不是針對事實本身,而是自己預期的負面結果。所以要自我覺察每天出現的次數,為什麼會出現,當有意識地發現,我才知道往下一步往哪裡走。
停止(stop):當我們覺自己的情緒與感受時,要做的事情就是「停下」,當是事情發生時,一急就會用我們的慣性來處理。所以不如讓自己有意識的停下來,不論是調整呼吸或整理思緒,都能讓我們用更正面的態度來處理。
調換(swap):讓我們換一個新方式面對,就是讓負面情緒平靜下來,保留空間給那些能提升生命的思想和行動。
除了利用三S步驟,來轉化當下的狀況外,作者也提供幾個積極的方式來讓自己更好的轉換:
1. 結交三個會提升你的人來平衡一個負面人物,來帶動我們的成長。學習習慣說善語 - 真實、利眾、愉悅、不惱人的話語。
2. 主動的面對負面情緒,譬如遇到不喜歡的人,我們能幫他想十個正面特質,這個也會幫助我們常看到自己的優點。若當我們出現忌妒時,也可以想想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嫉妒,進而來提升自己。
3. 最後讓自己成為一個好友,讓友誼變成一種互相成長,參加課程、讀書等等,其實「僧伽」(sangha)在梵文是「社區」的意思,暗示一個互相服務和啟發的皈依處。
這讓我想到,有人說看你的Facebook就會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也就是你是什麼樣的人,看周圍的朋友就知道了,那就是一種互相感染的循環氣息。我常開玩笑說,如果我心情不好想要正向,那看臉書就好了,因為都是一群超級精進的講師朋友,會分享去上了什麼樣的課程,念了哪些很棒的好書,就會讓我更想前進。又或是一群在佛光山擔任義工的青年朋友們,提醒我要學會感恩跟付出。
那看IG可能會讓我更沮喪,因為都是別人去吃了哪一些好東西跟出去玩,但居然都沒有找我,以上開玩笑的。想要有一個善良積極的環境,老實說只有自己創造而已,因為只有你自己成為一位很棒的朋友,好的朋友才願意接近。
與其用負面情緒填滿自己的人生,不如隨時釋放壓力,享受當下的每一刻。學習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取代抱怨,還能改善人際關係。
放下成功 探尋意義
這幾年我們常聽到「佛系青年」,指的就是一切淡然面對,凡事順其自然。有人覺得其實這根本是面對現實無奈,又或是一種厭世的態度,所以有人提出青年應該要有狼性才有競爭力,但佛法不是教我們一切要懂得放下嗎?
作者在書裡分享了一個很棒的例子,有人很羨慕一位僧侶,因為他居然能夠背誦一本經典無誤,也好希望跟他一樣。而師父聽到後問了他:「你是想要能背誦一本經典,還是想要獲得學習的經驗。」 一個是想要結果,而另一跟是要問自己為什麼想要做到這個。
我們往目標前進,總有一些為什麼的底層想法,有時候是因為恐懼或是慾望,譬如害怕胖所以健康飲食,又或是努力賺錢,因為想買一個名牌包,又或是想要獲得稱讚的無形價值等等,但這種通常無法持久,用成就或慾望來設定行為時,其實是一種活在幻相裡,這是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成功不是幸福的保證,幸福也不一定需要成功」,我們能同時間擁有,但卻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書中指出僧人並不追求幸福或愉悅感,而是專注在有意義生命所帶來的滿足感。因為在行動的過程當中,一定有壞事會發生,也有無聊的事要處理,生活不是永遠都在陽光下,但我們都會有機會找到其中的意義。
文中舉了一個例子,當我們失去心愛的人,不是要拼命轉成快樂,聚焦生命的美好,而是可以透過生命中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傳遞給那些支持我們的人,看到價值才能帶來生活的意義感。所以要利用自覺來問自己,到底是什麼來驅動我們自己的動力,活出自己的意圖,行動才是真正發自內心,也才能活出喜悅幸福,也不會迷失自我,更重要的事你會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樣的事情。
因為我自己很喜歡閱讀歷史及哲學的書籍,但嚴格說起來為什麼,我真的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在一次的問答當中,我就問了萬維綱老師,其實讀了歷史及哲學的書籍也不會真的讓你賺大錢,那為什麼老師你也讀呢?老師的回答很有趣,他說有時候讀書就是喜歡讀書,沒有什麼目標性,當你能夠知道一件你不知道的事情,又或是你比別人知道多一個觀點,不就是很快樂了嗎?
也想提醒一些有在帶領讀書會的朋友們,如果帶領讀書會我們只關注在人數、數字,又或是否被重視,又或是被強迫帶領,我真心覺得那太可惜了,無法真正體會到讀書的美麗,當你開始享受了,那培訓或帶領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了。
「放下,其實從來不等於放棄」,我們總以為佛法是要教會我們看淡所有的一切,不要有任何的慾望,但其實指的是攝心內觀,透過自己的內心找到正確的目標,不要執著於幻相當中,再做出最好的選擇及行動。放下也不是要丟下感知情緒,而是有意識地去選擇情緒,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方式去面對生活。
給一群對於職涯在疑惑的朋友,或許問題不是找不到未來或是熱情,而是你可能真的不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