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來到《金剛經-成就的秘訣》第二堂課,這堂課師父首先談到無相佈施,我們常問的是為什麼我要佈施,最常讓大家思考的是因為佈施是就是種福田,就是會有好運來,就好像如果我佈施,有沒有可能增加我中樂透的機率,或是增加別人回報我的機會,然而這不僅無所得知,而且似乎就有一種施捨的觀念。
而在金剛經中,就是告訴我們一些不同的觀點,第一佈施反過來是為了告訴我們能對身外財物不要起貪著,把從五蘊當中所感散除掉,且不能有我施捨你的想法,而是能尊重一切眾生,培養體會眾生苦的慈悲心。第二給與若不求回報或計較,就是無相佈施,其功德很大。
談到這個部分,總讓我想到一本西方很有名的書籍,《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這在本書當中提到在職場上面有三種人,給予者、索取者、互利者,『給予者』總是樂於分享;『索取者』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互利者』為了可預期的好處而付出相等的代價。但我們有想過,如果拉長時間來看,誰是最容易成功,而誰是最容易失敗?
作者是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亞當.格蘭特,他做了很多的觀察與研究,他認為在商場和職場表現「最好」和「最差」的,並不是「索取者」,也不是「互利者」,偏偏相反,最好與最差其實都是「給予者」,為什麼呢,這本書提出幾個觀點,剛好與無相佈施有一些關聯性,讓我們來看一下。
在書中提到,「給予者」比「索取者」跟「互利者」有力的地方是,在剛開始認識時,強勢者可能比較有利,但當長期時候,大家都比較愛奉獻給團隊者,他們貢獻的原則可以觸及最多人,因此他們的潛在回報也就最多。若你是「索取者」跟「互利者」其實對方也有感覺,便無法造成好的關係。
再者「給予者」」比較熱於把功勞給給團隊的每一個人,且因為不像「索取者」跟「互利者」計較,所以在團隊當中比較容易聽進別人的意見,也因此比較容易看到他人的才能,挖掘到很多人才。我覺得這一段便可以印證師父在課程上說到:「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 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當「心住於法而行布施」,便會有煩惱,而把心蒙蔽了,有自私,所以心不明。只有不住於法,才能客觀,如此看到世間的任何事物,才能了了分明。
既然「給予者」這麼好,為什麼失敗者也是「給予者」呢?第一給與者總是樂於奉獻,但卻很容易透過壓榨自己的時間,把自己的精力時間都投入到幫忙別人的事情裡。結果到頭來把自己的事情搞砸,且感到精疲力竭。
再者是這三者其實對於成功都有自己的定義,只是其他兩者放在自己的身上,而給予者放在他人身上,也有沒有可能煩惱在自己的給予適不適合等等,但其實這不也是一種著相,這也好像每次的授課的時候,老是在思考這樣的課程適不適合大家,自己是否有這樣的能力,大家是否能夠吸收等等這樣的輪迴問題當中。
這剛好也回應到課程當中,所說到的「無我度生」,我們不是不是幫另一個人承擔生命,或者替他完成一切,幫助他在自己的人生當中有能力,這不也是一種智慧,而其實他的成就與否,其實我也只是其中一個因緣,這不也是給予著也應該自己要做的功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