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沒多久之前,《奇異博士》電影的第二集上映,很多朋友去看,但聽到的回響也很兩極化,當然在這裡沒有想要解析第二集,因為我也沒去看,但忽然很想來跟大家談談《奇異博士》第一集這部電影,因為我真的覺得,這是一部有許多哲學與佛學的電影,也帶給我很多的反思與啟發。
「所知障」是無明最大的幫凶
第一個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外科手術專家史蒂芬·斯特蘭奇本來事業有成,但在遭遇一次車禍悲劇後,雙手再也無法握住手術刀,不能繼續他的醫生職業,為了恢復雙手機能,他遠赴尼泊爾尋求幫助,遇到了古一法師。但是他極度自負,用所謂的「科學思維」去質疑脈輪、能量、信仰等古老傳承的智慧,直到古一大師運用自己的法力,讓他進入了不可思議的多元次空間才被折服。
印象很深刻的是,古一大師告訴他:「你以為知道世界的運作方式,其實你所知道的現實,不過只是冰山一角。」其實我們有想過,我們所知道的知識,很有可能成為障礙我們突破無明的「所知障」。自以為是的執著和傲慢使得我們無法接觸實相,而且師父也不斷的提醒我們,佛法中三毒貪嗔癡中,最難察覺的就是癡,也就是我們並不認為我們不知道,所以才說「所知障」是無明最大的幫凶。
什麼是佛教所說的「所知障」,又稱無明惑,是三大煩惱之一。因為對於法界實真如實相的無知,從而造成學佛道路上的障礙,導致無法證知法界的真實相,無法證知一切法的根源,因此成為佛道上的障礙,這就是「所知障」。白話文來說,不是因為知道太多造成的障礙,反而是因為知識太豐富才造成的障礙,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看不清事實真相呢?
我們的習慣性防衛
我們的習慣性防衛
當我們一聽到跟不同觀點,通常我們的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對方提出的問題或是質疑是否合理,而是「不了解情況你憑什麼這麼說」「事不是故意找我麻煩」。這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叫「習慣性防衛」。當我們的觀點,尊嚴可能會受到挑戰時,我們第一反應不是思考對方這麼說是否合理,而是直接反駁他。《第五項修煉》裡也說:習慣性防衛的根源是害怕暴露出我們想法背後的思維。
因為我們太執著了。我們體察不到萬事萬物的空性,執著於我們看到、聽到、感觸到的一切事相,並因此產生了強烈的我見,產生了更多錯誤的認識。這些錯誤的見解和認識,反過來又障礙了我們體察諸法的空性,這就成了所知障。這也是一種「紅燈思維」。其實有有紅燈思維不可怕,怕的是,並不知道自己有紅燈思維。
那可以怎麼做呢? 有紅燈思維。紅燈思維當然就有「綠燈思維」,這有兩種觀念可以建立:
第一就是區分「我」和「觀點」
舉個例子:假使現在有人對你說,你的這個方案不行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應該......的時候,不要把別人對於觀點的否定和質疑帶到「我」的身上,只是對於「我的觀點/想法/方案」才對。只要從心底里非常明確一件事,「我」和「我的觀點是不一樣」的,就足夠了。
第二建立「不是我很厲害,而是我現在看不懂」的前提想法
記得有一次,聽一個朋友談某一本書很厲害,後來我看了一下之後,覺得這本書還好吧。但多年以後,再回去看這本書時,才發現真的是以前我根本看不出來,這本書厲害的地方。所以不是別人不怎麼樣,是我根本不懂。
因此,生活中,當遇到不同意見時,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去應對。比如嘗試讓自己第一反應改為「這真是一個獨特的角度啊,太有價值了,他是怎麼思考的呢?」通過從別人的質疑和觀點中,看到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去不斷完善我們自己。
「惡無法消滅,只能共處」
奇異博士問古一法師,到底該如何消滅惡,古一法師回答他:「不要試圖消滅惡,而要學會如何與惡共處,因為惡無法消滅。」這句台詞與佛法的中道實相是那麼的接近,如果你執著的想要消滅惡,那麼首先就陷入了二元對立論的漩渦。
為什麼因為當你討厭「惡」時,也就是你有「善」的概念,你會先設定一個「我認為應該怎樣」的先入為主的衡量標準,這就是一種「我執」,如果放下了「我執」就不會有看不慣的人和事。只有不執著善、惡的時候,一切才會回歸本來。
且當你看不慣「惡」時,你不也落入惡當中。這段就讓我想到了金剛經裡頭的這句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因為執取善也是一種我執,這一種我執不論善惡都是會有,所以也是共處,放掉他才是真正的自在。
但沒有煩惱沒有惡就不好嗎?其實佛教認為只有處於人界才能修行,因為天人沒有煩惱,所以比較無法精進自己,如果我們沒有挑戰,就不會想要挑戰,所以人心的光明和黑暗不能一刀兩斷,黑暗有時候是讓你提升的助緣,所以大乘佛教有所謂「留惑潤生」,菩薩不把煩惱斷盡,是為了留在塵世幫助眾生。
面對失敗的心態
所以面對失敗,一定不好嗎,這也讓我想到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Carol Dweck)的研究表示,人們可以擁有兩種思維:「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如果我失敗了,沒關係,至少我學到了一些東西。
後續的想法我將在下一篇文章繼續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