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原子習慣(上)微小習慣重要嗎

 
如果要大家猜一本,在這幾年在書店長期排名前三名的書籍是哪一本書,我相信《原子習慣》與《被討厭的勇氣》一定榜上有名,所以今天要來跟大家說《原子習慣》這本書。

2019年6月出版的《原子習慣》橫掃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墨等等所有通路排行榜,不管是銷售數量、電子書閱讀時間,它都名列前茅(幾乎全部都是冠軍);讀者不光是跟流行把它買回家,也真的讀了。這本書到底為什麼打動台灣讀者,每7分鐘就能在博客來賣出一本?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在書中一開始便提出養成好習慣為什麼這麼重要?所以要如何善用「複利」效應,讓猶如原子一般極小的習慣「利滾利」滾出巨大的差異,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因此如何建立正確養成習慣的心態,然後提出有效建立永久良好習慣、系統化的「行為改變4法則」,讓讀者可以按表操課。

《原子習慣》在全球銷售量突破500萬冊,台灣銷售45萬本,占全球9%,其實以台灣佔世界人數比例來看,這個數字算是蠻高的,所以是台灣人特別覺得養成習慣很重要嗎?

閱讀到方智出版社主編黃淑雲接受訪問文章時說到,其實原子習慣》不是一夕爆量大賣,而是長銷。她說到這本書雖然一上市就有不錯的口碑與銷量,但真正大幅成長是疫情期間。「避疫期間,上班族在家工作、學生在家上課,如何讓自己在家裡也能維持在公司、在學校的工作或學習習慣?許多讀者都覺得《原子習慣》的幫助很大。英文版其實也是這樣,這兩年的避疫期間,它在美國Amazon的排行比2018年10月剛出版時更好。」

但其實說習慣的書不少,且《原子習慣》的內容也沒有特別的新穎,為什麼會具有這麼大的說服力,讓這麼多人閱讀。主編提到當初想要引入這本書籍的原因,就是因為市面上很多講述習慣的書籍,很多都偏向於習慣的重要與對人的影響,理論方面很多,但實際應用的方法比較少。

而《原子習慣》最大的不同,首先它它花了超過三分之二的篇幅提供確實可行,且非常人性化的方法,且更重要的是,作者提供的方法都不需要動用超凡意志力或自制力,會比較容易讓人執行,當容易閱讀又有成效,當然就容易看到網路上很多人的推薦。

因此在這篇文章,想要來跟大家分享幾個書中的觀點:
1. 小習慣重要嗎,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2. 為什麽習慣不容易養成?
為什麽習慣不容易養成
3. 改變習慣的一個重要心態 


小習慣重要嗎,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目標跟習慣哪一個比較重要?其實說到目標,目標有幾個侷限的地方,首先是有終點,當達到就結束了,且過程很不可控,最後是我們很容易低估目標的達成。像是減肥五公斤好了,到你到達了就到達終點了,但其實維持也是一門很不容易的功夫,飲食、運動及日常習慣其實都是要改變,且養成習慣才可能保持一樣的身材。那有時我們覺得要減肥時,搞不好一個疫情就讓你進不了健身房,所以目標是常有不可控的要素。

最後我們設定這個五公斤時,有時候我們覺得應該不會很難,但可能靠節食時,到了第三公斤時就開始下不去了,這時候如果想吃更少更痛苦,所以就不小心會放棄,上述幾點就會說到,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養成習慣比目標更重要。

《原子習慣》作者在開頭提到一個故事,從1908年長達110年以來,沒有一位英國選手在全球重大的環法自行車賽中奪冠,甚至連單車廠商都不願意賣車給他們使用,怕會影響商譽。

但2008年,英國車隊拿下六成的北京奧運金牌,2012倫敦奧運他們創下九項奧運紀錄與七項世界紀錄。接著英國隊在六年內五度於環法自行車賽登頂,哪你會想這麼好的成績從何而來?
 你可能會想到科學訓練、更好的裝備等等。英國人真正的進步來自於一些小習慣的改變



2003年,戴夫.布萊爾斯福德擔任英國自行車隊國家隊教練,提出了著名的「邊際增益理論」-- 「我們遵循這樣一條原則:把騎自行車有關的環節拆解,把每個分解出來的部分都改進1%,匯總起來之後,整體就會得到顯著提高。」就是指在你做的每一件事情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累積起來就會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譬如有經常洗手,你可能會問,洗手和得冠軍有什麼關係?其實世界頂級的運動員,水準差不太多,誰發揮好一點,誰就能得冠軍,所以維持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所以這個就能降低感冒或等疾病的風險。

布萊爾斯福德就是注意到這一些細節之處,且這些細節之處做起來並不複雜,但可能沒有很多人注意,以下就列舉幾個 :

a. 賽前把座椅調舒服一點

b. 用酒精把輪胎橡膠擦乾淨,可以增加輪胎的抓地性
c. 運動衣增加電熱功能,保持肌肉運動最適合的溫度,既有利於發揮,又不容易拉傷
d. 把運動員平時睡覺用的枕頭和床墊弄得更舒服.

其中有一項非常的有趣,就是把運自行車的卡車內部塗成白色的。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做的話,如果賽前調整好的自行車落了灰,就可以及時發現,迅速擦掉,避免影響一些轉動的部分。

這也就是利用當許多細節累積在一起就有很大的影響,而作者克利爾把那些微小的習慣稱為原子習慣,意思就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習慣,它們可以帶來重大的改變。


為什麽習慣不容易養成

《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其實有說到,我們剛想好養成一個習慣時,會沒多久就放棄,是因為「習慣引力」,「習慣引力」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讓我們「抵抗新變化」,人其實不喜歡變化,因為如果不是習慣,我們就要花費額外的精力,譬如我們習慣凌晨一點睡覺,現在要十一點前入睡,身體就會抵抗。第二個原因是「找不到必要的理由」,譬如十一點前入睡,當身體不習慣時,大腦就會覺得其實也沒有這個必要,不用改變,自然就會回去過去的方法。

這也就是為什麼《原子習慣》會認為養成習慣的關鍵在於建立一個有效的系統,我們的目標應該放在系統的建立與持續優化,並且讓系統能夠不斷激勵你採取行動,讓行動持續發生,而不要一直使用意志力來對抗,讓這樣的規律自然就形成習慣。

改變習慣的一個重要心態

想像兩個拒絕香菸的人。有人遞出香菸時,第一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正在戒菸。」第二個人說:「不用了,謝謝。我不抽菸。」你覺得這兩個人有差別嗎?差別就在於身分認同,第二個人覺得自己是不抽菸者。

這也就是《原子習慣》在最開始的章節想告訴我們,你有三種想要改變的東西,一個是改變成果,就是目標,第二個是改變過程,就是改
變習慣與系統,譬如飲食習慣運動系統。第三個很重要,就是改變信念,就是相信什麼,就是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像是一個喜歡固定上健身房運動的人,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喜歡自己好的身材,喜歡身材好的感覺,而不是想要算上幾次健身房,或是想要減多少公斤數。當你只是相信自己是某種人,然後去做那種人會做的事而已。

記得我在專科的時候,體重重到六十公斤,那時候對於飲食跟健身沒有什麼概念。後來到外地讀書,就開始想要減重,想要有好的身材,所以那時候真的看了非常多減重的雜誌,學習如何減重,如何飲食及運動,剛開始也很有成效,慢慢瘦了下來。但到了後來,幾乎看的都是健身雜誌了,就認為自己也可以成為雜誌當中身材好的人,所以就自己而然自動化去控制自己的飲食,當回到家看電視時,就自動拿起啞鈴運動,甚至喜歡上健身,考上健身教練證照,成為一段時間的健身教練。

所以作者說道你會發現習慣就是通往身分認同轉變的道路,要改變你是什麼樣的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改變你做的事,讓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所以要成為一個改變的人,在心態上要做兩件事:

1
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2. 透過生活中的小勝利來向自己證明。

習慣之所以重要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可以讓你得到更好的成果,而是因為可以讓你改變對自身的信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